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5925 上传时间:2020-02-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册语文第2单元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19分)1. (2分)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徜徉 苍穹 骇人听闻 笔耕不辍B . 缥缈 疏浚 甜言蜜语 欣欣向荣C . 弛骋 伶俐 栩栩如生 千锤百练D . 溺死 阡陌 徇情枉法 锐不可当2.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经过一天的紧张学习,同学们回到宿舍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B . 班长提议星期天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同学们民怨沸腾 , 表示赞同。C . 教语文的王老师讲课 幽默风趣,同学们常常忍俊不禁 , 学习语文的兴趣越来越高。D . 真实的月球与传说中的美丽月亮大相径庭 , 它其实是块冰冷的“大石头”。3.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保镖 篱笆 名讳 断璧残垣B . 腐烂 吆喝 荆棘 勃然大怒C . 憋闷 元霄 绽裂 两胁插刀D . 隐匿 温驯 腻歪 提心掉胆4. (2分)加横线词语运用无误的是( )A . 浑身充溢着力量和欲望,睁开的眼睛含满对光亮的感激B . 仿佛从一个深黑的海里被一个偶然的浪头送回岸边那样,我被一个力量重又送给光明的早晨。C . 接着我静止下来,我陷入了沉思或回忆,判断自己或分析别人,捕捉念头或欣赏思维。D . 我知道这和婴儿仰脸凝视天花板时是同样的,我诞生了,我思故我在。5.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B . 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C . 他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大学,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D . 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6. (2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_A . 本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绍棠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刘绍棠是著名的乡土作家,主要作品有青枝绿叶中秋节等。B . 蒲柳人家主要描写了几个普通农家人的多情重义,体现了中国农民的淳朴善良,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C . 本文主要写了三个人物,其中何满子是线索人物。D . 本文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采用了插叙的方式,使内容丰富,主线简约。7. (2分)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 , 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B . 在春风和煦的天气里,老师带领我们来到野外,欣赏这美丽的春景,师生共享天伦之乐。C . 记者探访芦山地震灾区,小镇成断壁残垣。D . 个别“两会”代表委员偏爱“咬文嚼字”,对这些工作报告看得很认真。8. (5分)仿写句子。例: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98分)9. (21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赵丽宏果然,你喜欢那几株腊梅了,我的来自南方的朋友。你的钦羡的目光久久停留在我的书桌上,停留在那几株刚刚开始吐苞的腊梅上。你在惊异:那些看上去瘦削干枯的枝头,何以竟结满密匝匝的花骨朵儿?那些看上去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黄色小花,何以竞吐出如此高雅的清香?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腊梅的清香弥漫在屋子里,使我小小的天地充满了春的气息,尽管窗外还是寒风呼啸、滴水成冰。我们都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你久久凝视着腊梅,突然扑哧一声笑起来。假如下一辈子要变成一种植物的话,我想做一株腊梅。你呢?你说着笑着就走了,却留给我一阵好想。假如,你真的变成一株腊梅,那会怎么样呢?我默默地凝视着书桌上那几株腊梅,它们仿佛也在默默地看我。如果那流动的清香是它们的语言的话,那它们也许是在回答我了。好,让我试着来翻译它们的语言,你听着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假如你乐意成为我们家属中的一员,那么你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你能么?当北风在空旷寂寥的大地上呼啸肆虐,冰雪冷酷无情地封冻了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你却应该清醒着,应该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并且要把毕生的心血都凝聚在这些光秃秃的枝干上,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一任严霜把它们包裹,一任飞雪把它们覆盖没有一星半瓣绿叶为你遮挡风寒!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都懂得这个道理。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具备牺牲精神,必须毫无怨言地奉献出你的心血和生命的结晶。