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301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句子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A . 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对参加会议的来宾说:“为了保持会场安静,请各位立刻关闭手机,否则后果自负。”B . 对一位获奖同学说:“你真行呀,没怎么复习就拿了个一等奖。”C . 提到自己的母亲,儿子动情地说:“令堂经常告诫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D . 酒店经理对员工们说:“大家要做好服务工作,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2. (2分)下列有关作家作品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孟子是孟子和几位弟子共同撰写的,是孟子游说讲学言论的记录。B . 小石潭记的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 . 我爱着土地,作者艾青,现代诗人,本文运用了象征手法抒发了作者对历经磨难的祖国的挚爱之情。D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撷取自己青少年时代难以忘怀的往事的生活片段而写成的一部优美的诗文集。3.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外在特征明显,连平顶山莲花洞的妖魔银角大王都能对着“影神图”一一指认“这骑白马的是唐僧,这黑长的是孙行者,这毛脸的是沙和尚,这长嘴大耳的是猪八戒”。B . “在她没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这里的“她”指的是阿廖沙的外祖母。C . 林冲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他的娘子被高俅义子调戏却不敢抗争,由此可以看出来他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的性格特征。D . “地面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描写的是祥子在暴雨中拉车的情景。4.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手法,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借白杨树歌颂了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宗璞的紫藤萝瀑布在写花中抒发了积极的人生情怀,高尔基的海燕借对海燕战斗英姿的刻画,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者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B . 先秦诸子百家的作品启示深远,如孟子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启示人们要有忧患意识,庄子逍遥游借鲲鹏的形象启示人们要积极进取、奋力拼搏。C . “序”“说”“书”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如送东阳马生序是一篇赠序,马说是借千里马阐述人才被埋没的议论性文体,与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回复谢中书的一封信。D . 许多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法国都德最后一课中的小弗朗士,俄国契诃夫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5. (2分)下面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B . 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C . 学校开展研学旅行活动,其宗旨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知为目的。这句话有语病。D . 这篇文章,语言艰涩难懂,内容空洞无物,读起来味同嚼蜡。加点成语运用准确。6.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的是( ) A . “迁谪”谓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其中“迁”指官员的调动,有升有降,但“左迁”必是升职B . “弱冠”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C . “河北”,古时指黄河以北的大片地区,与现代汉语中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这个词可算是古今异义。D . “自号”,旧时给自己取的号,大多是士大夫和文人墨客所为。因均属通晓翰墨之人,无不别出匠心。7.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虎妞是小说骆驼祥子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大胆泼辣甚至有点变态,后因难产而死。B . 水浒中的鲁智深疾恶如仇、侠肝义胆,围绕他展开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等。C . 童话色彩只是格列佛游记这部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其灵魂所在。比如,作者描写小人国利立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这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讲述利立浦特与邻国兵戎相见,是影射当时英法两国连年征战。