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504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3)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腐(f)烂 沉醉(chng) 宽宥(yu) 分(fn)外妖娆B . 旁骛(w) 胯(ku)下 劫掠(lu) 强聒(gu)不舍C . 虚妄(wng) 濒(bn)临 觅(m)食 大发雷霆(tng)D . 恣睢(su) 遁(dn)词 逞(chng)办 顿开茅塞(s)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焕发 急躁 部署 融会贯通B . 销毁 缅怀 统率 精兵简政C . 墨守 题纲 隐蔽 永往直前D . 挑衅 沧桑 上溯 辨伪去妄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为了全村人致富,村干部整天上窜下跳 , 忙得不亦乐乎。B . 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C . 小张同学匠心独运 , 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D . 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游泳专家表示:有人溺水时,非专业人士如果盲目下水救人,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施救的难度很大。B . 阅读文学经典,就是与文学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和心灵的沟通,这将对我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C . 最近发生在校园里的一些违法案件,教育部要求地方有关部门,对侵犯少年儿童权益、损害少年儿童身心健康,要从严查处并依法打击。D .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5. (1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可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氏春秋(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舜发于畎亩之中_困于心,衡于虑_王数封我矣_而子辞_(2)翻译句子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3)写乙文孙叔敖之子“请寝之丘”为封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甲文进行解释。 6. (17分)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习题。【甲】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乙】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_参差披拂往来翕忽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2)解释下面划线词的意思。潭中鱼可百许头:_怀民亦未寝:_(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其岸势犬牙差互。念无与为乐者。(4)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用原文回答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甲文是_;乙文是_。(5)仿照示例,赏析甲文中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示例: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句中没有写“月”字,却无处不见皎洁的月光,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7. (13分)在横线上填写诗句。 (1)在这学期的古诗文中感受文人大家的情感:“因思杜陵梦,_”“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_”是温庭筠的哀婉;“_,载不动许多愁”“_,瑞脑消金兽”是李清照的愁思;“_,坐断东南战未休”“了却君王天下事,_”是辛弃疾的家国;“_,_”则是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眷恋与无奈;让我们在诗文中与诗人们共鸣情怀吧。 (2)“酒”在古代诗词中很常见,如“酒酣胸胆尚开张”“醉里挑灯看剑”等。请你再找出一些与“酒”有关的诗句,把它们摘抄下来,归纳一下,诗人往往借“酒”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8.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春天忆故人高红十春天,第一茬花赶在叶子前扑天抢地地开开;河边柳条摇头晃脑得意地绿;远看有近却无的草坪草,白天黑夜加班长,飞快地长得远看近着一样样绿了。从遍地毛毛虫,到绿叶满枝头,杨树终究成了扬脸可见像模像样的树,也就眼一闭再睁开的时间。