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同步练习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8089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8 论教养同步练习D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2分)1. (4分)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语文,从浪漫的心灵出发,走向深广,走向b_大。因着语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成了家y_户晓的绝唱;因着语文,木兰从军的传说成了妇r_皆知的佳话;因着语文,但丁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激荡着每一个开拓者的胸jn_。2. (2分)文学常识填空。马说的作者是_,文章借千里马难遇伯乐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和重用人才的愤懑。海燕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原题为_。3.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 . 奠基(din) 元勋(xn) 澎湃(png) 鲜为人知(xin)B . 秩序(zh) 卓越(zhu) 选聘(pn) 至死不懈(xi)C . 疙瘩(gda) 亘古(gn) 镐头(go) 九曲连环(q)D . 污秽(su) 默契(q) 祈祷(q) 锲而不舍(q)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他在塑造历史人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 , 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B . 环塔拉力赛赛事在即,负责北疆段勘路的一行人,经过半个多月的辛苦劳作,日前勘路工作已告罄C . 中国消费者对洋品牌有一种近乎盲目的信任,这种顶礼膜拜的态度,最终造成某些洋品牌的狂妄自大D . 有了高铁,南来北往的游客,可以相约“赏樱”好时光,共赏落英缤纷 , 一起接受大自然的馈赠5.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贸然 疲惫不堪 一意孤行B . 缺陷 杉杉有礼 扭捏作态C . 遵循 莫不关心 疲惫不堪D . 喧哗 轻而易举 待人处世二、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5分)6. (15分)阅读赵畅的世间需要厚道人,完成各小题。厚道之人,就是待人诚恳、做事诚实、能宽容、不刻薄之人。要让世界成为充满爱心与和谐的世界,就少不了厚道人。刘翠霞是评剧“四大流派”之一的刘派创始人,上个世纪30年代名噪津门。一次,她在后台刚化好妆,正要去穿戏衣,被一位美工搬布景时不小心给撞倒。她二话没说,赶忙去补妆。散戏后,她到处找那个美工,有人告诉她那个美工吓跑了。她听了非常着急,立马吩咐人去找。找回后,她扶起跪在自己面前的美工,和颜悦色地说:“我找你回来,是向你道歉,是我未留心,碍了你搬景的道。”美工听了十分感动,当天刘翠霞还掏钱陪美工吃了一顿饭为他压惊。在世俗眼里,名角被普通的美工给撞倒了,这还了得?然而,刘翠霞宽容、不刻薄,她非但没出口伤人,反而诚恳地给人赔礼道歉。因为她的厚道,避免了尴尬场面的出现,避免了难以预料的后果发生。厚道,好似一帖润滑剂,让人与人之间平添一份可贵的温馨。厚道,也是打造理性社会、秩序社会、诚信社会的道德基础,有时更需要人们的奉献,甚至是必要的牺牲。厚道之人,往往是低调内敛之人。想起了一个故事:一位将军,在大军撤退时总是断后。人们都称赞他的勇敢。将军却说:“并非吾勇,马不进也。”将军把自己断后的无畏行为说成是由于马走得太慢。其实,如此低调厚道,绝对不会抵消将军的英雄形象。这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了我们厚道何以为人们称颂,何以成为人们存世立身的要义的答案。苏东坡赞美西湖诗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如此,西子如此,厚道的人也是如此,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淡相宜。该浓时,就浓个轰轰烈烈,全身心地干事业,闯天下,报效祖国,奉献社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淡时,就淡个心如止水,沉稳恬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啊,厚道人,或许没有靠一点滑头、使用一些噱头得意于一时的幸运,但他们始终保持人格的尊严,一如山中的清泉,以其清纯的本色而为人称道。对于厚道人,鲁迅先生真切地愿“引以为朋友”。陶行之先生对老实人之“傻”堂堂正正地吟道:“唯有傻瓜,能救中国!”然而,曾几何时,厚道被一些人讥为过时,并与“无能”“傻”画上了等号。更有甚者,靠投机钻营,尔虞我诈取得利益。或许,刁钻之人、油滑之人,一时可以得计,但决不可能长久,这是历史的必然,自古其然。“处世无奇但率直,传家有道惟存真”。厚道不是软弱畏缩,而是一种默默的克制,一种无声的等待,一种严格的自律;厚道是向善的通道,它来源于人类理性和博爱的情感,来源于知识的充实和道德的修养。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有删改)(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第段中的加下划线词可否换成“需要”?请简析(2)请指出第段的主要论证方法,并简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联系下面的材料,结合全文,说说你对第节划线句子的理解,请分点回答。材料:经典著作周易中云“君子以厚德载物”,国语中云“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红楼梦又云“大凡做个人,原要厚道些。”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7. (2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基础教育的追求之一,于是学校展开讨论晚自习是否上课。有老师认为,学生基础薄弱,缺乏学习能力,给时间也培养不了学生自学能力,上课更能学到更多知识,比自学更有意义。如以此为话题,在班级开展讨论。(1)你认为讨论的焦点是:_(2)如果你反对此老师观点,你打算说:_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5题;共12分)1-1、2-1、3-1、4-1、5-1、二、 拓展阅读 (共1题;共15分)6-1、6-2、6-3、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7-1、7-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