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600464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鄂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鄂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七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格列佛在利立普特受到优待,作为条件他必须做什么?不包括下列那个选项( ) A . 替国王递送信件B . 帮助工人搬运石头修建王宫C . 讲解欧洲政府、宗教、法律、风俗D . 参加战斗摧毁敌人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2. (5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吹号者从铺散着稻草的地面上起来了,他不埋怨自己是睡在如此潮湿的泥地上,他轻ji地绑好了裹腿,他用冰冷的水洗过了脸,他看着那些发出困f的鼾声的同伴,于是他伸手携去了他的号角;门外依然是一片黝黑,黎明没有到来,那_醒他的是他自己对于黎明的过于殷切的想望。(节选自艾青诗选吹号者)(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if轻_困_(2)划线字“埋”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miB . mn(3)填入文中横线处正确的一项是( ) A . 惊B . 警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 (7分)(2013迪庆州)根据提示填空。(1)_ ,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2)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3)“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让我们想到了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_ , _?(4)江城子 密州出猎中苏轼以魏尚自喻,希望朝廷能重用自己的句子是:_ , _?(5)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用“_ , _”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6)小草,给我们带来盎然的春意;小草,给我们带来蓬勃的生机。请写出带有“草”字的连续的两句古诗_ , _。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 (1分)解释下列文言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撒盐空中差可拟_为人谋而不忠乎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非宁静无以致远_弛担持刀_及其家穿井_5. (16分)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 . 悉如外人(熟悉)C . 便要还家(邀请)D .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2)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 . 阡陌交通C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 . 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 .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4)翻译下列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阅读下面读段,回答问题。 于是我开始研究怎样支配我的火力,替我烧几只罐子。我不知道怎样去搭一个窑,像那些陶器工人烧陶器用的那种窑;我也不知道怎样用铅去涂釉,虽然我还有一点铅可以利用。我只把三只大泥锅和两三只泥罐一个搭一个地堆起来,四面架上木柴,木柴底下放上一大堆炭火,然后从四面和顶上点起火来,一直烧到里面的罐子红透为止,而且当心不让它们炸裂。我看见它们已经红透之后,又继续让它们保留五六个小时的热度,到了后来,我看见其中有一只,虽然没有裂,已经熔化了,因为我搀在陶土里的沙土已经被过大的热力烧熔了,假如再烧下去,就要成为玻璃了。于是我慢慢熄灭火,让那些罐子的红色逐渐退下去,而且整夜地守着它,不让火退得太快。到了第二天早晨,我便烧出了三只很好的瓦锅和两只瓦罐,虽然不能说美观,却烧得再硬也没有了,而且其中的一只由于沙土烧熔了,有一层很好的釉。经过这次试验成功之后,不用说,我不缺什么陶器用了。(1)选文出自名著_。 (2)这段记述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后第三个年头的生活,主要写的什么事情? (3)在这荒无人烟的海岛上,鲁滨孙运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性解决了衣食住行等多方面的问题,表现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素质在一个城乡结合部的旅馆里,一个城里人和一个乡下人相遇了。城里人是来“乡村游”的,本来他打算回城,却错过了回城的最后一班车。乡下人是打工回家的,本来他想直接回家,也错过了回家的最后一班车。城里人先到,登记时,他要包下一个房间,可是服务员说,乡村不比城里,不管你有多少钱,因为床位有限,一个人只能住一个床位,其他床位还得留给其他人住。这样,后到的乡下人就跟城里人同住一室。