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879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学业水平检测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 ) A . 造诣(y) 诓骗(kung ) 恣睢(z) 怒不可遏()B . 参(cn)差 襁(qing) 褓 恪(k)尽职守 锲(q)而不舍C . 狡黠(ji) 留滞(zh) 拮据(j) 骈进(bin )D . 栖(q)息 汲取(j) 重蹈覆辙(ch) 味同嚼蜡(jio)2. (2分)下列各组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 赃物 渴慕 烦燥 五彩斑斓B . 肃穆 疏懒 噩耗 物竟天择C . 制裁 霹雳 狼藉 充而不闻D . 荒谬 取缔 帷幕 重峦叠嶂3.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 . 神州发射基地的广大官兵,个个身怀绝技,却因工作的机密而鲜为人知。B . 果然,十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C . 上任后,为了搞活企业,他大胆引进竞争机制,职工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了起来,企业的面貌容光焕发。D . 他活过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年代。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中学生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B . 央视明读者节日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C .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微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D . 中关贸易战的停战,不仅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而且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B . 诺贝尔奖主要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首届诺贝尔奖是1901年颁发的。C . “飞天”凌空是一篇新闻特写,主要介绍的是中国10米跳水冠军郭晶晶在印度新德里获得冠军的精彩瞬间。D . 一着惊海天是一篇通讯,主要报道的是我国核潜艇首次成功潜入深海的情况。6. (2分)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在生活的河流里,有碧波荡漾也有逆浪翻卷,有水缓沙白的平川也有礁石林立的急弯险滩。可是,人生俗世间,又岂能事事如意时时顺风?生命是舟,注定要在生活的河流里破浪航行。放舟平湖,一帆风顺固然是天下人之心愿。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会在顺境中生活、工作,更要学会在逆境中奋斗、 拼搏,在痛苦的时候,要笑着流泪!A . B . C . D .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 (6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仁者见仁,_。(周易) (2)子曰:_,可以为师矣。(十二章) (3)_,润物细无声。(杜甫春夜喜雨) (4)谈笑有鸿儒,_。(刘禹锡陋室铭) (5)乱花渐欲迷人眼,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6)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7)落红不是无情物,_。(龚自珍已亥杂诗) (8)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9)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_,_”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情趣。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8. (1分)请运用一种修辞,给下面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2个字),并说明理由。 本报济南2月28日讯 虎年的元宵节因为不寻常的天气显得格外不同,这一天,雷电、冰雹、雨雪都降临了齐鲁大地。2月28日是元宵节,上午10时半,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至中午12时许,天气开始变坏,风急雨骤。到下午2时许,降雨变成了绿豆大小的“冰雨”。下午2时30分左右,突然传来雷声。至下午3时以后,省城街头就开始出现积雪。记者从省气象台了解到,元宵节当日,我省临沂、枣庄、济宁、泰安、潍坊等地也遭遇了雷电天气,聊城、泰安、淄博等地则受到了冰雹袭击,泰安地区的冰雹如玉米粒一样。雨雪雷电冰雹齐聚,把齐鲁大地的虎年元宵节闹得好不热闹。气象专家分析指出,南方气旋带来的暖湿空气和北方气旋带来的冷空气在我省上方交汇,带来了此次降水,因对流强度大,带来了雷电、冰雹等异常天气。9. (1分)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涌现出的无数风流人物,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如辛弃疾、文天祥、岳飞、秋瑾等等,他们的许多优秀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生在他们身上的生动感人故事,也是我们取之不竭的精神食粮。请结合你的阅历,用300字左右来点评一下你心中的风流人物。 例文:失败者何尝不是英雄常言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但我认为失败者何尝不是英雄。古往今来,有不少失败者也名载千秋史册,可见失败者并非不是英雄。如魂断乌江的西楚霸王是一个悲剧英雄。虽然刘邦赢得汉朝400年的基业,但死后并未留下永世英名,而乌江自刎的项羽却获得了千百年来无数人的同情与赞美。又如东史郎多次为正义上诉均以失败而告终,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在每一个追求和平的人的心目中是一只象征和平的鸽子。反观当今世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兵力为了一己私利,去任意侵略伊拉克、利比亚、叙利亚,而此后又到处去找所谓的借口,虽然推翻了萨达姆、卡扎菲这些失败者,但阿拉伯人民知道,谁才是给他们带来和平和幸福的人,谁才是他们的敌人。所以,失败者何尝不是英雄?为此,我要为失败的英雄平反,为他们喝彩!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 (1分)名著阅读。 “刷子李”“张大力”均为当代著名作家_短篇小说集_中的人物形象。作品中的这些市井人物职业、秉性不同,但大都身怀绝技、本领超凡,如规矩格色且医术高超的华大夫、_等。这些作品故事性强,其共同之处是运用_等写法,使行文异峰突起,大起大落,从而凸显人物特长或特征,产生撼人心魄、耐人寻味的艺术魅力。五、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今年8月,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将在山西举行,目前广大群众的健身热情高涨,这对于我省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无疑是最好的契机和抓手。请将以下文字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 青春的约会,拼搏的舞台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唐)杜甫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注】这首诗作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50岁。三城:为蜀边要镇,吐蕃时相侵犯,故驻军守之。风尘:指安史之乱导致的连年战火。涓埃:滴水、微尘,指毫末之微。(1)诗歌尾联中哪些词扣住了题意? (2)诗歌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古文旧唐书杜甫传和诗歌野望相关内容,作简要分析。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3.