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9532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路上偶遇押解朱赫来的匪兵,他抓住机会扑上去救了朱赫来,但自己却被告发被捕入狱。B . 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洋洋光浸月,浩浩影浮天。C . 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称“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智取生辰纲。D . 朝花夕拾中,“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带着大眼镜”指的是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 (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早春三月,微微雨,空气中弥(mn)着栀子花的清香,撑起一把花折伞,走进雨巷中,听雨,看雨,数雨,一寸一寸感受雨的清澈与细微。绵绵的雨声里,路面把小巷衬得玲珑(t)透,意味深常。小桥流水的苏州,宛若含苞的白莲,质朴而雅致地盛开。风是古风,水是遗韵,远眺虎丘塔,古意绵深,近赏拙政园,别致清幽。雨滴滑落叶尖,泌入我的衣领,让我和它一同感受这初春的绿意(ng)然。那无尽的(xi)想,随着无穷的水舒缓地向前流去(1)根据拼音写汉字。 mntngxi弥_透绿意_然_想(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改_;_改_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默写。 (1)商女不知亡国恨,_。(杜牧泊秦淮) (2)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_(4)_,关山度若飞。(北朝民歌木兰诗) (5)在喧嚣浮躁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该像周敦颐那样保持莲花般“_,_” 的高洁品格。(周敦颐爱莲说) (6)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4. (10分)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的主要意象是_和_。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_与_”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 (20分)阅读下面的杂文,完成小题。 生活需要文学蜜饯一下阮直作家与文学太需要一个像“护士节”“教师节”那样的节日了。文学需要民众的土壤为之滋补,作家的灵魂需在社会的舞台上高蹈,作家的情感更需要生活的蜜饯。有人说现代化的都市不需要作家,可文学从来没有背叛过生活,都市只要还过着人的生活,你就无法摆脱文学。文学只是想告诉更多的人,大家在肉身疲惫之后,转身享受一下文学之美,用你的心灵过滤一下生活,你才能吧嗒出生活中就盐的滋味。文学不是让人们向往虚构,作家也不是让大众舍弃财富,文学只是不想让人们的欲火太盛,作家只是让更多的人也能在傍晚的时光用文学的心态去看看树木花草,听听涛声拍岸,让忘记时间成为一种自觉的高贵,让一颗忙碌的心就此归隐。我们不妨假装一会儿懒惰,自觉地选择几件“没有意义”的事情去做,没用的文学就有这个用处。没用的文学生活状态却有优雅的人生格调,因为文学有梦。高速、奢华、纷繁、喧嚣的都市已经让人们的灵魂疲惫,呼唤文学的回归迟早会成为更多人生活的目标。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停顿是美,停顿是诗,停顿是国画中的留白。农民你就走出田野,渔民就把船儿开回港湾,老板们放下几天的生意,不该我们奔波、不该我们干的事情在人生之中太多了,可人们却不知道。人们常说:能今天做好的事情,绝不拖到明天。作家吴亮也有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大家以文学的名义举行一次精神的盛宴吧!灵魂也需要聚会。交流阅读文学的感悟,畅谈虚构的快乐,展望未来的美好如今的文学,已走进多元化的时代,它虽然没有繁花似锦,但也绝不会凋敝衰败。文学是能潜入有灵性人内心的,在不同的场合贴着不同的标签,成为可以多元选择的生活方式。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社会,谁也无法做到让全民族每一个人都去背诗写诗去热爱文学,但有梦想的人心中的文学情结就是一座活着的火山。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节日能让爱好文学的人们回归到享受精神欢愉的生活方式之中。节日能给作家传递温暖,作家能以激情之火去燎原大众的情感。中国人即便不写诗也是诗人,就连一个姓氏的排名,国人都把它诗化、韵化成“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中国人是活在亲情与人情中的,文学就是“人学”。这个世界无论哪个国家的文学消失,我们的文学也不会,文学是民族精神中永存的根脉,当下的文学由一度的“庙堂之高”,回到了民间的江湖,而文学总会在自己的土壤里长出属于它的花花草草。当文学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读者和作家都可以选择的时候,文学才算找到了它的根。但愿每个人心里都有一间房子,里面装颗自由畅想的心。(选自2019年5月10日中国文化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放缓我们前行的脚步,为奔波之路点上一个休止符。(3)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对第段划线词语的理解。 如果作家有了节日,文学就容易发酵。(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用的文学”是作者说的反话,其实文学在人们生活中极其重要。B . 呼唤文学的回归必将成为多数人的需要,热爱文学也会成为更多人的生活方式。C . 作家吴亮的名言“凡是能拖到明天做的事情,今天就不要去干”与作者观点相反。D . 中国人的文学即“人学”,它是民族精神永存的根脉,是不会消失的。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该不该让家长陪读【编者按】陪读,顾名思义就是陪同孩子读书。广义上讲是家长全程参与孩子生活与学习的一种行为。狭义上讲是孩子放学后家长或陪读老师陪同孩子写作业并予以指导的行为。现在家长陪读已经成为一种风气。有的在县城的学校附近租房子陪读,有的跨学区买房陪读,还有的甚至飘洋过海去陪读。该不该让家长陪读呢?我们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来讨论这个问题。“孟母三迁”是我们熟悉的千古佳话,这也许是有记载的最早的陪读吧。孟母努力为孟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值得天下父母效仿。有人说:“父母应当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导师,生活中的朋友,学习中的伙伴。”这句话将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概括得很全面。确实如此,我们如果与父母一起生活,父母良好的品行修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现在,很多学校实行寄宿制,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很少,陪读就能增加与孩子相聚的时光,减少父母的“空巢”感,提高家庭的和谐幸福指数。