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9046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联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 . 姜逸磊,一个“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女子”,她的短视频,对日常生活进行种种毒舌吐槽,让人忍俊不禁。B . 聂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中常常吹毛求疵。C . 经过襄阳媒体的大肆渲染 , 医生靳军华捐献器官救治四人的动人事迹,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D . 襄阳是文化名城,登楼写赋王粲、草野皇帝刘秀、田园诗人孟浩然、书画双绝米芾在历史上汗牛充栋。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多读多写,至今仍不失为好的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B . 那些制造抢盐风波的人,难道不应该不受到责备吗?C . 临近毕业,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地提高。D .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曲靖市总人口为5855055人,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人口增长了7.12%,文盲率由16.2%下降为7.3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溪云初起日沉阁,_。(许浑咸阳城东楼) (2)欲为圣明除弊事,_。(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3)欧阳修在他的名作醉翁亭记中,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来描绘春天和夏天之景的句子是 _,_。(4)“唐诗崇情”:行路难中彷徨苦闷后的李白仍有“_,_” 的抱负;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_,_”, 通过对比表现刘禹锡豁达乐观的胸襟; 无题中的“_,_”,是李商隐书写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字词积累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茫茫人海中,每个人都渴望拥有一份真zh_的友谊。但是,友谊不是唾手可得的,需要彼此热chn_、真诚和坦诚,还需要放下自私之心,b_掉误会之刺,b_动信任之弦。友谊不易得,且行且珍惜!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 (2分)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深夜,我们渴望黎明;孤独,我们渴望陪伴;_,_。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庞公池(明)张岱庞公池岁不得船,况夜船,况看月而船。自余读书山艇子辄留小舟于池中月夜夜夜出 , 缘城至北海坂,往返可五里,盘旋其中。山后人家,闭门高卧,不见灯火,悄悄冥冥,意颇凄恻。余设凉簟,卧舟中看月,小傒船头唱曲,醉梦相杂,声声渐远,月亦渐淡,嗒然睡去。歌终忽寤,赞之,寻复鼾齁。小傒亦呵欠歪斜,互相枕藉。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此时胸中浩浩落落,并无芥蒂,一枕黑甜,高舂始起,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注】凉簟(din):凉席。小傒:奴仆。嗒(d)然:悄悄地。:同“含糊”。黑甜:黑甜香,即睡梦。高舂(chng):指太阳升起。(1)下列划线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缘城至北海坂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B . 往返可五里 潭中鱼可百许头(小石潭记)C . 寻复鼾齁 寻十余里(河中石兽)D . 