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3033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4题;共15分)1. (6.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子日:饭疏食,饮水,_,_。(论语十二章) (2)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3)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用“_,_”写出了大漠夜色的宁静。 (5)把王湾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_,_。_,_。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阅读绝不是附庸风雅的事,它是我们生命的必须。【甲】我们是否有过“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清爽”的感受。【乙】我们在箴言中茅塞顿开,在名句中汲取养分,在经典中濡养性灵【丙】与过去单一的阅读方式相比,如今读书方式多样化,如电子阅读、纸质阅读,尽管形式有差异,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无论外面的世界如何喧嚣与繁杂,阅读使我们内心沉静,让我们活出人生的大境界。(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附庸风雅B . 必须C . 茅塞顿开D . 异曲同工(2)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甲B . 乙C . 丙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国社会保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机制更加完善,老百姓对此拍手称快。B . 新任厂长三顾茅庐 , 终于把他请了出来当总工程师。C . 自从得到奥运金牌后,她在体育界的大名如雷贯耳。D . 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新挑战,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未雨绸缪 , 积极拥抱变革。4.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学习散步这篇文章,同学们明白了父母肩负的沉甸甸的责任。B . 父母外出打工后,姐姐挑起了家庭重担,像母亲一样无时无刻呵护着弟弟妹妹。C . 由于徐力维勇敢地帮妈妈承担起赡养老人、照顾爸爸的义务,用自己柔弱的肩膀扛起了生活的重担,被誉为“2013年最美孝心少年”。D . 同学们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5. (5.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元方巧言智答颍川太守髡陈仲弓。客有问元方:“府君何如?”元方曰:“高明之君也。”“足下家君何如?”曰:“忠臣孝子也。”客曰:“易称: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何有高明之君,而刑忠臣孝子者乎?”元方曰:“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客曰:“足下但因伛为恭,而不能答。”元方曰:“昔高宗放孝子孝己,尹吉甫放孝子伯奇,董仲舒放孝子符起。唯此三君,高明之君;唯此三子,忠臣孝子。”客惭而退。(选自世说新语)【注】髡(kn):古代一种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陈仲弓:陈宴,元方之父。易:周易,儒家经典之一。放:放逐。(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其臭如兰_客惭而退_(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足下言何其谬也!故不相答。(3)结合选文说说,陈元方的“巧言智答”体现在哪里? 6. (16分)阅读下文,回答后面小题。 一切都好顺子刚奔进柱子家的院门,就高声喊:“大娘,我柱子哥给您捎东西来了。”柱子娘的脚还没迈出屋门,顺子已进了屋:“大娘,您看,这些东西都是柱子哥给您买的。”顺子把东西放在那张油漆斑驳的桌子上。柱子娘用粗糙皴裂的手抚摸着那些红红的苹果、金黄的桃罐头、散发着诱人香味的点心,泪眼婆娑。“顺子,柱子咋没回来?”柱子娘用袖口擦去眼角的泪。“柱子哥那边忙呢,走不开。柱子哥现在比我有出息。”“真的?”“嗯,真的。”“柱子这孩子啊,打小心眼实诚,遇事不懂得变通,干啥都死脑筋。自小我没担心过他会闯祸,因为他从来都是受委屈、受欺负的那一个。”柱子娘笑了,眼睛望着照进屋里的阳光。阳光被树影摇得一晃一晃的,像小时候的柱子一跳一跳向她走来。柱子8岁的时候,柱子爹去世了。柱子娘农忙时侍弄地,农闲的时候四处打短工,就这样供柱子读完了初中。柱子毕业后不愿意让娘再为他吃苦受累,执意不肯再去上学,而是跟着村里的人出去打工了。“我一直念叨,柱子在外面别受欺负,听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柱子娘起身去院子里,拿来一些豆角给顺子,“顺子,你和柱子打小要好,你们俩在一起,相互照应着点儿。”柱子娘忽然猛烈地咳嗽起来,越咳越起劲,直咳得脸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顺子看着柱子娘痛苦的样儿,有些无所适从,唯一能做的是轻轻给她捶背。