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三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239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三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三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教版三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三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语必须加上双引号的一项是( ) A . 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B . 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C . 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 , 也许是伟大 , 诸如此类的形容词。D . 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 , 在高傲地飞翔。2.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关羽。B . 红楼梦中的王熙风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险狡诈的方法逼死尤二姐;也有爽朗利落的一面,如在刘姥姥来求助的时候予以援手。C . 骆驼祥子通过描写祥子由希望、受挫、挣扎到绝望,最终堕落的悲惨遭遇,揭露了旧社会对劳动人民的压迫,表达了对底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D . 猪八戒又叫猪悟能,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卷帘大将,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福陵山云栈洞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sngzhubr震_累_锋芒_露妇_皆知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4. (6分)古诗文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1)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六则) (2)安得广厦千万间,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_,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海日生残夜,_。(王湾次北固山下)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传神地表达出激愤和抑郁的内心情感的诗句是:_,_。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5. (6分) 名著阅读。 (1)下列对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B .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C . 狗猫鼠描写了作者仇恨狗的原因,取了“狗”这样一个类型,讽刺了生活中与狗相似的人。D . 阿长与山海经记述作者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表达了对她的怀念感激之情。(2)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这句话出自朝花夕拾的_,表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_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这句话指出强制的_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6. (6分)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各朝各代的各类文化学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中国之学”。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华儿女的血脉和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学习、传承国学任重而道远。 (1)圆梦中学文学社决定将下一期月刊的主题定为“国学热”,想要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国学经典的文稿。刊物将在五月中旬发行,你作为文学社编辑部的一员,请你写一份征稿启事。 (2)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将到圆梦中学进行友好交流,下面是交流会上主持人对一些国学经典的推荐语,请在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要求:紧扣主题,从诗经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作为素材,与前面的句式保持一致,构成排比句。 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_。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7. (6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1-2题。望 岳 春 望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B . “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C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 . 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内容。(1)“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描绘了_的景象。(2)“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_的景象。