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9091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2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折腰(sh) 岔开 慰藉(ji) 一代天娇B . 分外(fn) 骤然 红硕(shu) 原驰腊象C . 稍逊(xn) 雾霭 虹霓(n) 顿失滔滔D . 声咽(yn) 攀缘 窗棂(lng) 山舞银蛇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切实保障网约车乘客的安全,有关各方将加强对驾驶员背景情况的核查,严防不合规的企业、车辆和人员杜绝进入行业。B . 截至2018年5月22日,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累计调入山东省水量达到近30亿左右立方米。C . 经过九场精彩而紧张的诗词大比拼,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赢得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的总冠军。D . 我国每年出产的许多电影、电视剧、小说等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虽然产生了很高的市场利润和很大的知名度,但却很难成为经典。3.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B . 黄河颂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C . 小说红岩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梁生宝、余新江、刘思洋等。D .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选出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1)四渡赤水出奇兵( )。A . 出人意料的B . 特殊的(2)天如火来水似银( )。A . 水的颜色像银子一样B . 水像银子一样珍贵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5. (5分)请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 (1)几处早莺争暖树,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狐兔翔我宇。(曹植梁甫行)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风光的诗句是“_,_”。 (4)与朱元思书中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叹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情感的诗句是“_,_;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6. (6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甲】却说A立于山顶,观望良久忽然望后而倒,口吐鲜血,不省人事。左右救回帐中。鲁肃请孔明同去看病。孔明曰:“君心中似觉烦积否?”A曰:“然。”孔明曰:“必须用凉药以解之。”A曰:“已服凉药,全然无效。”孔明日:“须先理其气。气若顺,则呼吸之间,自然痊可。“A料孔明必知其意,乃以言挑之曰:“欲得顺气,当服何药?”孔明笑日:“亮有一方,教君气顺。”A曰:“愿先生赐教。”孔明索纸笔,屏退左右,密书十六字日:“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毕,递与A曰:“此君之病源也。”(节选自三国演义,稍有改动)【乙】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B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B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B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节选自水浒,稍有改动)(1)【甲】文中的A是_(填人名),【乙】文中的B是_(填人名)。 (2)上述两个人物,请你分析概括其中一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 (5分)(2012盘锦)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即将越来91华诞,生活在和平幸福环境中的你们,此时此刻,最想对91年前冒着枪林弹雨在南湖游船上的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说些什么呢?请以“短信”或“电子邮件”的形式写出你的心里话(70字以内,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8. (16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送别童庆炳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十九岁的我,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她事先完全没有准备,一切都来得太突然。不但在她的想象中,而且在我的想象中,北京简直就像天边一样遥远。1955年,福建还不通火车。从我家乡连城县出发,要坐五天的长途汽车,才能到达有火车的江西鹰潭。山高路险,行程艰难。“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的词句所描写的路,正是我去北京的必经之途。那时候,我们那里的人去一趟北京,感觉上比我们现在去一趟西欧、北美还要遥远得多。记得我在龙岩读中等师范学校时,有一位老师长途跋涉去北京开了一次会,就像出了一次国似的,回来后在全校做了个报告,专门讲在北京的见闻。至今我还记得,他津津有味地讲北京冬天街道两旁的树干,都涂了像人一样高的白灰,远远望去,像一排排穿着白衣的护士整齐地站着。我去北京读书的消息,经乡亲们渲染,变得“十分重大”。祖母和母亲手足无措,心神不宁,不知该为我准备什么好,更有一种生离死别之感盘桓在她们心间,折磨她们。可理智上她们又觉得儿孙“进京”读书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不能轻易哭的,离别的痛苦只能忍着。所以我离开家时,祖母始终是平静的,起码表面上如此。我出发那天,母亲要送我到离我们村子十五里的朋口镇去搭汽车。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脸上搽了白粉,嘴唇也好像用红纸染过,脑后圆圆的发髻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那十五里路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在我的记忆中已很模糊了。唯有在汽车开动前,母亲“空前绝后”的哭和止不住的眼泪,至今仍历历在目。她拉住我的手,语无伦次地说:“北京寒人(冷),要多着衫。实在有困难要写信给家里讲,我会给你寄布鞋。我知道你惦记祖母,不要惦记,有我呢。也不要惦记弟弟妺妹,有我呢。读书是好事,要发奋,光宗耀祖。毕业时写信来,让你爸写捷报,在祖宗祠堂贴红榜,大学毕业就是进士,就是状元榜眼探花”说着说着,她突然流下了泪,而且那泪像家门口的小溪那样滔滔汩汩,堵不住,擦不完,完全失控,后来母亲竟失声痛哭。她的哭就如同蓄积已久的感情的闸门被开启,非一泻到底不可了后来她不再擦她的眼泪,任其在脸上自然流淌。她哭着,嘴里还说些什么,但我已经听不清楚了。我只觉得自己无能,在这个时候竟说不出一句恰当而有力量的话来劝慰母亲,只是傻傻地待着,还轻声说:“妈,你别哭了!人家看咱们呢!”谢天谢地,汽车终于开动了,她似乎意识到离别终成事实,便举起了手。我从车窗探出头,看见她泪流满面,这时我发现自己的眼睛也湿润了。她不由自主地向前跑了几步,但汽车加速了,她向后退去。在第一个拐弯处,她的脸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了,但我仍清楚地看见,她头上的那两朵红花在晨风中轻轻抖动(1)从“得知儿子去北京求学”到“送儿子去北京求学”,母亲的心情是一直在变化的。