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410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联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山门圮于河(p) 棹数小舟(zho)B . 曳铁钯(y)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zhng)C . 湮于沙上(yn) 啮沙为坎穴(ni)D . 石必倒掷坎穴中(zh) 溯流逆上(s)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羁绊 囊荧映雪 烦燥 根深蒂固B . 旁鹜 无与伦比 恣雎 歇斯底里C . 荒谬 相形见拙 蹂躏 遮天敝日D . 慰藉 冥思苦想 残损 不言而喻3. (2分)下列句子中的划横线词使用准确的一项是( )A . 小明一边在田里干活,一边埋怨家人没有给他良好的条件,可谓任劳任怨B . 周日我们小学的同学和老师在世纪公园聚会,大家萍水相逢 , 高兴得手舞足蹈。C . 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地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了。D . 学习上要讲究方法,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能使我们的学习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4. (2分)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承德的仲春时节是耕耘的季节。B .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面前充满信心。C .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D . 环境治理一定要避免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的恶性循环。5. (2分)将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爱的饰物。鸭蛋络子挂了多半天,什么时候孩子一高兴,就把络子里的鸭蛋掏出来,吃了。端午的鸭蛋,新腌不久,只有一点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有的样子蠢,有的秀气。头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丝线打好了络子。有!一要挑淡青壳的。鸭蛋壳有白的和淡青的两种。端午一早,鸭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个,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挑好了,装在络子里,挂在大襟的纽扣上。二要挑形状好看的。别说鸭蛋都是一样的,细看却不同。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茨威格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托尔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B . 牛汉在回顾自己所走过的人生道路时,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在我的母亲中,朴实的文字表达对母亲深切的怀念。C .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的怀念。D . 韩愈在马说中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强烈不满,希望他们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8分)7. (28分)阅读狼完成下列小题。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其受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寤,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给划线字注音。_目似瞑尻尾假寐狼亦黠矣(2)解释词语。意将隧入_ 断其股_一狼洞其中_ 意暇甚_(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4)“缀行甚远”、“并驱如故”可看出狼的什么特点? (5)屠夫杀狼的经过,从中可以看出屠夫的什么特点? (6)“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发? 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注】本诗作于唐高宗仪凤三年(公元678年),骆宾王因上疏论事触犯武则天,被诬而下狱。(1)诗中的“玄鬓”指的是_,“南冠”指的是_。 (2)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 默写 (共1题;共20分)9. (20分)古诗文名句填空。(1)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2)何当共剪西窗烛,_。(李商隐夜雨寄北)(3)_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4)_ , 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5)_ , 零丁洋里叹零丁洋。(文天祥过零丁洋)(6)_ , 零丁洋里叹零丁洋。(文天祥过零丁洋)(7)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8)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9)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10)过尽千帆皆不是,_。(温庭筠望江南)(11)_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12)_ ,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13)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_?_?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14)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_ , _ , 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15)很多古人的作品,总让我们陶醉于当时的明月清风、松柏竹林。其实,_?_?只要我们保有内心的一份闲适和豁达,再平凡的生活也有诗意,再繁杂的日子也能美丽。(用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句子作答)(16)面对浮躁的世界,我们更需要坚守内心的安宁与从容,_ , _ , 要知道贫贱亦能安乐,富贵不可骄人,囿于处境便会无视风景,只顾赶路将致心灵迷失。(用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的句子作答)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10.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最温暖的一片阳光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其实母亲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得像天上的一片云。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候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的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用手紧攥着她那像枯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地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片阳光(1)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2)品味语言,回答问题。