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311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合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找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A . 在如何提高初三课堂效率的问题上,老师听取了广泛同学们的意见。B . 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C . 恒大晋级亚冠决赛受到万众瞩目,恒大决定再次提升亚冠票价,决赛次回合的主场比赛最低票价很可能涨到大约500元左右。D . 是否高度重视人才,是重庆成为“全球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十座城市”之一的原因。2. (2分)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水浒传中的武松,绰号“行者”,勇猛刚强,胆大心细,重恩情有智谋。“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棒打洪教头”“夜走蜈蚣岭”等都是有关他的故事。B . 泰戈尔诗选中,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哲学家,他凭借吉檀迦利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C . 艾青诗选中,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D . 唐诗三百首题材广泛,共收录了77位唐代诗人共三百余首作品,按诗歌体裁的不同,分为古诗、乐府、绝句、律诗。格调高雅,在唐诗背后,有大唐风范,有那个时代特有的风流与热情。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1分)3. (6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1)人不知而不愠,_?(论语学而) (2)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_,_。”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_,_。” 4.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来。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的煽动下,热血沸腾起来,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来,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抵达目标、实现理想,光有头脑中的热情、胆量和勇气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还得从脚下的事情做起,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努力锻炼“腿部肌肉”,不断提高自己跨越障碍、战胜困难的能力和水平。要求: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如果出现真实的姓名或校名,请以化名代替。三、 字词书写 (共3题;共11分)5. (1分)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四个错别字,在横线上订正。重蹈覆辙 诚皇诚恐 不可明状 器宇轩昂 暝思暇想 断章取义 挑拨离间_6. (5分)下面的一段话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长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人关健性的发现。7. (5分)指出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词性。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8分)8. (2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蜻蜒和蚂蚁逛来逛去的蜻蜒,整个夏天尽是唱啊玩啊,转瞬之间,冬天已经在眼前了。田野里荒凉凋敝;阳光灿烂的日子,每张叶子下面都是现成的眠床和早餐的日子,已经逝去了。冬天来了,好日子过完了;寒冷和饥饿一齐逼来;蜻蜒不再唱歌了(肚子饿的时候,唱歌会有什么乐趣呢),整天愁眉苦脸,嘀嘀咕咕。它爬到蚂蚁跟前。“收留我吧,好人儿!在你这里我不久就会强壮起来;让我避寒寄食到春天吧!”“朋友,我可觉得奇怪;夏天的工作造就冬天的安乐,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在我们暖绵绵的青草窝上,唱歌呀,游戏呀,一点钟接着一点钟,玩得头都昏了,哪有工夫想到工作呀!”“那么你”“我整天唱我的歌,满不在乎。”“唱你的歌曲!多美呀!现在你满可以到外面去载歌载舞呀!”(1)文中划线的“好日子”在文中具体是指。(2)蜻蜒整天愁眉苦脸的原因是( )。A . 冬天到了,没有地方可以唱歌跳舞了。B . 冬天到了,蜻蜒又寒冷又饥饿。C . 冬天到了,蜻蜒为自己夏天未工作而羞愧。D . 冬天到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逝去了。(3)“难道你不明白这个道理吗?”这个句式是 , “这”在文中具体指(4)蚂蚁说:“那么你”破折号表示。蚂蚁想说什么?下面几句中最合理的是( )。A . 一定玩得很痛快哟?B . 一点不考虑冬天怎么办?C . 在干些什么呢?D . 就一直这样玩吗?(5)这篇文章运用了的手法,通过描写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6)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是( )。A . 讽刺蜻蜒只顾玩乐,不想工作,结果使自己陷入困境。B . 教育人们不要怜悯蜻蜒那样的懒汉,他们好逸恶劳咎由自取。C . 告诫人们目光要放远些,不要只顾眼前,不顾将来。D . 告诫人们舒适的生活是以辛勤劳动作为代价的,不可只顾享乐而忘记工作。(7)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A . 童话故事B . 神话故事C . 寓言故事D . 民间故事9. (2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藏羚羊跪拜这是听来的一个西藏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自由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们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着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那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1)用一句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为什么说“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摹存”?请根据文中有关内容回答。(3)找在文中划出你感受最深的一个语段或句子,并谈谈你的体会。(4)根据文章中心,你认为人类应该怎样正确看待人与动物的关系。(5)阅读文章有关内容和下面两段资料,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写出探究的结果。藏羚羊为我国特有的珍贵濒危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栖息在西藏高原地带。喜群居生活,性怯懦机警,常出没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近几年来,武警官兵为保护可可西里生态环境打响了艰苦的保卫战如今,在可可西里的青藏公路沿线,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成群结队,不时向过路车辆鸣叫相迎,挥蹄致意。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这首诗的体裁是_,所押的韵是_。 (2)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3)请想象颔联所描绘的景象并将画面写下来,有人说此联炼字精妙,请赏析。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1. (20分)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甲】魏收年十五,颜已属文。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荣阳郑伯调之日:“魏郎弄载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夏月 , 坐板床,随树阴讽诵 ,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以文华显。【乙】齐国好厚养布帛尽于衣袭材木尽于棺荐。齐恒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养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下今曰:“棺桲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未久,厚葬之风休矣。【注】魏收:北齐人。荣(x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调:嘲笑。夏月:夏季。讽诵:背诵。布帛:泛指织物。衣袭:袭,皮衣。此指死人的衣着。戮:侮辱。(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及随父赴边 及:_ 齐植公患之 患:_厚葬之风休矣 休: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齐 国 好 厚 葬 布 帛 尽 于 衣 裘 材 木 尽 于 棺 桲。(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积年,板床为之锐减。非名之则利之也。(4)对“遂折节读书”的理解,正确是( ) A . 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B . 因此跟随别人读书。C . 于是埋头读书。D . 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5)根据你对上面两篇文章的理解,分别给甲乙两文各拟一个题目。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新添加的题型 (共2题;共11分)3-1、3-2、3-3、3-4、4-1、三、 字词书写 (共3题;共11分)5-1、6-1、7-1、四、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8分)8-1、8-2、8-3、8-4、8-5、8-6、8-7、9-1、9-2、9-3、9-4、9-5、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0-1、10-2、10-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1-1、11-2、11-3、11-4、1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