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6643 上传时间:2020-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 (4.0分)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请你想象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晃若月宫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 请你用大理石,用玉石,用青铜,用瓷器建造一个梦,用雪松做它的屋架,给它上上下下缀满宝石,披上绸缎,这儿盖神殿,那儿建后宫,造城栈,里面放上神像,放上异兽,饰以琉璃,饰以珐琅,饰以黄叁,施以脂粉;请同是诗人的建筑师建造一千零一夜的一千零一个梦,再添上一座座花园,一方方水池,一眼眼喷泉,加上成群的天鹅、朱鹭和孔雀。总而言之,请你假设人类幻想的某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洞府,其外观是神庙,是宫殿,那就是这座园林。(1)“脂粉”一词中,“脂”字的读音是_。 (2)语段中有一字书写错误,应将“_“改为“_”。 (3)语段中横线处应使用什么标点符号?( ) A . ;B . C . 。D . !(4)“眼花缭乱”一词在语段中的含义是( ) A . 目不暇接B . 复杂纷繁C . 感到迷乱D . 纷杂混乱2. (10.0分)诗文名句默写。 (1)土地平旷,_,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陶渊明桃花源记) (2)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 (3)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4)欲济无舟楫,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潭西南而望,_,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6)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_,_”两句寄语远方的朋友,意在表达真挚的友情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一扫离别的千古愁绪。 (8)诗经子衿中女子在城楼上久候恋人不至,徘徊中抒发了“_,_”的感慨。 3. (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文言词语。 连月不开 _佳木秀而繁阴_湖中焉得更有此人_暂凭杯酒长精神 _4. (2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不同含义。 甚:貌若甚戚者_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_若:更若役,复若赋_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_已:可以已大风_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_二、 阅读理解(51分) (共6题;共51分)5. (5.0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马二先生游西湖(节选)马二先生上船一直来到断河头,问文瀚楼的书坊,乃是文海楼一家,到那里去住。住了几日,没有甚么文章选,腰里带了几个钱,要到西湖上走走。这西湖乃是天下第一个真山真水的景致。且不说那灵隐的幽深,天竺的清雅,只这出了钱塘门,过圣因寺,上了苏堤,中间是金沙港,转过去就望见雷峰塔,到了净慈寺,有十多里路,真乃五步一楼,十步一阁,一处是金粉楼台,一处是竹篱茅舍,一处是桃柳争妍,一处是桑麻遍野。那些卖酒的青帘高扬,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真不数“三十六家花酒店,七十二座营弦楼”。马二先生独自一个,带了几个钱,步出钱塘门,在茶亭里吃了几碗茶,到西湖沿上牌楼跟前坐下。见那一船一船乡下妇女来烧香的,都梳着挑鬓头,也有穿蓝的,也有穿青绿衣裳的,年纪小的都穿些红绸单裙子。也有模样生的好些的,都是一个大团白脸,两个大高颧骨,也有许多疤、麻、疥、癞的。