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335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5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河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在骆驼样子中,“他只是个有时候教点书,有时候也作些别的事的一个中等人物他的家庭是沙漠中的一个小绿洲”,这里的“他”就是被祥子看成圣贤的刘四爷。B . 真假孙悟空都神通广大,沙僧、菩萨、玉帝、唐僧、地藏等均不能辨出真假,直至来到如来佛祖面前,被佛祖轻而易举判出真假。真悟空打死假悟空,师徒团聚。C . 格列佛在慧骤国遇到很有理性、观察敏锐而且判断正确的慧骃马,对它项礼膜拜,学它走路,模仿它说话的腔调。当慧骃马要求他离开时,格列佛非常悲伤。D . 水浒英雄各有绰号,有些绰号鲜明地概括出人物的特征,如“豹子头”,突出林冲“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神行太保”则突出戴宗能“程途八百里,朝去幕还来”。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读下列文字,根据拼音写词语。叫天风挽你坦荡地漫游,像鸟的歌唱,云的流盼,树的摇y_。听说他在那边阔chu_过一个时期,可是今天已经落到什么田地!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zng_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有些人有一种错觉,似乎优雅风度就是矫ru_造作,是出于无聊,是附庸风雅,是毫无意义的扭捏作态。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在下面横线上书写诗词名句。 (1)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2)故园东望路漫漫,_。(岑参逢入京使) (3)木兰诗中表现边塞战场苦寒生活的诗句是:_,_。 (4)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的诗句是:_,_。 (5)王维在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显示出他新颖独特的想象力的诗句是:_,_。 (6)思乡是诗歌永恒的主题。李白在春夜洛城闻笛中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 (1分)解释划线词语。 薄暮冥冥_微斯人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雾凇沆砀_5. (1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明名医戴原礼尝至京,闻一医家术甚高治病辄效亲往观之。其迎求溢户,酬应不暇。偶一求药者既去,走而告之曰:“临煎加锡一块。”原礼心异之,问其故。曰:“此古方尔。”殊不知古方乃饧字,饧即糯米所煎糖也。今之庸医妄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注释】迎:迎接他出诊的人。饧:读tng,同“糖”。(1)给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划两处) 闻 一 医 家 术 甚 高 治 病 辄 效 亲 往 观 之(2)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闻一医家术甚高 _走而告之曰_偶一求药者既去_(3)翻译句子。 原礼心异之,问其故。(4)结合原文谈谈“医家”是怎样一个人?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6.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狼鸽异都出自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B . 韩愈、柳宗元、李白、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被称为“唐宋八大家”。C .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有吃月饼、赏明月、家人团聚等习俗。D .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汉阴”是指汉水南岸,由此可知,“益阳”原指益水北岸。六、 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7. (1分)名著阅读。 (1)埃德加斯诺运用形象化的描述,捕捉生动的细节,并在叙事中穿插评论,让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光耀着永恒和崇高。 请你仔细阅读筛选出的相关信息,将表格补充完整。人物细节描述作者评论毛泽东_泸定桥英雄_他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不可轻侮的战斗力。他和毛泽东的联合不是互相竞争的,而是相辅相成的。红军战士一个个站出来愿意冒生命危险。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沉着谦虚,说话轻声,眼光非常和蔼。有铁一般的臂膀和腿。喜欢运动,喜欢读书。