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一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784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一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一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一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预测卷一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作揖 遣责 冲耳不闻 哄堂大笑B . 神弛 赔礼 重蹈覆辙 见异思迁C . 云霄 冥顽 急不可耐 随声附和D . 粗暴 稠密 招摇过市 拍岸叫绝2. (2分)下列划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一个作家不只要有才华,更要有悲天悯人的胸怀,才能写出伟大的作品。B .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一个永存的英雄,一个人民永远要学习的榜样。C .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D . 如果你不努力学习,兀兀穷年混日子,长此以往你将不会有任何进步。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国风美少年通过年轻人热衷喜爱的方式,呈现和传承国风音乐,推广国风文化。B . 严谨的傅雷多次在家信中向傅聪提出学习要正规化和计划化,生活要科学化的活动。C . 林清玄之所以能创作出如此丰富优美的文学作品,是他重视阅读、观察和思考的原因。D . 世界知名的摇滚马拉松,已成为全世界参赛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马拉松路跑赛事。4. (2分)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次经历,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 , , 。所以,我要不断地告诫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机遇,千万不要错过!抓住了,你就走出了平庸 各种机遇从我们眼前滑过 反之,你就会跌入懊悔的深渊、失败的泥潭 人生就像一条不断流淌的河川A . B . C . D . 5.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上的词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风中的桂花香消散了, 。窗外那棵老槐树,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黄叶,风一吹,黄叶就 。秋天就这样明净又清爽地来了, , 一半轻松,一半明快。A .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宛如我的心情B .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我的心情也如此C . 菊花的清香又飘起 旋落在窗台上 我的心情也如此D . 清香的菊花又飘起 在窗台上旋落 宛如我的心情。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 (4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小题。 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 , 绝胜南陌碾成尘。【注】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陂: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1)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 (2)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7. (12分)阅读下面的两则文言短文,完成下列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yo)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有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曰:“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注】令誉:好的名声。钟繇:三国时魏国相国。钟毓:魏国车骑将军。钟会:魏国大将军,后平蜀。敕:皇帝召见。卿:古时帝王对臣子的称呼。(1)解释下列加横线词。陈太丘与友期行_相委而去_钟毓、钟会少有令誉_卿何以不汗_(2)句中加横线的“之”字含义和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友人惭,下车引之B . 其邻人之父亦云C .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D . 近塞之人有善术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4)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是写儿童的聪颖机智,试用自己的话说说甲文中元方的聪颖机智主要体现在_,乙文主人公的聪明主要体现在 _。8. (8分)诗、文名句填空。 (1)老骥伏枥,_。(曹操龟虽寿)九上 (2)采菊东篱下,_。(陶渊明饮酒)九下 (3)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七下 (4)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八上 (5)四面歌残终破楚,_。(秋瑾满江红)八下 (6)_,清流见底。(陶弘景与谢中书书九上 (7)接天莲叶无穷碧,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学 (8)_,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小学 (9)沾衣欲湿杏花雨,_。(志南和尚绝句)课本书后拓展 (10)天行健,_。(周易)课本书上 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 (17.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访梅小时候,对于我们这些孩子,冬天实在单调,到处是一片白。游戏也懒得去做,生活一下子变得索然无味。正难熬着,奶奶说,舅爷要来家了。我们十分高兴,盼望着他早点到。舅爷是个画家,听奶奶说,他的名气老大,在国外办过画展。但我们翻看他的画集,却并不佩服他,他的画简单极了,每幅画都懒得去画满,往往就是那么几块几笔水墨,那蚂蚱,似乎并不就是蚂蚱,那小鱼,似乎并不就是小。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于是乎,我们就不敬而远之了,随便着和他对话,缠他讲城市的故事,日子也觉得有些生气。一天,他提出要出外作画去,大雪天里,天地一片儿白,有什么可画的呢?我们很有儿分_,更有了几分好奇,便闹嚷嚷地跟他了去。山包上雪很厚,什么凹的凸的地也没有了;树上,也没有一片叶子。这里有什么可画的呢?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足足半个时辰,才拿出画夹开始画起来了。我们一眼一眼看,看着看着,果然天地单调,画面更单调。“单调极了,”我们说,“我们给你寻些能画的色彩吧。”“找些什么色彩呢?”“譬如梅花,那花是多么红呢!”“去吧,舅爷等着你们寻来最美的东西。”舅爷笑了,叮咛我们小心去寻。