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七)(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79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七)(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七)(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七)(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冲刺模拟试卷(七)(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言积累知识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啜泣(chu) 迸溅(bng) 嬉戏(x) 头晕目炫(xun)B . 竦峙 (zh) 伫立(zh) 倔强(ju) 抖擞精神(su)C . 枯涸(g) 堕落(zhu) 酝酿(ning) 获益非浅(fi)D . 收敛(lin) 婉转(wn) 伶仃(ln) 闲情逸志(zh)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呕心沥血 恕不可遏 大声疾呼 不盛其烦B . 融融泄泄 通宵达旦 寄人篱下 无济于事C . 名副其实 卧薪尝胆 无可言喻 克勤克检D . 驰名中外 涣然一新 雍荣华贵 络绎不绝3. (2分)请选出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 )A . 身为篮球特长生的林洋,站在低年级同学的队伍中,如鹤立鸡群般引人注目。B . 在众目睽睽之下,谁也没有想到电视剧甄嬛传居然就红了起来。C . 课堂上,他总是夸夸其谈,目空一切的样子很是让人厌烦。D . 回想百年来我们民族走过的历程,真是沧海桑田 , 变化巨大。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随着歼-15飞机在“辽宁舰”航母平台上顺利完成起降飞行训练,标志着我国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有了历史性突破。B . 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党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C . 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际上享有声望,而且在国内影响也很大。D . 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5. (2分)选出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这是为什么呢?所以,长时问盯着屏幕会使眼睛疲劳。因为注视屏幕的时候,屏幕的强光、闪烁、颜色和亮度会迫使眼部肌肉更加努力伸缩,以保持视线清晰。我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越来越依赖电子设备,但是长时间盯着屏幕常常让我们感到眼睛疲劳。另外,盯着电子产品的时候,我们与屏幕的距离和角度也经常变化,会迫使眼睛加倍努力去聚焦。A . B . C . D . 6. (2分)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 A . 杂剧B . 诸宫调C . 传奇D . 话本二、 阅读理解 (共6题;共106分)7. (15分)阅读故乡中的几段文字,回答问题。这来的便是闰土。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我接着便有许多话,想要连珠一般涌出:角鸡,跳鱼儿,贝壳,猹,但又总觉得被什么挡着似的,单在脑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说不出话。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像,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1)“我”对故乡“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小英雄的影像”也忽地模糊了,但“我”想着想着,沙地、天空、圆月又出现在眼前。为什么影像会模糊?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 从全文来看,你认为这次离开故乡的“我”还会有这种感受吗?(2)“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一句中的“终于”和下文中的哪一个词相照应?它们有什么表达作用?(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写到了“说不出话”的情况,原因是否相同,为什么?8. (17分)(2016临沂)阅读下面的两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甲】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林嗣环口技)【乙】光绪十六年春闰二月甲子,余游巴黎蜡人馆。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艺杂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于馆。或立或卧,或坐或俯,或笑或哭,或饮或博,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余亟叹其技之奇妙。(清人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注释】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蜡人:用蜡做成人的形象。生人:活人;亟(q):屡次,不断地。(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中间力拉崩倒之声_ 不能名其一处也。_ 无不毕肖。_(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不能指其一端 其一犬坐于前。(狼)B . 凡有名者。 