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段画线句。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结合语境,赏析第段中划线的词语。那长裙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3)请结合第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 (4)文章在构思和写作手法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发现和见解。 11.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一棵树的智慧秦若水我喜欢这片黑槐林。它就在我们学校四百米跑道内的操场绿地里。一棵连着一棵。排着有序的队列,像出操的莘莘学子。我更喜欢把它们比做宁静的港湾,它们随着跑道成弧形排列,真的很像静谧的怀抱。早晨或者傍晚,它们沐着阳光而肃立,我就静静地站在某棵树的下面,看它的绿意葱茏,看它的枝繁叶茂,看它的子女成群。看它的舍家幸福,常常看得我满心欢喜。我最喜欢的是看黑槐树开花。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不争艳,不媚俗,只开自己心喜之花,只做自己的白衣仙子。然后,会结夹子,名日槐角,字连墩。清清爽爽开花,利利落落做树,可以与他人无关,确实与他人无关。所以,我一直在等黑槐林的黑槐开花。从第一片叶子,到叶满枝头,再到浓荫铺地,我天天都去观望。有布谷路过、鹊鸟登枝。却没有看到黑槐开花。走过春,走过夏,黑槐林一直沉默着,没有开花。如果不是因为太心伤,我相信它们是不会这样做的。它们在无声地抗议着什么。去年7月,那是一幅多么美丽的景象。黑槐林里每一棵黑槐树都约好了似的憋满了槐米,串串篷篷。喜气洋洋。那真是个夏天的样子啊。再过些时日。就会有白色的小米粒样的花开,然后那些叫槐连墩的娃娃们便会跑出来,吹着淡淡的药香,浸润着整个林子。那个时候学校已经放假,静寂的林子是鸟鹊们的天堂。清晨或者傍晚,我还是常常踱过去。享受清闲宁静。有一天,暮色四合时,我踱过去,突然发现一地残枝断叶,抬头望,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原来密不透风的叶盖已经稀稀疏疏、透天望月。枝折花去,满地凄凉。饱受磨难的它们抗议是应该的,就像那倔强骄傲的牡丹。三年前,有个女学生从自家牡丹园里移了一棵叫“洛阳红”的牡丹给我。欣喜之余。我忙买了一个超大号的白瓷花盆栽种。那“洛阳红”在田里已长多年,年年花开如酒,香醇香艳无比。学生送我时,它已有花蕾待放。我精心呵护。时时察看。期待它硕大的花朵开放。有个朋友对这棵“洛阳红”也垂涎得很,天天过来探望,并请求我分些给她。手起刀落,我在花盆里切了半株牡丹,连根带叶带花蕾送给了她。一个月后,朋友告诉我,那丰株牡丹花没开便好端端地死去了。我的何尝不是?我留下的半株牡丹虽然成活,但自缩花蕾,不再开花。秋来时,它早旱褪下叶子,关了家门。三年过去了,任我怎样浇水施肥,它也只是长些绿叶,不见开花。移了它的魂,切了它的骨,它变成了冷美人,不给花貌,不给笑容。它静默着抗议,用不开花的方式。所以,我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去年断枝断骨,妻离子散,换了谁都会抗议。又是暑假,学生离校,林子寂静。前两天清晨,我去黑槐林做瑜伽,猛抬头,看到有树头顶小小黄黄的花蕾,一锥锥,一蓬蓬。槐米!我惊呼。接下来的几天里,它们都次第捧出各自的花蕾,整个黑槐林黄绿绿地静默着。痛,谁也不会忘记。但黑槐们和牡丹不同,它们选择了继续开花,并且用开得更好更美的方式去抗议往年的不公,同是用静默抗议,牡丹贞洁,千年冷漠,誓死不理;黑槐智慧,漠视痛苦,淡泊宁静。它默默地活好在自己的季节里,尽职尽责,按时开花,活好在当下,用最自然最朴素的方式。我惊叹一棵树的智慧。(选自知识窗2012年第8期,原文有改动)(1)请按照时间顺序,梳理文中黑槐树的经历。时间_今年由春到夏今年暑假经历一树槐米皆被乡里街坊们尽数采去_(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黑槐树开不出惊世骇俗的艳绝丽绝之花,它的花很小、很白,一蓬蓬,一穗穗,那么小心。那么内敛,那么自得,默默地开着自己的花。(3)“我”推想“今年黑槐林拒绝开花已成定局”的原因有哪些? (4)文章使用什么方法来凸显“一棵树的智慧”?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智慧”的内涵。 六、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12. (3分)在海底两万里一书中,当破冰遇到困难时,尼摩船长想到的办法是_,书中尼摩船长拯救诺第留斯号和其他人生命的事情还很多,比如在遇到_的险情时,尼摩船长_的办法,化险为夷。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13. (13分)学习了“荷”专题后,你们班围绕“荷”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1)【咏荷诗会】周一班会课上,你们开展了以“咏荷”为主题的赛诗会。你在赛诗会上朗诵的是_(作者)的_(诗词题目)。假如你是主持人,你在赛诗会上的开场白是:_。(2)【赏荷题诗】请欣赏下面两幅荷花图,并从自己所读过的诗词中找出两句诗作为其中一幅的题诗。甲图乙图(3)【议荷明理】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分点简述“荷”的象征意义。(至少写出2点)资料一:在中国的传统蓝印花布中,有许多是由动植物和花鸟组合成的吉祥纹样,如将莲花与鲤鱼组合在一起,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祝愿。又如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示夫妻恩爱;再如莲谐音“连”(生),民俗有“连生贵子”的取意!资料二:1916年8月16日,孙中山被邀请在杭州西湖欣赏景色,看见湖中盛放贞洁的荷花,不禁感叹:“中国当如此花。”这表明孙中山先生希望中国人都能像荷花那样高尚挺立,磊落光明,也寄望新兴的中国能像荷花那样灿烂芬芳,香飘四海。资料三:荷花是印度的国花。古印度是佛教发源地,佛家认为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为圣洁之物。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像的座基,就是由荷花瓣组成的。荷花的柔软、清香、洁净、吉祥及其不同流合污的品格为世人称颂。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 (5分)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面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尽管不曾付诸行动,但这都是真情流露。请以“有时,我也想_”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内容具体。(2)中心明确、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地名、人名。(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500字左右。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8分)7-1、7-2、7-3、7-4、7-5、7-6、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8-1、8-2、四、 默写 (共1题;共20分)9-1、9-2、9-3、9-4、9-5、9-6、9-7、9-8、9-9、9-10、9-11、9-12、9-13、9-14、9-15、9-16、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8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六、 名著导读 (共1题;共3分)12-1、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13-1、13-2、13-3、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