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ppt第五章糖代谢.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196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10.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化学ppt第五章糖代谢.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生物化学ppt第五章糖代谢.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生物化学ppt第五章糖代谢.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糖代谢 MetabolismofCarbohydrates 第七章 第一节新陈代谢概述第二节生物体内的主要糖类及生物功能第三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第四节糖酵解第五节三羧酸循环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 第一节新陈代谢的概念和特点 新陈代谢的研究方法 示踪法 化合物示踪 同位素示踪 抗代谢物和酶抑制剂的利用 体内试验 invivo 和体外试验 novivo 新陈代谢 metabolism 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泛指生物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生物一方面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能量和物质 通过一系列生物反应转变成自身组织成分 即所谓同化作用 assimilation 另一方面 将原有的组成成份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分解为简单成分重新利用或排出体外 即所谓异化作用 dissimilation 通过上述过程不断地进行自我更新 特点 特异 有序 高度适应和灵敏调节 代谢途径逐步进行 新陈代谢的概念及内涵 小分子大分子合成代谢 同化作用 需要能量释放能量分解代谢 异化作用 大分子小分子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新陈代谢 糖 carbohydrates 即碳水化合物 其化学本质为多羟醛或多羟酮类及其衍生物或多聚物 第二节生物体内的糖类 一糖的概念 二 糖的分类及其结构 根据其组分 糖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单糖 monosacchride 寡糖 oligosacchride 多糖 polysacchride 结合糖 glycoconjugate 1单糖是最简单的糖 不再被水解成更小的糖单位 根据其所含碳原子数目分为丙糖 丁糖 戊糖和己糖 根据其结构特点又分为醛糖和酮糖 galactose D系醛糖的立体结构 D 阿洛糖 D 阿桌糖 D 葡萄糖 D 甘露糖 D 古洛糖 D 艾杜糖 D 半乳糖 D 塔罗糖 allose altrose glucose mannose gulose idose talose D 赤鲜糖 erythrose D 苏糖 threose D 甘油醛 allose D 核糖 ribose D 阿拉伯糖 arabinose D 木糖 xylose D 米苏糖 lysose tagalose D系酮糖的立体结构 D 赤藓酮糖 erythrulose D 核酮糖 ribulose D 核酮糖 xylulose D 阿洛酮糖 psicose allulose D 果糖 fructose D 山梨糖 sorbose D 洛格酮糖 二羟丙酮 dihytroasetone 吡喃型和呋喃型的D 葡萄糖和D 果糖 Haworth式 吡喃 呋喃 D 吡喃葡萄糖 D 吡喃果糖 D 呋喃葡萄糖 D 呋喃果糖 D 葡萄糖由Fischer式改写为Haworth式的步骤 转折 旋转 成环 成环 D 吡喃葡萄糖 D 吡喃葡萄糖 重要的单糖 戊糖 D 吡喃木糖 D 呋喃核糖 2 脱氧 D 呋喃核糖 D 芹菜糖 L 呋喃阿拉伯糖 D 呋喃阿拉伯糖 D 核酮糖 D 木酮糖 重要的单糖 己糖 D 吡喃葡萄糖 L 吡喃山梨糖 D 吡喃甘露糖 L 吡喃半乳糖 D 吡喃半乳糖 D 呋喃果糖 重要的单糖 庚糖和辛糖 L 甘油 