你能么?当你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迎着风雪开放出你的小小的花朵,你一定无比珍惜这些美丽的生命之花。然而灾祸常常因此而来。为了在万物肃杀时你的一枝独秀的花朵,为了你的预报春天信息的清香,人们的刀斧和钢剪将会无情地落到你的身上,你能承受这种牺牲么?也许,当你带着刀剪的创痕进入人类的厅堂,在一只雪白的瓷瓶或者一只透明的玻璃瓶里默默完成你生命的最后乐章时,你会生出无穷的哀怨,尽管有许多人微笑着欣赏你,发出一声又一声由衷的赞叹。如果人们告诉你:奉献和给予是一种莫大的幸福,你是不是同意呢?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你必须忍受寂寞,必须习惯于长久地被人们淡忘冷落。你能么?请记住,在你的一生中,只有结蕾开花的那些日子你才被世界注目。即便是花儿盛开之时,你也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你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你。好花须得绿叶扶,这样的格言与你毫不相干。当冰雪消融,当温暖的春风吹绿了世界,当万紫千红的花朵被水灵灵的绿叶扶衬着竞相开放,你的花儿早已谢落殆尽。这时候,人们便忘记了你,春之圆舞曲是不会为你奏响的。假如你问我:那么,你们何必要开花呢?我要这样回答你:我们开花,决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世界展现我们的风骨和气节,展现我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当然,我们的傲骨里也蕴藏着温柔的谦逊,我们的沉默中也饱含着浓烈的热情。这一切,人们未必理解。你呢?我把做一株腊梅的幸与不幸、欢乐与痛苦都告诉你了。现在,请你告诉我,你,还想不想做一株腊梅。哦,我的南方的朋友,我把腊梅向我透露的一切,都写在这里了。当你在和煦的暖风里读着它们,不知道你还会不会以留恋的心情,想起我书桌上那几株腊梅。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1)本文第1段,作者运用倒装句式的好处是什么?试作分析。 (2)阅读-段中作者翻译腊梅的语言,请概括成为腊梅应具备的高尚情操。(3)本文第二人称“你”在文中具有实指人称与虚拟人称的双重涵义,请结合文段作出分析。 (4)本文语言含蓄、隽永,请赏析第段画线句和第段加下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像是有一位神奇的诗人,正幽幽地吟哦着一首无形无韵然而无比优美的诗。你能忍受这种煎熬么?(5)细读第,段,对腊梅所讲的开花原因,结合下面两首咏梅的词作,谈谈你对14段划线句的理解。链接一: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链接二: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10. (40分)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开在记忆深处的花记忆,好比一口深邃的井,我们所经历的绝大多数人和事,都被淹没了、遗忘了,而能让我们记住的,只有那些开在记忆深处的花。小学时,我在加拿大生活学习过两年,经历过很多新鲜事,见过很多有趣的人,但一次买鱼的经历,令我至今难忘。那是一个星期日,妈妈带我去一家新开张的宠物店买鱼。水族箱里养着的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鱼让人眼花缭乱。左挑右选,我看中了一种非常漂亮但价格不菲的鱼,一条就需要20加元。工作人员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大哥哥,典型的西方人的模样:一头很短的黄发,一双浅蓝色的眼睛,一个尖尖的鼻子,一张总往上翘的嘴,这张脸充满了友善。我指着那条漂亮的鱼说:“麻烦你给我捞一条。”让我意外的是,他问了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问题:“你养鱼的缸大吗?”我疑惑地说:“不大,比较小。”我一边比划鱼缸的大小,一边说。“抱歉,我不能把这条鱼卖给你,你的鱼缸太小,会把鱼养死的,我帮你另外选一种吧。”他笑着说。我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按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卖东西的主要是把东西推销出去,才不会管其他的。在国内,经常会遇到一些卖鱼人,为了牟利,专门推销那些价格昂贵却难养活的鱼。我满脸疑惑,妈妈认为,可能是这种鱼不好养,鱼缸小容易死,怕我们找上门来,他才不愿意卖给我们。于是我说:“您放心,如果养死了,我们不怨你。”“这种鱼本来能活40多年,现在它还是一个婴儿,但它对生活空间要求比较高,如果鱼缸太小,很容易死的!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没有唯利是图,也没有高深的理论,有的只是再普通不过的道理:对生命自然而原始的尊重。我被他的话深深震撼了,我觉得自己无比渺小。最后,在他的建议下,我选了很好养却最便宜的一种鱼:斗鱼。一种几乎可以在一个茶杯里生活的漂亮的鱼,价钱仅需3加元。从此以后,我对自己所养的一切动物有了另外一份关怀:尊重每一个生命,而不仅仅是让它们吃饱喝足。(1)请在下面括号里填入表示“我”心理变化的词语。意外( )( )疑惑( )(2)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作者“疑惑”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卖鱼店工作人员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本文把一次买鱼经历中所受到的教益比作“记忆深处的花”,形象生动。B . 对卖鱼人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手法。C . 文章结构完整,开头和结尾互相照应,主题突出。D . “难道你忍心看一条本来能活40多岁的鱼,在婴儿期就死掉吗?”使用的是反问句,强调了卖鱼人不忍心鱼在婴儿期死掉,为揭示小说主题埋下伏笔。(5)品析第段划线句,说说“尊重每一个生命”在这篇文章中所包含的意思。