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7521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 比喻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鲁迅社戏)B . 拟人枣园的灯光照人心,延河滚滚喊前进。(贺敬之回延安)C . 借代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用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D . 引用经书上的道理是可以“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2019年5月12日,广州第九届“荔枝湾新西关”民俗文化节在广大市民的见证下拉开了帷幕。B . “亚洲文化嘉年华”活动旨在使亚洲各民族的心灵连接起来为目的,向世界展现一个和平的亚洲。C . 具有中国民族精神和艺术风格的动漫,不仅在国际上深受欢迎,而且也受到国内青少年的热烈追捧。D . 全文阅读是深圳文化建设的闪亮名片,深圳被联合国教研文组织授予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3. (2分)对名著朝花夕拾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于1926年所作的一部回忆性小说集。B . 在无常一文中,鲁迅提到:无常有黑白两种,白无常又叫活无常,黑无常又叫死无常,人们喜爱的是白无常。C . 五猖会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D . 朝花夕拾中女性形象的刻画不多,最突出的是长妈妈,刻画了一个文化水平低但善良、质朴的农村妇女形象。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B .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少部分是动物寓言。C . “巨人三传”所称颂的英雄,不是以武力称雄的人,而是能够超越灵与肉的痛苦、倾心为公众服务的“人类的忠仆”。D . 农夫和蛇告诫人们,对恶人千万不能心慈手软。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5. (4分)阅读下面语段,根据语境完成后面题目。近几年,一批文化类电视节目相继涌现,获得了好口(bi)_。中国成语大会、见字如面、经典咏流传等节目如一股股清泉,(qn)_人心脾。成语、书信、诗词中_(A蕴藏;B隐藏)着中国文化与历史密码,值得花心思开掘。煤体当担负起这个责任,在历史和今天之间架起桥梁,在先辈与青年之间建立_(指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桥梁”“联系”的近义词)。(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beiqn口_人心脾(2)辨析词义,选择最合适的一项填空A蕴藏 B隐藏成语、书信、诗词中_(A蕴藏;B隐藏)着中国文化与历史密码,值得花心思开掘。(3)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写出相应词语在先辈与青年之间建立_(指起联系作用的人或事物,“桥梁”“联系”的近义词)。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 (5分)古诗文默写。 (1)树树皆秋色,_。(野望) (2)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3)乱花渐欲迷人眼,_。(钱塘湖春行) (4)庭中有奇树,_。(庭中有奇树) (5)_,志在千里。(龟虽寿) (6)柴门何萧条,_。(梁甫行 (7)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色如水,空明澄澈的句子是“_,_,_”。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7. (5分)阅读水浒传片段,完成填空。那种地道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鸠巢,每日直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上面去拆了那巢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A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A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煅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1)水浒传是我国一部以_为题材的长篇_小说。作者是_。 (2)选段中“A”指的是_(填写人名),他的绰号是_,和他相关的一个其他故事是_。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8. (20分)阅读济南的冬天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1)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是( ) A . 时间顺序B . 空间顺序C . 逻辑顺序D . 程序顺序(2)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这段文字主要描绘了_(4)文中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一句中的“水纹的花衣”指_,“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指_。 9. (13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假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1)本文第段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济南冬天“温情”的特点。请仿照例子,概括另外两组对比。 第一组:北平刮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对比第二组:_第三组:_(2)修辞是文章语句华丽的外衣,品味句子,指出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3)写作需要字斟句酌,有人说下面句子的“顶”可以用“覆盖”来代替,你同意吗?为什么?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4)济南的冬天在老舍笔下显得如诗如画。请你结合全文,看看本文运用了那些修辞手法?每种手法简要举一个例子说明。 六、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金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勝人持汤沃灌,以食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暗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表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难若此。(1)作者是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翻译下面的句子。俯身倾耳以请。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任务。 某市在创建文明城市期间,有名中学生骑自行车通过人行道时,没有推车通过,而是骑车横穿人行道。执勤的交警把这名中学生留下罚站,学生顿时被吓得哇哇大哭。路人纷纷过来围观,劝交警道:太阳这么大,况且是小孩,还是让他先回去上课,告诉他下不为例就行了。但交警说,这位学生已经多次违反同样的错误,属于屡不改,如果就这样让他离开了,对他以后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好。也有围观者认为交警有点儿太较真了,认为这是创文明期间的形式主义。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给交警、中学生或者围观者写一段话,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得体,语句通顺。120字左右。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初三了,我只能终日忙碌着。如同电脑程序员一样每天重复着相同的事情,几乎要麻木了,茫茫“书海”,何处是岸?又熬过了一个夜晚。今天,我决定不再浪费这属于我的周末。甩开书本,去呼吸自由的空气。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发挥想象,续写此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1、2-1、3-1、4-1、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5-1、5-2、5-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6-1、6-2、6-3、6-4、6-5、6-6、6-7、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5分)7-1、7-2、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8-1、8-2、8-3、8-4、9-1、9-2、9-3、9-4、六、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七、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1、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