D .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语境完成后面的题目。歌声如飘风,如一(l)摇曳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_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模糊,终于轻烟般在夜中消失。(摘自柯灵枕畔歌声(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lj一_荡(2)填入文中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 ) A . 辨B . 辩(3)划线字“模”在文中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mB . m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9. (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许浑咸阳城东楼中常用来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的句子是:_,_。 (2)李白行路难中引用两个典故,表示世路虽艰,但自己对前途并未丧失信心的句子是“_,_”。 (3)_,爱上层楼。(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4)醉能同其乐,_,太守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请把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默写完整。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_,_。_,_。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2分)10. (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晚春韩愈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1)下面诗句中不是描写春天的一项是( ) A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B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C .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 .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杜牧山行(2)历来人们对“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的理解颇有争议,请你结合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11.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木芙蓉(南宋)吕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着意红。犹胜无言旧桃李,一生开落任东风。【注】吕本中:南宋诗人,曾上书论恢复中原之计,未被采纳,后因触怒秦桧遭降职,此后闲居从事著作和讲学。东风:春风。(1)“雨后霜前着意红”一句运用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木芙蓉_的自然属性。 (2)托物言志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 五、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12. (5分)在本单元,我们读到了一封封传统的书信,但传统书信已经渐渐被各种网络聊天软件所替代了。但传统书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不应该泯灭在历史潮流当中。希望中学将开展“弘扬中华文化,重温传统书信”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该校学生使用书信情况的调查表,简述你的探究结果(写两条)。 希望中学学生使用书信情况调查表项目年级从未写过信学应用文时写寄贺卡时写七年级944%11%45%八年级906%52%42%九年级888%73%39%(2)根据上题的调查,该校发出“欣赏名人书信,用书信交流学习心得或生活感悟”的倡议。可是你班的小华同学对此不感兴趣,仍热衷于聊QQ、玩微信、打电话,你会怎么劝说他呢? (3)张丽与外地的表姐一家已经多年未见,今年寒假张丽妈妈打算邀请表姐一家到遵义玩。请你代张丽写一封简短的信给表姐,介绍你的近况并邀请表姐和她的父母一起来自己家做客。 13. (5分)请从“幸福、自信、成长、土壤、感恩、成功”选取词语(不少于三个),连缀成一段话,并且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不超过50个字) 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4. (10分)二选一,选择下面两题中的其中一题进行回答。 (1)如果你们学校新来了一位“方鸿渐”老师,请结合围城相关情节,谈一谈你是否愿意让他做你的老师,结合相关情节阐述两点理由。 (2)如果现在格列佛游乐园建造成功,游客将在“飞岛国拉格多大科学院”场馆中看见哪些荒诞离奇的场景?请根据格列佛游记的阅读,列举两个场景。 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5. (20分)阅读郁达夫的西溪的晴雨,完成小题。 西北风未起,蟹也不曾肥,我原晓得芦花总还没有白,前两星期,源宁来看了西湖,说他倒觉得有点失望,因为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他开来的一张节目上,原有西溪的一项;恰巧第二天又下了微雨,秋原和我就主张微雨里下西溪,好教源宁去尝一尝这西湖近旁的野趣。