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补全母亲的心理变化过程。 _手足无措,心神不宁强装镇定_(2)联系上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她着意打扮了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脸上搽了白粉,嘴唇也好像用红纸染过,脑后圆圆的发髻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有人认为“着意”一词可有可无,你觉得呢?请说明理由。)说着说着,她突然流下了泪,而且那泪像家门口的小溪那样滔滔汩汩,堵不住,擦不完,完全失控,后来母亲竟失声痛哭。(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3)联系全文,请你说一说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4)末尾段中写道:“在第一个拐弯处,她的脸在我的视线中变得模糊了,但我仍清楚地看见,她头上的那两朵红花在晨风中轻轻抖动”你觉得文中的“模糊”和“清楚”该如何理解? 9. (16分)阅读想和做,完成后面小题。想和做胡绳有些人只会空想,不会做事。他们凭空想了许多念头,滔滔不绝地说了许多空话,可是从来没认真做过一件事。也有些人只顾做事,不动脑筋。他们一天忙到晚,做他们一向做惯的或者别人要他们做的事。他们做事的方法只是根据自己的习惯,或者别人的命令,或者一般人的通例。自己一向这样做,别人要他们这样做,一般人都这样做,他们就“依葫芦画瓢”,照样做去。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他们从来不想一想。我们瞧不起前一种人,说他们是“空想家”,可是往往赞美后一种人,说他们能够“埋头苦干”。能够苦干固然是好的,但是只顾埋着头,不肯动动脑筋来想想自己做的事,其实并不值得赞美。这种埋头做事不动脑筋的人,简直是说得不客气一点跟牛马一样。拉磨的牛成年累月地在鞭子下绕着石磨转,永远不会想一想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为什么要这样做,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够这样想的只有人。人在劳动中不断地动脑筋,想办法,才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做这件事为什么目的,有什么意义,有什么缺点,才渐渐想出节省劳力、提高效率的方法。人类能够这样劳动,能够一面做,一面想,所以人类文化能够不断地进步。要不,今天的人类就只能像几万年以前的人类一样,过着最原始最简单的生活了。一事不做,凭空设想,那是“空想”。不动脑筋,埋头苦干,那是“死做”。无论什么事情,工作也好,学习也好,“空想”和“死做”都不会得到进步。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么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光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得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的。一面想,一面做。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想和做是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在学校里,有些同学很“用功”,可是不会用思想。他们学习语文,就硬读课文。因为只读不想,同一个语言文字上的道理,在这一课里老师讲明白了,出现在另一课里,他们又不理解了。他们学习数学,就硬记公式。因为只记不想,用这个公式算出了一道题,碰到同类的第二道题就又不会算了。从旧经验里得到的道理,不能应用在新事物上,这就是不会用思想的缘故。另外也有些同学,他们能想出些省力的有效的方法,拿来记住动植物的分类,弄清历史的年代。我们固然不赞成为了应付考试想出一些投机取巧的办法;但是我们承认,在学习各种功课和训练记忆力上,是可以有一些比较省力的有效的方法的。这些方法也得从学习的经验中取得。假如只是埋头苦读,不动脑筋想一想,那就得不到。除了学习功课以外,做种种课外活动,也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例如开会,演说,办墙报,组织班会和学术团体,这些实际的行动,如果光凭一腔热情,埋头苦干,不根据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想想怎样才能把这些事情做得更好,更有效果,那么,结果常常会劳而无功。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怎样忙,都应该抽出点工夫来想一想。想什么?想他自己做过的事,想自己做事得到的经验。这样,他脑子里所有的就不是空想,他的行动也就可以不断地得到进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15段的论证思路。 (4)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伤仲永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句是( )A . 即书诗四句(题写)B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完成)C . 从先人还家(跟随)D . 不能称前时之闻(称作)(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与“父异焉”中的“异”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邑人奇之B . 稍稍宾客其父C父利其然也D或以钱币乞之C . 父利其然也D . 或以钱币乞之(3)下列句中“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不能称前时之闻B . 忽啼求之C . 余闻之也久D . 借旁近与之(4)翻译下列句子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浦途中杜牧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一岸蒲。为问寒沙新到雁,来时还下杜陵无?【注】秋浦:诗人被贬官外放时途经此地。蒲:蒲草。杜陵:诗人家乡樊川所在地。(1)“萧萧山路穷秋雨,淅淅溪风岸蒲”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描述。 (2)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回答。 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世界上有很多让我们想要珍藏的东西。有人珍藏有纪念意义的邮票,有人珍藏名人大家的至理名言;有人珍藏难舍的友谊,有人珍藏不灭的记忆;有人珍藏山间之明月,还有人珍藏江上之清风 请以“珍藏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600字以上,要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不得套作或抄袭。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4-2、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5-1、5-2、5-3、5-4、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6-1、6-2、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7-1、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8-1、8-2、8-3、8-4、9-1、9-2、9-3、9-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10-3、10-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九、 话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