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若为王》同步训练.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314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若为王》同步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若为王》同步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若为王》同步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我若为王同步训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11题;共3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B . 一道孤立的线很难说有什么生命力,是险峻的环境孕育了桥之生命,是山岩、树丛及急流的多种多样的线的衬托,才使索桥获得了具有独特生命力的线的效果。C . 如果煞它风景,将江南水乡或威尼斯的石桥拆尽,虽然绿水依旧绕人家,但彻底摧残了画家眼中的结构美,摧残了形式美。D . 无论是木桥还是石桥,其身段的纵横与桥下的水波协同谱出形与色的乐曲。2. (5分)用一句话概括第二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 (5分)谈读书以典型的事例、精辟的语句论述了读书的_、读书的_以及读书的_,告诉人们要以_读书,激发人们_,完善自我。 4. (3分)辨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_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_好像我背上的同他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_5. (3分)从表达方式看,渡荆门送别这首诗的首联属于_,它交代了远渡的_和此行的_。 6.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 竭尽 碣石 短褐 浪遏飞舟B . 指摘 贬谪 鸣镝 谪居九江C . 熙攘 知悉 熹微 嬉笑怒骂D . 憎恶 烦恶 可恶 恶名昭彰7.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 无论他们怎样丑漏,怎样顽劣,怎样?也会被人们像捧天上的星星一样地捧来捧去,因为他们是贵人。B . 我将看见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低头、鞠躬、匍匐,连同我的尊长,师友。C . 我将听不见人们的真正的声音,所能听见的都是低微的,柔宛的,畏葸和娇痴的,唱小旦的声音。D . 我将把我的臣民一起杀死,连同尊长和师友,不准一个奴种留在人间。8. (2分)给下列一段话中的横线上,选填一组恰当的关联词。( )我将没有过失,_没有人敢说它是过失;我将没有任何罪行,_没有人敢说它是罪行。没有人敢呵斥我,指摘我,_把我从王位上赶下来。_赶下来,就是我不为王了。A . 由于 因为 除非 但是B . 因为 由于 除了 然而C . 因为 因为 除非 但是D . 由于 由于 除了 然而9. (5分)综合性学习。2015年是安徒生诞生210周年,你们班要举办一次纪念活动,纪念这位给一代又一代儿童带来感动和快乐的童话巨人。同学们都以极高的热情积极筹备。请你为这次纪念活动确定一个主题。10. (3分)你从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横线处。瓦尔杰茨基公国国王弗里德里赫乘着马车,被 _(狂野 狂热 热情)的人群簇拥着走得正欢,忽然晴天霹雳似地有一封信_(堕落 降落 飘落)到他的膝上,不知是谁 _(扔 投 射)进来的。11. (2分)仿照示例,运用古诗文名句,再写一句话。示例: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仿写:结识古仁人_,_。二、 能力提升 (共12题;共32分)12. (2分)下列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次艺术节办得栩栩如生 , 全校师生交口称赞。B . 执法部门要善于虚张声势 , 使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C . 老师几句点评,使我茅塞顿开:“啊,这篇文章原来还有这么深刻的内涵”。D . 我们每年都在家乡植树,现在,那里的树已是鳞次栉比 , 鸟儿也回来了。13. (2分)与“王即购之千金”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 吾干将、莫邪子也B . 困于心,衡于虑C . 为子报之D . 夫战,勇气也14. (2分)对下面文段中使用的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我家院里的那两盆夹竹桃红的似火,白的似雪,它们融洽地开在一起,使我顾而乐之。站在大门内,它们静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开败了,又开出一朵花。 从春天一直到秋天,从迎春花一直到菊花,它就那样开着,同院里其他花比起来,那韧性不是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照吗?