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481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嶙峋(ln) 枯涸(g) 静谧(m) 忍俊不禁(jn)B . 菜畦(q) 炽痛(ch) 剽悍(bio) 戛然而止(ji)C . 寒噤(jn) 绮丽(q) 稽首(q) 即物起兴(xn)D . 骈进(pin) 汲取(j) 阔绰(chu) 锲而不舍(qi)2.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五月的榕城,蓝天碧水,万物葱茏(Alng Blng)。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政府官员、行业领袖、企业精英云集有福之州,展示数宇中国发展新成就,(甲)(A描摹 B描绘)数字中国建设新蓝图。在这场“敷字盛宴”中,福州再次成为世界瞩目。对于福州来说,峰会带来的是一股(乙)(A锐不可当 B势不可挡)的数字发展浪潮,一次新兴技术的产业赋能升级,一场颠f(A复 B覆)生活的社会巨大变革。(1)为文中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根据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只填序号。 _;_(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乙_(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修改。 3.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2014年至2015年鸡蛋价格暴涨,大量投资蜂拥而来,导致如今鸡蛋供需失衡的原因。(删去“的原因”)B . 虽然中国人的乐观指数领先全球前列,但他们为拼出美好未来所承担的压力一点也不少。(去掉“一点”)C . 城市政府要合理布局自行车交通网络和停车设施,优化自行车通行条件,保障自行车交通组织。(将“优化”和“保障”对调)D . 这则寻人启事也重新唤醒了北川中学学生们当年的回忆。(将“当年”放在“北川中学学生们”前面)4. (2分)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社日是古代祭祀土神的日子,春秋两祭,同时也借以开展敲社鼓、饮社酒等诸多活动,陆游游山西村中“箫鼓追随春社近”描写的就是这一场景。B . 帝王年号纪年是我国古代使用比较普遍的一种纪年方法。“晋太元中”“庆历四年春”“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崇祯五年十二月”都以年号纪年。C . 鲁迅的作品有小说、杂文,课文社戏故乡孔乙己,选自小说集呐喊;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D .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者普希金、变色龙作者契诃夫、列夫托尔斯泰作者茨威格、谈教养作者利哈乔夫,他们都是俄罗斯诗人、作家。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5. (4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僵卧孤村不自哀,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_,_。(王安石登飞来峰) (3)刘禹锡在秋词(其一)中一反悲秋的传统观念,其中“_,_”两句用豪迈之情描绘出一幅壮丽、开阔的秋日图景。 (4)曹操在龟虽寿中用老马自勉,自己岁老但志向犹存,可以说是“_,_。” (5)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_,_,_。(李清照如梦令) (6)_,_。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 (7分)梁山108条好汉上梁山的直接原因各不相同:有的因为无处容身而上山,有的战败后归降而上山,有的被吴用用计骗取上山下列哪一组人物上梁山的直接原因是相同的?结合内容,简述其上山的原因。 A林冲 呼延灼 B卢俊义 徐宁 C公孙胜 董平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 (20分)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后面题目。生命之芯庭院的上空是一架纵纵横横的葡萄藤。初春时节,昏睡的葡萄藤也醒了,它们先是睁开一粒粒紫红色看似惺忪的叶芽,那些叶子便很快毛茸茸地伸展开了,就像一串串栖落在枝条上的翠鸟。它们很快就把庭院里的阳光剪得支离破碎、斑斑驳驳,不到半月,院子的上空就摇曳着一片苍翠,连一片金黄阳光也漏不下来。清风徐徐地一摇,几片碎碎的阳光偶尔从叶缝间掉落下来,但那是稍纵即逝的,像梦的碎片一样。我是十分喜爱这些张张扬扬的葡萄叶子的。清晨推窗一望,绿叶田田,饱满苍翠,让人感觉到了新一天的爽朗和清新。但妻子对这些葡萄叶子却颇有微词,尤其是到了暮秋时分?那落叶总像扫不尽似的,往往清晨刚刚扫过,但中午或傍晚时就又落了厚厚的一层,有时一天扫了五七遍,但还总是扫不净,仿佛你一转身它就又落下了。妻子也想了许多的办法,费尽了周折,院子里却落叶依旧,一点也不比往常的少,这让妻子又气恼又无奈。这情景往往一直要到落雪时才能结束。去年的中秋,满架一嘟噜一嘟噜的葡萄又变紫了,妻子剪摘葡萄时,不像往年撬紫透的先摘,把那些没熟透的葡萄串子留着,隔三差五地摘一次,而是一次全早早摘了,摘得一串不留。我很惋惜那些没有彻底紫透的葡萄,埋怨妻子说:“有些还没完全熟透呢,怎么一下子就摘尽了?”妻子说,葡萄摘尽了,叶子落得就快,就不用像往年那样总是扫叶子了。