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乙】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符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 , 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选自世说新语)【注】率:率直。尽讦漠(x m)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赠贶(kung):赐予。乞:这里指“赠送”。陈:陈述。翛(xi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 村中闻有此人/骥之闻命B . 悉受所饷/悉如外人C . 缘道以乞穷乏/缘溪行D . 不足为外人道也/征为长史(2)下列各句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B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C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D . 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文村人“皆叹惋”,是为外界变化之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等叹惋。B . 【甲】文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C . 【乙】文荆州刺史桓冲想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就聘刘驎之任长史,刘驎之鞠躬尽瘁地帮助他。D . 【甲】【乙】两文中两人都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但在【乙】文中刘驎之还表现出心系百姓的济世情怀。(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4.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筷子春秋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 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代表。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梜”,是木字旁,不是“挟”。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郑玄的注释是“梜,犹箸也”。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作者 李阳波 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 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 (2)第段划线部分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3)第段划线的“理论上”能否删去?结合文意说明理由。 (4)文中写筷子作为餐具有哪些优势? 15. (25分)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古宅的命运吴志轩凡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古宅似乎也是如此。如今在江西婺(w)源,老宅不下千座,其命运不外如下几种:善之善者,挂上某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名人故居的牌子,一般都由政府花钱修缮,富丽堂皇,傲然屹立;次者,后人将古宅修旧如新或如旧,改造成客栈,一年也有不错的收益;又次者,如今尚有后人居住,因时间久远,人口繁衍,一栋宅子里住七八户人家,古宅显出破败景象,可败的东西也基本都败光了;更次者,主人搬进新家,任由老宅荒废,或是将可卖的卖掉,只留下门头和围墙,内中破败不堪,甚至夷为平地。在这些老宅当中,前两者是幸运的,后两者则只能慨叹命途多舛了。这些宅子的价值在哪里?毫无疑问,建筑美学是重要的,包括结构、材料、雕刻乃至风水等。因此很多外地人将古宅买了去,另择地址复原,以此装点门庭。但我却对此感到一种悲哀。宅子是有生命力的。在婺源感觉最舒服、最充实的就是坐在老宅里,听主人讲家族的故事、老宅的历史,那时你会觉得这个宅子是有生命的,会呼吸的,是可以和人交流的。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沧桑、厚重、智慧、豁达、宁静、和谐等诸多情感。所以,古宅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建筑美,更重要的是依附于人、依附于地方的人文之美!古宅代表的是中国传统乡土社会中严谨、雅致、诗意、和谐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艺术。我们可以想象在这些古宅里,曾经有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淳朴生活;曾经有过“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融洽交往;曾经有过“ , ”的雅集文会;曾经有过“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的闲情逸致;也曾经有过“ , ”的家国忧思弄清楚了古宅的价值所在,该如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便容易思考了。倘有意于此,可将古宅或租或买,然后改造,维持其原有风貌,但在使用功能上要注重生活舒适性和文化体验感。除卧室外,大部分面积可以作为书房、茶室、禅室、棋室等,如有院落,还可建一座琴台,可以弹古琴,阅金经,也是一处好所在。有可能的话,还可以延请古宅的主人,对客人讲讲这座宅子和这个家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很多,可以让我们看到传统中国走向现代中国的足迹。尽管这只是如恒河沙数的家族的一个,但却同样深深地打上了“中国”的烙印。相信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古宅的未来会更加美好,我们的未来也会更加美好。从这个方面说,古宅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它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其契机便在于此。希望古宅不再背井离乡,更不要轰然坍塌。因为,它们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国人的理想生活,更代表着那些迷茫焦虑无奈的芸芸众生的精神家园。(节选自中国青年报)(1)在第段空格处,可用刘禹锡陋室铭中“ , ”来表现读书人雅集文会的特点;可以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来体现家国忧思的内涵。(2)作者在第段中说“我对此感到一种悲哀”,请指明“此”的具体内容。(3)文中多次提到古宅的“价值”,请结合文意,分条概括“价值”的具体内容。(4)请仔细阅读第段,作者认为“宅子是有生命力的”,古宅的“生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作答。(5)作者关注古宅命运,认为古宅代表着中国人的理想生活,从全文来看作者认为的“理想生活”是怎样的?你心中的理想生活又是怎样的?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6. (1分)题目:这事,真带劲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7-1、7-2、7-3、7-4、7-5、7-6、7-7、7-8、7-9、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8-1、9-1、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0-1、五、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11-1、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1、12-2、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3-1、13-2、13-3、13-4、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5-5、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