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2930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冀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冀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9 古诗词鉴赏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 (7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戏题盘石王维可怜盘石临泉水,复有垂杨拂酒杯。若道春风不解意,何因吹送落花来?【注】可怜:可爱。(1)请发挥想象,描绘一,二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三,四两句。 2. (6分)阅读杜甫蜀相一诗,回答后面的问题。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首、颔、颈、尾四联的内容。 首联:_ 颔联:_颈联:_ 尾联:_(2)试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3. (10分)“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天净沙秋思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4. (10分)阅读下列古诗,回答小题。秋词(其一)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古人写诗填词讲究炼字,谈谈诗歌第三句中“排”字的表达效果。 (2)下面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诗歌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B . 诗歌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秋天的独特感悟。C . 这首诗通过对秋景的描写,体现了萧瑟空虚、冷落荒凉的感伤情调。D . 全诗虚实结合,由虚入实,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5. (7分)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写了洞庭湖和的特点。(2)全诗抒写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6. (6分)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乙】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分别从“_”和“_”的句子可以印证。(2)这两首词都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从辛弃疾的”_ ,_”和陆游的 “_ , _”诗句中可以看到,同时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3)这两首词都写了作者当年戎马倥偬的征战生活,不过辛弃疾是写_中的畅想,陆游写的是对往事的_ 。从表达方式看,第一首主要是_,第二首主要是_ ,不过两首词都融入了浓重的抒情。7. (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这首词上阙描写了边塞的什么景物?请用原词中的关键词语回答。 (2)有人认为,“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你的看法呢? 8. (10分)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后面问题。幽居初夏陆游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注箨(z)龙,就是笋。木笔,又名辛夷花。两者都是初夏常见之物。瓯(u):杯子。(1)结合“叹息”一词,探究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试结合“草深” 、“鸣蛙”两个词语,赏析“草深无处不鸣蛙”这句的妙处。9. (1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秋风里,老木沧波无限悲。【注释】帘旌:酒店或茶馆的招子。横分:瓜分。徙倚:徘徊。(1)全诗抒写了在特殊时间和地点的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仔细品味第三联中“万里”“三年”这两个数词的表达效果。 10. (4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这首诗的颈联和颔联所写景物有何不同? (2)这首诗的首联和尾联所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 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 (10分)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说其“妙在首联”,请你分析首首联妙在何处?(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12. (10分)古诗词赏析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诗中颔联句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试分析其作用。(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13.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1)“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两个比喻句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其妙处。(2)词的下片抒发了哪几种情感?请概括作答。14.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后面问题。醉花阴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1)这首词以“_”贯穿全文,上阙写_;下阙写_。 (2)此词中“_,_,_。”这三句体现了“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意思。 (3)对这首词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词的上阙诉说了诗人在重阳佳节这一天,从白天“愁”到深夜的情景。“愁”什么?没明说。但从守着香炉挨时光和玉枕独眠,可以体会到诗人孤寂之苦。B . “暗香盈袖”四字衬托了诗人愁苦的心境:若是欢快热闹的场面,淡雅的“暗香”是很难闻到的;唯其孤独冷清之境,才能体会到“暗香”充溢衣袖。C . 由“暗香”而至赏菊(黄花),由赏菊而至观照自身:在风雨中摇曳飘零的菊花啊,花瓣细长而纤弱,实在惹人怜爱,观照诗人自己因思念丈夫而憔悴比菊花更甚,怎不令人销魂?D . 全词刻画了一个文静、贤淑的妇女形象:思念丈夫,却不埋怨丈夫,让思念折磨自己,也不从笔下流出“思念”的字眼。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 (10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军 城 早 秋严 武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注】严武(726-765):字季鹰,华阴(今属陕西)人。曾任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广德二年(764)秋率兵西征,击败吐蕃军队七万多人。(1)古人讲究炼字,请你分析“朔云边月满西山”中“满”字的妙处。(2)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16. (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1)诗的尾联“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说,看着人家垂钓,自己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里隐喻自己_,言外之意是_。 (2)“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二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赏。请作简要赏析。 17.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戍鼓断人行 , 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注释】戍鼓:军鼓。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长:一直,老是。况乃:何况是未休兵:战争还没有结束。(1)“舍弟”何意?诗人身在边境异地,看到的是边境的霜露、边境的月亮,却说“月是故乡明”,你认为诗人想要表达什么情感? (2)从全诗看,诗人“忆舍弟”的原因有哪几个? 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小题。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注释】行路:指春天的行踪。取:问。因风:趁着风势。(1)根据词句内容推想这首词所写季节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仲春B . 暮春C . 孟夏D . 仲夏(2)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同时也蕴藏着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无奈,所以这是以乐写哀。B . 这首词写得跌宕起伏,词人希望有人知春去处,唤春归来;然无人知晓,于是词人寄希望于黄鹂能知春踪迹;遗憾的是黄鹂也飞过蔷薇花丛。C . 全词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在自问自答之中饱含词人忧怨、惆怅之情。D . 此词写于词人被贬之时,词人借伤春悼春来抒写暮年无为的感慨:老大无成,春风得意的往日一去不复返了。19. (7分) 阅读古诗,回答相关问题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绦(to):丝带。(1)一、二两句中,诗人用“碧玉”“绿丝绦”,写出了早春杨柳的哪些特征?(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是千古流传的名句,它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五、 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20. (8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请把“草色遥看近却无”这句诗所呈现的景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2)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1. (6分)课内诗歌鉴赏。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本诗首联写春望所见。句中一个“_”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_”字,让人满目凄然。(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对上面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B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表现了词人渴望率师北伐,统一南北的美好愿望,也表达了词人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C . 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敌、建立功业。D . “八百里”出自世说新语,用典贴切,描绘了秋天沙场点兵场面的辽阔、宏大与苍凉,烘托出一幅肃杀、庄严的战争画面。(2)词末有“可怜白发生”一句,联系整首词,说说词人为什么感慨“可怜”?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主旨情感 (共10题;共79分)1-1、1-2、2-1、2-2、3-1、4-1、4-2、5-1、5-2、6-1、6-2、6-3、7-1、7-2、8-1、8-2、9-1、9-2、10-1、10-2、二、 描述画面 (共4题;共40分)11-1、11-2、12-1、12-2、13-1、13-2、14-1、14-2、14-3、三、 品味炼字 (共3题;共27分)15-1、15-2、16-1、16-2、17-1、17-2、四、 名句赏析 (共2题;共17分)18-1、18-2、19-1、19-2、五、 表现手法 (共3题;共24分)20-1、20-2、21-1、21-2、22-1、2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