我很不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呢?难道不摘葡萄那些叶子就永远不会凋落吗?不久我就有些惊讶了。果如妻子所说的那样,葡萄摘下后三四天,满架的叶子一下子就黄了,然后开始汹涌地凋落,一个夜晚或半天的工夫,庭院里就落了厚厚的一层。往年可不同,那一片片的叶子不到枯干、黄透,是不会早一天甚至早半天落下来的,即使是凋落,也不像今年这样汹涌,这样急骤。不到半月,葡萄藤上的叶子竟全都落尽了,只剩下那些灰黑的老藤和那些褐色的新条在庭院上空寂寂地缱绻着,令人痛惜不已。难道作物也有它们自己的灵魂吗?它们在泥土和风雨中生长,它们萌芽、抽叶、开花,全都是为了自己的果实,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生命也就夭折了;一旦果实夭折了,它们的岁月也就黯淡了,无论这世界还有多么美好,无论岁月还有多么漫长,但它们却已走到了自己生命的秋天里。果实或许就是作物们的梦想,或许就是作物们生命的纯粹使命,或许就是作物们的灵魂,过早丢失了自己的果实,作物们生命的秋天就提前莅临了,我不由对葡萄叶充满了敬意。而我们的生命果实是什么呢?我们的灵魂是什么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我们是在为自己的生命使命而生活的吗?什么才是我们人类生命的真正秋天呢。春天的庭院里,坐在静静的葡萄架下,仰望着那一簇一簇摇曳的绿叶,我对一切都充满了敬意,无论是生命的,还是被我们视为非生命的,无论是一粒蛰伏在绿叶间的虫子,还是我们脚下的一粒泥土(1)对文章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足( ) A . 从葡萄叶旺盛生长到葡萄叶子过早落尽,作者的感情也经历了“十分喜爱讨厌气恼痛惜不已充满敬意”的变化过程。B . 我开始不理解摘葡萄和扫落叶有什么关系,但发现摘了葡萄后葡萄叶就变黄,落下后就有了感悟。C . 我对葡萄叶充满敬意是因为我认为葡萄叶是把葡萄作为生命的使命。D . 文章启示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住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这样人生才有意义。(2)下面对选文表达技巧方面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段都用了较多篇幅描写葡萄叶,结构上,起到照应、对比的作用。内容上,用前面葡萄叶生长旺盛的喜悦来反衬后面葡萄叶过早凋落的无奈。B . “昏睡的葡萄藤醒了”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蓄积了一冬力量的葡萄藤在初春 时节发芽、长叶的生命苏醒状态。C . 由葡萄牙叶、葡萄想到生命、生命的果实,体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D . 文章以“生命之芯”为标题,引发读者的兴趣,并与文章的内容呼应,突出了主题。(3)结合文意,说说你对“果实是它们生命的灯芯”这句话的理解。8.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蓝手套母亲很美,她有着满头乌黑的秀发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然而,一次意外灾难,她却永远地失去了左手的三个手指,只剩下拇指和食指。每当我看到她裸露着不健全的左手为这个家忙里忙外的时候,常常感叹命运的不公,总想试图改变这一事实 那是儿时一个冬日的午后,在上学路上,邻居小虎子领着一帮同龄的孩子挡住了我的去路。他们嬉皮笑脸地起着哄:“缺手儿,缺手儿”边讥笑边学母亲用两根手指干活儿的样子。那一刻,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伤害,我发疯似地冲进人群,与他们撕打在一起。但幼小单薄的我终归敌不过他们那么多人。正巧教语文的女老师路过,孩子们才一哄而散,我则被老师带到了她的宿舍。“来,漱漱口。”她递给我一杯热水。我没吭声,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她。她替我拍去身上的尘土,又拿过一条毛巾帮我擦去脸上的污渍。那一刻,我发现女老师很美,她有着和母亲一样美丽的秀发,一样明亮的大眼睛,尤其她那双白皙细腻的双手:而母亲,没有出乎我的意料,她没有为刚才打架的事而批评我,只记得她拍拍我弱小的肩头说:“好样的,你将来肯定有出息”我当时没有明白她说这句话的意思,眼睛无意中瞥见床头那副蓝色的手套冬日的风如一只饥饿的老虎,母亲仍裸露着双手在外劳作。于是,每当语文老师把蓝手套放到讲台上时我都有一种冲动我不敢往下想,直到下课后她重又戴上手套走出教室,我心中那份冲动才慢慢消褪那天,我做值日,同学们都回家了,留下我锁教室的门。在我取锁头时,意外地看到讲台上老师落的那副蓝手套。我如获至宝,可我的心却怦怦直跳。我告诉自己要平静下来,母亲残缺的手在我眼前来回晃动,连同女老师温柔的目光。我不知所措,心慌得要命我终于还是抓起手套,飞快地逃回了家。我看到女老师的手由白变红、变紫、又肿又大。一种负罪感紧紧包围着我,可她却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仍旧甜甜地笑着,专注地给我们讲课。每次与她慈祥的目光相遇,我都会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有一次,她以为我生病了,还摸摸我的前额告诉我要注意休息,不要压力过大,因为那时我们正面临期末考试。母亲也曾问过我手套的来历。“捡的,看,手套上还有土呢。”母亲便不再问我。记忆中母亲只戴过那副蓝手套两次。一次是试着戴,另一次是戴着它领我上街。我问过母亲:“妈妈,你不喜欢戴着它吗?”她只是笑笑:“干活碍事,庄稼人嘛,哪有那么娇气。”