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8292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9课满井游记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 (共6题;共31分)1. (8分)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打嗝_ 协_奏 躯壳_ 睫_毛黎_明 口干舌燥_ 硌_ 噎_2. (6分)下列各句中,“之”的译法不同,请选择正确的一项填在句后横线上。A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的”B表限定关系,可译成“以”C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一室之内_ 脱笼之鹄_倩女之靧面_ 郊田之外_曝沙之鸟_ 髻鬣之始掠_3. (2分)对下面文段中有关修辞方法作用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卡车,你怎么跑得缓慢了?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看看吧!青海湖在草原上,闪着碧绿的光彩。她微微地荡漾着,闪动着,好像草原上立起了一张碧绿的竖琴。那一个接一个的纤细的波纹,不就是竖琴上的弦丝吗?伴随着微风,我们仿佛听到了阵阵悦耳的琴声。看看吧!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显出一种多么豪放美丽的风姿。她好像伸出了强大的手臂,一只手托起蓝天、白云、高山;一只手牵着草原和牛儿、马儿、羊儿。千百年来,在她的胸怀里,抚育了多少子孙后代,多少英雄儿女?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青海湖,母亲般的青海湖呵!A . 第段中的“快些吧,快些吧,快把我们送到青海湖边去吧”,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强烈表达了“我”希望尽快到达青海湖的迫切心情。B . 第段中把“青海湖”比喻成“一张碧绿的竖琴”,形象地写出了青海湖绿波荡漾的美丽形态,抒发了“我”对青海湖的喜爱之情。C . 第段中“青海湖脚立在草原上,扬头吻着蔚蓝的天”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绘了青海湖豪放美丽的风姿。D . 第段中“草原多么葱绿,牲灵多么健美”运用对偶的修辞方法,句式工整,深情地赞美了草原宽广博大的胸怀。4. (3分)名著阅读。“多少人已赞颂过他艺术上的伟大,但他远不止是音乐家中的第一人,而是近代艺术的最英勇的力。对于一切受苦而奋斗的人,他是最大而最好的朋友。”以上文字中的“他”在生命的末日,写出了不朽的欢乐颂。“他”是_中的人物,作者是_。作品中三位伟人经历的共同点是:_ 。5. (2分)爱莲说中写菊花和牡丹的用意是什么?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章通过对菊花、牡丹、莲花三种花的德行品格的描写,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B . 文章通过菊花,牡丹与莲花的对比描述,突出它们各自的德行品格。C . 这两种花,人们都很熟悉,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D . 这两种花,一直为前人所钟爱,由前人所爱说到自己的所爱,有强烈的比较效果。6. (10分)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1)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2)请广于君。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8分)7. (14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满井游记袁宏道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B . 未百步辄返造饮辄尽,期在必醉C . 于时冰皮始解学而时习之D . 麦田浅鬣寸许遂许先帝以驱驰(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3)第段写城中的余寒景象,有什么作用?(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通过对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的描写,以及对游人的欢欣、鱼鸟的悠然自得等情态的描绘,勾勒出一幅满井春色图。B . 作者写初春景象,抓住了万物复苏的特 点,如“将舒未舒,柔梢披风”一句,写出了春回大地时柳枝初展的神韵。C . “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将品茶、饮酒、骑驴观赏等画面合为一组镜 头,写出了游人络绎不绝的盛况。D . 这篇游记,采用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最后一段则以议论作结,表明了作者寄情山水的志趣。8.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节选自满井游记 袁宏道)(1)解释下面句中的画线词。土膏微润 泉而茗者 (2)选出下面各组中画线词解释相同的一项( )。A . 曝沙之鸟 辍耕之垄上B . 娟然如拭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C . 红装而蹇者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D . 冷光之乍出于匣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4)文中所描写的春天充满“喜气”,请从文中选取一处景物进行分析。9. (17分)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山水画卷(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节选自小石潭记(乙)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睛雪所洗,娟然如拭节选自满井游记(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心乐之 潭日光下彻 不可久居 鳞浪层层 (2)翻译下面的句子。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斗折蛇行,明灭可见。齐人固善盗乎?(3)下列词的用法、意义相近的一组是( )A . 之:乃记之而去 至之市B . 以:全石以为底 以其境过清C . 者:似与游者相乐 齐之习辞者也D . 为:山峦为睛雪所洗橘生淮南则为橘(4)比较赏析甲文中侧面描写潭水清澈的句子是:乙文中描写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10. (20分)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的句子。(1)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2)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3)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1. (5分)仿照本文的风格写一段游记。要求:语言简练,写出独特的感受。200 -300字。第 9 页 共 9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 (共6题;共31分)1-1、2-1、3-1、4-1、5-1、6-1、6-2、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68分)7-1、7-2、7-3、7-4、8-1、8-2、8-3、8-4、9-1、9-2、9-3、9-4、10-1、10-2、10-3、10-4、三、 写作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