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C . 往往留像于馆 求石兽于水这。(河中石兽)D . 余亟叹其技之奇妙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凡所应有,无所不有。骤视之,无不惊为生人者。(4)下列句子中不能表现口技表演者或蜡人制作者高超技艺的一项是( ) A .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B . 余亟叹其技之奇妙C . 见所制蜡人,悉仿生人,D . 形体态度,发肤颜色,长短丰瘠,无不毕肖。(5)【甲】【乙】两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请简要分析。9. (4分)读下边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诉衷情宋 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词的开头两句回忆了词人当年为了觅取功名、争得官职而奔赴前线的初衷。B . “尘暗旧貂裘”暗示自己收复失地的斗志未酬的内心苦闷。C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写出了词人放眼西北,残虏未扫;回首人生,两鬓已苍;沉思往事,雄心虽在,壮志难酬。D . 最后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敌前线,“沧州”代指闲居之地。(2)诗中“觅封侯”用了_(人名)投笔从戎、立功异域的典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使用了_ 修辞手法。10. (15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_。(诗经蒹葭) (2)东临碣石,以观沧海。_,_。(曹操观沧海) (3)_,_。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 (4)夫战,勇气也。_,_,三而竭。(曹刿论战) (5)望岳中表现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的雄心与气魄的诗句是:_,_。 (6)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明作者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_,_。 (7)晏殊浣溪沙词中,感慨时光易逝,并蕴含生活哲理,被称为“天然奇偶”的词句是:_,_。 (8)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叙述临危受命、与先帝患难与共的历史,说明创业艰难的句子是:_,_。11. (30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暗香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为是某个同事身上的香水味。可一个个挨着猛嗅了一番,却都不是。这时,有人提醒:“是桂花香吧?”我才恍然大悟,这确实是桂花香啊!于是,赶到室外,走到立在人行道旁的桂树旁。果然,一股浓烈的幽香沁人心脾,激荡魂魄。再仔细瞧去,在那密密的树叶后面,那些米粒大小的嫩黄的花儿正如天空的星星闪烁,却又十分静谧,毫无张扬之意。瞧着瞧着,我的眼睛就湿润了。这些惹人怜爱的小东西,竟在暗暗地飘香,飘香了还像什么都没发生似的,静静地立在枝头,等着悄悄地凋零。我们如不仔细瞧,还不知道它们已经到过这个世界,已经香过这个世界。这时,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当时,这个同学家里很穷,为了省电,他每天晚自习后十一点钟才回家,学校的大门也在他走后一段时间才缓缓地关上。他一直以为大门是要到那个时候才关的,因此春夏秋冬,他天天如此,从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他被锁在校园内过了一夜,他才知道学校大门是十点钟就关的,而原来守门的老大爷生病住院了。直到那时他才明白,老大爷一直在默默地为他开着方便之门。当他流着泪买了一大堆礼品去看望老大爷时,老大爷已经去世了听完这个故事,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为了那个默默行善的老人。我们的心湿漉漉的,因为在那一刻,我们才酲悟,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他们就像这小小的嫩黄的桂花,悄悄地释放幽香,然后悄悄地凋零。他们不张扬,是因为他们的生命本来就如此啊!(1)题目“暗香”在文中有哪些含义?(2)第二段中“毫不张扬之意”与第三段中哪一句相照应?(3)第三段中“我的思绪触到一个最温柔的记忆,那是上中学时一个同学讲的故事。”中“最温柔的记忆”指什么?请概括事例回答。(4)文中写到“我们许多人的眼睛都湿润了”、“我们的心湿漉漉的”,表明我们什么样的心情?(5)通读全文回答,作者要赞扬生命中的一种什么精神?(6)“其实我们每个人身旁都有那个开门的老人,在为我们开着方便之门”,你的身边也一定有这样人,试举一例说明。12. (25分)阅读游睿的琴王,完成下面小题他很会拉琴。村子里的人都称他琴王。他的琴声太动听了。琴弦拉动,一串串嘹亮的音符就接踵而出。A他的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听他的琴,让人变得澄清。很少有人见过他,但都听过他的琴声。他会在每个傍晚准时拉动他的琴弦。当夕阳对着山村撒下最后一丝余辉,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扛着满身的疲倦回到家的时候,他的琴声会在村子的东头悠扬地响起。琴弦一动,人们马上就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白日里所有的疲惫,所有的烦恼和不快,都在他的琴声里渐渐消融,远去。最后人们带着微笑幸福地睡去,直到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开始新的劳作。因为他的琴声,村子里的人们感到幸福和充实。这个傍晚天空被无数道闪电残忍地划破。汹涌澎湃的洪水如彪悍的巨蟒将村子死死缠住。老人、小孩,所有人都被逼到村里的一个土包上。洪水一次又一次拍打着人们的脚脖子,像死神跃跃欲试的手。村子在自己的眼前渐渐变小,几块瓦片和木板在水里打旋。