读了这篇文章,你有怎样的启示?11. (21分)(2015广州市)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被改变了晓晖人类的大脑是可塑的,当人类生活方式改变时,大脑也将会发生变化。当远古人类首次发现如何使用工具时,人类的大脑就受到迅速而明显的影响。数字时代,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我们每天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手机时,我们的大脑是否也被改变了?科学家认为,对网络科技的尝试依赖,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也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人类并不是天生就会阅读的。在正常情况下,理解和运用口头语言的能力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而阅读能力的形式却需要每个人的刻苦练习。这些在我们浏览网站时是体会不到的。虽然两种行为都被称为阅读,但对书箱的深阅读与在网页上为了获取信息耐蚝的阅读是不一样的,两者有同的阅读体验,并且培养出不同的阅读技能。传统阅读需要耐心,而数字阅读堪称“耐心杀手”。以微博为例,浏览一个微博页面只要几分钟,眼睛在每条微博上停留的时间只有几秒。不断地扫视、浏览、搜寻感兴趣的关键词,点击阅读这个过程因为信息的丰富性、多样性而足够刺激,但显然不足以锻炼耐心。一本优秀的图书审有内在的逻辑框架的,只有进入这一逻辑框架,才能说是阅读。而网络内容特别是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每一条都互不关联,跳跃性的阅读当然谈不上深入和逻辑了。大脑和肌肉一样,是很有适应能力的,给它什么刺激就会发展什么样的模式。习惯于数字阅读的快速、跳跃、浏览,就难以适应传统的慢速、口味和思考的阅读方式。数字时代,智能捭机和互联网已经完全渗入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中。在信息时代长大的“数字原住民”,因长时间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从而改变了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更适应碎片化信息,也更善于利用网络资源,但结交线下朋友的能力却越来越弱。(选自2015年百科知识,有删改)链接一:人们可以分成两类别:数字原住民(出生于数字时代)和数字移民(出生在数字时代前,但现在开始应用数字工具的人)。前者更依赖于用招待费输入,而后者阅读他人表情的能力则更胜一筹。上网时,前者和后者的大脑受到的训练是不一样的,尤其在社交和学习能力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模式。科学家发现,互联网虽然影响着所有年龄层的人群,但受影响最大的还是数字原住民。(节选自加里斯莫尔网络化大脑:适应现代大脑的技术变革)链接二:“过去几年中,我一直有一种不舒服的感觉,觉得某些人或某些东西正在摆弄我的大脑,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我的大脑正在变化,我目前的思考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截然不同,当我阅读时,能最为强烈地感觉到这一点。全神贯注于一本书或一篇长文,曾经是易如反掌之事,我的大脑能够抓住叙述的演进或论点的转折,我曾耗费数个小时徜徉在长长的诗行里。但如今不再如此,往往阅读两三页后我的注意力就开始漂移了。我变得焦虑不安,开始寻找其他事情来做。我感觉我一直在试图将自己任性的大脑拽回到书本,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节选自美国打桩专家尼古拉斯卡尔网络也有黑暗一面)链接三: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娜沃尔夫说:“我们并非只被阅读的内容影响,我们也被阅读的方式所影响。”网络所倡导的将“丰富”与“时效性”置于首位的新阅读方式,可能已经削弱了我们进行尝试阅读的能力。几百年前的印刷术,让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成为寻常之事,也让人们能坐下来静心阅读,而在线阅读时,我们只不过就是个“信息解码器”而已。我们对文句的诠释,尝试阅读时形成的丰富精神联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弃我们而去。(摘自网络,有删改)链接四:功能我们平时在网上进行的浅阅读相反,深阅读是一种渐渐被忽视的阅读行为。深阅读的消失将不利于伴随着网络长大的后代的智力和情感发展,也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文学类型的传承,这些作品只有经过阅读训练的人才能欣赏。近期研究已经证明,深阅读是一种慢速的、沉浸式的、有着丰富的感官细节和复杂的情感、精神体会的阅读,是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与单纯的认字型的阅读完全不一样。虽然严格说来,深阅读的载体不一定非得是传统的纸质书,但印刷品的天然的限制对于深阅读体验却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纸质书上是没有超链接的,这样读者就少了一些干扰不用纠结是不是得点开链接,从而能保持全身心地沉浸在书中的文字里。(摘自网络,有删除)(1)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古人学会了使用工具,现代人学会了使用网络,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B . 阅读能力不是先天就有的,它由人类基因决定的程序形成,需要刻苦学习才行。C . 网络时代所倡导的新阅读方式,可能使人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长而深奥的作品。D . 网络上的超链接模式,是纸质书上没有的,它会对读者的深阅读产生一些干扰。