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中学校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687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十七中学校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九十七中学校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九十七中学校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九十七中学校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则不复也。(论语八则)_,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_)长江悲已滞,_。(_山中)_?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晴空一鹤排云上,_。(刘禹锡秋词)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晚唐诗人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其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在“七绝”泊秦淮中,诗人以冷眼看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在人们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酿成,其诗云“_,_”。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2. (24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沈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乙)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1)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B . 实是欲界之仙都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 . 于我如浮云 皆以美于徐公D . 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清流见底 见往事耳B . 实是欲界之仙都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C . 于我如浮云 皆以美于徐公D . 自康乐以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中(3)解释加点词。(1)古来共谈 共:_(2)夕日欲颓 颓:_(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4)解释加点词。(1)古来共谈 共:_(2)夕日欲颓 颓:_(3)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_(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2)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_(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2)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_(7)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8)甲乙两文”乐“的情趣分别是什么?3. (20分)阅读 哀溺文序 ,回答文后问题。哀溺文序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中济,船破,皆游。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注释】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氓:民,百姓。 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大氓:有钱有势的人。(1)解释句中加线的词。永之氓咸善游 ( )中济,船破,皆游 ( )有顷,益怠( ) 又摇其首。遂溺死( )(2)翻译下列句子。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何不去之!汝愚之甚,蔽之甚!(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0分)4. (6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春天里种植自己王清铭3岁的时候,在一个小煤窑打工的父亲因塌方被埋在土中,撒手而去。父亲被埋葬的那天,别人哭得声嘶力竭,他黑着脸,就是不哭。大人就对他说,你爸过世了,再也回不来了。他不说话,只是把头摇得像风中的小草。他不相信那个老是用宽大的手掌抚摩他,用粗硬的胡须扎他小脸蛋的父亲,会永远消逝,像一颗不发芽的种于。他跟母亲在房前的空地种过南瓜,一粒种子点下去,浇一些水,隔一段时间,就长出嫩叶,然后藤蔓爬满架子,最后结出很多很大的瓜。他问母亲:把爸爸种进上里,什么时候再长出来呢?母亲看着他明亮的眼睛,不忍心伤害一个孩子的心,就连声说:快了,快了,明年春天的时候。于是,他经常坐在屋门前,眼望着后山,希望看到婆娑的树影里他的父亲正大步走回冢中。第二年清明节时,他跟。母亲去上坟,坟土的树跟他一样高了,但他的父亲还是没有从地里长出来。他问母亲:爸爸怎么还不长出来,是不是我们没有浇水呢?母亲的眼泪顿时流了下来,他有点明白过来了,也哭了,眼泪把整个衣襟都弄湿了。13岁的时候,祸不单行,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又被一场车祸吞噬了生命,他成了孤儿。埋葬娘的那天,天下起瓢泼大雨,但他不哭。也不再相信娘种进土里后,会再长出来。13岁的孩子没有谋生能力,邻居东凑一把米,西给一捆柒,衣服破了,有人争着拿回家缝补。他和村里的孩子打架了,那些孩于回去肯定挨父母的打。谁家里煮了背东西,一定要派孩子来叫他,以致有些孩子怀疑他是父母送给别人的兄弟。父亲就对孩子黑着脸,说:就是,就是,你以后要把他当兄弟。13岁的时候他在村里有了许多的兄弟姐妹,虽然村里的生活很贫困,但他的生活很幸福。23岁时大学毕业,他要求分配回村里的小学当教师,他的理由很简单,他要报答村人的恩情,他的学费是村里人用米和鸡蛋换来的。他的工资除了留一点生活费,仝部补贴给那些交不起学费的孩于。为了报恩,他娶了村里一位大字不识一个的女子,只因为 这女子的母亲把家里最后一只母鸡卖了,凑足他的学费。恩情似山顶的天空压在他的心头,但他瘦弱的身体不是嶙峋的山峦。有时侯,他偷偷跑到父母的坟前,让泪水漫过他孤独无助的心灵。他想到三岁时的梦想:假如父母种进土里,能够再长出来该多好啊,至少他现在不会觉得欠了村里人很多的情,这份情是一辈子都还不完的。33岁的时候他决定离开家乡,想法很简单,离开这些给予他养育之恩的村人,他不想再背负这沉重的负担了。决定离开的时候,妻子骂他忘恩负义,他摇了摇头,给了这个他从来就没有爱过的女子一巴掌,然后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巴掌。一抹嘴角的血,他走了,再也没有回。43岁的时候他在城里当了老板,每年都拿出很多的收入交给农村教育基金会,并指定要捐给他上作过的那个乡村小学,他不留名,也拒绝记者采访。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阴凉。”我成为他的朋友是后来的事情了。有一次酒酣时,他说起了这段经历,我也沉默了许久。然后紧紧握着他的手,说:“你现在是把自己种进了生活过的那个乡村了。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样就会有更多的人得到荫凉。”(1)第段中父亲死后“他黑着脸,就是不哭”与第段中母亲死后“但他不哭”,两次不哭的原因一样吗?请简要分析。(2)第段中父亲死后“他黑着脸,就是不哭”与第段中母亲死后“但他不哭”,两次不哭的原因一样吗?请简要分析。(3)从段中找出与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4)心存感恩之心的他,为什么又要逃离养育他的那个村子?(5)第段细致描写了村人对失去双亲的“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从中看到村人具有哪些品质?(6)从段中找出与段划线句相照应的句子。(7)请说说文章标题“春天里种植自己”妙在何处?(8)心存感恩之心的他,为什么又要逃离养育他的那个村子?(9)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一段中“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句话的理解。(10)第段细致描写了村人对失去双亲的“他”无微不至的照顾,你从中看到村人具有哪些品质?(11)请说说文章标题“春天里种植自己”妙在何处?(12)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结尾一段中“报恩有多种方式,最好的方式是让自己长成大树”这句话的理解。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5. (10分)走近文学名著。多半天下来他赚了两个苹果、一只风筝、一把铜门手把手,十二颗石头弹子、六个鞭炮、一个小铁兵、一个刀把汤姆简直就快成了一个富足的小老板了。直到全部围墙都刷了三遍,所有的石灰浆都用得一干二净,小朋友们再也不能刷下去了,汤姆这才不得不停下他的生意。(节选自汤姆索亚历险记)(1)这段选文的作者是 国作家 。(2)选文出自小说的哪个情节,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从这一情节中你可以看出汤姆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情节: 。汤姆是一个 的人。五、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5分)6. (5分)下面的文字是英国哲学家培根的论读书中的选段,认真阅读,就某一方面写出自己读后的感悟。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 (5分)请根据20题中的艾青诗歌材料,从所给的两种写作形式中任选一种,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形式一:扩写诗歌树,可以写成一则童话,也可以编写一个故事,还可以形式二:自主阅读诗歌树,根据理解完成作文,可以写自己类似的经历,也可以发表议论,还可以要求: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默写 (共1题;共10分)1-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44分)2-1、2-2、2-3、2-4、2-5、2-6、2-7、2-8、3-1、3-2、3-3、3-4、三、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60分)4-1、4-2、4-3、4-4、4-5、4-6、4-7、4-8、4-9、4-10、4-11、4-12、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5-1、5-2、五、 新添加的题型 (共1题;共5分)6-1、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