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天渐渐黑下来。完了,似乎一切都完了。这时,村子的东头,依旧响起了他悠扬的琴声。B那琴声里,有清晨撩人的第一声鸡鸣犬吠,有山间清澈见底的潺潺流水,有阳春三月的花开遍地和莺歌燕舞,还有万里碧空的蓝天白云和艳阳高照。那琴声像在述说,像在安慰,让人陶醉,让人忘我。人们开始安静下来,认真地听着。渐渐没有人说话,最后连咳嗽的声音都没有。人们再一次醉了。在他的琴声面前,所有的行为都显得粗俗和浮躁。谁都不敢妄动,生怕打破这份美好。只有安静,才能维持这份隽永。在人们心里,渐渐装进一湖平静的水。终于,远处亮起了一点火光,是救生船来了。所有的人站了起来,但没有人拥挤,也没有人喧哗,因为他的琴声依旧那么悠扬和平静。当船靠近的时候,人们像是有人指导,都乖乖地站好,然后先是老人和小孩上船,再是妇女和男人,一切都井然有序。最后,在他悠扬的琴声里,人们都顺利上了船。这时水越来越大,村子很快就没了。但直到船顺利启动,他的琴声还在进行,人们还陶醉在他的琴声里。糟了,还有他!有人忽然回过神来。是呀,怎么漏了他,快喊。喊,只有琴声在响。再喊,还是只有琴声在回答。他是聋子呀,怎么听得见!对,他就是个聋子。一个老人突然想起。人们这才完全回过神。原来他竟是个聋子!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原载小小说月刊)(1)读完全文,你认为他被人们称为“琴王”的原因是什么?(2)赏析下面的句子。有人大声地哭泣,有人唾骂,有人惊叫,有人焦躁地踏着脚步,还有人绝望地准备跳水。(3)这篇小说中,两处的语句完全相同,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琴王形象?(5)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古人云:“以爱予人,必获厚爱;以物予人,必有厚报。小说的最后就在这时,琴声戛然而止”。琴声消失了,人们会忘记他吗?结合有的人中,“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谈谈你的看法。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3题;共18分)13. (2分)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他从不对我们说这些事的实话。 提取这个句子的主干为:_。(2)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这句话采用的修辞手法有_和比喻。14.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有关机构公布的某市国民阅读指标数据国民阅读率指标(指的是有一定阅读行为的人在所有被调查者中所占的比率)【材料二】名人谈读书A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B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C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D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E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材料三】现在改编经典的现象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演义被“水煮”,这样的改编实际上是把内涵丰富的“文学大餐”变成“速食快餐”。然而,阅读这种改编的名著在不少青少年中成了一种时尚,他们说:“那种很正经的文学名著,书太厚,文字太多,我们没时间也没兴趣读。而这种书有图画,又搞笑,要有意思得多。”(摘自新京报)【材料四】我们的中文经历了几千年的成长,仍然有着青春的活力,是活的语言。我们不妨回头看看那些文学作品,比如六百年前的三国演义西游记之类的,我想一个中学生大概不需要用字典,就可以看懂。很多经典之作都是今日一般读书人可以享受、欣赏,并终生使用的。(摘自余光中先生在母校南京大学的演讲)(1)从材料一的图表中你看出什么?请写出你的结论。 (2)选出材料二中名人谈学习方法的句子是_(多选题)。(3)结合材料三,四及你的阅读实际,谈谈你对改编经典的看法。 15. (5分)(2015抚顺)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某班召开了“记住历史,珍惜和平”的主题班会,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60字左右)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写作(一)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1991年,平凡的世界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作者路遥在颁奖致辞中说道,自己的创作类似在“一种夹缝中艰苦地行走。在千百种要战胜困难中,首先得战胜自己”。上述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诗歌除外;600字左右;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个人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二)以“为自己点个赞”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如出现班名用大写字母代替,如A班、C班;人名用具体事物名称替换,如白云、杨柳。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语言积累知识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阅读理解 (共6题;共106分)7-1、7-2、7-3、8-1、8-2、8-3、8-4、8-5、9-1、9-2、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1-1、11-2、11-3、11-4、11-5、11-6、12-1、12-2、12-3、12-4、12-5、三、 语言文字运用 (共3题;共18分)13-1、13-2、14-1、14-2、14-3、15-1、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