D 甘露庚糖 D 景天庚酮糖 D 甘露庚酮糖 甘油部分 甘露糖部分 单糖磷酸酯 D 甘油醛 3 磷酸 D 葡萄糖 1 磷酸 D 葡萄糖 6 磷酸 D 果糖 6 磷酸 D 果糖 1 6 二磷酸 2 寡糖 常见的几种二糖有 麦芽糖 maltose 葡萄糖 葡萄糖 蔗糖 sucrose 葡萄糖 果糖 乳糖 lactose 葡萄糖 半乳糖 能水解生成几 2 10 个分子单糖的糖 各单糖之间借脱水缩合的糖苷键相连 重要的二糖 蔗糖 D 麦芽糖 型 乳糖 型 纤维二糖 型 3 多糖能水解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 常见的多糖有 淀粉 starch 糖原 glycogen 纤维素 cellulose 果胶 pectin 环糊精结构 环糊精分子结构 环糊精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淀粉和糖原结构 支链淀粉或糖原分支点的结构 纤维素片层结构 纤维素一级结构 4 结合糖糖与非糖物质的结合物 糖脂 glycolipid 是糖与脂类的结合物 糖蛋白 glycoprotein 是糖与蛋白质的结合物 常见的结合糖有 糖复合物 糖 肽链 糖 核酸 糖 脂质 ComplexCarbohydrates 细胞膜表面的糖链 蛋白聚糖 糖脂 糖蛋白 细胞膜 三 糖代谢的概况 葡萄糖 丙酮酸 H2O及CO2 乳酸 乳酸 氨基酸 甘油 糖原 核糖 NADPH H 淀粉 四 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糖类是细胞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 主要的生物学作用如下 作为生物体的结构成分 作为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 作为其它生物分子如氨基酸 核苷酸 脂等合成的前体 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 一 双糖的酶促降解 第三节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多糖和寡聚糖只有分解成小分子后才能被吸收利用 生产中常称为糖化 蔗糖 UDPUDPG 果糖 蔗糖合成酶 二 淀粉 糖原 的酶促水解 1淀粉的酶促水解水解淀粉的淀粉酶有 与 淀粉酶 二者只能水解淀粉中的 1 4糖苷键 水解产物为麦芽糖 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 或糖原 中任何部位的 1 4糖键 淀粉酶只能从非还原端开始水解 脱支酶是水解淀粉中的 1 6糖苷键的酶麦芽糖酶是水解淀粉水解产物糊精和麦芽糖的 1 4糖键 产物为葡萄糖 还原末端 非还原末端 1 4糖苷键 1 6糖苷键 2淀粉的磷酸解3糖原的磷酸解糖原磷酸化酶a 活化态 糖原磷酸化酶b 失活态 糖原磷酸解的步骤 非还原端 磷酸化酶 释放8个1 P G 转移酶 脱支酶 释放1个葡萄糖 三 细胞壁多糖的酶促降解 1纤维素的降解 2果胶物质的降解原果胶 可能是可溶性果胶与纤维素结合而成的高分子杂合物 果胶果胶 半乳糖醛酸甲酯及少量半乳糖醛酸通过 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高分子化合物 水解后产生半乳糖醛酸甲酯和半乳糖醛酸 果胶酸 主要成分为 1 4多聚半乳糖醛酸 第四节糖酵解 一 糖酵解 glycolysis 的定义 糖酵解的反应部位 胞浆 糖酵解是将葡萄糖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 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 该途径也称作Embden Meyethof Parnas途径 简称 途径 EMP的化学历程 糖原 或淀粉 1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果糖 1 6 二磷酸果糖 3 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2 1 3 二磷酸甘油酸 2 3 磷酸甘油酸 2 2 磷酸甘油酸 2 磷酸烯醇丙酮酸 2 丙酮酸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葡萄糖 葡萄糖的磷酸化 磷酸己糖的裂解 丙酮酸和ATP的生成 二 糖酵解化学历程EMP 葡萄糖磷酸化为6 磷酸葡萄糖 葡萄糖 6 磷酸葡萄糖 一 已糖的磷酸化 6 磷酸葡萄糖转变为6 磷酸果糖 