(3)下面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诗人由望岳而产生的登临愿望,充分体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B . “家书抵万金”,形容家中书籍的珍贵。此句写出了离乱中人共有的一种感受,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吟哦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C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生动细致地描绘了诗人忧愁难解的情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 . 这两首诗的三、四两句与五、六两句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予以凝练,节奏感强,富有韵律美,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 (14分)阅读文言文桃花源记选段,回答下列各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便要还家 要:_处处志之 志:_(2)翻译下面的句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 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 . 问所从来,具答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 . 其中往来种作/太守即遣人随其往D . 便扶向路/寻向所志(4)作者在文中勾画了自己的理想社会,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 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9. (2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光明行杨轻抒母亲不知出去干什么了,我一个人独自扶墙出了家门。门外正在下着雨,雨打在芭蕉上面,“嘀嘀嗒嗒”地响。我已经没有心思听雨打芭蕉的美妙音乐了,因为我再也看不见那丛我亲手种植的芭蕉了。以前我从没想过什么叫做黑暗,没有。我抱怨过城市是那样的拥挤,天空有好多的灰尘,抱怨过房间是那样的窄小,人群中有那么多丑陋的面孔。然而,当我终于看不见这一切的时候,我才突然感觉这一切是多么的珍贵!我从没想过,我也许会在黑暗中度过我的大半生,从没!而今,我无论如何不能接受这一切,我绝不认为这样活着有任何意义。我独自走进了雨中。如果这时有一辆车向我撞来,如果身旁的建筑物突然倒下了,如果我一脚踏进了深渊,我会坦然接受的,我会!但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只听到了汽车紧急的刹车声和司机的惊呼声,听到人群急急走过的声音我竟然畅通无阻地在城市的雨中行走,雨中的城市第一次变得这样宽广。然后,我听到了一声狗叫,一种友善的、我能想象出的一种乖乖巧巧的狗的叫声。头顶的雨突然停了。“走开!”我咆哮, “我不需要同情,我不需要可怜!”我使劲地挥动手臂,要甩开身边的一切,但我无论怎样努力,始终甩不掉那把罩在我头顶上的雨伞。我终于失声痛哭起来。“能陪我走一程吗?”一个声音说。是一个女孩子的声音,软软的,柔柔的。女孩把手伸过来,拉住我的手。“阿明”女孩叫一声,我听见小狗汪汪地叫着跑过来,围着我转圈,然后伸出舌头舔我的脚。我们在雨中走着,雨声在伞外浙淅沥沥地响,女孩的手热乎乎的。天地间很静,只有雨,沙沙的雨落在身前身后。不知走了多久,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女孩问:“你的眼睛是谁治的?”我说出了医生的名字。“原来你就是我叔叔的那个病人!”女孩有些惊喜地说,“我叔叔说了,你的眼睛能治好,他还说,治好你的眼睛将是他一生最得意的手术之一。”“真的?”我还是有些怀疑,因为母亲无意中说过,我的眼睛治愈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五,也就是说,失败率高达百分之七十五。“真的,不骗你!”女孩说,语气是那么肯定。“你喜欢音乐吗?我拉二胡给你听吧。”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我听见女孩试了一下弓,顿一下,一种激越的欢快的音符突然跳跃而出,是刘天华的著名二胡曲光明行!女孩拉得真好!我曾经多次听过二胡曲光明行,但从来没像今天这样感到过有一大片的光明水一样猛然落满我的头上、肩上,沐浴着我的全部身心。“看到阳光了吗?”女孩轻声说, “你一定会看到光明的!到那时你采栀子花送给我吧,我最喜欢栀子花了。小时候院子里有好多的栀子花,洁白的,像阳光一样灿烂光明。”手术很成功,百分之二十五的奇迹出现了!医生感慨地说:“这么坚强自信的病人不多见啊!”我没有时间去理会医生的感慨,拆线那天,我跑到城外的农家院里,折了一大捧栀子花。我要去找那个喜欢栀子花的女孩!然而,当我认定已经走到了曾经和女孩呆过的地方时,我才发现在我面前哪有什么房子,有的只是一片满是砖头瓦块长了青草的废墟。我想,是不是我走错了地方?于是我重新回到起点,闭了眼,凭着感觉走,走到了,睁眼,仍是那片废墟!我见人就问:“这儿曾有个会拉二胡带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吗?”有人想了半天说:“你是问那个卖艺的盲女孩吗?她早走了,不知上哪儿了。是牵条小狗背把二胡她曾经在这搭过一个临时的棚。”我说:“她叔叔是眼科医生呢!”那人说:“哪有这事!她只是个卖艺的女孩,胸前常戴朵栀子花。”是这样!我发疯似地跑遍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见人就问,所有的人都冲我摇头。我跑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那么多的人中没有那个牵着一条叫阿明的小狗的女孩。有的只是大块大块的阳光在那个清晨猛然倾泻下来,厚厚的阳光把一座城市、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我把手中的栀予花抛起来,城市的天空中顿时飘满了洁白的栀子花,那一瓣瓣洁白的花像一个个梦,像一瓣瓣梦一样的阳光,像一瓣瓣阳光一样的音符随风飘荡阳光,真香!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他们在找寻那些很香很香的光明呢!我泪流满面。(1)在“我”与女孩的偶遇中,她为“我”做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 (2)选文第9段画线句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23段表达了“我”怎样的情感? (4)选文的标题光明行有什么含义? 10. (12分)阅读,完成习题(甲)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叶,大生命中之一滴。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们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叶的活动生长合成了整个宇宙的进化运行。