不晓世间何物谓之忧愁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自 余 读 书 山 艇 子 辄 留 小 舟 于 池 中 月 夜 夜 夜 出(3)本文多用叠词和四字句,意蕴丰富。参考示例,为文中画横线句作批注。 示例:舟子回船到岸,篙啄丁丁,促起就寝。批注:“丁丁”指像鸟啄食般的敲击竹篙的声音,清亮短促,写舟子催促他们回去就 寝的急切,极富画面感。(4)张岱在庞公池赏月,在湖心亭看雪,结合具体内容简析两次“夜游”的不同心境。 7. (12分)阅读活板,完成小题。活板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1)下列各组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火烧令坚 藉第令毋斩B . 持就火炀之 瞬息可就C . 有奇字素无备者 睿素无北伐之志D . 殊不沾污 盖追先帝之殊遇(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唐人尚未盛为之。(3)活板与下面链接材料在介绍操作程序时有什么区别,试作简要分析。腊月早梅,清晨摘半开花朵,连蒂入瓷瓶。每一两用炒盐一两洒入,勿用手抄。坏箬叶、厚纸密封。入夏取开,先置蜜少许于盏内,加花三四朵,滚水注入,花开如生,冲茶,香甚可爱。养小录暗香汤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8. (16分)阅读目标要趁早,完成文后小题。目标要趁早有一对夫妇有两个孩子,一个叫莎拉,一个叫克里斯蒂。当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决定给他们养一只小狗。小狗抱回来后,他们想请一位朋友帮忙训练这只小狗。他们搂着小狗来到朋友家,安然坐下,在第一次训练前,女驯狗师问:“小狗的目标是什么?”夫妻俩面面相觑,很是意外,他们实在想不出狗还有什么另外的目标。嘟囔着说“一只狗的目标?当然就是做一只狗了。”女驯狗师极为严肃地摇摇头说:“每个小狗都要有一个目标。”夫妇俩商量了之后,为小狗确立了一个目标白天和孩子们一起玩,夜里要能看家。后来,小狗被成功地训练成了孩子的好朋友和家中财产的保护神。这对夫妇就是美国的前任副总统阿尔戈尔和他的妻子帕迪。他们牢牢地记住了这句话做一只狗要有目标。推而广之,做一个人也要有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却有太多太多的人,没有目标。其实寻找目标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情,关键是你要知道天下有这样一件唯此为大的事,然后尽早来做。正是你自己需要一个目标,而不是你的父母或是你的老师或是你的上级需要它。它的存在,和别人的关系都没有和你的关系那样密切。也就是说,它将是你最亲爱的伙伴,其血肉相连的程度,绝对超过了你和你的父母,你和你的同伴和领导的关系。你可能失去了所有的财产和所有的亲人,但只要你的目标还在,你就还有一个完整的系统存在,你就并不孤独和无望。我们常常把别人的期待当作了自己的目标,在孩童的时候,这几乎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你会渐渐长大,无论别人的期望是怎样的美好,它也不属于你,除非有一天,你成功地在自己的心底移植了这个期望,这个期望生根发芽,长成了你的目标。那时,尽管所有的枝叶都和原来的母本一脉相承,但其实它已面目全非,它的灵魂完完全全只属于你,它被你的血脉所濡养。我们常常把世俗的流转当成自己的目标。这一阵崇尚钱,你就把挣钱当作了自己的目标。殊不知钱只是手段而非目标,有了钱之后,事情远远没有结束,把钱当作目标,就是把叶子当成了根。目标是最终极的代名词,它悬挂在人生的瀚海之中,你向它航行,却永远不会抵达。你的快乐就在这跋涉的过程中流淌,而并非把目标攫为己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钱不具备 终极目标的资格。过一阵子流行美丽,你就把制造美丽、保存美丽当成了目标。殊不知美丽的标准有所不同,美丽是可以变化的,目标却是相当恒定的。美丽之后你还要做什么?美丽会褪色,目标却永远鲜艳。有人把快乐和幸福当成了终极目标,这也值得推敲。快乐并不只是单纯的快感,类乎饮食和繁殖的本能。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最长远最持久的快乐,来自于你自我价值的体现。而毫无疑问,自我价值是从属于你的目标感,一个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何谈价值呢?一棵树的目标也许是雕成大厦的栋梁,也许是化作一把绿伞送人阴凉。