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61956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气慨 里程碑 宽宏大量 锋芒毕露B . 萧瑟 笑吟吟 物竟天择 随机应变C . 坍塌 城隍庙 唯唯连声 人情练达D . 次第 秫秸秆 引经据典 洗耳躬听2. (2分)根据语境,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间堆积杂物的小屋去,推开门,_就在尘封的什物堆中发现了他。十一二岁时,我稍活泼一点,_和一群同学组织了一个戏剧班,做了一些木刀竹枪,借得了几副假胡须,就在村口田里做戏。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_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A . 果然 诚然 居然B . 诚然 居然 果然C . 果然 居然 诚然D . 居然 果然 诚然3. (2分)下面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能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B .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C . 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D . 我曾倚马万言,可给你写信,笔有如千斤。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 . “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B . 每次读阿长与的时候,我都会被阿长那淳朴的爱所感动。C .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D . 龙井沟村有1200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有23人,在排楼乡素有“长寿村”之称。5. (2分)对下面一首诗的理解和品味不恰当的一项是( )约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A . “家家雨”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与急骤密集,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B . “处处蛙”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和谐气氛。C . “有约”点出了诗人曾“约客”来访,“过夜半”说明了等待时间之久。D . “敲”字用得精妙,再以“闲”字修饰,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坦然。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6. (20分)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小题住进一粒粮食(有删改)宋长征很多人住在粮食里,村子也住在粮食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连村子里说书的四爷也这么说呢,所以更让人坚信自己就住在一粒粮食里。春天,打开胚芽那扇窗,就听见春风来了,就听见春雨近了,就萌动了情思,想要长成一棵庄稼,沉醉在静美的乡村。村里人都认得粮食,哪个春分播种,哪个芒种收割,哪个喜水耐涝,哪个又可以和鸡鸭牛羊一起分享,无不烂熟于心。一粒粮食有多重,男人女人都知道。孩子们一大清早就爬起来背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诗子上路。很多人都说这歌子,唱得轻巧,可到底有多少人体会其中的甘苦,往往只有住在粮食里的人知道。曾经,粮食里都是秕子,日子也跟着秕。住在粮食里的人捧着一把粮食,哽咽着往前捱。说这话的是土生大伯,七几年因为偷掰了生产队的两穗子玉米,被打折了腿,一瘸一拐说着关于粮食的辛酸往事。开始我不懂,问娘,娘说人没粮食实诚,吃了大锅饭,蹲在田间地头东家长西家短。队长来了,抓起锄头挠两下,走了,屁股又沾在地上。粮食秕了,浮夸风,你敢亩产三千,我就亩产一万。最后只能在锅里照着影子吃饭。那时候的人想跳出粮食过日子,但真得出来了,再想进去才发现为时已晚。粮食有灵性,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给你怎么生活。我经历过无数次播种,譬如麦子。新翻的泥土散发着岁月的醇香,父亲领着牛拉着犁铧回家了,我抡起小小的镐头,专门对付那些巨大的土块。它们会挡住麦子生长的脚步,种子那么小,稚嫩的芽尖怎么可以突破这漫长的阻隔。所以,村里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往往说“打坷拉的”。我也是“打坷拉的”,祖祖辈辈从田野里走过,流淌着汗水,只为给粮食打开一扇生长之门。当然,粮食能懂,风雨里齐刷刷的拔节声就是向岁月发起的冲锋。粮食就是粮食,和草有着本质的区别。草只会牵绊着乡亲们的脚步,丰盈的粮食才是最实在的收成。这些,娘知道。从青春走到老迈,身负一只硕大的草筐,从这头到那头,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还不忘饱含深情地拂一下庄稼的叶片,将草背回家,给粮食牵来一个金黄的秋天。去年夏日,当我从一块田打了除草剂赶往另一块田的时候,草们躺倒一片,玉米叶子清凌凌地穿行在夏日的风里。喊娘,娘应,说还有最后一小片。