乡下人进来时,城里人已经洗漱好了,正躺在床上一边悠闲地抽着烟,一边看电视。“你好。”乡下人跟城里人打招呼,城里人在鼻子里哼了一声,算是作答。乡下人没有理会城里人的冷淡态度,他把一个蛇皮口袋随意地放在了床边,这是他的全部行李了。乡下人看了城里人一眼,开始脱鞋。立时,一股臭味弥漫开来,城里人皱了一下眉头。“什么素质?”城里人暗暗地嘀咕了一句。这个细节被乡下人捕捉到了,他的脸红了一下,赶忙提着鞋进了卫生间。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趁着乡下人去卫生间,城里人把钱包从公文包里拿出来,藏在了枕头下。过了一会儿,他想了想,又把钱包重新拿出来放在床垫底下,并用力地压了压。乡下人显然心情不错,他吹着口哨,躺在那富有弹性的床上,惬意地伸了一个懒腰,说:“真舒服啊。”然后,他递给城里人一支烟,城里人摆摆手,拒绝了。城里人从自己的包里拿出烟来自己抽上。看城里人没有与自己交流的意思,乡下人把刚张开的嘴巴闭上了。屋子里只有电视机的声音,播放的是一部爱情电视剧。乡下人津津有味地看着。城里人则东一眼西一眼地瞟,显得心神不宁。过了一会儿,城里人的手机响了。“亲爱的,我真是倒霉透了,赶不上回城的车了,”城里人开始抱怨,“现在住在一个该死的旅馆里,床铺硬得像石头,空气也不好,还不安全。”城里人说着,看了乡下人一眼。接完电话,城里人的情绪一直不好,一直抽着闷烟。乡下人的手机也响了,“老婆,是你吗?我明天就到家了,你等着我啊。我告诉你啊,我现在住在旅馆里,这床可舒服啦,软软的,被子白得直晃人的眼睛,下次我带你来享受享受。什么?花钱?挣钱不是为了享受吗?辛苦挣来快活用,你说是不是?”乡下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时间在流逝。不知道是因为接了老婆的电话激动,还是因为电视节目吸引着乡下人,总之,乡下人精神状态一直很好,丝毫没有要入睡的迹象。乡下人不睡,城里人自然也不敢睡。因为他的钱包里有一万元钱呢。乡下人也挺难受的。他也希望城里人尽快入睡,他挤了一天火车,已经很疲倦了,但他不敢睡,因为他的鼾声很大。城里人和乡下人彼此就这样各怀心事地对峙着。城里人心情烦躁地变换着电视频道,乡下人接连不断地抽着烟。乡下人也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只是第二天早上,乡下人醒来时,城里人已经走了。乡下人看着城里人乱糟糟的床铺,说了句,城里人怎么这么没素质。乡下人仔细地把自己的床铺整理好,又把城里人留下的乱糟糟的床铺也整理好后,才提着蛇皮口袋出了门。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选自短小说)(1)善用对比是本文一大特色。根据提示,结合文章内容,完成表格里的情节概括。 人物城里人乡下人情节对比_热情打招呼,洗脚,晾鞋怕钱被偷,把钱包藏在床垫底下_跟妻子打电话,不停地抱怨_担心钱被偷,一夜无眠,清早匆匆离开_(2)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在卫生间里,乡下人用香皂把脚洗了又洗,擦了又擦,还把脚凑到鼻子前闻了闻,确信没有臭味了,才放心地走了出来,顺手把他的那双鞋放到了窗台外面。(3)小说结尾处才交代“那不起眼的蛇皮口袋里,也装着一笔钱,不多不少,刚好一万元”,这样写妙在哪里? (4)城里人、乡下人都认为对方素质低,原因是什么?文章以“素质”为题,其深刻含义是什么?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素质的认识。 8. (16分)阅读下文,同答问题。 八个榆皮面饺子房宽杰他十一岁那年,父亲意外去世,弟弟六岁,妹妹刚刚三岁,那是1959年,三年困难时期的头一年。父亲一走,家就塌了半边天。粮食紧缺,家里没有壮劳力,粮食更是少得可怜。他退了学跟着母亲下地干活。刚开始,每顿还能吃上一个玉米面窝头,到后来,家里就真的揭不开锅了。弟弟妹妹饿得直哭,没多久,妹妹的小胳膊小腿,就“胖”了起来。欢蹦乱跳的妹妹,在床上一躺就是半天。村里的赤脚医生说,是营养不良导致的浮肿病,得给孩子做点好吃的。母亲想尽了办法找吃的,上山挖野菜、捉蚂蚱、剥榆树皮可妹妹还是一天比一天虚弱。村头的王婶来找母亲,带来几片地瓜干和一把玉米面。母亲把地瓜干放进水里,再掺上玉米面熬成汤,一缕久违的粮食的香味飘在小院里。母亲给他和弟弟妹妹一人一碗,只留了半碗给自己。王婶又来找过母亲几回。那段时间,家里经常可以喝到地瓜汤。“胖乎乎”的妹妹似乎也瘦了些。有一次,王婶和母亲关在屋里说话,王婶临走时说:“你好好想想。”母亲没说话,脸上愁云密布。那天,母亲变戏法般,拿出一些玉米面要包饺子吃。这可把三个孩子高兴坏了,要知道饺子可是过年才能吃得上的好东西。母亲将玉米面里掺上榆皮面,榆皮面是他和母亲一起剥了榆树皮,在石碾上压碎,再用细箩筛出来的。玉米面没有黏性,只有掺上黏性大的榆皮面,才能擀成饺子皮。饺子出锅,一共二十个。母亲给弟弟妹妹一人六个,给他八个,他懂事地给妹妹两个,母亲不让,他又把两个饺子给母亲,母亲还是不让。那段时间,每次吃东西母亲都会多分一些给他,理由是他要下地干话。他吃了整整八个饺子,吃到最后一个时,他细细地咀嚼着,久久不肯咽下去。饺子是野菜馅的,没有一点油水,可他却觉得那饺子的香味,从口腔蔓延到胃里,再渗进骨头里。那是父亲去世后,他吃得最饱也是最好的一次。母亲看着他吃完八个饺子,眼里的泪又汹涌而出。母亲摸着他的脸说:“大壮,别怨娘,娘没本事,让你们挨饿,可我是真没法子。你是老大,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母亲没往下说,脸上的表情痛苦而凄楚。那天晚上,他睡得特别沉,梦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饺子,每人一大碗,咬一口全是肉。醒来时,窗外的阳光已经有些刺眼。他舍不得那个梦,闭上眼慢慢回味着。屋里出奇的安静,他奇怪,娘怎么没叫醒他下地干活呢?弟弟妹妹也不见了,他匆忙出门去找。王婶告诉他,母亲带着弟弟妹妹改嫁走了,那是百里外每顿都能吃上地瓜干的村子。“大壮,你妹妹眼看就要饿死了,那户人家只让带两个孩子,多了养活不了。你娘怕你受不了,半夜里走的,给你留了一坛玉米面,等你吃完了玉米面,你娘就来接你。”