他们的英勇故事流传很多,他们永远是愉快的,乐观的。寄托着中国的将来。苏维埃掌权人物,感情相当深邃的人,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面客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突出。桥上一半木板被抽走,三十个勇士冒着弹雨,紧抓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冒着舔人的火焰冲过余下的桥板。他们大多数人的军服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2)艾青是“土地的歌者”。请你从艾青诗选中列举出三首以“土地”为意象的诗歌,并分析其中一首诗里“土地”意象的作用。 8. (5分)一本好书,是由见字如面原班幕后团队制作的大型场景式读书节目。用舞台表演的形式介绍书的内容,既新颖别致,又能激发观众阅读原著的兴趣。如果节目组还要拍摄一本好书第二季,并向大众征集好书书目,你会向节目组推荐以下哪一本书?请写下你的推荐语。(字数120字左右) A围城 B格列佛游记 C简爱 D世说新语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 (13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唱出来的经典日前,在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中,有个片段火爆网络,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隔空对唱长恨歌,戳中网友泪点,大家惊叹:原来唱出来的经典如此好听!观众之所以感到吟诵出来的古诗词生动,好听,是因为吟诵最能完整表达古诗词的丰富魅力,古人创作的所有诗词都是被赋予深厚音乐性的,包含平仄的格律,每一个平仄的青调,都是一把解锁诗中意蕴的钥匙,更是帮助我们现代人记忆一首诗的隐形通道。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一直致力于推动吟诵诗词的传承,她也一直强调,吟诵是古人读诗最源本的“打开方式”,是学习古典诗词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然而,在我们现代的诗词教育中,“读诗”,恰恰是一直被忽略的关键环节。诗词之所以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到头疼,是因为在裸堂上他们少有机会感受诗词的吸引力。有些教者非但自己没有读好一首待、还如对待一本拼满宇符的宇典一般,直接对疑难字句解释一通,要求学生通篇背诵完事。每个人早年求学时,如果能学习如何读诗,感知诗词意蕴,这种积极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在经典咏流传中,王之炀老人生前吟唱长恨歌木兰辞等,甚至亲笔写下简谱。在他们那一代人的国文教育中、诗词在脑海留下的印记是一段段可以吟唱的音乐旋律,而打动内心的旋律跟了自己一辈子。“在天愿作比翼岛,在地愿为连理枝。“每个人对白居易的爱情金句烂熟于心,但与读其他好诗一样,对于多数人而言,诗句的意境都是通过字面脑补而来的,只是好看,但并不好听,古人写作期许的美意被辜负了一大半,诗词也显得淡而无味。另外,能一字不落地背景大量诗篇,就被视为国学教育做到位,是一种教育误区、如此教育的结果,只能让年轻学子轻松应付考试卷那10条可怕的诗词填空,或是在舞台上进行一番博取眼球的“才艺表演”。正因现实中仅仅让经典进行生硬的时空“平移”,或者只把它当成现代人达成些许目的的美化工具、因而无法真正深入人心、在如此之当下,唱出来的长恨歌这么容易就“俘虏”了现代人的耳朵,便不足为奇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我们不仅要向国人传播经典,还要向世界展示的文化自信。也许这首直达人心唱出来的长恨歌,带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于:传承经典不能是形式的死记硬背,而应该转化为现代人的文化涵养和美学品味。(选自2018年3月28日中国青年报,有删改。)(1)请简述本文的论征思路。 (2)文章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经典,穿越千戴,历久弥新。请你从下列文化名人中推荐一位给大家,并说推荐的理由。(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60字左右) (供选文化名人: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鲁迅)10. (20分)阅读攀在墙上的喇叭花,回答小题。 一株细藤从外面长进屋,静静在墙上趴着,一开始如同一只小蚯蚓那么小,慢慢泛出了绿点,然后长出了绿叶。母亲一开始是想要清除这外来物种,避免它反客为主,可是女儿不允许,吵着对母亲说:“我想看看它是什么。”9岁的女儿久卧病房,除了能够进行基本的吃饭睡觉以及偶尔艰难爬起来去一趟洗手间,其他都不能做。这到底是什么植物呢?母亲也在疑惑,准备排除外来物种的手停在了半空。这是女儿的疑惑,自然成为母亲的疑惑。女儿撑起身体,眼中慢慢浮现出淡淡的绿色,是的,这是生命的颜色。那好吧,过几天再收拾吧,现在让女儿看看也不错,母亲自我安慰道。母亲关上了门,她看到女儿盯着那些嫩芽张望着,那种好奇,是一个孩子的眼光。那株植物攀在了墙上,就这样开始生长着。母亲不断给自己寻找理由,让这株植物能够继续生长在这间十来平方的房子里。