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05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中考语文模拟联考试卷(二)(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 (6.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 (1)青青子衿,_。(诗经郑风子衿) (2)帘外雨潺潺,_。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3)_,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4)月上柳梢头,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_,时有幽花一树明。(苏舜钦淮中晚泊犊头) (6)复行数十步,_。土地平旷,_。(陶渊明桃花源记) (7)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高度概括友情深厚、江山难阻、天涯咫尺的情意的诗句是:_,_。 (8)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两句历来受后人赞赏,写出了洞庭湖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 (9)曾巩城南中描写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青草生命力强大相对比,暗示了一个哲理的句子是:_,_。 2. (7.0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黄河b( )大宽厚,柔中有刚;挟而不服,压而不弯;不平则呼,遇强则抗,死地必生,yng( )往直前。正像一个人,经了许多磨难便有了自己的个性;黄河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也就( )成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 )那才闪现出来被我们看见。(选自壶口瀑布)(1)加下划线字“刹”在文中的正确读音是( ) A . chB . sh(2)填入文中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筑B . 铸(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b_大宽厚 yng_往直前3. (3.0分)中华书法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请欣赏右侧的书法作品,按要求答题。 (1)对这幅书法作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是一幅草书作品,笔画连绵省简,龙飞凤舞。B . 这是一幅隶书作品,横画长直画短,呈扁宽形状。C . 这是一幅行书作品,笔画相互牵连,舒展、流畅。D . 这是一幅篆书作品,笔画瘦长圆滑,有古代象形字的特点。(2)请用简化楷体,将这幅书法作品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4. (4分)本文巧妙地运用耐人寻味的象征手法,表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请你仔细品味下列词句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1)本文的“枣儿”有什么象征意义? (2)试分析下列这句台词的象征意义。 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二、 阅读理解(50分) (共5题;共48分)5.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临江仙苏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觳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1)诗中“仿佛”一词用得极为传种,请做具体分析。 (2)结合苏轼生平,请你谈谈对“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两句的理解。 6. (14.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公亦以此自矜 矜:_康肃笑而遣之 遣:_择其善者而从之 从:_其不善者而改之 其:_(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以钱覆其口 徐以杓酌油沥之B . 汝亦知射乎 尔安敢轻吾射C . 公亦以此自矜 自钱孔入D . 而钱不湿 择其善者而从之(3)翻译下面句子。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4)对待自己和他人的长处,甲乙两文分别告诉人们什么道理? 7. (7.0分)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读书与快乐常小仙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今年这天,一位著名的网红用戏谑的方式介绍了“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很幽默地应了读书的景。说真的,不要一提读书,大家条件反射就是“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其实,能够抛弃功利心,读书本是一件快乐的事。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孔子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董卿也曾说过:“读书让人学会思考,让人能够沉静下来,享受一种灵魂深处的愉悦。”这些名人都把读书当成了一种愉悦的活动。纳兰性德有一句诗:“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这个“赌书泼茶”讲的就是一件读书的乐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才女李清照和她的丈夫赵明诚。夫妇二人都是金石爱好者,那时居家贫俭,每每需要把衣服典卖了,才能买些碑文、水果回家。但他们并不感到辛苦,吃着水果,展玩买回来的碑文法帖,自己觉得已然是神仙眷侣。他们日常有个消遣,那就是吃过饭后,烹杯热茶,夫妇相对而坐,指着满室的书籍和史册,互相拷问某个典故出自何书、几卷、几页,谁能答对,谁先喝茶。李清照博闻强识,说中就举杯大笑,每每把茶泼洒在怀中不得饮,这就是“赌书泼茶”的典故。那段清贫的岁月,因为有书相伴,而芳香四溢。正由于他们爱读书、趣读书,生活才变得丰富生动。以读书为乐的人,通常都是读书得法之人。好读书,因而会读书;会读书,因而更好读书。年轻的诸葛亮还没有出山之时,就在读书充电的方法上,显露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来,他奉行的是“观其大略”。“观其大略”的准确含义,就是注意观察和吸收书籍当中的重点和精华。此处的“大”是重大的大,也就是书中的重点;而“略”是战略的略,也就是书中的精华。正是由于诸葛亮重视知识的广博胜于精深,他才选择“观其大略”,最终成为一个足不出户就知天下事的智慧达人。大文豪苏轼曾发明“八面受敌”读书法,把研究内容分为八个方面,每读一遍书,只集中精力攻破一个方面的问题,以求把书读精读透。