要记住: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好比水道要经过不同的两岸,树木要经过常变的四时。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冰心谈生命(乙)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装满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个一朵,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宗璞紫藤萝瀑布(1)甲、乙两段文字对生命的感悟各有侧重,试分别加以概括。甲:_乙:_(2)具体分析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 (3)从上面文字中摘抄出一个运用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分析其表达作用。 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官亦鸣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曾听一位哲人说,天边新出的一抹云,是天堂新进的灵魂。抬头看那天边的云,不,那分明是逝去不久的母亲。那若隐若现,飘忽不定的云层中,清晰地变幻着一个胖胖的身影,依旧是那样一如既往地来去匆匆,依旧是那样地摇晃着身躯那是岁月无情,给你留下的永恒。母亲是那个一年中最冷的清晨离我们而去的。远处隐隐地响着零星的鞭炮声,空气中已是充满了年的气味了。而我们最最亲爱的母亲却悄然闭上她那永远是透着暖暖春意的双眼,胖乎乎的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睡非睡,憨态可掬的神情。她是睡去了吗?可四周悲怆的哀乐声和透骨的恸哭声却庄重地提醒着我们,母亲是真的离我们而去了。懵懂中,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母亲怎就不等我们回来。她是知道她的子孙们是要回来陪她过年并庆贺她老人家八十七岁华诞的。母亲一生中最大的幸福是亲手做一锅红烧肉炖白菜豆腐粉条,看着里屋外间团团围坐在整整三张大圆桌旁的她的儿女们及儿女们的儿女们,她怎么就忍心去了呢?怎么说走就走了,仅仅差十一天啊!一位外国科学家曾做过实验,人在离世的瞬间,体重减少21克,这就是说,人的灵魂重21克。守着母亲的灵柩,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因为在我们的心中,分明感到无形的沉重。从里到外的重,重得喘不过气来。是啊,母亲的双肩所承受的重,是我们几代人都承受不了的。望着似睡非睡的母亲的脸,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 , 她终于可以放下一切,扶摇直上九天,飘忽在天边云端母亲是农家女,十六岁离娘亲,为人妻,为人母。她深深地懂得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半个多世纪的辛劳操作,如今她是功德圆满,仓满斗盈。她可以放心地去了,去会见她相生相伴了七十余年的爱人我们的父亲。去把她一生的喜忧恨爱之情,十七年的别夫相思之意,美美地相倾相诉。看那云层后面的影子,竟是大步连天,急不可待的了。是的,那云层深处,有着另一个灵魂在等她,那是离我们而去十七年的父亲。母亲是轻松的,快乐的,一如七十年前坐花轿上路般的轻松,快乐。英国一位超心理研究者曾说:“灵魂可呈现为实体的,栩栩如生的,有时可投下一片阴影或是遮住一盏灯”我相信,母亲的灵魂是栩栩如生的。看那天边的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分明是半透明的,甚至真的投下了一片阴影。此时,我想,那天边云层里的母亲的心里,是喜悦的。那轻轻舞动着的身影,便是证明。因为她看见了子孙们个个鲜活如出水芙蓉,楼房前停放着私家小车,她可以告诉父亲,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再也不用了;看着我们个个衣着时尚,皮鞋锃亮,天天像过大年一样,她可以告诉父亲,再也不用在腊月里的晚上,一个纳底,一个做帮,缝洗浆补,直忙到大年三十才能个个穿上新衣新鞋。此时的母亲,肯定笑得比那时更暖,更轻松。这样想着,看着,突然发现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变成了一抹淡淡的玫瑰红,并向大地投下了一片暖暖的光。噢,我明白了,母亲是知道灵魂有时能遮住一盏灯的。此时的她,唯恐遮住了那一片暖暖的阳光。她知道她的子孙们分散在五湖四海是多么需要阳光,于是她匆匆地走了。天边,那一抹若隐若现的云,幻化成一片玫瑰红,暖暖地(1)结合第段文字,解释画线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我觉得母亲的灵魂绝不止21克,应该是21千克,210千克,不,是更多,更重。忽然又觉得母亲的灵魂是那样的轻(2)文中母亲的平凡和伟大,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结合全文谈谈“天边,有一抹若隐若现的云”这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 (4)母亲是天底下最伟大的人,结合全文内容,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续写两句话。母亲是幸福家庭的支柱,操劳一生,最后化为一抹云彩;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作文题目:走进初中生活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走进了初中校园,大家都会有许多感想,请把它写出来。要求:有真情实感;书写工整,不少于500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书写 (共1题;共4分)3-1、三、 默写 (共1题;共6分)4-1、4-2、4-3、4-4、4-5、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6分)5-1、5-2、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6-1、6-2、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7-1、7-2、7-3、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4分)8-1、8-2、8-3、8-4、八、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2分)9-1、9-2、9-3、9-4、10-1、10-2、10-3、11-1、11-2、11-3、11-4、九、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