我默然,喉咙哽咽将娘薅的草收拾在一起。娘趟着沙沙的玉米叶子出来了,头发散乱,汗水浸透了衣衫。娘说这庄稼好着呢,今年肯定多打粮食。粮食啊!再一次刺痛我的心房。一个人究竟为了什么对你如此倾心,走过了七十多个春秋,依然陶醉在一粒粮食的深处?每一粒粮食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用无尽的芳醇笼罩着简单的乡村。邻村的“二里歪”烧酒,筛选出质量上层的粮食,发酵,蒸馏,一滴一滴,滑落的是岁月的醇香。娘要做酱,西瓜酱,豆瓣酱,精选出一粒粒黄豆的金黄,让颜色沉淀,再沉淀,揭开用泥巴糊就的坛子,浓烈的香醇萦绕在每一个岁月必经的路口。回头望,娘已老去,暖暖的慈爱在心底发酵成感恩的洪流。手握一把麦穗,灶膛口飘溢的麦香风一样弥漫了一整个童年。因为粮食,我有了健硕的躯体,可以只身来去在人生的风雨之中,胸怀对一粒粮食的虔诚,执著地在乡间行走。这粮食,是生命必须的粮食。整个村庄为粮食而活,也因了粮食焕发着熠熠的光芒。有人在晒粮,烈日下赤脚在粮食里行走,一粒粒晶莹的粮食在大地上静躺。也许它们在思考,思考着生长的意义,破土于大地,昂扬走在简朴的乡村。这里没有太多的欲望和攫获,有的只是农人憨厚的脸庞,披一身霞光上路,踏一路月色归来,如至交,似生死与共的恋人,倾诉着彼此的忠诚。父亲在世时,常领着我走向自家的田地,告诉我哪块才是属于自己的田地。地界是一块青石或一跟铁钎子打出的灰橛,灌了生石灰,时过经年也不会让别人占去。粮食,要分清楚,自家有一瓢绝不贪恋他人一瓮。娘也很虔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对粮食的深情。逢年过节,用五谷杂粮做成了面团,敬献神灵,祈风调雨顺,祈五谷丰登。有时我想这是多么简单的祈愿啊。风调雨顺,只为粮食从春到秋,又圆满了一个风雨轮回;五谷丰登,只为家道平安,围坐在粮食所营造的静谧时光,追忆往昔,憧憬着远方。粮食很小,每一粒粮食滚落在地,都很难找再觅到踪迹。除非你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春天,等惊蛰的春雷一过,粮食便会顶着晶莹的露珠来看你。粮食很大,一粒粮食里住着整个村子和村子里所有的人,用爱的琼浆迷醉了淳朴的乡亲。秋来了,粮食又一次登上时光的颠峰。谷子 , 那些谷子在稻草人忠诚的守护下低垂着谦卑的头颅,它们不善于表白,流淌成村子里女人香甜的乳汁,繁衍着乡村的新生。亭亭的是玉米,队列整齐地等待着岁月的检阅,用金黄闪烁在村庄的门楣。还有那些豆类,大豆,小豆,黑豆,绿豆,匍匐在大地的胸膛,一遍遍亲吻,互诉衷肠。静穆的乡村在今夜无比安详,每一扇窗户都透出一种粮食的温暖。有的人故土难离,和粮食生死相依,共享着天地四时赐予的平凡岁月。有的人远离家园,今夜入梦,是否还能再回到那些住在一粒粮食时里的温暖。一粒粮食,囊括天地。住进去,温暖一生,辛苦一生,感恩一生,回味一生。(1)第段中写到“可到底有多少人体会其中的甘苦,往往只有住在粮食里的人知道”,“住在粮食里的人知道”的甘苦体现在何处?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2)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指出其表达效果。从青春走到老迈,身负一只硕大的草筐,从这头到那头,在夕阳西下的时候,还不忘饱含深情地拂一下庄稼的叶片,将草背回家,给粮食牵来一个金黄的秋天。谷子,那些谷子在稻草人忠诚的守护下低垂着谦卑的头颅,它们不善于表白,流淌成村子里女人香甜的乳汁,繁衍着乡村的新生。(3)文章为什么以“住进一粒粮食”为题?(4)下面这段原是文章第 14 15 段中间的内容,有人认为这段必须保留,有人认为完全可以删除。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请简述理由。【内容】庄稼就是粮食,“民以食为天,”没有谁不该为粮食而心怀感恩。“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表白。多少甘苦,多少悲喜,只为这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粮食。轻轻捻起一枚粮食,仿佛看见了流淌的光阴,光阴里有父亲站在田埂子上重重的咳,也有娘钻出玉米田被汗水浸湿在额头上的花白。每个人都会老去,在最后握着那些和生命息息相关的粮食时,泪满眼眶。一粒粮食,以玉样的温润根植在一个人的胸膛。7. (20分)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题。荷叶帽于君那是发生在去年夏天的故事。在一家超市的二楼,一位年轻的父亲,穿着打扮显得干净体面。他领着一位一两岁的小男孩,小男孩长得浓眉大眼,聪明可人。小男孩不知道从哪里捡来一支荷叶。这支荷叶上面有根长的叶柄,可是叶子已经半干,软软地向下垂着。小男孩翻来覆去看这把荷叶,一脸的兴奋,喜不自禁。大概他从来没有见过荷叶,可稀罕了。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玩法把荷叶戴在头顶上,大眼睛在荷叶下面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回应。孩子的爸爸也微笑着看着孩子。周围卖服装的叔叔阿姨们看样子都认识他们父子俩,因为说话很熟络。他们都看到孩子头上的荷叶,七嘴八舌地夸赞说:“这顶帽子真漂亮。”“哪儿买的这么好看的帽子?借给我戴戴吧。”“真好看!真好看!这是谁家的孩子,长得又漂亮,戴的帽子又好看。啧!啧!啧!”小孩子在众人的夸奖声中别提多美气啦,很骄傲地跟在父亲身后,脸上全是幸福。在一步步下楼梯的时候,还特别小心地扶着他的令人眼红的“帽子”,唯恐掉了。再走出去几步就到大街上,那位父亲停了下来。也许他觉得小孩戴的这个帽子实在有些太不合适,就想把这个别致的荷叶帽从小孩子头上拿下来。可是小孩子死活不肯。他拿下来,小孩子戴上。他拿下,小孩子再戴上。再后来小孩子干脆用手捂着,不让拿。做父亲的也发了急,硬是从小孩子头上抢下来,扔在路边。