在和煦的春风里,在盛夏的暴雨中,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什么茂盛,也看不出什么衰败,只是花败又花开,点缀着这小院。A . 第句中将两盆夹竹桃的颜色分别形容为“火”和“雪”,形象地写出了夹竹桃的艳丽和素洁,红白相映,令作者喜爱无比。B . 第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夹竹桃的默默无闻,不慌不忙,丝毫不引人注意,以致受人冷落。C . 第句使用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夹竹桃的韧性特点,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D . 第句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明了夹竹桃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坚韧,为小院点缀色彩。15. (2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襄阳“环保奶奶”运建立当选全国十大“最美家乡人”称号。B . 教育是传播优秀文化、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C . 万名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助力襄阳共创“全国文明城市”。D . 通过“我心中的英雄”评选活动,全社会掀起了“崇尚英雄,精忠报国”的热潮。16. (5分)父母的心为什么起名“父母的心”?“心”在文中有何含义,起到什么作用?17. (4分)月迹的作者是_,原名_,_代作家,_(地名)人。18. (2分)下列句中都用了引号,其中引号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万岁,万岁,万万岁!”B . “有道明君!伟大的主上啊!”C . 在电影刊物上看见一个影片的名字“我若为王”。D . 我若为王,我的姓名就会改作“万岁”,我的每一句话都成为“圣旨”。19. (2分)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宝玉即转身去了,一时回来,再看,已换了冠带;_,越显得面如敷粉,唇如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下面半露松撒花绫裤腿一串四颗大珠,用金八宝坠角仍旧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共攒至顶中胎发,总编一根大辫,黑亮如漆,从顶至梢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A . B . C . D . 20.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留恋 流连忘返 厉害 利害得失B . 质疑 不容置疑 符合 随声附合C . 变换 变幻莫测 旁证 旁征博引D . 谄媚 缠绵悱恻 大意 微言大义21. (2分)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正确的是( )。A . 经过十几年的建设,上海浦东新区高楼林立,环境宜人,给人面目全非的感觉。B . 今天是圣诞之夜,无法回家的同学聚在一起,又唱又跳,享受天伦之乐。C . 我将看见所有的人们在我面前低头、鞠躬、匍匐,连同我的尊长,我的师友,和从前曾在我面前昂头阔步、耀武扬威的人们。D . 同学们对如何用好语文读本介绍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最后我想补充两点作为抛砖引玉吧。22. (2分)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请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某校在学校礼堂举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主题演讲比赛。比赛进行到一半时,不少同学在下面讲小话,影响了会场秩序。小华作为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他对大家说:“_,_。”小华说完后,会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不超过60个字)23. (5分)仿下面句子,再写一个句子,字数相等,句式一样。例句: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竟不过是苍蝇。仿句:三、 阅读题 (共2题;共28分)24. (10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中学课本里鲁迅先生的文章,让我认识了那位在咸亨酒店里以几粒苗下酒的孔乙己。且莫言他的潦倒和窘迫,留在我记忆里的是他那似乎永远也脱不下的长衫。孔乙己无疑是旧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代表。透过他那破旧的长衫,我们窥见的是那个时代的无奈与守旧,是那种既不愿意承认窘境又执意恰守“清高”的心态。这,不得不让我寄予极大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虽不见了孔乙己的长衫,但类似的人却远没绝迹。虽说一些人不再身着那灰布长衫,但在他们名牌服饰的里面还固执地罩着那件脱不下的无形的“长衫”。