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9081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四校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次作业检测(1月)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3分)1. (11分)“初心”是一个美好的词汇,它关乎生命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请积极参与“学语文悟初心”主题活动,完成下列各项任务。 (1)【画说“初心”】为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初心”二字的本源,第一小组展示了以上材料。细心的你发现两段“解说”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图一“解说”中“_”改成“_”图二“解说”中“_”改成“_”(2)【读文赏句】不忘初心女:什么是初心?可能是一个远大的志向,世界能不能变得更好,我要去试试;也许是一个质朴的愿望,凭知识改变命运,靠本事赢得智慧。男:有的初心,走着走着丢失了;有的初心,走得再远,我们依然会坚定地靠近它。女:初心在最开始的时侯,往往简单、朴素,但它会慢慢长大,就像一颗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又仿佛站在零的起点,慢慢绵延成很长很长的道路。男:到最后我们会发现,所谓初心,就是在所有的愿望、誓言和梦想当中,离自己的本心最近的那颗心。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第二小组朗诵不忘初心,赢得阵阵掌声。请品读朗诵词,找出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 )A . 开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引起人们对“初心”的思考。B . 画线句中的“;”表示两个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C . 划线词“简单”“慢慢”“起点”“绵延”词性相同,都是形容词。D . 结尾合诵时,应当语调激昂、铿锵有力。(3)第三小组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分享他们阅读朝花夕拾的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在图中处填写相应内容。2. (12分) 学旅行是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开展研学旅行,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在这个宜人的季节,让我们一起去研学旅行吧。(1)【写标语】研学旅行不同于一般的旅游。在出发前要对旅途中要接触到的内容进行研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在行走观察时欣赏风景,认识了解古人、今人。请根据以上提示将本次研学旅行的主题语补充完整。先研究、学习,出发前有数;_。(2)【定设计】本次研学旅行的路径是这样的:仲宣楼荆州街夫人城古隆中。下面是据此拟定的研学旅行活动设计,请补充完整。A、仲宣楼上诵登楼赋; B、荆州街前看拱券门;C、夫人城上讲韩夫人; D、_。(3)【提建议】研学途中,同学们站在夫人城上看汉江。因为连日持续降雨,只见樊城一侧河水清澈,襄城一侧明显混浊,呈现出泾渭分明的景象。同学们纷纷为保护母亲河,改变襄城区这种现状提建议,请你也写一条建议在下面。(4)【做研究】下面是此次研学过程中的解说词(部分),请研读之后,写一段总结归纳的话,要求概括出襄阳这座城市的最突出的特点。(不超过15个字)A、仲宣楼位于襄阳城东南角城墙之上,为纪念东汉末年诗人王粲(建安七子之一)作登楼赋而建,因王粲字仲宣故名,又名王粲楼。B、据史书记载,东汉荆州治牧所设在襄阳,荆州街由此得名。明代在荆州街的北段建有拱券门,其上有“荆州古治”匾额。C、东晋中郎将、梁州刺史朱序的母亲韩夫人筑城抗敌有功,后人称襄阳城西北角一段城墙为夫人城。城上勒石额“夫人城”,并立有“襄郡益民胜迹,夫人城为最”等碑。D、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历史上著名的“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按要求默写。(1)深林人不知,_。(王维竹里馆) (2)_,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_。(韩愈晚春) (4)马上相逢无纸笔,_。(岑参逢入京使) (5)杜甫望岳中,全诗无一个“望”字,却句句写向岳而望。其中,“_,_”写出了诗人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_,_”又表达了诗人激荡的心境和开阔的眼界。 (6)杨绛先生走完了她一个多世纪的人生历程,安然辞世。她丰厚的文学遗产和非凡的人格魅力,将永远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正所谓“_,_”。(请用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填写) 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5分)4.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鲜血进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郑屠挣不起来,那把尖刀也丢在一边,口里只叫:“打得好!”鲁达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进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郑屠当不过,讨饶。鲁达喝道:“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诈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奉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撒开。”拔步便走,回头指着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1)选段表现了鲁达怎样的性格特点? (2)请联系原著,说说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原因是什么?并根据小说的内容,说说鲁达打死镇关西后的去向。 (3)面对恶人,粱山好汉举动各有不同:对李鬼,李逵先助后杀;对蒋门神,武松先赶后杀:对郑屠,鲁达置之死地。请结合相关情节,简析李逵先助后杀和武松先赶后杀的原因。 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5. (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三颗枸杞豆选段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能!能啊!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把它一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1)“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请分析划线词语表达效果。(2)三叔为什么说“我”“也是太阳”?6.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很快,柏油路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还绿,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经过速成的建筑物衬托,绿得很年轻。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了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露了秘密,很湿,也很诗。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的喇叭声里,那一片清荫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水果摊搬了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也不落下。那一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问题。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百万个脚印,任凭那在那枝桠间跳远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七十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再多言。(1)第段中“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一排一排挨过来”,作者这样写,意在表达什么?(2)第段中说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3)面对这棵老树,作者的态度是怎样的?交通专家的态度是怎样的?你又怎样看呢? (4)“老树是通灵的,他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他们远征而来。”假如你是蚂蚁家族的一员,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会怎样?想象一下蚂蚁和大树互相倾诉了些什么?(不超过100字)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7. (4分)解释下面的词。 天子且至_将军约 , 军中不得驱驰_使人称谢_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_8.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策之不以其道 策:_食之不能尽其材 食:_躬耕于南阳 于:_猥自枉屈 猥:_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_(2)翻译下列句子。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3)甲文划线句运用了_修辞手法,乙文主要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4)请简要概述甲文中“食马者”和乙文中“先帝”对待人才的不同态度。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 (5分)作文(1)永远的(童年、微笑、伤痛、悔恨)(2)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请你以“报答”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两题任选一题。若选23,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若选24,按自己的选材角度,题目自拟;联系生活和自 己的切身感受,围绕着一个主题自选写作角度,有真情实感。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作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真实姓名和所在学校的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23分)1-1、1-2、1-3、2-1、2-2、2-3、2-4、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3-2、3-3、3-4、3-5、3-6、三、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5分)4-1、4-2、4-3、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5-1、5-2、6-1、6-2、6-3、6-4、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1分)7-1、8-1、8-2、8-3、8-4、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