6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果糖 6 磷酸果糖转变为1 6 双磷酸果糖 6 磷酸果糖 1 6 双磷酸果糖 1 6 双磷酸果糖 二 磷酸已糖的裂解 磷酸己糖裂解成2分子磷酸丙糖 磷酸丙糖的同分异构化 3 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三 3 磷酸甘油醛生成丙酮酸 3 磷酸甘油醛氧化为1 3 二磷酸甘油酸 3 磷酸甘油醛 1 3 二磷酸甘油酸 1 3 二磷酸甘油酸转变成3 磷酸甘油酸 底物分子内部能量重新分布 释放高能键 使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 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 1 3 二磷酸甘油酸 3 磷酸甘油酸 3 磷酸甘油酸转变为2 磷酸甘油酸 3 磷酸甘油酸 2 磷酸甘油酸 Mg2 2 磷酸甘油酸转变为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2 磷酸甘油酸 H Mg2 或Mn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成丙酮酸 并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A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丙酮酸 糖酵解的代谢途径 E2 E1 E3 三 途径化学计量和生物学意义 总反应式 C6H12O6 2NAD 2ADP 2Pi 2C3H4O3 2NADH 2H 2ATP 2H2O 生物学意义 是葡萄糖在生物体内进行有氧或无氧分解的共同途径 通过糖酵解 生物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 为氨基酸 脂类合成提供碳骨架 为糖异生提供基本途径 糖酵解小结 反应部位 胞浆 糖酵解是一个不需氧的产能过程 反应全过程中有三步不可逆的反应 产能的方式和数量方式 底物水平磷酸化净生成ATP数量 从G开始2 2 2 2ATP 四 糖酵解的其他底物 五 丙酮酸的去路 有氧 无氧 一 丙酮酸的无氧降解及葡萄糖的无氧分解 葡萄糖 EMP 丙酮酸转变成乳酸 丙酮酸 乳酸 反应中的NADH H 来自于上述第6步反应中的3 磷酸甘油醛脱氢反应 丙酮酸转变成乙醇 二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及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EMP 葡萄糖 丙酮酸脱氢酶系 六 糖酵解的调控 关键酶 调节方式 丙酮酸激酶 一 6 磷酸果糖激酶 1 PFK 1 最重要 H F 2 6 BP的生成 PFK 2 FBPase2是一种双功能酶 N端一半为PFK 2 C端一半为FBPase2 FBPase2 二 丙酮酸激酶 变构调节 F 1 6 BP为变构激活剂 ATP和肝内Ala为变构抑制剂 共价修饰调节 胰高血糖素通过cAMP使其磷酸化而抑制其活性 三 葡萄糖激酶及己糖激酶 G 6 P可反馈抑制己糖激酶 胰岛素可诱导葡萄糖激酶的合成 第五节三羧酸循环 一 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 aerobicoxidation 指在机体氧供充足时 葡萄糖彻底氧化成H2O和CO2 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 是机体主要供能方式 部位 胞液及线粒体 有氧氧化的反应过程 第一阶段 酵解途径 第二阶段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第三阶段 三羧酸循环 G Gn 第四阶段 氧化磷酸化 丙酮酸 乙酰CoA H2O O ATP ADP TAC循环 胞液 线粒体 二 丙酮酸的氧化脱羧 丙酮酸进入线粒体 氧化脱羧为乙酰CoA 总反应式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的组成 酶E1 丙酮酸脱羧酶E2 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3 二氢硫辛酰胺脱氢酶 三羧酸循环 TricarboxylicacidCycle TCA 也称为柠檬酸循环 是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开始 经加水 脱氢 脱羧等多步反应 又重新生成草酰乙酸 