小男孩跑上前去捡,父亲的脚更快,早把帽子踢得更远。小男孩还要去捡,父亲趁着小男孩还没有走到荷叶跟前,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脚,在荷叶上狠狠地旋转着踩下去那片荷叶被踩得面目全非。这一切就在小男孩眼前发生,小男孩的哭声凄厉地响起来,可是还不愿放弃。小男孩想把那个烂烂的荷叶帽捡起来可是,已经烂得拿不起来了。小男孩手拿着那支没有踩烂的叶柄,看着地上一片一片的碎叶,哭着不走。他哭着蹲下身体,看看手中的叶柄,又看看地上的碎叶,哭得更伤心了。父亲要把他拉走,可是他一直哭着不愿走。从父亲手里挣出来,还去看那个已经碎烂的荷叶帽。父亲早已不耐烦,他劈手把叶柄从孩子手里夺下来,顺手扔得远远的。然后抱起孩子就走。渐走渐远,那位父亲哄孩子说:“宝宝,别哭,走,爸爸去给你买一只又漂亮又高级的玩具。”孩子仍是哭。“走,爸爸给你买一顶最最漂亮的太阳帽。”孩子的哭声不绝于耳。看到这一切的我,泪水盈眶,我向远处望向那个小孩子。孩子仍是满脸泪痕,眼睛还是越过父亲的肩头,久久地看着那顶荷叶帽。(1)说说文章以“荷叶帽”为题的妙处。 (2)你能领会作者写周围卖服装的叔叔阿姨们七嘴八舌地夸赞戴着荷叶帽的孩子的匠心吗?请做简要分析。 (3)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章第二小节画线句。他想了想,又想出了一个玩法把荷叶戴在头顶上,大眼睛在荷叶下面忽闪忽闪地看着大家,希望能得到众人的回应。(4)读了文章后,你一定有很多共鸣吧。当孩子的父亲“很迅速地伸出他的大脚,在荷叶上狠狠地旋转着踩下去”时,假如你在场,你会对孩子的父亲说些什么呢?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8.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第后面题目。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行牧且荛,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贼易之,对饮酒,醉。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上下,得绝;因取刃杀之。(童区寄传节选)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至八月朝,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先将数石米餈,用蜜麨灌之,以置穴口。蛇便出,头大如囷,目如二尺镜,闻餈香气,先啗食之。寄便放犬,犬就啮咋,寄从后斫得数创。疮痛急,蛇因踊出,至庭而死。寄入视穴,得其九女髑髅,悉举出,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于是寄女缓步而归。(李寄节选)(1)对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布囊其口(口袋)B . 贼易之(轻视)C . 寄乃告请好剑及咋蛇犬(访求)D . 寄从后斫得数创(用刀斧砍)(2)下列各句中划线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汝曹怯弱,为蛇所食A . 一人去为市(童区寄传)B .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C . 为坻、为屿(小石潭记)D .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便诣庙中坐,怀剑将犬。(4)用自己的话概括选文【甲】的主要内容。(5)联系全文可以看出,区寄是偶遇豪贼,被动应战,而李寄不同,她是。不过两位少年英雄表现出了共同的性格特点,那就是。(每空限填一至两个四字短语)9. (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但微颔之(但:只是)B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释:放下)C . 尔安敢轻吾射(射:射箭)D . 徐以杓酌油沥之(杓:同“勺”,勺子)(2)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尝射于家圃 于我如浮云B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以钱覆其口C . 但微颔之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D . 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3)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A . 陈康肃的公公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成对的,公公也因此自夸。B . 陈康肃的公公擅长射箭,当时世上没有第二人,陈康肃也凭借这一点自夸。C .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因此感到很矜持。D .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人可与之媲美,他也凭着这一点自夸。(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 文章开头写陈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并“以此自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陈尧咨的出众才能和狂傲个性。