(2)下列对传统阅读与数字阅读的概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 传统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速度;数字阅读可以锻炼人们的阅读耐性。B . 传统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逻辑性;数字阅读的内容都非常具有跳跃性。C . 传统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深度;数字阅读让人关注内容的丰富和时效性。D . 传统阅读使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增强;数字阅读使人的线下交往能力减弱。(3)数字时代,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被改变的?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对网络科技的深度依赖,已经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改变了人类的大脑结构。B . 不断扫视、浏览、搜寻、点击阅读,使过于关注丰富多样的信息而不能深入阅读。C . 长时间地使用拇指操控智能手机和上网,致使大脑形成神经通路的方式发生了改变。D . 某些人或某些东西通过摆弄、重塑中枢神经系统,重置记忆,促使人们的大脑变化。(4)请分析下面语句中加横线词的表述效果。过去曾经甜美如蜜的阅读已变成一场战斗。(5)“链接四”中提到,深阅读的消失“会影响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长篇小说、史诗等 文学类型的传承”。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12. (16分)(2011义乌市)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父亲进城送梨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说院子里的梨熟了,让我摘些带回城里吃,说要不是他的腿跌伤了,早送梨进城了。每次接到父亲这样的电话,我总是支吾着应付他,说等休息时会抽空回家。可心里却想,特意回家摘些梨带回城里,好像城里没有梨似的。回家一趟,时间浪费了不算,那车票钱足够买几十斤梨。再说今年的雨水多,梨不甜。因而,我未把回家摘梨的事放在心上。谁知,中秋节前的一天,父亲瘸着腿突然出现在家门口,身后背着一只蛇皮袋,像一个行乞的老人。我连忙接过父亲的蛇皮袋,挺沉!父亲紧跟在我身后提醒着,袋里放的是梨,轻点放下,别把梨碰伤了。一听父亲是送梨来的,我有点没好气地埋怨起来:“爸,你腿还伤着呢,大老远送梨来干嘛?要来也不打个电话,我好去车站接你呀!”父亲愣住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你们忙,没时间回家摘梨,我总不能看着梨长在树上烂掉呀!就过节了,中秋节也可以用它敬月啊!”父亲涨红了脸表白着自己进城送梨的理由。妻回来了,一听说父亲特意送梨进城,也埋怨起来:“爸,你以后别这样,知道吗,城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卖梨的,才几毛钱一斤!”父亲被妻的话呛得没一声言语,一副局促不安的样子,仿佛自己走错了家门。我和妻的话对父亲有着一种无意的伤害。中饭时他很少说话,吃得也很少。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收拾好蛇皮袋,父亲执意要回乡下。我再三挽留,父亲却执拗得像个孩子。在去车站的路上,父亲耷拉着脑袋,一瘸一拐地走在我的前面。我劝他别把我和妻的话放在心上,父亲只是默默地走路。望着父亲花白的头发,一种不可名状的愧疚感像一块石头重重地压在我心上。回到家中,看到餐桌上一只只青翠的梨,我的眼睛湿润了,眼前出现了十几年前父亲带我们忙着栽梨树苗的情景妻走过来,对我说:“把梨送给邻居吧!”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妻见我如此神情,抢下我的梨,去厨房清洗、削皮。等她把去了皮的雪白的梨递给我时,我轻声说:“你也该尝一口,家里的梨真甜!”妻或许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也削了一只吃起来。她刚吃一口,便惊讶地叫道:“这梨,怎么这么甜!”父亲送来的梨,美美地喂足了我们今年因多雨而厌吃水果的胃。我奇怪,父亲是用什么方法种出如此甜津津的梨的。过了几日,我和妻回乡下看望父母。回到家,父亲没在,去了屋后的田里。我和母亲说起父亲送梨的事。母亲说:“对梨树呀,你爸可费神了。他早就从天气预报中听到今年雨水多,一开春,就请人在梨树周围竖起了四根竹篙。梨树挂果后,每逢雨天,他总是扯上塑料布替树遮雨,说这样长熟的梨可以原汁原味。他呀,早把这棵梨树当作自己的命根子了,有虫也不喷农药,宁愿自己站在凳子上,踮着脚捉虫,施的肥也是农家肥,说这样的梨才算是绿色食品。”母亲还说:“你爸看着梨一天天长大成熟,常在嘴边念叨着一句话人老了,不能为孩子们做些什么了,只有这树上的梨,能让他们甜甜心。”听着母亲的话,我的眼里含满了泪水,透过窗户,望着院子里依然静立在梨树旁的竹篙,感觉那是一束束爱的光柱。(选自时文选粹,有改动)(1)父亲来了几次电话催“我”回家摘梨,“我”为什么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2)第段写“我”和妻子对父亲的“埋怨”,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3)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语句的含义。饭后,他把那蛇皮袋里的梨一只只取出来,小心翼翼地平放在餐桌上。我木然地拒绝,默默地拿起一只梨,皮也未削,一口咬下去,一股甘泉直入心田。(4)作者写“父亲进城送梨”这件事,引发了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19分)1-1、2-1、3-1、4-1、5-1、6-1、7-1、8-1、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98分)9-1、9-2、9-3、9-4、9-5、10-1、10-2、10-3、10-4、10-5、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