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652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模拟考试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鄙夷(b) 伫立(ch) 潜心贯注(qin)B . 气氛(fn) 霎时(sh) 惟妙惟肖(xio)C . 屏息(bn) 炽痛(ch) 风雪载途(zi)D . 默契(qi) 殷红(yn) 随声附和(h)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 账薄 凋零 幅员 煞有介事B . 缩起 簇拥 心窍 不醒人事C . 商酌 惬意 喘息 狗血喷头D . 盘缠 威摄 轩敬 万贯家私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2分)3. (1分)请从所给的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浅显 浅薄 肤浅),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大功告成 渐入佳境 大彻大悟),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流露。4. (11分)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雨中赏荷,别有一番景象。细雨亲吻着嫩绿的荷叶,一种迷人的蝉鸣把你融入荷叶之间,蝉声悠扬,荷叶悠荡。雨水积在荷心,又一片一片地落入水中,宁静的荷捕捉着一种清新的感动。雨后,一弯绚丽的彩虹 横跨荷塘上空,那聚在荷心的水滴,亮闪闪地滚动着、颤抖着,像是一颗落在荷叶上的珍珠,璀璨夺目。(1)第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2)请为第句划横线句子提取主干。 _(3)第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_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 (10分)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A .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栗一石。B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C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D .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绝眦入归鸟。E .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性命于乱世。F .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2)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_,但余钟磬音。(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角声满天秋色里,_。(李贺雁门太守行)不畏浮云遮望眼,_。(王安石登飞来峰)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_,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求索之路上,“路漫漫”,屈原向有“_,_”的执着;行路艰难中,“多歧路”,李白独有“_,_”的豪迈,贬谪黄州,“松间沙路”,苏轼自有“_?_”的旷达,诀别故乡,“泉路近”,夏完淳却有“_,_”的慷慨。美国诗人弗罗斯特说:“选择了行人稀少的那一条,它改变了我的一生。”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 (1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那大仙说:“且将唐三藏解下,另换新锅,把他炸一炸,与人参果树报仇罢。”那小仙真个动手,拆解布漆。行者在半空里听得明白,他想着:“师父不济,他若到了油锅里,一滚就死!我还去救他一救。”好大圣,按落云头,上前叉手道“莫要拆坏了布漆,我来下油锅了。”那大仙惊骂道:“你这猢猴!怎么弄手段捣了我的灶?”行者笑道:“你遇着我就该倒灶,干我甚事?不要炸我师父,还来炸我。”那大仙闻言,呵呵冷笑,走出殿来,一把扯住大圣。(1)选段选自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作者是_(朝代)小说家_(人名)。 (2)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3)危急时刻,孙悟空本已脱身,却又“按落云头”并请求“大仙”炸自己,这体现出孙悟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 (20分)我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到了现当代;诗坛上又出现了一大批新诗人,新诗作。为了让同学们学会诵诗、赏诗、悟诗,九年级(3)班举办了我与诗歌亲密接触”的主题班会,请你一起参加。 (1)假如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100字左右) (2)学习了第一单元后,穆旦诗歌语言的清新秀丽、情感的饱满充实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一位同学选取的穆旦的一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诗歌。请你一起来品读这首诗,并写一段赏析性文字。 春穆旦绿色的火焰在草上摇曳,他渴求着拥抱你,花朵反抗着土地,花朵伸出来,当暖风吹来烦恼,或者欢乐。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蓝天下,为永远的谜蛊惑着的是我们二十岁的紧闭的肉体,一如那泥土做成的鸟的歌,你们被点燃,卷曲又卷曲,却无处归依。呵,光,影,声,色,都已经赤裸,痛苦着,等待伸入新的组合。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堵车经济学刘武导被堵,几乎是绝大多数居住在大都市的人都要面对的一种现象。“我不在堵车中,就在接近堵车的路上。”这已经不是一句戏言。全城热堵、堵梦空间,绝对都有大片的范儿了。不用说,堵车肯定是不经济的事情,多花时间不说,还会耽误很多事情,弄糟车主的心情。可以说,因为多出了堵车这么档子事,很多人办事的方式、思考问题的方法都会有所改变。比如,因为堵车,你会将出行时间提前半小时;因为堵车;你会选择躲避早晚车流高峰时段;因为堵车,你可能会放弃某次外出活动;因为堵车,你会考虑将几件事情凑在一起办。20世纪70年代,在世界银行工作的以色列经济学家雅科夫扎卡维提出了一种“出行时间预算”理论,他发现不管是在美国的城市还是非洲的农村,大多数人花在路上的时间基本上是相等的,大概是1个小时多一点。而意大利的著名物理学家凯瑟尔马切蒂进行深入研究后也指出,在汽车出现之前的历史上,人类的通勤时间一直维持在1小时左右。他称之为人的“洞穴本能”,认为这是人们对运动和家庭需要之间的一种平衡。按照古罗马的出行“1小时规则”,专家发现,30分钟行程之后,人们对旅行的满意度开始下降。而堵车,便会大大延长人们的预期出行时间,造成心理上的不满和体能上的疲乏。如何应对堵车,是如今的有车族不能不考虑的问题,“堵车经济学”也应运而生。其实在国外就有这方面的专家,他们关注并研究堵车现象,提出了“幽灵堵塞”、“跷跷板效应”、“团体最优化”等理论。不过,我很怀疑这些理论搁在中国能否行得通,比如长期难以解决的京藏高速进京车辆拥堵问题,似乎就不是某种单一理论能够解决得了的。倒是拥堵地段周边的农民把“堵车经济学”原理运用得非常自如,利用这个机会卖给司机们食物和水,小小发了一点“堵车财”。我知道,虽然很多开车的人并不研究“堵车经济学”,但一般心里都有一个小算盘,都会盘算如何避开堵车高峰,如何在堵车时放松自己的心情。因为堵车就意味着你必须多付出油钱,多付出精力,多付出时间,甚至呼吸更多的废气,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增加你生活的成本和负担。实际上,在美国和欧洲许多发达国家,因为堵车已经连带产生了一系列“堵车经济”,比如汽车餐厅、车内方便食品、车内有声读物、车内免提电话、车载视频等。广播业在濒临式微的时候,也因汽车业的发展和堵车现象的增加,得以在交通广播领域施展拳脚,十有八九的车主会将车内广播频道调在交通台上,随时倾听哪里堵车了,哪里的道路出了事故。美国纽约的自由作家汤姆范德比尔特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开车经济学,其中绝大多数篇幅写的是堵车问题,用了大量数据和事例来说明人们为解决堵车问题进行的不懈努力。比如他说1982年美国全部交通延时7亿小时,到2003年,这一数据上升到37亿小时,其中26个市区延时现象几乎增加了655%。我的一位朋友开玩笑说:“堵车问题就像中东和平问题。”如今大都市的人可能一辈子也碰不上一次捡钱的机会,但他决不会赶不上堵车,无论他开车或坐车。以前在农村好不容易跑过一辆车,顽皮的孩子会追着车尾巴不放,现在连河北和内蒙古的农民都说:“我可见识了什么叫堵车。”(1)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2)阅读全文,请你概括堵车的“不经济”和“经济”的具体表现。 (3)文章开头第一句“被堵,几乎是绝大多数居住在大都市的人们都要面对的一种现象”中的“几乎”能否删去?为什么? (4)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对第段中画线语句予以分析。 9. (2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他没有值得炫耀的地方,活得也很艰难。他从小患有腿疾,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个子不高,头发有些发白,近乎丑陋的脸上还有一块疤。因为腿疾,单位安排他当收发员,无非是分发报纸信件。李忠义是个闲不住的人,他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后,就常到工地去转转。技术活他插不上手,可他总能找到自己能干的活儿:道路坑洼他去填平,排水沟堵了他去疏通,散落的砂石他细心地堆积成方,散放的管材他整理成行。他眼里总有活儿。夏日,酷暑难当,他主动去食堂帮厨,吃力地把解暑的绿豆汤担到工地,自己渴了却忍着不喝。冬日,他常常夜半巡夜,生怕工棚生火酿成事故。每天清晨大家走出工棚,总会看到皑皑雪地上,有一串串高低不平的足印。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别人有困难他跟着着急,别人高兴他跟着快乐,别人痛苦他也跟着痛苦。一次,一个工友半夜发烧,他背着工友顶着风雪去医院,跛着腿跑来跑去,整整陪护了三天。