也许是化作无数张白纸传递知识,也许是制成一次性筷子让人大快朵颐还有数不清的可能性,我们不是树,我们不可能穷尽也不可能明白树的心思。我们是人,我们可以为自己确立一个目标,这是做人的本分之一。(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 (2)本文段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阅读文章段,说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确定自己的目标时会出现哪些误区? (4)结合自身实际,谈谈这篇文章对于你确立人生目标有何启发? 9. (8分) 父亲的植物学父亲是位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摸透了植物的秉性。父亲在世的最后几年,我经常软硬兼施,将他老人家接到城里小住。每每住了两天,他就神不守舍。我知道,他是惦记他的庄稼。有一次,我执意挽留他多待几天,我说:“现在是农闲,你急着回家千啥?”他的回答叫我哭笑不得。他说:“眼下正值水稻灌浆,我得盯紧点儿,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谁偷奸耍滑。”老小老小,父亲年纪大了,是不是返老还童?父亲却严肃地说:“就像小飞(我的儿子)他们上自习课,老师为什么还得坐堂?老师要是不照面,他们不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吗?你别看水稻,没有成熟之前,也是孩子呢,哪有孩子不活蹦乱跳,像大人一样自觉遵守纪律的?它们若是打盹偷懒,结的穗不打秤,准得减产。”他老人家似是而非的触类穿通,让我瞠目结舌。我是农校毕业,父亲这套耸人听闻的植物学,我领教过不是一回。有一次,父亲身体有恙,我顺道回家看他,他已初愈。说好了下午就得返程,其实是想和父母多聊几句。父亲却依然吃了饭扛着锹下地。母亲嗔怨道:“看你急不可耐的样子,你不能等他们动身再下地吗?父亲说:“我已经几天没下地了,正闹稻瘟,虽然打了药,也不知道好了没有?”母亲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父亲指了指我,低声说:“得了病的人,亲人看望,心里不是舒服许多?患了病的庄稼和生了病的人一样,脾气都大。”在父亲眼里,庄稼不是作物,而是人具备了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有活没活,他都要去看他的庄稼,和作物套近乎。一天不下地,心里就不踏实。他的逻辑令人匪夷所思,地里的庄稼就像演员,没有观众捧场它们会演得投入吗?没事,在田埂上转悠,哪怕是深情地看上它们几眼,它们也会受到鼓舞,投桃报李。在父亲看来,植物是人,而人是有脾气韵。小时候,柿子吐红,我们饥不择食地摘,往往生拉硬拽。可柿予却总赖在枝头依依不舍,索性买珠得椟,将柿树枝条也折下来。父亲看了很心痛,说:“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折枝,柿树不痛吗,来年柿树还敢坐果?柿树也是有记忆的。”父亲教了我们一招:抓住柄,反方向、顺方向各旋3圈,柿子就乖巧地落到我们手中。父亲说:“不要对柿子蛮横无理,它天生的倔犟,得顺着它,才能手到擒来。”父亲的某些举止,荒诞不经。比方说,隔那么一段时间,他会在屋前院后拍树,大有把树千拍遍的况味。父亲的解释是,他拍树,就像长辈拍晚辈肩膀,让这些树感觉到主人的重视和亲呢。树就会攒着劲长,结出大的果子长出粗的腰围。苞谷吐缨,他顶着骄阳,钻进玉米地,汗涔涔地与谷穗们一一握手,我还以为那是父亲帮助苞谷人工授粉。父亲的滑稽镜头,惹得村人嘲讽他是领导下基层视察。父亲我行我速乐此不疲,他说:“苞谷也像人,本来就是餐风宿露的光头百姓,你若是袖手旁观,它们会伸出谷穗的手来?你不嫌弃它们,主动伸出手,让它们感到和蔼可亲,它们一激动,恨否能伸出双手。”父亲还喜欢和植物说话。记得有一回,我从家里的棉地经过,摘棉的父亲正在和谁唠嗑。四顾,茫然无人。我想,许是父亲一个人劳作,自言自语,打发寂寞。那年的初冬,父亲哭丧着脸,说是到城里住了几天,没有和棉蕾拉呱儿,秋蕾抿紧嘴巴缄默不语,忘了吐絮。原来,父亲是在和棉花说话,父亲固执地认为,他一开口,棉蕾就会答腔。籽棉,是棉花的大段道白。这简直是奇谈怪论了。在父亲看来,死了的植物,也是活的。只不过以另一种形态活着而己。小时候,我锄地,锄头脱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将锄楔上去,没锄出一畦,义脱了。父亲将锄楔上,放到沟里浸浸,再锄,就不容易脱落。父亲提醒:“锄头渴了,你得勤勤地给它喝水。喝足了,它埋头干活,就不松懈卖呆了。树渴了,不是得给树喝水吗?”我说:“锄柄虽是树,但不是死了,还要喝水?”父亲说:“树死了,它的魂还在。