后来,我一直以为母亲把手套弄丢了,母亲说:“哪能丢呢,那不在柜子里吗?”的确,蓝手套完好无损地躺在母亲陪嫁的柜子里长大后,我一直害怕蓝色,我总觉得对不起语文老师。许多个日日夜夜,我都做着一个同样的梦:有一天,我亲手把蓝手套还给她,求她原谅那一天终于来了,我用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副漂亮的蓝手套。而此时,女老师的头发都白了,和母亲的一样。我告诉她蓝手套的事,求她原谅我。她却笑了,充满皱纹的脸笑得和当年一样甜。她打开抽屉,只见那副经过岁月磨蚀仍完好无损的蓝手套正躺在老师的抽屉里,我惊呆了原来,母亲早就把手套还给了老师,老师怕伤了我的自尊一直没有戴,宁愿受冻。而母亲怕伤了我的心,自己省吃俭用又买了一副相同的手套岁月流逝,两个爱我的人都已经老了,可两颗具有母爱的心却宽容了一个孩子当年的年幼无知。我感激那位女教师,更感激母亲,她给我的不仅仅是宽容和爱,还有她面对生活时的执著与自信。在我慢慢长大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导着我。她的手残疾了,可她的心却不因此受到丝毫的损伤,手套对我的母亲来说,只是女儿爱心回报的见证而已(1)阅读第段划线的句子,说说“我”为了改变这一事实主要做了哪些事情?(2)第段写“一种负罪感紧紧包围着我”我的负罪感表现在什么地方?(3)母亲和女老师为什么都不约而同的选择把蓝手套收藏起来?(4)对于文中“我”偷拿老师手套的行为,你是怎样看待的?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9. (1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张释之断案顷之,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 , 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 , 奏之。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文帝由是奇释之,拜为中大夫。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捕得,文帝怒,下廷尉治。释之按律盗宗庙服御物者为奏,奏当弃市。上大怒曰:“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 而君以法奏之,非吾所以恭承宗庙意也。”释之免冠顿首谢曰:“法如是足也。且罪等,然以逆顺为差。今盗宗庙器而族之,如有万分之一,假令愚民取长陵一土,陛下且何以加其法乎?”久之,文帝与太后言之,乃许廷尉当。【注释】张释之:西汉文帝时大臣,曾任中郎将、廷尉等职。司马门:与后文的“公门”均指皇宫外门。劾(h):弹劾,揭发罪行。不敬:即“大不敬”,指不敬皇帝的罪名。弃市:死刑。(1)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文帝由是奇释之_其后有人盗高庙坐前玉环_法如是足也_且罪等 , 然以逆顺为差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薄太后闻之,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4)从张释之前后两次断案来看,张释之是个怎样的人?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闲居初夏午睡起杨万里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的特点? (2)“闲看儿童捉柳花”中的“闲”字用得极妙,请作简要赏析。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你们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你同意哪个观点?或者你有和他们不一样的观点。请你准备好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标点在内,不超60字)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历史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作文。现代汉语词典对“回味”一词作了如下解释:【回味】hu wi(名)食物吃过后的余味:无穷。(动)从回忆里体会:我一直在他说的话。回味的过程是再次感受的过程,是深入理解的过程,也是重新认识的过程。在生活和学习中,许多时候,一盘菜、一句话、一首诗,乃至一片云、一件事、一份情都会令你回味无穷。请以“回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10分)1-1、2-1、2-2、2-3、3-1、4-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5-1、5-2、5-3、5-4、5-5、5-6、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7分)6-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7-1、7-2、7-3、8-1、8-2、8-3、8-4、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9-1、9-2、9-3、9-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1、10-2、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1、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