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3373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测评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层累(li) 虬须(qiu) 臆测(y) 混为一谈(hn)B . 偌大(ru) 酷肖(xio) 簇新(c) 合辙押韵(z)C . 头衔(xin) 腻烦(n) 攲斜(q) 尽态极妍(yn)D . 逼狭(xi) 侧隐(yng) 勾当(gu) 引颈受戮(1)2. (2分)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迸发 宽敝 细滋慢长 春日融融B . 婉转 遗撼 舒活筋骨 芊芊细草C . 酝酿 磅礴 繁花嫩叶 披蓑戴笠D . 攀附 急促 清风流水 轻飞曼舞3.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汉字无论是字形的演变,还是其中的文化意蕴,都_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淀下来的精神财富。认识和_汉字,熟悉它们的内涵,是我们了解中华历史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对_优秀的文化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意义重大。A . 凝聚 辨析 继承B . 聚集 辨别 承接C . 凝聚 辨别 承接D . 聚集 辨析 继承4.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 . 美丽的晕环是大自然的天气预告图,我们了解并利用它来观测风云,可以更好的安排工作和生活。B . 据估计,全球每年新增加的垃圾大约有100亿吨左右,人均两吨。C . 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也要耐心地坚持下去。D . 每天餐前喝点水或汤,可以提高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食物摄入量。5. (2分)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 ;夏日听雨,雨声淅沥, ;秋日看花,花叶相辉, ;冬日观雪,雪意阑珊, 。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 派无尽的潇洒A . B . C . D . 6. (2分)下列表述与原著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A . 现代女作家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的主题是对母爱、童心的自然的赞美。B . “梁山伯分金大买市”后,宋江、吴用接受朝廷招安,武松、林冲坚决反对。C . 名著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是美国的著名作家JD塞林格。D . 孙悟空为保唐僧取经立下汗马功劳,被如来佛封为“斗战胜佛”。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4分)7. (14分)补充句子(1)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岳阳楼记范仲淹)(2)_ ,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3)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_。(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4)气蒸云梦泽,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5)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诗中直接描写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 , _。(6)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写诗人高望远,自觉天地万物都可尽收眼底,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是_ , _。(7)_ , 一夜乡心五处同。(望月有感白居易)(8)_ , _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李清照)(9)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_。(岳阳楼记范仲淹)(10)_ , 落日故人情。(送友人)李白)(11)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_。(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8. (1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1)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 又何间(参与)焉B . 肉食者鄙(地位低)C . 战则请从(跟随)D . 便要(通“邀”,邀请)还家(2)下列句中的“之”相当于“的”的一项是( )。A . 肉食者谋之B . 长跪而谢之曰C . 辍耕之垄上D . 小大之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4)曹刿认为作战取胜的先决条件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5)一直以来,长勺之战中的鲁庄公被人们以为是“肉食者鄙”的形象,其实他并不“鄙”。请结合文章内容探究一下他不“鄙”的原因。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9. (15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翻开历代典籍,有一句话的出镜率相当高: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这句话,关汉卿说过,冯梦龙说过,增广贤文里也载过,至今老百姓的嘴边还在念叨。然而,是非的诞生真的是因为多开口吗?我看未必,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多开口也就意味着多抢占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延展自己的事业舞台。是非的产生恐怕不在“多”,而在“乱”。多并不意味着话语质量不优,滔滔不绝处,说不定常有警句出现,而一旦思维紊乱,舌头打结,说错了,说偏了,含糊了,吞吐了,势必影响别人对一件事的认知度,严重时,会对一个人的整体形象拉分,甚至会带来灭顶之灾。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杨修,只因把不该说的说了,不该言明的言明了,让曹操的神秘感荡然无存,把曹操精心设计的“包袱”全给揭开了,最终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处。无独有偶。晋武帝司马炎刚刚登基的时候,曾央人用蓍草占卜,想知道自己的君主之位能传宗多少代。哪知道,蓍草颤颤,最终仅得到“一”,这时候,下面一个自作聪明的臣子上来献媚说,君上不必忧虑,做好一代明君已属难事,不必考虑后代,晋武帝一听,立马把这个臣子斩首。民间有句话说得好:“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以乱说。”乱说话,终究会招来言语之祸。乱是一粒野草的种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旦生根发芽,危及的将是你信念的庄稼。孔夫子也这样讲:“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足见,乱说话所带来的危害不仅累及自己,还会伤及周遭。可见,言语之说,犹如履冰,切记慎之又慎。尤其是位高权重的人,更不能想到即说,不经思忖,那样更会招致“天下大乱”。古人云:“城上不呼。”为什么不让你大喊大叫,实因你位居高处,声音穿得远,你一嗓子喊出去,别人不知何故,很可能引起城下骚乱。有时候,酒桌上的一通醉话,很可能会被席间的人当真,他日前来向你讨要你酒桌上的诺言,你瞠目结舌,无言以对,场面相当尴尬;有时候,随意交谈时的一个疏忽,很可能会伤及别人的自尊,招致一个朋友丢失,悔之不及;有时候,你只顾着自己“一吐为快”,却不知道别人要为你“一箭穿心。”所以,海明威说:“我们花了两年学会说话,却要花上六十年来学会闭嘴。”这就是在喻示我们,谨言慎行,才能得到幸运之神的垂青。乱是“舌”边一道“弯钩”“。警示我们千万别被被鲁莽的机车倾轧了舌头。待人接物,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知者切莫乱说,乱说万事成蹉跎。(1)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作用。 (2)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3)说说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 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的眼泪又来了”试分析文段中“我”两次流泪的原因。(3)如何理解文段中的画线句?请说说你的看法。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以“一次 的选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正确,思想健康;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请不要套用、抄袭本卷阅读部分的材料;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文中不得出现可能透漏考生信息的人名、地名、校名等。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4分)7-1、7-2、7-3、7-4、7-5、7-6、7-7、7-8、7-9、7-10、7-11、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8-1、8-2、8-3、8-4、8-5、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9-1、9-2、9-3、10-1、10-2、10-3、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