天色是阴阴漠漠的一层,湿风吹来,有点儿冷,也有点儿香,香的是野草花的气息。车过方井旁边,自然又下车来,去看了一下那座天主圣教修士们的古墓。从墓门望进去,只是黑沉沉,冷冰冰的一个大洞,什么也看不见,鼻子里却闻吸到了一种霉灰的阴气。把鼻子掀了两掀,耸了一耸肩膀,大家都说,可惜忘记带了电筒,但在下意识里,自然也有一种恐怖、不安和畏缩的心意,在那里作恶,直到了花坞的溪旁,走进窗明几净的静莲庵堂里坐下,喝了两碗清茶,这一些鬼胎,方才洗涤了个空空脱脱。游西溪,本来是以松木场下船,带了酒盒行厨,慢慢儿地向西摇去为正宗。像我们那么高坐了汽车,飞鸣而过古荡、东岳,一个钟头要走百来里路的旅客,终于是难度的俗物。但是俗物也有俗益。你若坐在汽车座里,引颈而向西向北一望,直到湖州,只见一派空明,遥盖在淡绿成阴的斜平海上;这中间不见水,不见山,当然也不见人,只是渺渺茫茫,青青绿绿,远无岸,近亦无田园村落的一个大斜坡,过秦亭山后,一直到留下为止的那一条沿山大道上的景色,好处就在这里,尤其是当微雨朦胧,江南草长的春或秋的半中间。从留下上船,回环曲折,一路向西向北,只在芦花浅水里打圈圈;圆桥茅舍,桑树蓼花,是本地的风光,还不足道;最古怪的,是剩在背后的一带湖上的青山,不知不觉,忽而又会得移上你的面前来,和你点一点头,又匆匆的别了。摇船的少女,也总好算是西溪的一景;一个站在船尾把摇橹,一个坐在船头上使桨,身体一伸一俯,一往一来,和橹声的咿呀,水波的起落,凑合成一大又圆又曲的进行软调;游人到此,自然会想起瘦西湖边,竹西歌吹的闲情,而源宁昨天在漪园月下老人祠里求得的那枝灵签,仿佛是完全的应了,签诗的语文,是庸风桑中章末后的三句,叫做“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洪之上矣”。此后便到了交芦庵,上了弹指楼,因为是在雨里,带水拖泥,终于也感不到什么的大趣,但这一天向晚回来,在湖滨酒楼上放谈之下,源宁却一本正经地说:“今天的西溪,却比昨日的西湖,要好三倍。”前天星期假日,日暖风和,并且在报上也曾看到了芦花怒放的消息;午后日斜,老龙夫妇,又来约去西溪,去的时候,太晚了一点,所以只在秋雪庵的弹指楼上,消磨了半日之半。一片斜阳,反照在芦花浅渚的高头,花也并未怒放,树叶也不曾调落,原不见秋,更不见雪,只是一味的晴明浩荡,飘飘然,浑浑然,洞贯了我们的肠腑。老僧无相,烧了面,泡了茶,更送来了酒,末后还拿出了纸和墨,我们看看日影下的北高峰,看看庵旁边的芦花荡,就问无相,花要几时才能全白?老僧操着缓慢的楚国口音,微笑着说:“总要到阴历十月的中间;若有月亮,更为出色。”说后,还提出了一个交换的条件,要我们到那时候,再去一玩,他当预备些精馔相待,聊当作润笔,可是今天的字,却非写不可。老龙写了“一剑横飞破六合,万家憔悴哭三吴”的十四个字,我也附和着抄了一副不知在哪里见过的联语:“春梦有时来枕畔,夕阳依旧上帘钩。”喝得酒醉醺醺,走下楼来,小河里起了晚烟,船中间满载了黑暗,龙妇又逸兴遄飞,不知上那里去摸出了一枝洞箫来吹着。“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倒真有点像是七月既望,和东坡在赤壁的夜游。一九三五年十月二十二日美文鉴赏课上,老师推荐了游记散文西溪的晴雨,请完成以下阅读任务。(1)请根据选文内容填空、跟随作者游踪领略西溪野趣。 _观沿山大道之景_赏山环水绕之奇和摇船少女之美弹指楼上老僧求书相邀秋雪庵里龙妇吹箫助兴(2)源宁评价西湖“湖光山色,太整齐,太小巧,不够味儿”,认为微雨中的西溪比西湖“要好三倍”,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作者及其友人可能更喜欢怎样的景色? (3)作者善于抓住山光水色最具特征之处,赋予景物以神韵和灵性,引发读者的遐想。请选择文中一处佳句分析品味。 (4)这篇散文让读者在感受美的同时,也体会到了文人的雅兴,请围绕“游赏中的雅趣”这一话题,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八、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7分)16.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不亦说乎_人不知而不愠_不逾矩_人不堪其忧_不舍昼夜_(2)文中有很多词句已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4)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中提到的“为人谋”“与朋友交”“传不习乎”的内容,在今天有意义吗?谈谈你的感想。 九、 作文 (共1题;共1分)17. (1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初春,街心公园的树争先恐后地长满了绿芽,有一棵树却迟迟没有动静。一段时间后,别的树的叶子都已张开,这棵树才刚刚冒出嫩芽。一开始就比别人晚了一大步,不免让人担忧。不过这棵树并不着急,还是按着自己的节奏不紧不慢地生长着,不经意间夏天来临,举头望去,这棵树与别的树已无区别,浓浓的绿色在夏日的酷暑里同样可以遮荫纳凉。此时,谁又在意它当初的滞后?人的成长何尝不是这样?请根据对上述文字的感悟和思考,写一篇文章。要求:依据材料的整体语意立意,自拟标题,不少于600字。文中如果涉及真实的姓名或班名,请用化名代替。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8-1、8-2、8-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9-1、9-2、9-3、9-4、9-5、四、 诗歌鉴赏 (共2题;共12分)10-1、10-2、11-1、11-2、五、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10分)12-1、12-2、12-3、13-1、六、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14-1、14-2、七、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15-1、15-2、15-3、15-4、八、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7分)16-1、16-2、16-3、16-4、九、 作文 (共1题;共1分)1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