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85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五校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 现如今高铁发展越来越快,过年回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高铁,难怪有人说:“2013年过年回家的路今非昔比呀。”B . 为了坚持用户的利益,可以不怕得罪人,不怕被骂得狗血喷头。C . 小强同学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学习。D . 即使有万贯家私 , 也经不起你这样挥霍。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这次研讨会,大家对如何提高复习效率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B . 通过开展“拆墙透绿”活动,使我市城市品位有了很大提升。C . 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D . 大家纷纷表示,要以“感动中国”人物为榜样,从他们身上汲取正能量,将感动变成行动。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文默写填空。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_,采葵持作羹。(汉乐府十五从军征)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国破山河在,_。(杜甫春望)李清照渔家傲中化用了楚辞中的典故,抒发了自己日暮途远的惆怅和怀才不遇的愤懑的句子是:_,_。白居易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在冻得发抖的时候,却一心盼望天气更冷的复杂内心的句子是:_,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广袤、美丽的自然,多(z)_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chn)_,是浩(hn)_南海中的碧涛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痕;语文是“锁”进日记藏匿心中的小秘密,语文是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奶茶;语文是体坛赛场上矫健的身影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接写一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如果一颗星代表一份快乐,我送你一条银河; , 。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陈涉世家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1)选出划线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B . 会天大雨(聚会)C . 广故数言欲亡(所以)D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宁愿)(2)选出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 A . 苟富贵,无相忘(如果有一天谁富贵了,彼此不要互相忘记)B . 天下苦秦久矣(天下人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C . 卒中往往语(士卒们常常谈论这件事情)D . 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亲自穿着铁甲,手里拿锐利的武器)(3)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 . 会天大雨,道不通,非已失期 会宾客大宴,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C .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丹书帛曰D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4)选出对文章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 A .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表现陈涉年轻时对压迫剥削的雇佣生活无可奈何,无法摆脱痛苦处境,只好认命B . “会天大雨”,“失期”,“法皆斩”,既点出了起义的直接原因,也说明了秦王朝刑罚的残酷,逼得农民走投无路C . “天下苦秦久矣”一句,概括了秦王朝对人民压迫剥削程度之深,这是起义的根本原因D . “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表现了陈涉吴广起义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护响应和支持,证实了陈涉“宜多应者”的预见,显示了农民革命战争的伟大力量7. (17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翻译带横线字:为之强( ) 方出神( ) 徐喷以烟( ) 鞭数十( )(2)选出带点字意思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A . 学而时习之 人不知而不愠B . 以虫蚁为兽 可以为师矣C . 时有物外之趣 驱之别院D . 群鹤舞于空中 常于土墙凹凸处(3)翻译句子: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4)文章生动叙述了作者幼年生活中的哪些趣事?生活中,你怎样做一个有情趣的人?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最可悲的教育,是寒门养贵子都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父母们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看中“富养”孩子,就算勒紧裤腰带,也要倾其所有地供养孩子。但普通家庭再怎么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也无法凭空假装富裕。结果是,父母在身后负重前行,子女在人前过得光鲜亮丽,还嫌父母没见识,不懂生活。真正的富养,富在见识和眼界。可是,在焦虑的现代社会,“富养”早己被人误读,许多父母简单地将“富养”理解为“砸钱”,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条件。之前去四川支教时,见到一个现象:支教的那个班级里,大部分孩子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只有春节期间才能回来见孩子一面。为了弥补对孩子的亏欠,他们给孩子买最新的iPad,每个月给他们高于当地生活水平的生活费。结果呢,这些孩子却花大量时间用iPad看小说、玩游戏,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最新的科技产品。他们在物质上贫乏吗?比起周围的孩子,他们的物质条件算是好的,但有了基本的物质,却没有与之匹配的教育,他们仍然缺乏眼界和知识。真正优质的教育从来不是砸钱就能获得的。家长们不应该为经济不够优渥而焦虑,而应该反省有没有在精神上富养孩子。在央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16岁的武亦姝在舞台上表现的自信与从容令人折服。她至少有2000首诗词的储备量,用她的话讲就是:“先抢下来再说,反正我都会的。”但她并不是一个诗词的复读机。她的诗词沉淀,是出于热爱,更是从小到大的耳濡目染她父母喜欢阅读,家中藏书很多。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面,双门洞的孩子都是“富养”长大的,他们富在精神世界,富在父母给了他们很多很多的爱孩子们也从父母身上继承了贱兮兮的乐观、穷兮兮的精致,以及好强。