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4298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判断下列各句表述不符合课文的一项是 ( ) A . 课文的题目“一面”简明,寓意深刻。既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又暗示了对作者所产生的深远影响。B . 一面以时间为顺序,记叙的顺序是顺叙。C . 一面课文先点出见面的时代背景,再记叙与鲁迅见面的情景,同时写了内山老板的热情和友好态度,互相映衬,平分笔墨。D .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之情,情真意切,十分感人。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2. (12分)古诗文默写。 (1)故曰,_,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由此观之,_。(邹忌讽齐王纳谏) (3)永结无情游,_。【李白月下独酌(其一)】 (4)时难年荒世业空,_。(白居易望月有感)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表明论点的语句是:_,_。 (6)从军行中通过景物描写战争的句子是:_,_。 (7)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写边塞环境恶劣的诗句是:_,_,_。 三、 书写 (共1题;共11分)3. (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闲淡宁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滋润着干涸的心田,如花朵点zhu了寂莫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提高我们的情操,诗化我们的生活。(1)给文中划线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zhu_点_干涸深邃(2)文中有一个含有错别字的词是_,应改为_。 (3)文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有_。 (4)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此诗通过描写哪些景物来展现钱塘湖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择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5.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阮孝绪传(节选)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十六,父丧,不服绵纩 , 虽蔬菜有味亦吐之。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 闻其笳管 , 穿篱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节选自南史选译阮孝绪传)【注释】出继:此处指把孝绪送给堂伯阮胤之做儿子。绵纩(kung):指丝织品。绵:丝绵。纩:絮。颠覆:指王晏遭杀身之祸一事。笳管:即胡笳,一种乐器,比喻王晏的仪仗。坐:因事入罪。(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闻者咸叹异之不服绵纩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亲而不党(2)下列句子中的“其”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A . 屡至其门B . 故人不独亲其亲C . 安陵君其许寡人D .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4)选文中的阮孝绪具有哪些品质?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6.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驿路梨花(节选)我们正在劳动,突然梨树丛中闪出了一群哈尼小姑娘。走在前边的约莫十四五岁,红润的脸上有两道弯弯的修长的眉毛和一对晶莹的大眼睛。我想:“她一定是梨花。”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吓得小姑娘们像小雀似的蹦开了,接着就哈哈大笑起来:“老爷爷,你给我们行这样大的礼,不怕折损我们吗”?老人严肃地说:“我感谢你们盖了这间小草房。”为头的那个小姑娘赶紧摇手:“不要谢我们!不要谢我们!房子是解放军叔叔盖的。”接着,小姑娘向我们讲述了房子的来历。十多年前,有一队解放军路过这里,在树林里过夜,半夜淋了大雨。他们想,这里要有一间给过路人避风雨的小屋就好了,第二天早上就砍树割草盖起了房子。她姐姐恰好过这边山上来拾菌子,好奇地问解放军叔叔;“你们要在还里长住?”解放军说:“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树、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料这小茅屋。原来她还不是梨花。我问:“梨花呢?”“前几年出嫁到山那边了。”不用说,姐姐出嫁后,是小姑娘接过任务,常来照管这小茅屋。我望着这群充满朝气的哈尼小姑娘和那洁白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开”。(1)选段插叙了一件什么事?(从原因、经过、结果三个方面简要概括)插叙的作用是什么? (2)赏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瑶族老人立即走到她们面前,深深弯下腰去,行了个大礼“不,我们是为了方便过路人,是雷锋同志教我们这样做的,”她姐姐很受感动,从那以后,常常趁砍树、拾菌子、找草药的机会来照科这小茅屋。(3)文末引用“驿路梨花处处开”的诗句有何作用? 7. (2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手掌里的清凉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甲】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乙】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段奇清/文,选自铜陵日报,有删改) (1)本文标题原为“兄弟俩”,后来改为“手掌里的清凉”。通读全文,说说这样改的好处是什么?(2)梳理全文内容,将横线上的内容填充完整天气酷热哥哥行动哥握弟手_感受清凉_(3)按要求品析语言。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品味划线词语)(4)以下句子是从文中抽取出来的,如果将它还原,你认为应该放到【甲】【乙】两处的哪一处?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5)妈妈为什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请从哥哥的性格特点方面作答。8. (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珠算王渝生2013年12月4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正式将“中国珠算”列入人类非物质丈化遗产名录。