B . 卖油翁对康肃公“发矢十中八九”,却只“微颔之”,在读者心中引起悬念,也就自然的引出了下文。C . “康肃笑而遣之”,康肃的“笑”既有自我解嘲,也有对卖油翁的嘲笑。D . 本文将熟能生巧这个大道理,用一个生动的小故事加以阐释,达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四、 默写 (共1题;共9分)10. (9分)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王绩野望) (2)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3)此物何足贵?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4)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5)渡荆门送别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 (6)诗歌龟虽寿中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表现诗人积极进取的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志在千里;_,_。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材料,说说我们人类应该学习动物的哪些行为。材料一:母子鸟生活在格陵兰岛。“母子”互相牵挂,千里相随。如果母鸟被逮住,那么用不了多久,它的“子女”一定会飞来寻找鸟“妈妈”。无论“妈妈”被藏在哪里,“子女”总要相方设法与其“团聚”。倘若雏鸟被抓,鸟“妈妈”必定四处寻觅。材料二:白尾鹫是一种生活在草原上的鸟类,以野马等动物的尸体为食。每次发现诱人的“美味佳肴”之后。它们从来不会蜂拥而上,你争我夺。而是老者优先,给予特别的照顾。材料三:当老乌鸦飞不动无法觅食时“子女”会主动地担负起赡养的职责,在哺育自己后代的同时,不辞辛劳地捕捉昆虫去喂“父母”,直到它们寿终正寝。材料四:澳大利亚的彩虹鹦鹉和英国的秃鼻乌鸦等总是以垂直的方向群栖。它们安排年幼的乌在低处停栖。而年长的乌却享有在高处停栖的“特权”。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防止来自地面天敌的突然袭击,确保“父母”的安全。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12. (2分)参照例句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要求:语意连贯,具体形象。一位诗人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滴水珠里有浪花的影子,一个眼神里有思念的影子;_,_;一块岩石里有群山的影子,一声细语里有关爱的影子。的确,任何小事物都藏有大世界,任何细微处都含有真感情。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3. (4分)名著阅读,根据要求答题。 (1)西游记的作者是明代的_。朝花夕拾原名为_。 (2)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鲁迅的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里面收录十篇文章,如五猖会狗猫鼠孔乙己范爱农等。B . 阿长与山海经中作者鲁迅抓住阿长的性格特征如实来写,把一个纯朴善良,但在某些方面又颇为愚昧的农村妇女写活了。C . 西游记是一部被老舍先生称之为“神魔小说”,被林庚先生称之为“童心之作”的古典文学名著。D . 西游记中的故事大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的大闹五台山、三打白骨精、车迟国斗法等故事尤为精彩。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 (1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本来我可以选择放弃,却咬牙坚持了下来;本来我可以沉默,却勇敢地发出了自己的声音”“本来我可以争取,却因犹豫而错过;本来我可以面对,却因胆怯而逃避”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类似的经历,也许,这就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和喜悦。请以“本来我可以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1、2-1、3-1、4-1、5-1、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6-1、6-2、6-3、6-4、7-1、7-2、7-3、7-4、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8-1、8-2、8-3、8-4、8-5、9-1、9-2、9-3、9-4、四、 默写 (共1题;共9分)10-1、10-2、10-3、10-4、10-5、10-6、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11-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12-1、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3-1、13-2、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