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课时训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894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课时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课时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课时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十四课诗词五首课时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2题;共28分)1. (10分)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_,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晓镜但愁云鬓改,_。(李商隐无题)_,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_破阵子)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天街小雨润如酥,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_,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_)春冬之时,_,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2. (18分)名句默写衣沾不足惜,_。山随平野尽,_。征蓬出汉塞,_。_,云生结海楼。_,都护在燕然。_,老木沧波无限悲。归园田居(其三)中表现早晚辛勤耕作的诗句是:_,_;表示要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保持自我节操的诗句是:_,_。使至塞上中描写了奇丽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名句是:_,_。渡荆门送别中借助想象,描写长江近景的诗句是:_,_;含蓄抒发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登岳阳楼(其一)中感慨无限悲凉身世的诗句是:_,_。二、 精彩段落 (共3题;共45分)3. (2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多雨的江南江南多雨呵!我多雨的江南多雨的江南的雨是无声的极细极细的雨多雨的江南的雨是不知不觉便湿了窗棂和花裙的雨多雨的江南有泥泞的小路有叼鱼郎掠过时滚动着水珠的团荷有散发着温热气息的水牛粗糙的皮肤有湿润的故作愁态的紫丁香和野百合有带点儿哑声的小花狗亲昵的嗓音有不肯上升而四处弥漫的柴草淡蓝色的烟气有平静的游鱼吐出一圈圈的泡沫的池水哦,多雨的江南有恬静的积雨云般的思绪多雨的江南有好多好多湿漉漉的记忆有采莲船摇荡的记忆有地米菜清苦的记忆有桃花溪中洗衣的姐妹悄声说话的记忆有杨柳岸边忧愁惜别的记忆有河面上雨丝编织着火把和吆喝的记忆有纸伞斜撑跋涉于泥泞的记忆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繁多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酸涩而又甘甜江南是多雨的我的多雨的江南多雨的江南的土地有好多好多的种子多雨的江南的雨总在细细密密地同种子议论着萌发的机缘(1)本诗贯穿全文的线索是什么? (2)从诗中提供的信息看,江南的雨有什么特点? (3)诗中为什么说江南的记忆是“湿漉漉”的? (4)品析诗句。多雨的江南的记忆像山葡萄一样酸涩而又甘甜(5)你喜爱多雨的江南吗?试谈谈自己的理由。 4.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用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5. (10分)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环境气氛?(2)诗中字面上批评商女,其真正意蕴有哪几层?三、 类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 (15分)阅读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回答问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小令中最能触发旅人(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季节的什么图:(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7.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北宋】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 , 山长水阔知何处?【注释】槛(jin):栏杆。罗幕:丝罗的帷幕,富贵人家所用。不谙(n):不了解,没有经验。谙:熟悉,精通。尺素:书信的代称。古人写信用素绢,通常长约一尺,故称尺素。(1)词的上片从哪里可以看出写的是什么时间的景物特征?(2)“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被大学者王国维称之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的第一境界。”结合本词及自己实际生活,谈谈你对这一境界的理解。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2题;共28分)1-1、2-1、二、 精彩段落 (共3题;共45分)3-1、3-2、3-3、3-4、3-5、4-1、4-2、5-1、5-2、三、 类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1、6-2、6-3、7-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