很显然,这“长衫”存在于人们的意识深处。它禁锢了思维方式的变化,妨碍了观念的更新和思想的解放,使一些人的视野不能开阔,目光流于短浅。在现实生活中,何曾不见这“长衫”一如影子似地制约和束缚着我们?我们这个时代倡导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而在一些人眼里,这只是一句书面的口号,一些文字材料上的“添加剂”。这些人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处处为自己考虑,不愿放弃既得利益,把解放思想当作装点门面的饰物。毕竟我们生活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必须迅即脱下那陈旧的“长衫”,做一个健步如飞的先行者,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弄潮儿。遗憾的是。那些”长衫者”对瞬息万变一日千里前形势无动于在,依旧我行我素。沉浸于往日的陈规陋习之中,甚至连承认那件长衫存在的勇气都没有。只要我们认真搜寻和思索一下周围的人和事,就不难发现,这该死的“长衫”还继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现实生活的舞台上仍然存在着那不死的身影。我们到底是以此为荣,还是以此为辱? 孔乙己的时代早已消失。往昔渐去渐远,思想常虑常新。只要触及到关于思想关于观念的问题,我便会很自然地想到孔乙己那件灰布长衫。这互不关联的东西所引发的思考,一直萦系于心。可以断言,彻底脱下“长衫”之日,便是时代进步之时。(1)从全文看,当今社会中的一些人身穿的“长衫”指的是什么?(2)作者对穿着长衫的孔乙己的态度是复杂的,“同情和怜悯。“其间夹杂些许困惑”。而对当今社会上的“长衫者”,作者的态度又是什么?(依据第段内容归纳出两个词回答。)25.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十八岁那年的单车十八岁那年,李卓看到别人骑着单车跑来跑去,十分羡慕,吵着要母亲买一辆,父亲横着眼说:“别做梦!有本事自己去买!”李卓发了一个月脾气。母亲心疼儿子,就买了一辆旧单车,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推回了家。李卓骑上单车就跑,天天呼朋唤友,在集镇上闲逛。只有在外面没处混的时候,他才会回家,迎接他的自然是父亲铜铃般的眼珠子。李卓把他爹当空气,吃完饭,跨上单车又风一样飘走了。那一天,李卓没有骑车出门。单车在墙角拧着脖子,父亲越看越来气,举起一把锄头,攒足力气砸了下去。单车散了架。“你”李卓正从外面回来,抄起一根扁担,横在父亲面前。母亲赶紧跑过去夺下了扁担。父亲本来体弱,这回又气又恨,病倒了。第二天,李卓在埋头收拾衣服,母亲惊诧地问:“你要干啥?”“你别管。”李卓头也不回, , 走了。“有本事你就别回来!”病床上的父亲吼道。李卓走后,母亲每天晚上都会把李卓的饭留在锅里。半夜,父亲起来喝水,总忍不住揭开锅盖看看。李卓真的有半个月没回家了。母亲急了,找男人吵。父亲便四处打听李卓的下落。母亲依然每天都给李卓留饭。父亲依然每晚都揭开锅盖看一眼。两个月后的一天中午,母亲在打盹,听到屋里有响声,睁开眼。儿子正打着赤膊一门心思地擦着一辆新单车。父亲斜着眼看他,他装着不知道。母亲万分高兴,跑到厨房打了一大碗溏心鸡蛋。李卓吃着鸡蛋,母亲在一边说:“这次你爸的病一直不见好,今天你把他驮到医院看一下吧!”李卓不作声,站在单车旁,低头摸着崭新的龙头。父亲不愿意,母亲硬把他推到单车边,架了上去。李卓在前面使劲蹬车。父亲紧紧地拽着座凳下的立杆。父子俩你不理我,我不理你。走了一程,父亲手一松,就从单车上掉下来了。李卓两条长腿支挺了车,不耐烦地说:“又怎么了?”“我不走了。”父亲说,“你这辆车是哪里弄来的?借的?偷的?抢的?”“关你什么事!”“我是你爹!”“起来!”父亲没动。“不起来拉倒!”李卓按了一把车铃,“叮铃铃”跑了!父亲爬起来,拍拍屁股,看见李卓又把单车骑回来了。“我说单车是给人家搬砖挣钱买的,你信不信?”李卓的口气缓和了一些。父亲看了看儿子,脸和胳膊都晒得黑黝黝的。“这还差不多。”他嘟哝了一句,就往单车上坐。儿子伸手拉了他一下:“我要冲了,你抓牢。”父亲犹豫了一下,伸出手环住了儿子的腰。李卓身体一震 , 顿了一下,脚下一蹬,单车就飞跑起来,身后留下了一串清脆的车铃声(1)小说以“_”为线索,情节生动,请根据故事的情节在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故事情节:母亲购买旧车_李卓挣钱买车_(2)填入第段横线里的句子,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 . 顶着火辣辣的太阳B . 冒着冷丝丝的寒风C . 迎着雾蒙蒙的细雨D . 踩着金灿灿的落叶(3)文章第段与第段都写了_和_的内容,请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_。 (4)你认为文中的李卓是一个怎样的人? (5)细读第段,结合划线的词语,说说结尾的妙处。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11题;共3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二、 能力提升 (共12题;共32分)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三、 阅读题 (共2题;共28分)24-1、24-2、25-1、25-2、25-3、25-4、2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