记住,每一种植物,包括它的躯体,都是一条生命,都得善待。”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一个庄稼汉的植物学,也学到了一个庄稼汉做人的道理。(1)文中说父亲“摸透了植物的秉性”,其实在父亲眼里,植物的秉性就是_(2)文中画直线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看,这些句子的共同点是_ 。由此可以看出父亲_的性格特点。(3)作者用“似是而非”“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奇谈怪论”等贬义词来评价父亲的植物学和他的行为,这与第段的表述似乎矛盾,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10. (10分)阅读民间传说白蛇传,回答文后问题。传说四川峨眉山的一个洞里,住着一条修炼一千年的白蛇和修炼八百年的青蛇。她们虽然是蛇精,却心地善良,从不和人作对。一天,白蛇和青蛇耐不住洞中的寂寞,就瞒着师傅黎山老母,变作美丽的姑娘,一个叫白娘子,一个叫小青,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游玩。两人在西湖断桥边看荷花,忽然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眼看就要泼下来。白娘子和小青既没带伞,又不便在众人眼皮底下变化,正着急,一位温文尔雅、白净秀气的年轻书生走上来说:“两位小娘子用我的伞吧。”两人感激不尽,约好明天到宅上还伞。第二天,白娘子和小青按后生留下的地址找到钱塘门,才知道后生姓许名仙,父母双亡,寄住在姐姐家,现在一家药店当伙计。白娘子见许仙忠厚老实,心地善良,有意和他结为夫妻。许仙当然打心眼里高兴,当时便由小青撮合,二人结为夫妻。许仙成家后搬出姐姐家,和白娘子在西湖边开了一家药店。由于许仙人缘好,手脚勤快,白娘子神通广大,什么草药都找得到,他们药店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一天,许仙正在柜台里作生意,门外进来一个化缘的和尚。那和尚一见许仙,忙说:“阿弥陀佛,贫僧是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今见施主面带妖气,想必家有妖怪?”许仙大吃一惊,说:“家中只有妻子和一个丫环,哪来的妖怪?”“既然如此,”法海道,“可能你那妻子就是妖怪。你就先不要声张,等端午节时引她喝下一杯雄黄酒,一切便知。日后有事,可到金山寺找我。”端午节那天,白娘子在丈夫的勉强下喝了一口雄黄酒,马上感觉头昏眼花,忙叫小青扶她回房休息。隔了好一会儿,许仙不见白娘子动静,进房掀帐一看,只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横在床上,浑身冒着酒气。许仙当场吓得“哎呀”一声,仰面跌倒在地,死了。许仙的惊叫唤醒了白蛇。她道行很深,马上又变成人形。看见许仙吓死了,白娘子慌了手脚。手忙脚乱地和小青一起把许仙抬上床,说:“妹妹,我只有上灵山盗来灵芝草,才能救活官人。”小青忙拦:“姐姐,你现在已有身孕,这一去凶多吉少哇!”“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去了!”说罢,白娘子驾起云头,直奔灵山。守护灵芝草的灵山鹿兄鹤弟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俩仗剑拦住已盗得仙草的白娘子,三人战在一处。白娘子无心恋战,只求尽快脱身离去,加上自己已有身孕,功力大打折扣,都了几回合,早已脸红心跳,披头散发。但为了救丈夫的命,她还是发狠苦斗。“住手!”随着一声断喝,只见山主南极仙翁缓缓走上前来。白娘子自知理亏,赶忙上前拜见。南极仙翁一声长叹:“你尘缘未了,该此一劫。快快去吧。”白娘子大喜,拜了三拜,一阵风似的赶了回来。吃了灵芝草,不一会儿,许仙就慢慢睁开眼睛。白娘子长嘘一口气。许仙一见白娘子,吃惊地喊道:“你你”白娘子连忙安慰他:“官人,刚才你看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已被我杀死了。我扶你去看看。” 许仙看见一条水桶粗的白蛇被杀死在院里,将信将疑。一天,他假托要到镇江金山寺还愿,就一人动身去了。法海一见许仙便说:“施主,你脸上的妖气更重了。”许仙十分疑惑:“可我的妻子和常人并没什么两样啊?”法海道:“那是她道行深的原因。施主放心,不出一个月,老僧定会将她捉住,镇在宝塔下面,叫她永远不能再迷惑人。”许仙一听这话,想起妻子的万般好处,平时对自己可是温柔体贴,忙说:“老法师,谢谢你的好意。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相信我妻子是妖怪。