王婶的话,让他觉得恍惚,他疯了般沿着村头的小路去追,可哪里还追得上呢。天黑时,他失魂落魄地回到小院。抱着母亲留下的那坛玉米面,从天黑哭到了天明。他靠着那坛玉米面度日,坛子空了,母亲却没来接他。他离开家乡,去找那个盛产地瓜的村子。他一路流浪乞讨,一路打听,找过许多有地瓜的村子,却始终没找到母亲。十三岁那年,他饿晕在路上,被好心的木匠救起。木匠见他可怜,又看他勤快机灵,就收他当了徒弟。再后来,他成了家具厂的工人。他娶妻生子,在异乡扎根落户,那段苦难的岁月,渐渐在记忆里尘封。退休后的他在家养鱼养花,照看孙子,日子过得平淡安稳。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对粮食特别珍惜,他不挑食,什么都吃,却唯独不吃饺子,无论什么馅的。每次看到饺子,他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那八个榆皮面的饺子,曾经渗进骨子里的香味,如今变成了岁月深处的疼与伤。这时,弟弟找到了他。久别重逢,提及往事,他的心里全是苦楚与疼痛。弟弟希望他能去看看母亲,他只低声回了一句:“我十一岁那年,就没有家,也没有娘了。”弟弟含泪而归,他愣愣地坐着,心里有说不出的空虚。弟弟第二次来,录了一段视频给他看,视频中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太太,弓着腰反复揉着面,他一眼就认出那是母亲。忽然母亲号啕大哭起来:“大壮,你在哪里?娘想你,大壮,娘对不起你”母亲的哭声悲痛而凄楚,布满皱褶的脸上满是泪水和面粉。那一刻,他心中所有的怨与恨全然消散,猝不及防的泪,滚滚而落。弟弟告诉他,母亲改嫁的男人有两个孩子,日子也难熬,每顿勉强能喝上点地瓜汤。男人见母亲整日惦念着他,就同意母亲来接他。可母亲回村时,他已经离开了。从此,他成了母亲最大的牵挂。后来,母亲患了老年痴呆,清醒时,就到处托人找他,糊涂时,就一遍遍和面给他包饺子。母亲忘记了许多人和事,只记得他,只记得给他包饺子。他一直以为自己是最苦的人,是被抛弃的那一个,却从没想到,在痛苦中挣扎的还有母亲。他去看母亲,五十年光阴流逝,只怕母亲已认不出他。他哽咽地喊:“娘,我回来了!”母亲先是一愣,继而抱住他失声痛哭。母亲一遍遍重复着:“大壮,娘天天盼啊等啊,总算见到你了”母亲怎会不认识他呢,母亲还记得他胳膊上的伤疤,还记得分别那晚他吃了八个榆皮面饺子,这些烙印在生命里的点滴,母亲都一一记得。热气腾腾的饺子,在他面前的碗里堆成了山。他知道,他又找回了那曾经渗进骨子里的香味,那是家的味道。(1)给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 _黏性恍惚干瘪猝不及防(2)文中母亲包的饺子为何是榆皮面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3)结合具体语境,品味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饺子是野菜馅的,没有一点油水,可他却觉得那饺子的香味,从口腔蔓延到胃里,再渗进骨头里。(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视频中一个干瘪瘦小的老太太,弓着腰反复揉着面,他一眼就认出那是母亲。忽然母亲号啕大哭起来:“大壮,你在哪里?娘想你,大壮,娘对不起你”母亲的哭声悲痛而凄楚,布满皱褶的脸上满是泪水和面粉。(5)文中详写了哪些内容?略写了哪些内容?作着为什么这样安排? (6)文章以“八个榆皮面饺子”为题,作者在文中也多次提到“八个榆皮面饺子”,在不同时期,“榆皮面饺子”对他来说分别意味着什么? (7)交章铺陈细腻,情节曲折感人。请仔细阅读文章,说说文中的哪个情节最感动,并写出理由。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 (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小题。 寒塘(唐)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1)诗的一,二句表现了秋水_的特点。 (2)请从内容、情感的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寒塘相近的一首,并简述理由。 ABC与夏十二登岳阳楼(唐)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闻雁(唐)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秋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作文。 生活中有很多你真没想到的事,每一次的真没想到都是一份努力的成果 ; 或许那一次的真没想到,让你挑战自己,让自己更进一步; 或许那一次的真没想到,让你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或许那一次的真没想到,让你收获了爱请以“真没想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2-1、2-2、2-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3-1、3-2、3-3、3-4、3-5、3-6、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1、5-1、5-2、5-3、5-4、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6-1、6-2、6-3、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7-1、7-2、7-3、7-4、8-1、8-2、8-3、8-4、8-5、8-6、8-7、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9-1、9-2、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