“大娘,您怎么了?您去医务室看看吧。”柱子娘摆摆手,缓了缓后说:“我去看过医生了。顺子,你不要把我病的事儿告诉柱子,免得他挂心。人家领导对他好,我不能分他的心。”“大娘,您去医院看过吗?”“镇医院的医生怀疑我是肺癌,让我去市里查,我没去。我自己的身体我知道,我多半是得了不好治的病。顺子,你千万不要告诉柱子,大娘求你了。我不想拖累柱子,只要他好好的,我怎么着都行。”柱子娘满眼祈求地望着顺子。“大娘,我听您的。我,我不会告诉柱子哥。”顺子使劲忍着眼里的泪。“顺子,你这是还没回自己家吧?你回去吧,爹娘都想自家的孩子啊。”“哎,大娘,那我回了,您好好保重。”顺子背起包走出院门,眼泪“唰”地一下就下来了。“顺子,你回去告诉柱子,就说我一切都好,让他放心。”柱子娘在大门口对着顺子的背影说。顺子没有回头,他不敢回头。“我知道了,大娘,您回去吧,外面风大。”柱子不让顺子告诉娘他干活时从架子上摔了下来,腿骨折了,现在还躺在医院里。柱子怕自己老不回家娘担心,就让顺子回村,给娘带个好。临行前,柱子千叮咛万嘱咐,让顺子对娘说他一切都好。走到胡同口,顺子大声说:“大娘,柱子哥一切都好,您放心吧!”说完,脸上泪流成河。(选自2018年第17期微型小说选刊)(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2)文章中的画线段落运用了何种记叙顺序?有什么表达效果? (3)简要概括柱子娘的形象特点。 (4)小说以“一切都好”为题,有何妙处? 7. (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这是G省,山是大山,村是穷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对于蒋晓梅来说,喜悦和愁苦几乎同时挂在她那弯弯的眉梢上。虽然对于蒋家的丫头考上大学早有预料,但这一天真的来了,那些七老八十的留守老人还是异常兴奋,他们把蒋家那又矮又黑的小屋挤得水泄不通。但立即,哀叹声也塞满了屋子。这高昂的学费,不要说一条腿的蒋父,就是把整个小村都抖搂个底朝天,也供不起啊!人们至今还想不明白,为什么蒋父一个人死撑硬顶愣是要女儿读书,还非得送进大学不可。在这个重男轻女的穷山村里,不要说一个丫头,就是男孩,也没几个读完初中的。人们都说蒋父中了邪了送走了乡亲,蒋晓梅对父亲说:“爹,我们老师说,现在大学有绿色通道,先入学,学费可以通过助学贷款啥的慢慢解决”蒋父猛吸一口土烟,点点头,没吭声。“爹,我今天可不可以问你,你到底为啥这样苦巴巴地供我念书?”蒋晓梅怯生生地小声问父亲,因为以前她只要一问这个,父亲就瞪眼,甚至还打过她。这次蒋父没有瞪眼,更没有打骂女儿,而是转身从床下拖出一个破旧的木箱子,然后从里面抠出一个塑料皮包裹的布袋子,解开布袋子,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纸条。蒋晓梅接过纸条,发现上面有几行字。“丫头,你念给我听听。”蒋父郑重地坐直腰板,像一个听话的小学生。蒋晓梅仔细辨认着有些模糊的字迹,念道:“缺衣少食只是一时的贫穷,没有文化,将永远难以摆脱贫困。希望穿上这件衣服的小朋友一定要读书,好好读书直到上大学。如果今后孩子上学有困难,请和我们联系,我们将全力帮助你!绝不食言!联系地址:海光市文昌路建德巷九号,电话:2678336”蒋晓梅念完一头雾水,问:“爹,这是哪儿来的?”蒋父说:“丫头,还记得十年前,咱们这里遭过雪灾吗?全国各地给咱捐钱捐物那天,我去乡里领救灾衣物,看见那件小孩穿的红色羽绒服,就给你领回来了,这张纸条就是在那件羽绒服的口袋里找到的,我问村里会计写的啥,他当时念给我听,我不知道为啥,当时就觉得这城里的好心人说得在理,就”蒋晓梅问:“你联系过人家?”蒋父摇头:“以前从来没有!”蒋晓梅心头一颤:“爹,那你留着这个啥意思?”“我留着它,是在快支撑不住的时候,就偷偷拿出来看看,虽然你爹一个字不认识,但这上面说的话,我都记在心里”停了停,蒋父说,“但是,今天在镇上,我打了那个电话”“爹,你想问人家要钱?”“不,我是想告诉好心人,我女儿没有像村里的其他女孩那样早早地就嫁人了,我女儿考上大学了!我要谢谢他”蒋晓梅问:“人家怎么说?”蒋父摇摇头:“电话打不通,说是没这个电话我想,可能是人家换号码了,但是不还有地址吗?丫头,你给人家写封信啊,告诉他,没有十年前的那张纸条,就没有你的今天”当胡美娟打开那封由原住地街道辗转而来的挂号信,惊愕不已,她把那张复印的纸条给老伴儿看,老伴儿也惊愕地说:“老婆子,真没想到啊!人家不仅把咱写的纸条保留到现在,还真的兑现了我们的期望。人家孩子考上大学了,肯定需要帮助啊!”可是老两口反复看信,里面除了说些感谢的话,没有半个字提到钱或者帮助。更为奇怪的是,寄信地址一栏写着“地址内详”,可是里面却没有留下地址。信的末尾落款是:一个即将上大学的山里女孩。胡美娟说:“老头子,这是怎么回事啊?”老伴儿说:“还不明白吗?人家十年后才跟咱联系,并且不提帮助的事,不留地址,就是告诉咱,他们接受了我们的嘱托,并且兑现了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多么倔强而自尊的山里孩子啊!”“我刚才上网查了一下,当年发生雪灾的地区,至今还是国家定点扶持的特困区,你想想,把一个女孩一步步送进重点大学,该付出多少艰辛!”胡美娟越说越激动,“老头子,我们立即动身,去找那个家,也兑现我们十年前的许诺。”(文章有删改)(1)文章第段写到乡亲们都认为蒋父“中了邪了”,请你根据文章内容梳理出蒋父“中邪”的前因后果,将下面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起因:_。经过:_。结果:蒋家的丫头终于如愿考上大学。(2)品读下面两句话,完成括号内的题目。 (蒋父)转身从床下拖出一个破旧的木箱子,然后从里面抠出一个塑料皮包裹的布袋子,解开布袋子,里面是一张发黄的纸条。(“抠”换成“取”好不好?为什么?)蒋晓梅心头一颤:“爹,那你留着这个啥意思?”(蒋晓梅听了父亲的话,为什么“心头一颤”?)(3)文章结尾处,胡美娟激动地说:“老头子,我们立即动身,去找那个家,也兑现我们十年前的许诺。”