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个书架、几本书和一个整天微笑的9岁姑娘,对了,还有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房间里多了一个家庭成员母亲是不想承认的,但是身体已经承认了。女儿会静静坐在床上看书。她喜欢看的都是一些颜色绚丽的图画书,上面有各种植物,还有详细记载这些植物的文字,这些蝌蚪式的文字组成了女儿辽阔如宇宙的世界观,现实十来平米的世界从来不拘束女儿在她宇宙中徜徉,陪伴着她的,是攀在墙上的那株植物。女儿能下床的时间越来越多,除了挣扎着去洗手间,就是为这株植物浇水。女儿浇水动作很轻,但是实际上打在植物头部的她从二楼向下倒水,让水能够浸透泥土,到达这株植物的根。每次浇水,女儿都带着微笑。女儿会时不时地和攀在墙上的植物说话,很是小声,很是神秘,母亲走近女儿就停止呢喃,母亲掩门女儿又开始出声。母亲想要仔细听听这其中的小秘密,可是这是说给女儿这株植物听的,即使母亲听见了呢喃,却无法辨析其中的内容,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某天,女儿对母亲说:“妈妈,告诉你哦,小花是一株喇叭花藤,不久就要开出喇叭花,你看,就是这样的。”女儿拿起一本书,翻到一处地方,出现了一朵花。花如喇叭,手柄为白色,扩音处为紫色,几丝雪白延伸至翻转边缘,十分优雅自然。“哦?这就是喇叭花啊。”母亲摸摸女儿的头。女儿像只小鸡一样点头,眨眼:“好想看小花开花啊。”被叫做“小花”的花藤上,碧叶在眼光下,闪烁着生命的光芒。只是,女儿在当夜就进入了沉睡,再也没有醒过来,第二天小花开出了一个花苞,嫩生生,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却是疾风都无法打败它。小花开花了!这是喇叭花吗?花苞不如喇叭,或许长大了就是喇叭花了吧,母亲如实想着,离开了有一株攀着墙的喇叭花的小房间。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了喇叭花,攀在了墙上。(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女儿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少于3点)。 (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划线词的含义。母亲开始有点嫉妒这株连属于什么科目都不知道的植物了。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作用。“哦?这就是喇叭花啊。”母亲摸摸女儿的头。女儿像只小鸡一样点头,眨眼:“好想看小花开花啊。”(3)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标题的“喇叭花”既指开出的小花,也寓指女儿的生命之花。B . 第段划线词语“但是”写出了母亲对这株植物的接纳,突出了母亲对女儿的爱。C . 第段画线句借用疾风来反衬小花虽柔嫩却坚强的特点。D . 文章结尾“小花不是喇叭花藤,却开出喇叭花”极不真实,冲淡了文章感染力。(4)阅读链接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链接材料】台阶旁栽着一棵桃树,桃树为台阶遮出一片绿阴。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台阶请说说本文第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在描写手法上的相同点和写作意图的不同点。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泛若耶溪(宋)释行肇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1)赏析诗句“岸回云独随”中“随”字的妙处。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奔驰的汽车嘲笑长年站在路边的路标:“世界那么大,你长年累月地站在这里,只能看到来来往往的车辆,永远也不可能领略世界的美好。”路标回答道:“到世界各处走走,见识不同的风景,确实是很快乐的,很幸福的。但我的责任就是为你们指示方向,虽然我不能像你们一样到处旅行,也不能见识各地的风景,但看到你们都在我的指示下顺利旅行,我也是很快乐很幸福的。”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内容,选择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立意,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受,发表见解等;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代替;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3-2、3-3、3-4、3-5、3-6、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1、5-1、5-2、5-3、5-4、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6-1、六、 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7-1、7-2、8-1、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1、9-2、9-3、10-1、10-2、10-3、10-4、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