另外,很多孩子学习压力大,父母陪读能缓解孩子压力,激发孩子学习动力。(广东)刘同学首先,家长陪读不利于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很多陪读家长甚至连盛饭、洗袜子、挤牙膏这样的小事都代劳,如此陪读会导致孩子“高分低能”。其次,孩子在成长道路上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麻烦和困难,如果每次家长都在身边给予“帮助”,这些麻烦、困难对于孩子来讲就失去了助其成长的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近年来社会上热议的“啃老族”,不就是被父母一路“包办”成长的精神上的矮子吗?最后,家长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家长如果在自己的工作中做出了成绩,无疑会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如果他们把孩子当作全部,放弃了事业和追求,可能就无法有效地“言传身教”了。不可否认,不少家长陪读也是出于无奈。但问题是,今天在重重保护下长大的我们,未来有能力去保护自己的孩子吗?(河南)李同学家长陪读的重点应放在“读”上,而不仅仅放在“陪”上。要“读”懂孩子,理解孩子,摆正自己“陪”的位置,而不是变成管孩子吃饭,管孩子学习,管孩子交友,管孩子看电视、电脑。我的父母陪读就很讲究方法,有艺术。我到家后,他们不光嘘寒问暖,还留出时间让我给他们讲述一天的情况,等我自己作出评价后,他们才会恰当地说出他们的见解。遇到双休日,不是他们“伺候”我,而是我孝敬他们。这使得我们之间有了更多的情感交流,就像并肩作战的战友。我们年纪小,有父母在身边,我们快乐无忧,父母心里踏实。(浙江)张同学(节选自中学生阅读,有删改)(1)下列语句来自三位同学的发言,请把它们分别放到材料中最恰当的位置(填序号即可)。 A所以,家长陪读要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给孩子选择的权利,不要把陪读重心放在约束孩子、管教孩子上。这样,不光孩子成长得快,家长也会“成长”。B因此,与其躲在父母背后避风雨,不如大胆迈出自己的脚步,在泥泞与荆棘中收获真正的人生教益。C对毕业班的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家长的陪读能缓解孩子的压力,有利于他们以积极轻松的状态面对学习的挑战。_ _ _(2)编者选取了三位同学的发言,其意图最有可能的是( ) A . 解释陪读的现象。B . 呈现对陪读的看法。C . 说明陪读的方法。D . 倡导陪读的风气。(3)议论性文字要求具有说服力,请选择一位同学的发言,分析他是如何做到的。 (4)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我已陪读了两年,孩子上初中后,我就选择了辞职陪读。每天的工作就是接送孩子上下学,准备一日三餐,做好一切后勤保障。我怕孩子学习不自觉,每晚都坐他身边陪读。除此之外,还要督促他复习。可最近孩子一回家就关房门,也不知他在想什么。(上海)李女士你认为李女士在陪读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本中三位同学的发言作出分析。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忆钱塘江宋李觏昔年乘醉举归帆,隐隐山前日半衔。好是满江涵返照,水仙齐著淡红衫。【注】觏:读gu。涵:包含。水仙:指水中女神。这里喻指归帆。(1)这首诗描绘了_时分的景色。诗中“隐隐”照应了前句中的“_”一词。 (2)此诗想象奇特,比喻生动。请描绘三,四两句所展现的画面。 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_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乡为身死而不受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B . 孟子认为,人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这一点合乎人性。C .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可以用来做本文第段的一个事实论据。D . 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9. (8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勿丧耳。(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天祥至潮阳,见弘范 ,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曰:“吾不能扞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出涕,曰:“国亡不能捄 , 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节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注】弘范:元军元帅。杆(hn):保卫。法(xun)然:水滴下的样子。捄:同“救”。(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_天祥泫然出涕 涕:_天祥临刑殊从容 殊:_(2)翻译下列句子。 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弘范遂以客礼见之。(3)【乙】文中,文天祥的所作所为印证了【甲】文中“_”一句话。 (4)结合文体特点,简要分析【甲】、【乙】两文在写法上有何不同?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从下列两题作文中任选一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以“心中有话对你说”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友情,是患难中的倾情相助,是迷途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到时一把真诚的搀扶,是痛苦时抹去泪水的一春风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但不可以单向支取,只有通过彼此的积累才能加重其分量任何带功利性的友情,不仅得不到利息,而且连本钱都回丧失殆尽懂得珍惜友情,就是珍惜人生中那份最宝贵的财富;懂得珍惜友情,实在是一种智慧与幸运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2-1、2-2、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5分)3-1、3-2、3-3、3-4、3-5、3-6、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0分)4-1、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5-1、5-2、5-3、5-4、6-1、6-2、6-3、6-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7-1、7-2、七、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8-1、8-2、8-3、八、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8分)9-1、9-2、9-3、9-4、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