工友病愈出院了,他却病倒了,一病就是一星期。大凡地位卑微的人头就扬不起来,位尊显贵的人头就低不下去。李忠义却在命运面前不低头,也从不抱怨生活对他的不公。他充实地、忙忙碌碌地打发每一天,用他炽热的胸膛温暖冬天,用他辛勤的汗水融化冰雪。一次,工会到工地放露天电影,放到一半时,风把银幕掀落,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电影又重新放映,场内响起掌声。可就在那个冬季的一天,李忠义值了一宿夜班,不知是过于劳累,还是那天风雪太大,经过一个无人值守的铁路道口时,竟被呼啸而来的火车刮倒,被人发现送往医院,已经无救了。一个普通而平凡的生命,在一个朦胧的冬晨消失了。送别的那天,工友们都来了,他们穿着汗渍的工装,甚至有的还背着工具,戴着安全帽,他们要最后送他一程。悼词说的是什么他们没有听到,哀乐从哪里飘来他们没有听到,只听任奔涌的泪水顺颊而下,淋湿了衣衫,打湿了脚下的土地。李忠义需要休息了,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 , 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他的生命太短暂了,没有壮怀激烈;他的身份太普通了,没有光华闪烁;他的业绩太平凡了,没有风云叱咤。李忠义是一个工人,但更是一个好人,在工友的心中,他就是一座山、一条河。天空就像一个和谐的大家庭,那么多的星星亲密地依偎在一起,不管大的小的、远的近的,谁也离不开谁,就是云彩遮住了它们,它们也会躲在后面熠熠发光。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注】蒲公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子带有白色软毛,成熟后会借助风力飘洒到各处繁殖。(选文有改动)(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段中李忠义做的三件事。 (2)请结合选文内容,赏析下面的句子。 他安详地合着双眼,那花白的头发在人们无尽的哀痛中,似乎还在微微抖动,像一朵成熟了的蒲公英,飘飞在瑟瑟的寒风中。(3)联系全文,结合具体语境,说说你对两个“笨拙”的理解。 他文化水平不高,却在工地醒目的地方立起一块黑板,用他笨拙的字迹,将每日新闻、安全警示和天气预报写在上面,虽然版面不很美观,却很受工友们的欢迎。正在大家焦急之时,只见一个笨拙的身影,蹬着“梯子”攀上柱顶,吃力地把银幕重新拉好。(4)选文标题“天空没有多余的星星”有什么含义?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年且九十_ 吾与汝毕力平险_河曲智叟亡以应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愚公移山的故事,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宏伟气魄和美好愿望。B . 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更高大的形象。C .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是愚公移山的原因,“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是愚公移山要实现的目标。D . 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泛若耶溪(宋)释行肇霁雨牵野情,孤舟遂兹赏积水连远空,落日垂万象岸回云独随,山转泉更响望望极寒源,由言放轻桨(1)赏析诗句“岸回云独随”中“随”字的妙处。 (2)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2012丹东)按要求作文。题目:不要总以为远方才有风景,其实风景无处不在。我们往往在行色匆匆中错过许多动人的风景,只要我们用一颗热爱生活的心去观察,用一颗细腻敏感的心去感悟,用一颗充满诗意的心去欣赏,就会发现最美的风景在我们身边。请你以“风景就在身边”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不限,600字左右。(诗歌除外)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字迹工整,书写优美,卷面整洁。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2分)3-1、4-1、4-2、4-3、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5-1、5-2、5-3、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1、6-2、6-3、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7-1、7-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8-1、8-2、8-3、8-4、9-1、9-2、9-3、9-4、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6分)10-1、10-2、10-3、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1、11-2、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2-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