一顿饭时,就来了有五六船。那些女人后面都跟着自己的汉子,掮着一把伞,手里拿着一个衣包,上了岸散往各庙里去了。马二先生看了一遍,不在意里,起来又走了里把多路。望着湖沿上接连着几个酒店,挂着透肥的羊肉,柜台上盘子里盛着滚热的蹄子、海参、糟鸭、鲜鱼,锅里煮着馄饨,蒸笼上蒸着极大的馒头。马二先生没有钱买了吃,喉咙里咽唾沫,只得走进一个面店,十六个钱吃了一碗面。肚里不饱,又走到间壁一个茶室吃了一碗茶,买了两个钱处片嚼嚼,倒觉得有些滋味。往前走过了六弯,转个弯,便像些村乡地方,又有人家的棺材厝基,中间走了一二里多路,走也走不清,甚是可厌。马二先生欲待回家,遇着一走路的,问道:“前面可还有好顽的所在?”那人道:“转过去便是净慈、雷峰,怎么不好顽?”马二先生又往前走。走到半里路,见一座楼台盖在水中间,隔着一道板桥,马二先生从桥上走过去,门口也是个茶室,吃了一碗茶。里面的门锁着,马二先生要进去看,管门的问他要了一个钱,开了门放进去。里面是三间大楼,楼上供的是仁宗皇帝的御书,马二先生吓了一跳,慌忙整一整头巾,理一理宝蓝直裰,在靴桶内拿出一把扇子来当了药板,恭恭敬敬朝着楼上,扬尘舞蹈,拜了五拜。拜毕起来,定一定神,照旧在茶桌子上坐下。旁边有个花园,卖茶的人说是布政司房里的人在此请客,不好进去。那厨房却在外面,那热汤汤的燕窝、海参,一碗碗在跟前捧过去,马二先生又羡慕了一番。(选自儒林外史)(1)选文中马二先生本名叫什么?马二先生看见宋朝仁宗皇帝御书时是怎样表现的?作者写这一片断有什么用意? (2)儒林外史以讽刺艺术取胜。但在本选文中,似乎没有看到夸张、漫画式的效果。你是怎么看待的?作者对马二先生持什么样的态度? 6. (3分)名著阅读。 (1)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以及许多共产党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_和_两位革命领袖是他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在哪一年?是谁发动的?“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这场军事政变”的结果如何?有何历史意义?7. (14.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徐伟军我在一个雨天走近它。墙角处,它红得清纯、干净而又安静。小小的、饱满的头颅昂扬在细细的草茎上,风一吹,沾着的雨水轻轻滑落,花骨朵柔韧地颤动几下。它的好看,不是惊鸿一警,也不是富贵斗艳,它的好看是淡淡的,不求人看到,却如大地的篱笆、乡村的炊烟,默默地、自然地,却又生命力非凡地在那平凡世界里盛开。这花儿,倒让我想起那个常来我们小区收废品的人。她娇小、瘦削,五十多岁的样子,声音倒很洪亮,常骑着三轮车来我们小区转悠吆喝。那天,我把车库里堆放的水果箱、牛奶箱之类杂物一股脑儿往外扔,她说六毛钱一斤,我说你收去吧。我的本意是你拿走好了,她却很细心地把纸箱都拆了折叠好,找来一条尼龙绳四角缚住,杆秤钩子拉起这叠纸板。女人已经把脚踮得很高了,她的手臂拼命地往上提,脖子跟着吊起来,伸着头去看像是很遥远的“秤花”,等整个身子稳住了,似乎看到她为了平衡屏了一会儿气,本来不大的眼睛眯得更细了,很快,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忖度了一下,估计钱是一定要给我的,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似乎觉得把八毛钱省去了很不好意思,又一边说“你人真好”,一边从三轮车的底座下取出钱来。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手掌上,棱角坚挺的五元纸币和两个锃亮的硬币静躺着,此时正传递着我的手温,我显得笨拙极了,不知道该将其安放何处。我迟疑的片刻,她又与我聊起我妈。我妈七十多岁了,隔三岔五要来屋边的一片菜畦里耕种,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她们就聊上了,很熟络的样子。有时,我在书房里,就传来两个女人絮絮叨叨、家长里短的腔音,一个是吴越老逼,一个是河南妇人,语言的交流上却一点没有沟壑。我突然想起“醉里吴音相媚好”的诗句,感觉那么温馨,那么投缘。她们究竟聊了啥,我没听清,但我听得出,每一次与我妈聊,她都很爽朗开心。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女人知道,除了三轮车上自己的吆喝声,她大多数时间是寂寞的,只能一个人穿行在城市的小区,在别家的灯火中念想着自己的家人,念想着幸福团聚的日子。