构成一个循环途径 因为循环反应中的第一个中间产物是一个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而命名 由于Krebs正式提出了三羧酸循环的学说 故此循环又称为Krebs循环 它由一连串反应组成 所有的反应均在线粒体中进行 三 三羧酸循环 概述 反应部位 CoASH CO2 CO2 1 三羧酸循环 TCA 草酰乙酸再生阶段 柠檬酸的生成阶段 氧化脱羧阶段 柠檬酸 NAD NAD FAD NAD TCA第一阶段 柠檬酸生成 草酰乙酸 H2O 柠檬酸合成酶 顺乌头酸酶 TCA第二阶段 氧化脱羧 异柠檬酸脱氢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系 琥珀酸硫激酶 TCA第三阶段 草酰乙酸再生 草酰乙酸 琥珀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苹果酸脱氢酶 2 葡萄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 此表按传统方式计算ATP 目前有新的理论 在此不作详述 有氧氧化的生理意义 糖的有氧氧化是机体产能最主要的途径 它不仅产能效率高 而且由于产生的能量逐步分次释放 相当一部分形成ATP 所以能量的利用率也高 有氧氧化的调节特点 有氧氧化的调节通过对其关键酶的调节实现 ATP ADP或ATP AMP比值全程调节 该比值升高 所有关键酶均被抑制 氧化磷酸化速率影响三羧酸循环 前者速率降低 则后者速率也减慢 三羧酸循环与酵解途径互相协调 三羧酸循环需要多少乙酰CoA 则酵解途径相应产生多少丙酮酸以生成乙酰CoA 3 小结 三羧酸循环的概念 指乙酰CoA和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含三个羧基的柠檬酸 反复的进行脱氢脱羧 又生成草酰乙酸 再重复循环反应的过程 TCA过程的反应部位是线粒体 三羧酸循环的要点经过一次三羧酸循环 消耗一分子乙酰CoA 经四次脱氢 二次脱羧 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 生成1分子FADH2 3分子NADH H 2分子CO2 1分子GTP 关键酶有 柠檬酸合酶 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异柠檬酸脱氢酶 整个循环反应为不可逆反应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起催化剂的作用 本身无量的变化 不可能通过三羧酸循环直接从乙酰CoA合成草酰乙酸或三羧酸循环中其他产物 同样中间产物也不能直接在三羧酸循环中被氧化为CO2及H2O 4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位点及相应调节物 a b c 调控位点激活剂抑制剂a柠檬酸合成酶NAD ATP 限速酶 草酰乙酸NADH乙酰CoA琥珀酰CoA脂酰CoAb异柠檬酸ADP琥珀酰CoA脱氢酶NAD NADHc 酮戊二酸ADPNADH脱氢酶NAD 琥珀酰CoA 关键因素 NADH NAD ATP ADP 5 三羧循环的生物学意义 是有机体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 是糖 脂 蛋白质等物质代谢和转化的中心枢纽 形成多种重要的中间产物 是发酵产物重新氧化的途径 6 丙酮酸羧化支路 回补途径 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产生ATP的途径 它产生的中间产物也是生物合成的前体 例如卟啉的主要碳原子来自琥珀酰CoA 谷氨酸 天冬氨酸是从 酮戊二酸 草酰乙酸衍生而成 一旦草酰乙酸浓度下降 势必影响三羧酸循环的进行 1 丙酮酸在丙酮酸羧化酶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 需要生物素为辅酶 2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的催化下形成草酰乙酸 在大脑和心脏中存在这个反应 3 天冬氨酸及谷氨酸的转氨作用可以形成草酰乙酸和 酮戊二酸 异亮氨酸 缬氨酸 苏氨酸和甲硫氨酸也会形成琥珀酰CoA 其反应将在氨基酸代谢中讲述 第六节磷酸戊糖途径概念 磷酸戊糖途径是指由葡萄糖生成磷酸戊糖及NADPH H 前者再进一步转变成3 磷酸甘油醛和6 磷酸果糖的反应过程 细胞定位 胞液 反应过程可分为二个阶段 磷酸戊糖途径的两个阶段 2 非氧化分子重排阶段6核酮糖 5 P5果糖 6 P5葡萄糖 6 P 1 氧化脱羧阶段6G 6 