春季前半季有点慌慌张张,语无伦次,到清明就慢下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虽说雨水不一定清,视线不一定明,但节气这辆吱啊吱啊哼叫的老车毕竟抵达“清明”这重要一站。那天听广播,正播我与地坛,不能不想起文章的作者,走了六七年的史铁生。我和他同在黄土地插队,我延长,他延川,两县挨着,插队时并不认识。文学新时期初起,我在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文学期刊绿原,通过友人介绍,向史铁生约稿。他给我写街道福利小厂的短篇小说午餐半小时,似乎没用,也约了赵振开(北岛)的中篇小说波动,和前苏联小说第四十一,似乎也没用.过去快四十年。我去过他在瘫和宫也就是地坛附近的家,见过他父亲和妹妹。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上第七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一人到他家来过,和同学一起来过。不知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控制哪个机关,院门应声打开,客人得以进了院门又进了房门。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除了清新的陕北风光,文字表达也十分别致,想哪写哪,散文式的,随意,放得开又收得拢。我问他,怎么这样写?学谁?他有点不好意思,说,鲁迅。后来,和陶正一起上史铁生新搬的家,请他参加一家公司准备拍摄的讲述插队生活的电视剧,电视剧故事除了土插队,还要延伸至出国洋插队。我们很有诚意地和史铁生一道,轮椅出门,轮椅上出租,轮椅下出租,轮椅进楼上电梯直至“走”到谈事的房间结果是未遂,关于电视剧的理解双方差得有点远。再后来,有了今文坛惊艳的我与地坛。他说,在出入地坛十五年后写下此文。可见他出入地坛的第一年至第许多年,一定没为文体事先设计,没有想到是写一篇小散文还是大散文,是文化散文,还是争取获奖的散文,或者不吝文体又像写小说(写园子里一对老夫妇和一位练习唱歌的年轻人那章),史铁生只是把心中想写特别想写的生末净旦丑狮子老虎狗山水林田路一一铺陈纸笔。文章写了对母亲的愧疚,又岂止是愧疚?写了对生与死的理解,特别悟到死是迟早的事,着什么急一令人顿悟;特别精彩的是园中四季与林林总总的对应,与一天之光景对应,与乐器的对应,与声响的对应,与园中景观的对应,与心绪的对应,与艺术形式对应,与梦的对应有些对应可能在史铁生出入地坛时就有了,像春草冒芽,像风吹过几片叶脉好看的落叶那时就有了文章的碎片。要不是觉得结构、段落排序、语言风格基本成熟可以动笔,还会有什么对应四季的奇思妙想源源不断无限铺排开来。十五年出入地坛,史铁生是在深入生活么?眼下不少采风式的“深入生活”只能叫擦蹭生活,史铁生似乎高于深入生活。清明时节听此文,一种情感的、文学的浸润,浸润干涸的世道,浸润干涸世道里粗戾的人心。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事,都润泽成玉了。相比有的人人没走,文字就旧了,颓了,蔫巴了。我与地坛的作者走了六七年,被广播里的专业人士读起来,新鲜有如古筝铮铮作响,清亮无比,深沉无比,余音袅袅。难得的是我与地坛全文几无废话,这年头,要想说或者写一些没有废话的话,该是多难的事!春天来了,春天读好文章,情随声来,声情并茂。春天听好文章,万物生发思念也生发,万物綻放情感也绽放,带起听者所有感觉,却无悲伤。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记得有一年,史铁生从延安回来,晒得有点黑,他叫着我的名字,欢喜地对我说,延安有人问你好呢(选自北京日报2017 年04月27日,有删改)(1)作者追忆了与史铁生交往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文章题目是“春天忆故人”,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我与地坛?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文章自然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那文字,像摩挲把玩许久许久的手串,都润泽成玉了。(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在,人就在,文章好好活着,人也就好好活着,并且好好活下去。(体会这句话的含意)(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试简要分析。 9. (19分)阅读下列文章,完成后面小题。金钢糖林清玄路过乡间小镇,走过一家杂货铺,突然一幅熟悉的影像吸引了我。杂货铺的玻璃柜上摆了一个大玻璃瓶,瓶中满满的糖果,红,绿、白相间,在阳光下闪闪发亮。是“金含”!我几乎跳了起来。(A)“金含”是一种我以为早已失传的糖果,它的形状如弹珠,大小像桔子或酸李,颜色如同西瓜的皮,有的绿白、有的红白的间杂着。“金含”又称为“金刚糖”,因为它硬如铁石,如果不咬破,轻轻的含在嘴里,可以从中午含到日落。“金含”几乎是我们童年的梦,是惟一吃得到,也是惟一吃得起的糖果。一毛钱可以买两粒,同时放人嘴里含着,两颊就会像膨风一样的鼓起,其他的小朋友就知道你是在吃金含,站在一边猛吞口水,自己便感觉十分的骄傲和满足了。(B)爸爸妈妈很反对我们吃糖,绝对不会买糖给我们,所以想吃金含往往要大费苦心。在野外割牧草时,乘机提一些蟾蜍或四脚蛇去卖给中药铺;或者放学的时候到郊外捡破铜旧锡玻璃瓶簿子纸卖给古物商;或者到溪边摸纳仔到市场去卖由于要赚一毛钱是那么辛苦,去买金含来吃时就感到特别欢喜,好像把幸福满满的含在嘴里,舍不得一口吃下去。卖金刚糖的小店就在我去上学途中的街角,每天清晨路过时,阳光正好穿过亭仔脚,照射在店前的瓶罐上,“金含”通常装在大玻璃瓶里,阳光一照,红的、绿的、白的,交错成一幅迷人的光影,我有时忍不住站在小店前看那美丽的光影,心神为那种甜美的滋味感动,内心滋滋的响着音乐。