所以,女人见我妈的身影没有在菜园里晃动,她就惦记起我妈来了。她说我妈人好、很善良。在她眼里,我妈是她恩人似的,她说这话时,满心的喜悦写在脸上,仿佛有一阵又一阵的幸福掠过来。我莫名被眼前这样一个直性子女人感染,转眼又瞥见那朵墙角的无名花,灿灿然、润湿、光洁,红晕在娇小的花瓣上荡漾着,那么透亮。夜色渐渐笼罩过来,女人已经把一天的收获都高高地堆向三轮车,她习惯性地环顾一下“营地”,俯下身,拾捡起草缝和石隙间的断绳、纸屑和破塑料瓶,甚至不是她扔的一个烟蒂日幕下,一个早已被纸板淹没的女人渐行渐远。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会有梦,大多数人都在为自己的梦竭尽全力。尽管有时候并不招人注意,但坚守着花一样的芬芳和情操,不迷失不低落,自有生动摇曳之美。(有删改)(1)选文主要记叙了“我”卖杂物给女人时的哪些情节? (2)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很快 , 她响亮地说出“七块八”,紧接着,她又说:“给你八块钱吧!”我便说:“那就七元吧!”她迅疾地补了一句“都已经是七块八了”。“我接过钱的一刹那,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滋味从心头生起”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是什么?请简要概括。(3)墙角的小花让“我”想起收废品的女人,二者之间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4)文章以“守着花一样的芬芳”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概述。 8. (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孝道王承磊王有德是个孝子,村里人都这么说。可王有德不觉得自己是个孝子,是因为他的老婆。王有德的媳妇彩凤不是个省油的灯,结婚三个月,就嚷嚷着让公爹自己一个人做饭吃。王有德用手捂了捂彩凤的嘴,使了个眼神。彩凤掰开他的手,眼一瞪,大着嗓门吼:“怎么!不让人说话了?”王有德那苦瓜似的脸上紧蹙的纹路蠕动了几下,声音压到小得不能再小并和着一种乞求和沙哑的语调说:“你能不能小点声!让外人听了笑话!再说,爹一个人,吃饭不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吗!”“那还得我做呢!”彩凤瞥了眼王有德,“你不做饭不知道做饭的累,夏天那个热,冬天那个”“得、得、得。”王有德摆摆手,打断彩凤的话,“难道让爹做饭给你吃?你也太那个了吧。”“太哪个了?啊!你说呀!”彩凤也是得理不饶人的样子。王有德气得把脚一跺,摔门去了学校。他是个老师,此刻却深感自责。东屋里,爹独自盘腿坐在炕上,眼圈红红的,烟袋“滋滋”地胃着青烟。刚才的话,他都听到了,儿子腹背两面夹攻,难为他了。只怪自己老了,不中用了。他想起了村前那处老屋。那晚,是全家人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王有德和爹的眼眶里一直闪烁着晶莹剔透的东西,像要溢出,却始终没有掉了。第二天。早饭。彩凤早早做了饭,给王有德盛了一碗菜。王有德问:“哪碗是爹的?一彩凤说:“他又不在这儿吃,没做他的。”“哪碗是我的?”王有德云淡风轻地问。“那碗肉多的就是你的。”彩凤朝桌上一指。王有德默默端起自己的那碗菜,随手拿了个馒头,转身朝门外走去。“哎!你去哪儿?”彩凤在后面吆喝他。“我不吃了,给爹送去!”王有德扔下这一句,头也不回。彩凤哼了一声:“不吃算了,饿死你个贱骨头。”中午。午饭。王有德回家看着桌上的饭,又问:“哪一碗是我的?”彩凤丢了句:“爱吃哪碗吃哪碗。”王有德端了一碗,拿了馒头,一声不吭往外走。彩凤大声喊:“有种自己煮吃。”王有德真没在家吃饭,他给爹送去,说是媳妇让端过去的。自己径直去了学校。晚上。晚饭。彩凤蒸的包子。王有德照例问了句,“哪碗是我的?”然后端了自己那碗,给爹送去。彩凤心想,可能他去和爹一起吃吧或是去外边吃了。于是,她偷偷跟在王有德后面。王有德进屋后,彩凤听见他说:“爹!媳妇包的包子,让我给您送来。”爹说:“那就一起在这儿吃吧。”“不了,不了,爹,我回去吃。”王有德说完就走了。彩凤还是跟在他后面,见他并没回家,而是去了学校,躺在办公室的躺椅上看书。那晚,王有德没有回家睡。躺在家里床上的彩凤心面上多多少少泛起一阵波纹。夜里,蛙鸣声一刻也没停。连续三天,王有德只是吃饭时回家给爹送饭,然后再回学校。