你认为胡美娟夫妇最终能兑现当年的承诺吗?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 (4)班上有同学给上面这篇文章拟写了标题。下面两个标题,你觉得选用哪一个最合适?请简要说明理由。 A没有地址的信 B兑现8. (5.0分)名著阅读 走到了地方,他满身是汗。见了那个破大门,好像见了多年未曾回来过的老家;破门,破墙,门楼上的几颗干黄的草,都非常可爱。他进了大门,一直奔了小福子的屋里去。顾不得敲门,顾不得叫一声,他一把拉开了门。一拉开门,他本能的退了回来。炕上坐了个中年的妇人,因屋中没有火,她围着极破的被子。祥子楞在外面,屋里出了声:“怎么啦!报丧哪?怎么能不言语一声就楞往人家屋里走啊?!你找谁?”祥子不想说话,他身上的汗忽然落下去,手扶着那扇破门,他又不敢把希望全部扔弃了:“我找小福子!”(1)祥子是在什么情况下去找小福子的?他为何去找小福子? (2)小福子的结局如何?小福子的结局对祥子有着怎样的影响? (3)创业史写到的蛤蟆三大能人指的 ( ) A . 梁生宝、梁三老汉、高增福B . 郭世富、姚士杰、郭振山C . 白占魁、姚土杰、郭世富D . 郭振山、高增富、梁生宝9. (1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柳宗元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本文作者柳宗元,_(朝代)文学家。 (2)下列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 . 水尤清冽(特别)C . 往来翕忽(疾速的样子)D . 隶而从者(奴隶)(3)文章开篇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运用了一系列动词详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何作用? (4)第三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的? (5)“兴尽悲来”似乎是多情文人宴游的常态心理,柳宗元也没有逃脱。本文情感先乐后忧,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呢? 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10. (10.0分)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黄海中学九年级(1)班决定开展以“会诗词咏经典信中国”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1)【会诗词】在班级举行的赛诗会上,甲、乙两名同学分别朗诵了一首词。请你结合学过的古诗词知识,为这两首词选择正确的词牌名,将序号填在横线上。 (甲)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乙)远远游蜂不记家,数行新柳自啼鸦,寻思旧事即天涯。睡起有情和画卷,燕归无语傍人斜,晚风吹落小瓶花。A卜算子 B浣溪沙 C如梦令 D相见欢甲:_;乙:_(2)【咏经典】经典咏流传用现代的唱法和曲调来演绎传统经典,将诗词文化与电视媒介有机结合,兼顾诗词文化的意境悠远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易懂。经典传唱人结合自身的音乐风格,将经典诗词转化为优美的歌曲,以现代人更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学习诗词,“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受到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 有的同学根据上面的材料拟写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上联:变形式演绎经典下联:_(3)【信中国】央视信中国节目曾播放了茅台酒厂首席酿造师严刚写给孙儿们的一封信,信中要求孙儿们“做人如做酒”其间,主持人朱军讲述了一段往事:1954年,周恩来总理总结日内瓦会议中国外交取得突破靠的是“两台”:一是国酒茅台,一是戏剧梁山伯与祝英台。 请根据这则材料写出我们对传统文化应持有的态度。(不少于两点)11. (50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三字经中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俱。”人的情绪多半离不开喜、怒、哀、惧、爱、恶、欲这七种。生活中时常发生大大小小的事情,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总有些时刻值得记录,总有些情绪值得抒发,拿起笔,世界都是你的。请围绕一种或几种情绪,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地名等。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15分) (共4题;共15分)1-1、1-2、1-3、1-4、1-5、2-1、2-2、3-1、4-1、二、 阅读理解(45分) (共5题;共45分)5-1、5-2、5-3、6-1、6-2、6-3、6-4、7-1、7-2、7-3、7-4、8-1、8-2、8-3、9-1、9-2、9-3、9-4、9-5、三、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60分) (共2题;共60分)10-1、10-2、10-3、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