虽然生活很清苦,但大家在一起比什么都开心。给孩子很多爱,他才会明白家人永远是最重要的。也许贫困的家庭会让他们过早地感受到成人世界的不易,但也让他们更加懂得感恩父母,进而严格要求自己,不辜负父母的一片苦心。富养不是为了满足孩子对富人生活的想象,而是教会孩子在生活的苦难面前竖强、坚韧;体贴父母的不易,引导孩子依靠勤奋和付出改变不如意的现状。让他们明白:唯有精神的成长、意志的坚强,以及勇气的磨炼,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西方精英教育坚持一个育人准则:终身学习和全面成长。这是保证财富代际传承的必要条件。所以,“富养”并不是满足孩子的所有物质要求,而是富在养精神、见识和自我修养。(摘自意林2017年12月24期,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为了避免“寒门养贵子”的现象发生在自己身上,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想怎么做。 9. (6分)阅读下面说明文,回答小题。海市蜃楼海市蜃楼是大气中由于光的折射作用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见过这种现象的人无不称赞这种现象奇妙之极。著名作家杨朔在他的作品中有过形象的描述:“只见海天相连处,原先的岛屿一时不知藏到哪儿去了,海上壁面立起一片从来没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像水墨画一样,山峦时时变化,一会儿山头上现出一座宝塔,一会儿山洼里现出一座城市,又过一会儿,山峦城市渐渐消散,越来越淡,转眼间,天清海碧,什么都不见了,原来的岛屿又在海上现上来。”实在太奇妙了吧!海市蜃楼究竟怎么形成的呢?科学家们经过研究,揭示了它的奥秘:当空气中各层的密度有较大差异时,远处光线通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就发生折射或全反射,这时可看见空中或地面以上远处物体的影像。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海市蜃楼经常“出没”于两个地区:骄阳当空,沙漠炎热,沙子被太阳晒得很烫,靠近沙漠表面的空气因膨胀而变得稀薄,可上层空气冷的,还比较密。光线通常是直接传播的,但在空气密度不同的地方就会发生折射。因此,当远处的光线从浓密的空气进入稀薄的空气时,光线就会转变,使远处景色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沙漠里常出现的现象。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而出现在海面上的海市蜃楼,则成为一大景观,被旅行者啧赞。夏天,海面附近的温度比高空低,空气由于热胀冷缩,上层的空气比海面附近的空气稀疏,远处物体反射的太阳光,在射向空中的过程中,由于空气疏密发生变化而折射,逐渐向地面弯曲,进入观察者眼中,逆着光线望去,就觉得好像是从海面上空的物体射来一样。被人们称为人间仙境的蓬莱阁对面海域曾发生一次海市蜃楼。据新华社记者报道: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从蓬莱阁向北望,在长达100多里的辽阔海面上,出现种种奇现,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浪涛万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电视台记者在国内首次拍摄现场实况,可以使从未亲眼见过海市蜃楼的人大开眼界。现在,海市蜃楼只被作为一种奇景来观看,不久的将来,人们说不定会把它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呢?(1)第段的说明对象是( )A . 海市蜃楼的奥秘?B . 海市蜃楼形成的原因。C . 海市蜃楼是蜃吐气而成的。D . 海市蜃楼只是因为光的折射形成的。(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第段主要运用了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海市蜃楼是一种奇妙的自然现象。B . “空气和光这对魔术师不知捉弄了多少又渴又累的旅行者”这句话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旅行者的无奈。C . 第段主要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解释说明了海市蜃楼形成的奥秘以及名称的由来。D . 作者在介绍海市蜃楼形成的地区的时候,主要运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古人认为蜃吐气而成,所以取名为海市蜃楼,也叫蜃景”这句话,写出了海市蜃楼的名称的由来,也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吸引读者。B . 第段中,作者把“空气和光”比作“魔术师”,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C . “从17日下午14时20分延续到19时左右”这句话中的“左右”不能删去,删去就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了。D . 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所以说明文中不能用“大约、大概、上下”等词语,因为这些词语没有数字准确。10.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当它来时,我听见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城市从远方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1)诗中的“它”指的是_,本诗蕴涵着诗人艾青对_的向往和追求。 (2)选出下列对泰戈尔诗选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 ) A . 吉檀迦利就是一部富于哲理的格言诗集,里面的每首诗都不长,它们是诗人在生活的激流中捕捉到的刹那间的思想和情感的闪光,有着格言警句一般的简洁明快,发人深省。B . 新月集常用孩童的视角,描绘儿童的种种天真情态和奇思妙想,语言朴素,格调明快,被认为是世界文学中无与伦比的艺术珍品。C . 园丁集是一部以形象化手法表现诗人宗教哲学思想的抒情诗集,诗人善于将深奧抽象的印度宗教哲学观念融于人们喜闻乐见的诗歌形式中。D . 飞鸟集中很多诗作在回味青春的同时,又进行理性而深刻的思考。诗人善于运用象征手法,融人自己对青春的感受,细腻地描述了恋爱中男女的幸福与忧伤,含蓄而优美。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秋色已深,木叶转黄,在这金秋时节,史铁生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他对母亲真挚情感和对生命深切感悟的秋天的怀念,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正如翁秀美老师所说秋天催人奋进,教人惜时, 那么,亲爱的同学们,你在这个季节里收获了什么呢?请以“在这金秋时节,我收获了一份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请从“友情、知识、奋进等词语中选择一个,填入横线处,使题目完整。注意可以选择自己觉得真正收获的内容来填写。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500个。在文中不要出现隐含学生信息的人名或者校名。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6-1、6-2、6-3、6-4、7-1、7-2、7-3、7-4、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0分)8-1、8-2、8-3、8-4、9-1、9-2、9-3、10-1、10-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