欧阳修读书“计字日诵”,他统计了孝经论语诗经等十部经典的总字数,规定每日熟读300字,细水长流,终于把40多万字的书全部背完。汉代学者董遇提倡利用“三余”时间读书,即“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雨者晴之余”。这种方法类似于现在的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效果也很好。也听说过一个读书的狠招:学英语,背字典,背一页撕一页,如果心疼书,就好好用心记,一次记牢。明代学者张溥也用过类似的方法,每读完一篇新文章,就工工整整抄在纸上,高声朗诵一遍,就把纸扔到火炉里烧掉,然后再抄写,再朗读,再烧掉。如此反复七遍,直到彻底理解、背熟为止,他把自己的书斋命名为“七录斋”。其实,不管用什么方法,把书读进脑子里,读进心里,就是成功。真正会读书的人,善于心领神会,能够触类旁通。既不一味执着,也不在字面上纠结;既能读出趣味,也能收获颇丰。当你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读书的快乐自然随之而来。(选自青年文摘2017年11期,有改动)(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从下面A和B中选出最适合第段的论据,并阐述理由。 A武亦姝平时就喜爱背诵古诗文,享受着诵读的美感和乐趣。在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她凭借着丰富的诗词积累和“把比赛看成非常好玩的游戏”的心态,过关斩将,一举夺魁,尽显王者风范。B邴原是三国时代魏国的著名学者。他小小年纪变成了孤儿,家境清苦没钱上学,蹲在学馆外的窗下哭泣,先生深受感动,破例让他免费就读。他矢志读书,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方名家。(4)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本文段的论证思路。 (5)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说说你还有哪种成功的读书方法。 8. (6分)章回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它的回目往往对仗工整,并能概括本回故事内容。请补全下列回目。 周学道校士拔真才,_,观世音收伏熊罴怪假李逵剪径劫单人,_A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B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C王孝廉村学识同科D胡屠户行凶闹捷报 E黑旋风沂岭杀四虎 F梁山泊戴宗传假音9. (15.0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爱恨交加说臭氧大气中臭氧层对地球生物的保护作用现已广为人知它吸收太阳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动植物免遭这种射线的危害。为了弥补日渐稀薄的臭氧层乃至臭氧层空洞,人们想尽一切办法,比如推广使用无氟制冷剂,以减少氟利昂等物质对臭氧的破坏。世界上还为此专门设立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由此给人的印象似乎是受到保护的臭氧应该越多越好,其实不是这样,如果大气中的臭氧,尤其是地面附近的大气中的臭氧聚集过多,对人类来说反而是个祸害。臭氧是地球大气中一种微量气体,它是由于大气中氧分子受太阳辐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与周围的氧分子结合而形成的,含有3个氧原子。大气中90以上的臭氧存在于大气层的上部或平流层,离地面有1050千米,这才是需要人类保护的大气臭氧层。还有少部分的臭氧分子徘徊在近地面,仍能对阻挡紫外线有一定作用。但是,近年发现地面附近大气中的臭氧浓度有快速增高的趋势,就令人感到不妙了。这些臭氧是从哪里来冒出来的呢?同铅污染、硫化物等一样,它也是源于人类活动,汽车、燃料、石化等是臭氧的重要污染源。在车水马龙的街上行走,常常看到空气略带浅棕色,又有一股辛辣刺激的气味,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光化学烟雾。臭氧就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它不是直接被排放的,而是转化而成的,比如汽车排放的氮氧化物,只要在阳光辐射及适合的气象条件下就可以生成臭氧。随着汽车和工业排放的增加,地面臭氧污染在欧洲、北美、日本以及我国的许多城市中成为普遍现象。根据专家目前所掌握的资料估计,到2005年,近地面大气臭氧层将成为影响我国华北地区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研究表明,空气中臭氧浓度在0012ppm水平时这也是许多城市中典型的水平,能导致人皮肤刺痒,眼睛、鼻咽、呼吸道受刺激,肺功能受影响,引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原因就在于,作为强氧化剂,臭氧几乎能与任何生物组织反应。当臭氧被吸入呼吸道时,就会与呼吸道中的细胞、流体和组织很快反应,导致肺功能减弱和组织损伤。对那些患有气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的人来说,臭氧的危害更为明显。从臭氧的性质来看,它既可助人又会害人,它既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把保护伞,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目前,对于臭氧的正面作用以及人类应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臭氧层,人们已达成共识并做了许多工作。但是,对于臭氧层的负面作用,人们虽然已有认识,但目前除了进行大气监测和空气污染预报外,还没有真正切实可行的方法加以解决。(注)ppm:百万分之一(1)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空气中臭氧水平提高到005ppm,入院就医人数平均上升710。(2)根据文意,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比喻意义。它既是上天赐予人类的一把保护伞 , 有时又像是一剂猛烈的毒药。保护伞”比喻:“毒药”比喻: 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2分)10. (5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电脑,是21世纪的高科技产品,它五花八门,丰富多彩,让人爱不释手。毫无疑问,在现代社会里,电脑的作用无可替代。你对电脑了解多少呢?请以“电脑”为话题写一篇科学小品文。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语言生动,恰当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不少于600字。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20分) (共4题;共20分)1-1、1-2、1-3、1-4、1-5、1-6、1-7、1-8、1-9、2-1、2-2、2-3、3-1、3-2、4-1、4-2、二、 阅读理解(50分) (共5题;共48分)5-1、5-2、6-1、6-2、6-3、6-4、7-1、7-2、7-3、7-4、7-5、8-1、9-1、9-2、三、 作文(50分) (共1题;共52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