今后我们夫妻俩的事,不必你烦心了。”说着便要离开。法海让徒弟拦住许仙,说:“施主现在不能走,否则你会越陷越深。”法海硬把许仙留在了金山寺。过了几天,白娘子见丈夫还没回家,心中不安,便和小青一起上镇江金山寺来寻许仙。法海手持金钵,拦住二人道:“大胆妖怪,竟敢寻上门来。真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行。”一旁的小青圆睁了双眼喝道:“老秃驴,快把我姐夫放出来,万事皆休,否则踏平你这鬼寺!”法海一听火冒三丈,大红袈裟一飘,舞动禅杖,和小青斗在一起。白娘子因道行不及法海,又有孕在身,忙拔下金钗,迎风一晃,转眼滔滔江水汹涌而来,把金山寺团团围住。一群虾兵蟹将舞刀弄棒,杀上金山寺。法海大吃一惊,慌忙脱下袈裟,向空中一甩,罩住金山寺。结果洪水涨高一尺,金山寺升高一尺,总是淹不掉金山寺。双方相持好几个时辰,最后白娘子只好退掉洪水,返回杭州。白娘子水漫金山,许仙终于明白妻子并非人类。说来奇怪,许仙这时反倒踏实了,反倒觉得妻子比许多人更可爱、更温柔善良。一天,他乘法海不注意,偷偷跑出金山寺,赶回杭州。白娘子不在家,他赶到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断桥,看见白娘子和小青正坐在一条船上。小青一见许仙,劈头就问:“你还有脸来?你怎么不带秃驴一道来捉我们?”白娘子也说:“官人,你我夫妻一场,你总知道我的为人”说着说着,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许仙非常难受,诚恳地说:“娘子,是我一时糊涂。我对不起你。”于是三人和好如初,一同回家。几个月后,白娘子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儿子,全家都高兴得合不拢嘴。满月这天,许仙正高高兴兴地办宴席,谁知法海又手持金钵上了门。许仙忙说:“老法师,我妻子到底是人是妖,是好是坏,我比谁都清楚。但我很爱她,她也很爱我,请你再不要破坏我们的幸福了。”法海道:“阿弥陀佛,施主。不管她如何变化,她总是蛇精,是蛇精就一定会害人。” 说着便闯进门来,悬起金钵,对准白娘子罩来。可怜白娘子正在坐月子,无力反抗。小青正要冲过来与法海拼命,白娘子急忙喊:“小青快逃!他不敢杀我。你练好本领再来救我。快走!”金钵罩住了白娘子,法海把她埋到西湖边的雷峰塔下,自己也在西湖边的净慈寺住了下来。小青逃回峨嵋山,苦练十八年后,信心百倍地来净慈寺找法海报仇。二人斗了几十回合,法海毕竟年纪大了,只有招架之功,哪有还手之力。小青越战越勇,忽见她手起剑落,削向附近的雷峰塔。只听轰隆隆一阵巨响,雷峰塔倒了下来。白娘子又恢复了人形,上来夹攻法海。法海慌不择路,一个金蝉脱壳,跳进西湖,躲到一只螃蟹的硬壳里,据说至今人们还能在螃蟹壳里,看到缩成一团的老法海哩。许仙和白娘子、小青又见面了,还带来已长成英俊小伙的儿子。一家人紧紧地抱在一起流下了幸福的泪水。(1)结婚时白娘子没告诉许仙自己是蛇精变的,吓倒许仙后又变出一条被杀死的蛇来欺骗许仙,你如何看待白娘子这一系列欺骗行为?(2)法海和尚是真心要帮忙许仙吗?有什么依据?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作文: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分子。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团结、友爱、互助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社会素养。只有拥有这些优秀的品质,社会才能融洽和睦、协调发展。请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文章。要求: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较名等。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3-2、3-3、3-4、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1、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9分)6-1、6-2、6-3、6-4、7-1、7-2、7-3、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4分)8-1、8-2、8-3、8-4、9-1、9-2、9-3、10-1、10-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