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652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读诗经,_;读庄子,_;读清新隽永的散文_。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让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让心灵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让思想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A . B . C . D . 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nn_叶当中,高兴起来了(春)水藻真绿,把终年zh_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济南的冬天)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l_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s_。(雨的四季)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 (4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正是江南好风景,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终古高云簇此城,_。(谭嗣同潼关)(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写出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颔联:_,_。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4. (5分)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1:当前“全民阅读”渐成共识,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层出不穷,堪称丰富多彩,诸如图书漂流、阅读接力、名人讲座、新书签售不一而足。但阅读活动毕竟不是阅读本身,阅读活动就如同食物散发出来的香味,足以诱人,但不能饱腹。阅读活动的数量、质量、参与者等都不是评价阅读的指标,评价阅读的指标只能是读者的阅读收获。材料2: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材料3: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 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1)阅读“材料1”,你认为推进“全民阅读”应该重在_。 (2)结合“材料2”“材料3”,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 (6分)下面是水浒传第四十回中的一首诗,阅读后完成题目。 若非吴用施奇计,焉得公明离法场?古庙英雄欢会处,彩旗金鼓势鹰扬。(1)结合诗句的相关内容,写出此回的回目。 (2)简述吴用是如何救宋江脱险的。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6. (20分)7.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目光里的松阳彭程“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下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第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顺序景物村头_石径,宗祠、水槽等建筑和器具老宅廊道、天井、方砖,雕刻、彩绘等(2)第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 (3)赏析文中画横线语句的表达效果。 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4)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7. (8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隔壁的父亲父亲敲门时候,我正接着一个电话。电话是朋友打来的,约我中午小酌。我从父亲手里接过一个很大的纸箱,下巴上还夹着叽里呱啦的电话。我对父亲说,朋友约吃中饭。不过,不着急。我打开纸箱,里面塞满烙得金黄的发面烧饼。 这才想起又该七月七了。我们这里风俗:七月七,烙花吃。花,即发面烧饼。 和父亲喝了一会儿茶,电话再一次响起。我跟父亲说,要不一起过去?父亲说:“这怎么行?我一个乡下人,怎好跟你的文化圈朋友吃饭?”我说:“哪有什么?正好把您介绍给他们。”父亲一听慌了,说:“不去不去,那样我不仅会拘束,你的朋友也会拘束。”我说:“如果您不去,我也不去了,当爹的进城给儿子送烧饼,儿子却没管饭,等我回村,别人还不把我骂死?再说,我早想跟您吃顿饭了!” 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与父亲达成协议偷偷在那个酒店另开一个只属于我和父亲的小包房。这样,我就既能够不驳朋友面子,又能陪父亲吃一顿饭了。父亲倒是勉强同意,但路上还是一个劲地嘱咐我别点菜,就要两盘水饺就行了。去了,小包间正好被安排在朋友请客的大包厢的隔壁,我没敢惊动朋友,悄悄帮父亲点好菜,又对父亲说:“等菜上来,你慢点吃,我去那边稍坐片刻,马上回!” 做东的朋友一连敬酒三杯,废话连篇。我念着隔壁的父亲,心里有些着急。我说“要不我先敬大伙一杯酒吧,敬完我得失陪一会儿,有点事。”朋友说给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放你走,否则,罚你六杯。我笑笑,我说:“我爹在隔壁。” 满桌人全愣了。我说:“今天我爹进城给我送烧饼,我把他硬拉过来。让他过来坐,他死活不肯。现在他一个人在隔壁,我想过去陪他一会儿。”朋友们长吁短叹,说“你爹白养你这个儿子了,你这算什么?在隔壁给他弄个单号?虐待他?你愣着干什么?快请他过来啊!”我说:“他肯定不会过来。如果你们不想让他拘束让他难堪,就千万不要拉他过来。”朋友说:“那我们现在过去敬杯酒,这不过分吧?”我说:“这挺好。不过你们真想敬他一杯酒的话,就一起过去。千万不要一个一个敬啊!他喝不了多少” 朋友们全体离桌,奔赴隔壁。然推开门我就愣住了,房间里只剩一个埋头拖地板的服务员。我问刚才那位老人呢?服务员说:“早走啦!你点的菜,也都被他退啦!不过他还是打包带走一盘水饺,他说,想给乡下的老伴尝尝。” 父亲进城一趟,送我五十六个烧饼,一兜大蒜,一兜土豆,一兜菜豆,一兜韭菜,两个丝瓜,八个南瓜,然后,在一个小包厢里独坐一会儿,再然后,饿着肚子回家。而他的儿子,却在隔壁与一群朋友吹牛扯皮,还美其名曰:周末小酌。我端起杯,对朋友们说,咱们敬我父亲一杯吧!朋友们一起举杯,干了。 可我的父亲,既不会看到,更不会知道。此时,他正坐在开往乡下的公共汽车上,怀里抱着一个装了城里水饺的饭盒。(1)请你根据提示,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 接电话应约。_;_;道出实情,一起去敬酒;_。(2)第段的画线句,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说说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4)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七、 课内阅读 (共1题;共7分)8. (7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乐工罗程者,善弹琵琶,为第一,能变易新声。得幸于武宗,恃恩自恣。宣宗初亦召供奉。程既审上晓音律,尤自刻苦。往往令倚嫔御歌,必为奇巧声动上,由是得幸。程一日果以眦睚杀人,上大怒,立命斥出,付京兆。他工辈以程艺天下无双,欲以动上意。会幸苑中,乐将作,遂旁设一虚坐,置琵琶于其上。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上曰:“汝辈何为也?”进曰:“罗程负陛下,万死不赦。然臣辈惜程艺天下无双,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上曰:“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卒不赦程。注审:明白,清楚。眦睚:怒目相视的样子。借指小的怨恨。高祖: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太宗:唐太宗李世民。(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汝辈所惜罗程艺耳,我所重者高祖、太宗法也。(2)文中的罗程、宣宗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八、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9.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醉翁亭记欧阳修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_射者中,弈者胜_佳木秀而繁阴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一句,既交代了“醉翁”之号的来历,又与下文“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相呼应。B . 第一段交代了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与命名由来,描写亭周边的环境按照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顺序。C . 第三段描述太守与滁人、众宾游山同乐的情景和乐趣,以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为顺序来安排材料,其中“太守醉”是核心。D . 同是描写山水游记、借景抒情之作,醉翁亭记抒发了作者寄情山水、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而岳阳楼记则流露出作者的旷达胸襟和政治抱负。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2011杭州)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昙花为了自己多年一现的梦想,甘愿承受长久的寂寞;雄鹰为了自己翱翔蓝天的梦想,毅然接受严峻的考验;彩虹为了自己绚丽多姿的梦想,敢于经受风雨的洗礼;流星为了自己瞬间美好的梦想,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请以“为了自己的梦想”为题目,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1、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1、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4分)3-1、3-2、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5分)4-1、4-2、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6分)5-1、5-2、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6-1、6-2、6-3、6-4、7-1、7-2、7-3、7-4、七、 课内阅读 (共1题;共7分)8-1、8-2、八、 课外阅读 (共1题;共11分)9-1、9-2、9-3、九、 作文 (共1题;共5分)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