珠算是中因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度过了1800 多年的漫长岁月。它将廉价的制作材料、情巧的设计思想和深刻的数理内涵整合在一起,组合为一种气质非常独特的计算体系,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珠算由筹算演变而来,人们在算筹的基础上,改进发明出了更为先进的珠算盘。珠算盘的来历,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据说当时就有了“算板”。到了东汉末年,徐岳在数术记遗中记载了一种珠算盘,每位有5颗可动的算珠,上面1 颗相当于5,下面4颗每颗当作1,这是对珠算盘最早的确切的文字记载,到了明代,对珠算盘的记录更加详细,如数学家徐心鲁的盘珠算法插图记载是上1珠。午荣的鲁班经是上2珠,下5珠,他还记述了算盘的尺寸。最常见的传统算盘,为上2 珠下5珠,上面一粒表示“5”,下面一粒表示“1”。在用算盘进行计算时,采用“五升十进制”,即每一档满5 时便用一粒上珠表示,每一档满10 时便向前一档进位1。古代的珠算法,以手拨算珠进行运算。为了快速掌握各种算法,人们将手指动作编成了口诀,开不断探索着如何优化算法和动作,让计算变得更加快捷。珠算乘法所用的“九九”口诀起源甚早,春秋战国时就已在筹算中应用了。到了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到了“九除者增一”“八除者增二”,后来浙渐演变为“九一下加一”“八一下加二”等口诀。杨辉在乘除通变算宝中,叙述了“九归”,他在当时流传的4句“古括”上,添注了32句新口诀。元代朱世杰的算学启蒙载有九归口诀36句,之后丁巨的算法八卷,其中也有“撞归口诀”。就这样,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到了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纷纷努力,先后对古珠算法进行了总结、规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算盘的应用领城。这些努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借助珠算盘这个简单的工具,算术这门本来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在大众中迅速而空前地普及开来。计算,已经不再是有知识的人才能掌握的高难动作了。现在,只要能背下珠算法口诀并辅以一定时日的拔珠练习,即便是不懂算术原理的粗汉,照样也能完成加减甚至乘除等复杂的日常计算。自古以来,算盘都是用来算帐的,因此也被赋予了很多象征意义,在某种程度上,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比如,它被当做象征富贵的吉祥物,为人们所推崇。在民间,常会听到“金算盘”“铁算盘”之类的比喻,形容的也多是“算进不算出”的精明。除了与钱财相关的象征意义以外,算盘也常被用来象征出入平衡,分豪不差。在北京东岳庙的瞻岱门内两侧各桂着一副大算盘,左右批有“毫厘不爽,乘除分明”以示赏善罚恶,公正严明。这些关于算盘计算功能之外的引申,把算盘深深地植入了中国历史文化之中。简简单单一副算盘,背后竟有这么多学问,能被列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就不奇怪了。(选文有删改)(1)根据第段内容,用一个完整的句子介绍珠算的特点。(2)文章第段从不同的方面介绍了珠算,请依据文段内容填空。第段:珠算盘的来历,_第段:珠算盘的构成,_ , _(3)揣摩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回答括号内的问题。珠算的口诀慢慢丰富起来。(具体说说,“慢慢”一词在句中有什么作用?)在某种程度上 , 它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为什么说是“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珠算盘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就是因为它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B . 算术这门需要一定理解能力的学问,能在大众中迅速空前的普及,是因为珠算法口诀及拨珠练习易于掌握的缘故。C . 介绍“九九”口诀时,用了沈括、杨辉、朱世杰、丁巨以及明代各位有识之士的资料,这些都是“引用”的说明方法。D . 算盘可以作为象征富贵的吉祥物,形容在钱财方面的精明,昭示赏善罚恶的严明,这些是算盘计算功能的引申。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2分)9.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烈日和暴雨下的体裁是小说。作者老舍,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四世同堂茶馆,中篇小说月牙儿,剧本龙须沟等。B . 故乡中“豆腐西施”杨二嫂自私贪婪、势利泼悍,是人格被扭曲的庸俗小市民的典型,而“我”则是追求新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形象。C . 苏联作家普里什文的散文林中小溪采用了第一人称述说小溪流经树林的全过程,表现了自己的生活信念和人生理想。D . 桃花源记运用真假结合、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一个理想的境界,给人美好深刻的印象。10. (10分)名著阅读。蚂蚁和蝉冬天,蚂蚁翻晒受湖的粮食,一只饥饿的蝉向他乞讨。蚂蚁对蝉说:“你为什么不在夏天储存点粮食呢?”蝉回答说:“那时我在唱悦耳的歌曲,没有工夫。”蚂蚁笑着说:“如果你夏天唱歌,冬天就去跳舞吧!”(1)这则寓言选自,作者是。(2)请说说这则寓言的寓意。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写作,任选一个题目,按照要求或提示作文。(一)你最欣赏某句诗文,或许是因为它的哲理,或许是因为它的优美你最欣赏某个人,或许是因为他的美德,或许是因为他的睿智你最欣赏某种动植物,或许是因为它的美丽,或许是因为它的不凡一个热爱生活、热爱世界的人,总是会欣赏每一寸阳光、每一滴甘露。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以“我最欣赏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二)请以“遇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默写 (共1题;共12分)2-1、2-2、2-3、2-4、2-5、2-6、2-7、三、 书写 (共1题;共11分)3-1、3-2、3-3、3-4、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4-1、4-2、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5-1、5-2、5-3、5-4、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6-1、6-2、6-3、7-1、7-2、7-3、7-4、7-5、8-1、8-2、8-3、8-4、七、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2分)9-1、10-1、10-2、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