P6葡萄糖酸 6 P6核酮糖 P6NADP NADPH6NADP 6NADPH 6CO2 6H2O 磷酸戊糖途径的氧化脱羧阶段 NADPH H 5 磷酸核酮糖 6 磷酸葡萄糖 6 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 磷酸葡萄糖酸 CO2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内酯酶 6 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分子重排阶段 异构酶 转酮酶 转酮酶 醛缩酶 阶段之一 阶段之二 阶段之三 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阶段之一 5 磷酸核酮糖异构化 差向异构酶 异构酶 5 磷酸木酮糖 5 磷酸核糖 5 磷酸核酮糖 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阶段之二 基团转移 2 4 磷酸赤藓糖 2 5 磷酸核糖 2 3 磷酸甘油醛 转酮酶 转醛酶 2 6 磷酸果糖 7 磷酸景天庚酮糖 2 5 磷酸木酮糖 基团转移 续前 转酮酶 1 6 二磷酸果糖 6 磷酸果糖 醛缩酶 二磷酸果糖酯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非氧化阶段之三 3 磷酸甘油醛异构 缩合与水解 异构酶 磷酸戊糖途径的总反应式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产生大量NADPH 主要用于还原 加氢 反应 为细胞提供还原力 产生大量的磷酸核糖和其它重要中间产物 与光合作用联系 实现某些单糖间的转变 其它糖进入单糖分解的途径 二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节 6 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此酶为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酶 其活性的高低决定6 磷酸葡萄糖进入磷酸戊糖途径的流量 此酶活性主要受NADPH NADP 比值的影响 比值升高则被抑制 降低则被激活 另外NADPH对该酶有强烈抑制作用 第七节糖醛酸途径 G 6 PG 1 P UDPG 葡萄糖醛酸 L 木酮糖 D 木酮糖 第八节糖异生Gluconeogenesis 糖异生 gluconeogenesis 是指从非糖化合物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部位 原料 概念 主要在肝 肾细胞的胞浆及线粒体 主要有乳酸 甘油 生糖氨基酸 一 糖异生途径 定义 过程 酵解途径中有3个由关键酶催化的不可逆反应 在糖异生时 须由另外的反应和酶代替 糖异生途径与酵解途径大多数反应是共有的 可逆的 糖异生途径 gluconeogenicpathway 指从丙酮酸生成葡萄糖的具体反应过程 1 丙酮酸转变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PEP 丙酮酸 草酰乙酸 PEP 丙酮酸羧化酶 pyruvatecarboxylase 辅酶为生物素 反应在线粒体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 反应在线粒体 胞液 丙酮酸 线粒体 胞液 糖异生途径所需NADH H 的来源 糖异生途径中 1 3 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 磷酸甘油醛时 需要NADH H 由氨基酸为原料进行糖异生时 NADH H 则由线粒体内NADH H 提供 它们来自于脂酸的 氧化或三羧酸循环 NADH H 转运则通过草酰乙酸与苹果酸相互转变而转运 2 1 6 双磷酸果糖转变为6 磷酸果糖 3 6 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非糖物质进入糖异生的途径 糖异生的原料转变成糖代谢的中间产物 上述糖代谢中间代谢产物进入糖异生途径 异生为葡萄糖或糖原 二 糖异生的调节 在前面的三个反应过程中 作用物的互变分别由不同酶催化其单向反应 这种互变循环称之为底物循环 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异生 抑制糖分解 胰岛素则作用相反 三 糖异生的生理意义 一 维持血糖浓度恒定 二 补充肝糖原 三碳途径 指进食后 大部分葡萄糖先在肝外细胞中分解为乳酸或丙酮酸等三碳化合物 