我们跑去了,先是到了东边,那是一漫斜坡,稀稀地站着几株柿树,如今光裸裸的,没有一颗红艳艳的果子,铁似的枝条衬在雪里,似乎在作着沉思。再往远去,也是一片灰白。我们又跑到山包西边,心想这儿一定是会有梅的,因为长着许多树。但是,我们细细地在找了,并没有什么梅的,甚至连别的什么颜色的东西也没有。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 , 觉得这冬天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画的色彩了,一时之间,又觉得舅爷可笑:连色彩都没有,还谈得上什么美吗?真后悔不该这么跑了山包的几面坡,更后悔跟着舅爷到这里来呢。我们转回到舅爷那儿,十分_,他竟已画了四张画,看见了我们,说;“孩子,寻到了吗?”“什么也没寻到,只是白的。”“好了,找到了。”“白的有什么意思?”“你们想想,天是什么,天是云,云是什么,云是蒸气,蒸气是什么,蒸气是水,水是什么,水是白的。天上地下,哪一样不是白色的呢?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呢!”“那么说,”我们一时_了,“什么东西里,什么时候难道都有美吗?”“对了,孩子!美是到处都有的,但美却常常被人疏忽了。你们总是寻那大红大绿,可红得多了,使你烦躁,绿得多了,使你沉郁,黄得多了,使你感伤,只有这白色是无极的,是丰富的,似乎就无极得无有,丰富得荒凉了呢。”我们都哑然笑了,虽然听得并不甚明白,但毕竟惭愧起来,而且自那以后,愈来愈加深了理解,深深地后悔辜负了多少个冬天,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了。(选自贾平凹散文精选,有删改)(1)在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吃惊 狐疑 疑惑B . 狐疑 吃惊 疑惑C . 疑惑 狐疑 吃惊D . 疑惑 吃惊 狐疑(2)请依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听说舅爷来家,我们高兴地盼望_跟随舅爷并看他作画,我们觉得画作单调_听舅爷讲白色是最美的色彩后,我们惭愧起来(3)请结合上下文,体会下列各句中“笑”的含义。 我们当时就嗤地笑了,觉得跟我们的画差不多呢。我们都哑然笑了。(4)请品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舅爷拣着一块石头坐下,眯缝了那双眼睛,左看看,右看看,看远又看近。(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我们一下子都瘫在雪窝里。(从词语运用的角度)(5)请结合全文,说说如何才能避免“使多少个美好的东西毫无意义地无知地消磨过去”。 10. (13.0分)阅读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回答下列小题。 高大上的“正”字计数法苏格兰公投落下帷幕之际,吸引人们眼球的不仅仅是票选的结果,更有英国人那奇葩的计票方式。从新闻照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统计票的人竟然是在纸上一条条地画竖杠杠,视觉效果非常凌乱。这引得人们议论纷纷:“想不到发达国家竟然采取这种刀耕火种的计数方式。” 对比之下,我国的“正”字计数法立刻显得又机智又高端。这个方法广泛流行于庙堂之上和群众之间,为大家所喜闻乐见。五笔一字,整齐划一,视觉效果简洁明了,能够大大提高统计效率。相信很多小伙伴从小学选班委开始就用“正”字计数,一路画“正”直到现在。这么好用的方法,究竟是谁先想到的呢?“正”字曾经是古代大数单位之一。汉代数术记遗中记载的大数有:亿、兆、京、垓、秭、壤、沟、涧、正、载。又因为“数有十等,若言十万曰亿,则十亿曰兆,十兆曰京也。”以此类推,“正”代表一个相当大的计数单位。至于真正使用“正”字一笔一画计数,则要追溯到清末民初的上海。在旧上海,起初进戏园看戏并不采用凭戏票制度,仅由服务人员领座,由善写计数的服务人员将卖座情况写在“大水牌”上。由于时间急促,恐怕误记,同时为了稽核总数,所以每满五个看客,就写一个“正”字,或者是领一个看客就画上一笔,画上五笔便成一个“正”字,随后再去收费。后来看戏的人增多,戏园规模扩大,用水牌计票的方法逐渐被戏票所取代,但“正”字的计票方法却被商家和选举计票所借鉴,广泛应用起来。明治维新之后,日本也开始采用这种计数方法。此前的江户时代,他们曾使用“玉”字来计数,同样是五画为一个单位。由于绝大多数人生来就具有十根手指,因而在进化史中促成了十进制的广泛采用,而五画字和五画符号便于十进制计数,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被使用过。但在所有五画字中,只有“正”字字形规矩简洁,只由横竖构成,没有哪两笔首尾相连,甚至连每一画的长度都大致相等。所以,作为计数符号,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正”字的含义相当正能量。它的本义是平正、不偏斜。在词典中“正”的含义很多,其组成的词和短语也大多都是褒义,如正直、正大光明、正人君子、刚正不阿足见人们对正字的喜爱。同时,它也有着“匡正”“正确”的含义,是人们表达信任的基准。在投票选举中,人们最希望的是公平公正,从外形到内涵,“正”字都是完美的计数工具,无怪乎人们称赞它是高大上的计数方法了。(1) 开篇介绍苏格兰公投的计票方式有何作用? (2) 第段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3) 细读第段概括回答,“正”字作为计数符号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有哪些? (4)投票选举中,为何经常使用“正”字计票? 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 (6分)家风,即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某校开展“优良家风我传承”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寻家风】以下是活动小组搜集到的有关家风的材料。 材料一:在宗祠的大门上,经常可以看到“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之类的对联;厅堂上挂有“忠厚传世”“勤俭持家”“忠孝廉节”的牌匾。这些大多是一家或一族的祖训。材料二: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材料三: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对信仰的执着追求,学父亲的赤子情怀,学父亲的俭朴生活。(摘自习近平的家风:从父亲身上学到五件事)从以上材料中,你发现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把优良的家风传承下来?(2)【展家风】下面有三项体现家风的内容,假如你想请书法家写一横幅挂在家里的厅堂,你会选哪一项?请结合家庭实际简述理由。 A家和万事兴B天道酬勤C百善孝为先(3)【扬家风】老师想用一副对联来总结本次活动,请根据提示补充完整。 上联:长辈言传_明祖训下联:子孙心领神会承_12. (50分)作文:同学们,我们学习了萧红的祖父、后园和我,文章中那令人陶醉的美丽景色,那逗人发笑的童年趣事,勾起了你的创作欲望了吧,请大家都拿起笔来,为大家描绘你的美丽童年吧。题目:我的美丽童年要求:内容具体,感情真挚,认识深刻。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古诗文阅读与积累(本大题共24分) (共3题;共24分)6-1、6-2、7-1、7-2、7-3、7-4、8-1、8-2、8-3、8-4、8-5、8-6、8-7、8-8、8-9、8-10、三、 现代文阅读(30分) (共2题;共30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四、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共2题;共56分)11-1、11-2、11-3、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