经过三十几年了,金含的甜美依然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在那个“残残猪肝切五角”的时代,因为物质贫乏,许多微不足道的事物反而给我们深刻的幸福。可见幸福并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对现状的满足。(C)我花了五块钱向看杂货店的阿婆买了两粒金含,几乎是屏住呼吸、小心翼翼的放入口中,就像童年一样,我的两颊圆圆的鼓起,金含的滋味依然甜美如昔,乡下的小店依然淳朴可亲,玻璃瓶里依然有错落的光影,这使我感到无比的欢喜。(D)我踩着轻快的步子,犹如我还是一个孩子,很想大声的叫出来,告诉每一个人:“我在吃金含呢!你们看见了吗?”(选自散文选读)(1)本文写的是金钢糖,即“金含”?简要说出全文围绕“金含”行文的思路。(每空须有“金含”二字)_(2)为什么说“金含”几乎是我们童年的梦?(用原文回答)(3)文中的划线句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4)“可见幸福并不是一种追求,而是一种对现状的满足。”这句话是从文章中提取出来的,请从文中A,B,C,D四处选出恰当的一处,填入此句。你认为应该放在_处。(5)现在的生活好了,却有许多孩子感觉生活不幸福,嫌菜里的肉太腻,嫌每天的零花钱没超过十元,嫌假日的生活不够丰富多彩而物质贫乏的时代,许多不起眼的东西(如“金含”)就能给予我们幸福感。对此,你有何启发?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任选一题作答(一)半命题作文:_伴我成长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二)历练对人生是何等的重要。有的人身心承受住了“凤凰涅槃”般的历练,他便走向了成功;有的人无法承受,便败下阵来;而更多的人,承受住了一时的历练,也获得了一点成功,但此后便躺到了舒服的安乐窝里一劳永逸,就此沉沦下去。生命的高度是由历练打造的,只有历练不止,我们生命的殿堂才能永远金碧辉煌!要求:请根据以上材料或叙写经历、见闻,或谈谈自己的感悟,自拟题目,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1)以上两首诗在表达情感上有何异同?(2)“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中“醉别”“江风引雨”有什么作用?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5分)12.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这可绝不是件容易的事。一年,二年,至少有三四年;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才挣出那辆车。从风里雨里的咬牙,从饭里茶里的自苦,才赚出那辆车。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象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在他赁人家的车的时候,他从早到晚,由东到西,由南到北,象被人家抽着转的陀螺;他没有自己。可是在这种旋转之中,他的眼并没有花,心并没有乱,他老想着远远的一辆车,可以使他自由,独立,象自己的手脚的那么一辆车。有了自己的车,他可以不再受拴车的人们的气,也无须敷衍别人;有自己的力气与洋车,睁开眼就可以有饭吃。(1)选段中的“他”是谁? (2)阅读选段内容,你觉得“他”拥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请从主题、写作特点、语言三个方面中任选一个方面,用一句话谈谈你对这部作品的感受。 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3. (11分)合肥市五十中学七(5)班近期开展了“我爱我的祖国”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下面是这次活动中的一些环节,请你参与解决。(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语。(2)小强对这次活动不以为然,他认为同学们还处在学生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至于爱国,那是长大后才可能付诸实践的事,现在谈爱国,为时尚早。请你写一段话劝说小强同学积极参加活动。(3)活动中,有位同学拟写了这样一副对联,请根据提示修改上联,使其工整。上联:回忆那峥嵘岁月,真是生灵涂炭啊,山川都在悲哀低吟,漫长的黑夜何时才是尽头?下联:看九州方圆,普天同庆,江河欢唱,喜气洋洋修改:_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5-1、5-2、5-3、6-1、6-2、6-3、6-4、6-5、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3分)7-1、7-2、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8-1、8-2、8-3、8-4、9-1、9-2、9-3、9-4、9-5、五、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5分)12-1、12-2、12-3、八、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13-1、13-2、1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