再进入肝细胞异生为糖原的过程 三 调节酸碱平衡 乳酸异生为糖 四 乳酸循环 lactosecycle Cori循环 循环过程 葡萄糖 葡萄糖 葡萄糖 丙酮酸 乳酸 乳酸 乳酸 丙酮酸 血液 生理意义 乳酸再利用 避免了乳酸的损失 防止乳酸的堆积引起酸中毒 乳酸循环是一个耗能的过程 2分子乳酸异生为1分子葡萄糖需6分子ATP 第九节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一 双糖的生物合成 1 单糖基的活化 糖核苷酸 UDPG ADPG GDPG等 的合成糖核苷二磷酸在不同聚糖形成时 提供糖基和能量 植物细胞中蔗糖合成时需UDPG 淀粉合成时需ADPG 纤维素合成时需GDPG和UDPG 动物细胞中糖元合成时需UDPG UDPG的结构 糖核苷酸的生成 PPi 1 磷酸葡萄糖 UTP UDPG 2 蔗糖的合成 蔗糖合成酶途径 磷酸蔗糖合成酶途径 蔗糖合成可能的途径 是植 动 物体内糖的储存形式之一 是机体能迅速动用的能量储备 淀粉 糖原 糖原储存的主要器官及其生理意义 二 淀粉 糖原 的合成 淀粉储存的主要器官谷类 豆类和薯类等 1 直链淀粉的合成 1 淀粉磷酸化酶 2 D酶 D 酶是一种糖苷转移酶 3 淀粉合成酶 是淀粉合成的主要途径 引物 Gn 直链淀粉 Gn 1 淀粉合成酶 4 蔗糖转化为淀粉 1 葡萄糖单元以 1 4 糖苷键形成长链 2 约10个葡萄糖单元处形成分枝 分枝处葡萄糖以 1 6 糖苷键连接 分支增加 溶解度增加 3 每条链都终止于一个非还原端 非还原端增多 以利于其被酶分解 2 支链淀粉的合成淀粉 糖原 的结构特点及其意义 支链淀粉合成淀粉合成酶 催化形成 1 4糖苷键Q酶 分支酶 既能催化 1 4糖苷键的断裂 又能催化 1 6糖苷键的形成 在Q酶作用下的支链淀粉的合成 3 糖原的生物合成 糖原生物合成过程与植物支链淀粉合成过程相似 但参与合成的引物 酶 糖基供体等是不相同的 引物 结合有一个寡糖链的多肽酶 糖原合成酶 分支酶糖基供体 UDPG 1 4 糖苷键式结合 糖原n为原有的细胞内的较小糖原分子 称为糖原引物 primer 作为UDPG上葡萄糖基的接受体 糖原分枝的形成 4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纤维素分子是由葡萄糖残基以 1 4 糖苷键连接组成的不分支的葡聚糖 是植物细胞壁中主要的结构多糖 5 半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植物细胞壁中存在有半纤维素 半纤维素是由多聚己糖或多聚戊糖组成的杂多糖 常含有2至4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糖 多聚戊糖及多聚己糖都是以 1 4糖苷键相连接的 6 果胶的生物合成 小结 新陈代谢的概述糖类的生物学功能 1生物体内的糖类 单糖 丙糖 丁糖 戊糖 已糖 醛糖 酮糖 寡糖 蔗糖 麦芽糖 乳糖 多糖 淀粉 糖元 果胶 纤维素 粘多糖 2双糖和多糖的酶促降解 蔗糖 麦芽糖 乳糖的酶促降解 淀粉 糖原 的酶促降解 水解和磷酸解 细胞壁多糖的酶促降解 纤维素的降解 果胶物质的降解 3糖酵解 1 糖酵解的概念 2 糖酵解的化学历程 细胞定位 反应步骤 有关的酶和辅因子的作用机理 能量产生 3 糖酵解的化学计量与生物学意义 4 糖酵解的调控限速酶 已糖激酶 磷酸果糖激酶 丙酮酸激酶 5 丙酮酸的去路变为乙酰CoA 有氧 生成乳酸或乙醇 无氧 4三羧酸循环 1 丙酮酸氧化为乙酰CoA 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反应及调节 2 三羧酸循环 概念 细胞定位 反应历程 有关的酶和辅因子 草酰乙酸的回补反应 化学计量和特点 3 三羧酸循环的调控 4 三羧酸循环的生物学意义5磷酸戊糖途径 1 磷酸戊糖途径的生化历程 细胞定位 反应历程及特点 有关的酶和辅因子 2 磷酸戊糖途径的化学计量与生物学意义 3 磷酸戊糖途径的调控 4 糖醛酸途径 6单糖的生物合成1 糖异生途径 概念 反应历程 2 糖酵解和糖异生的互补调节 7蔗糖和多糖的生物合成 1 糖核苷酸的作用2 蔗糖的生物合成 蔗糖合成酶 磷酸蔗糖合成酶 3 淀粉 糖元 的合成4 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5 半纤维素的生物合成 6 果胶的合成 作业 1 何谓三羧酸循环 它有何特点和生物学意义 2 磷酸戊糖途径有何特点 其生物学意义何在 3 何谓糖酵解 糖酵解与糖异生途径有那些差异 糖酵解与糖的无氧氧化有何关系 名词解释糖异生作用限速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