第四天,有人告诉彩凤,王有德在上课时晕倒在讲台上,现在被送去了医院彩凤马上去了医院。医生告诉他,病人身体虚弱,体力严重透支,需要休息。那一刻,彩凤怠然明白了什么。那天中午,彩凤包了饺子,一份送给了爹,一份送到了医院。王有德醒来时,看见媳妇端来的饺子,强撑着要起床。“要去哪?你得休息。”彩凤问。“我把我这份给爹送去。”王有德说这话时,彩凤的眼里有晶莹的泪,那是真正的泪。她说:“你快吃吧,我刚送过去。”王有德不信,坚持要起来。这时候,爹来了,他端着彩凤送去的饺子,送给儿子王有德出院时,彩凤亲自把公爹从老屋接回了家。那天,小院里恢复了爷俩曾经和睦的声音。媳妇彩凤双手端着第一碗饺子恭恭敬敬地送到爹的面前。(1)请从王有德的角度来补充完整小小说的情节,每处不得多于四个字。 被迫分家_累倒住院_(2)文中王有德对父亲的“孝道”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按要求回答问题。 请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王有德那苦瓜似的脸上紧蹙的纹路蠕动了几下,声音压到小得不能再小并和着一种乞求和沙哑的语调说:“你能不能小点声!让外人听了笑话!再说,爹一个人,吃饭不就是多双筷子多个碗吗!”请说说“王有德说这话时,彩凤的眼里有晶莹的泪,那是真正的泪”句中“真正的泪”的含义。(4)“躺在家里床上的彩凤心面上多多少少泛起一阵波纹。”请用彩凤的口吻,写写她此时的心理活动。 9. (14.0分)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乙】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学。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季父:叔父(1)下面哪一组句子划线词的意义相同( )A . 道不通 得道者多助(孟子)B . 扶苏以数谏故 故姓项氏C . 项籍少时学书 得鱼腹中书D . 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皆出酒食(桃花源记)(2)下面哪一项划线词不是词类活用?( )A失期,法皆斩B梁以此奇籍C欲穷其林(桃花源记)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孟子)(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等死,死国可乎?(4)“彼可取而代也”是什么意思? 表现了项籍怎样的性格特点?(5)两段文字都提到了项燕,对表现陈涉和项籍两位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10. (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柳(唐)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注】断肠天:令人销魂的春天。全诗写柳,句句写景,又句句抒情。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作者所写之景、所抒之情。三、 写作(45分) (共2题;共49分)11. (5分)下面这则应用文有三处不当,请提出修改意见。 12. (44分)有一首歌唱道:“也许迷途的惆怅会折碎我的脚步,可我相信未来会给我一双梦想的翅膀。”生活的道路上一定会遇到困难和挫折,比如亲人的离去、身体的病痛、友人的误解、考试的失利等,但是只要我们有一颗勇敢的心,就一定会获得成功和幸福。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回报以歌。”请以“勇敢的心”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诗歌除外,文体自选;文章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1、1-2、1-3、1-4、2-1、2-2、2-3、2-4、2-5、2-6、2-7、2-8、3-1、4-1、二、 阅读理解(51分) (共6题;共51分)5-1、5-2、6-1、6-2、7-1、7-2、7-3、7-4、8-1、8-2、8-3、8-4、9-1、9-2、9-3、9-4、9-5、10-1、三、 写作(45分) (共2题;共49分)11-1、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