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70147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4课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与运用 (共8题;共29分)1. (9分)指出下列诗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就有一种声音/在新割的草地周围的树篱上飘荡,/那就是蝈蝈的乐音啊!_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_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_2. (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 . 妖娆(ro) 重荷(h) 绮丽(q) 苦心孤诣(y)B . 绯红(fi) 商酌(zhu) 执拗(o) 廓然无累(li)C . 憎恨(zn) 狭隘(i) 自诩(y) 根深蒂固(d)D . 芳馨(xn) 摇曳(y) 匀称(chn) 戛然而止()3. (5分)雪的体裁是_,选自_,我们在七年级学过的文章_与雪的出处相同。本文的作者是 _,他的原名是_,他的两部小说集是_、_,散文集是_。4.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B . 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C . 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D . 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5. (2分)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 . 按写作年代的先后排列下面的作品,正确的顺序是与朱元思书、过零丁洋、山坡羊潼关怀古。B . 送东阳马生序选自宋学士文集,作者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本文是一篇赠序。C . 山坡羊潼关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两篇作品,前者是曲,后者是词,其中“山坡羊”、“水调歌头”分别是曲牌名和词牌名;“潼关怀古”、“明月几时有”是题目。D . 赤壁、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水调歌头这三篇作品的作者分别是杜牧、刘禹锡、苏轼,他们都是唐代文学家。6. (2分)对蝈蝈与蛐蛐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这首诗的意境既精微优美又广大深邃,是诗人生命情感对大自然的敏锐的心灵感应,使人们深深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美之情。B . 这首诗感情真挚,情调明朗,形象生动,层次分明,语言清新,词藻华丽,是英国有史以来以昆虫为题的诗中出类拔萃之作。C . 这首诗的前后两部分形成对照关系。前一部分写夏天室外的蝈蝈,后一部分写冬天室内的蛐蛐;前后两部分都是开头点明主旨。D .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把冬天的蛐蛐和夏天的蝈蝈巧妙地联系起来,把读者的思绪从局促的室内引向广阔的世界。7. (2分)下面对法国诗人列那尔的牛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头牛留着,蹄子插在土中,凝视着,双角倒影,忘掉了自身。A . 这首诗以形写神,“插”字造形,“凝视”传神。这头牛已是心力交瘁,不堪重负了,但他依然不改初衷,不辱使命,不卸重担,留在这眷恋不已的热土中。B . “忘掉了自身”是说牛只顾“凝视”自己美丽的双角的倒影,顾影自怜而忘了自己的苦难。C . 这首诗中的“牛”,既可视为纪实形象,也可视为象征形象,将它移情于人、事、物,皆可引起共鸣。D . “一牛”可视为默默者、拳拳者、勤勉者、甘之如饴的献身者等,他们将成为我们心灵深处一座自勉的美丽雕像。8. (5分)囚歌最后一段“烧掉”与“永生”互相矛盾吗?为什么?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72分)9. (27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题李凝幽居贾岛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1)对这首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题李凝幽居”中“题”字的意思是“写”,“幽居”的意思是僻静处。B . “闲居”句中“少邻并”的意思是说李凝自小就有邻居紧挨着做伴。C . “僧敲”句中的“敲”,传说也曾想作“推”,“推敲”一词即来源于此。D . “幽期”句中的“幽期”指归隐的约定,“不负言”表示不违背诺言。(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B . “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C . 中间两联重在叙事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D . 全诗写的事虽然不大,感情不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3)这首诗体裁是_,“推敲”一词炼字故事发生在诗人和另一位唐代大诗人_的偶遇中。 10. (2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题。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微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梦乡”是什么意思?这说明了什么?(2)第1节诗是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夜”的静谧的?(3)写出这首诗第一节押韵的韵脚?11. (20分)诗歌鉴赏。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1)这首小诗选自繁星春水,作者是_,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_”著称。(2)如果把“惊羡”改为“羡慕”好不好?为什么?(3)你从这首诗悟出什么道理?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与运用 (共8题;共29分)1-1、2-1、3-1、4-1、5-1、6-1、7-1、8-1、二、 诗歌鉴赏 (共3题;共72分)9-1、9-2、9-3、10-1、10-2、10-3、11-1、11-2、1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