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7494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检测试卷一、 语文知识积累(19分) (共6题;共19分)1. (3分)给划线的字注音_厦门悼念麦穗栅栏_喷香勉强血泊炽热2. (2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桃花坞木刻年画刻工精美,题才多样,是摄影技术发明以前苏州市民化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记录者,是苏州人民精神信仰、文化心理和理想追求的像征。清代中期桃花坞木版年画“仿泰西笔法”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zh),在中外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从物质层面看,桃花坞木版年画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经千年(cng)桑而幸存的活标本,是一部有400多年历史的美术宝典。从精神层面看,它更是(xi)带着多层次的文化信息,为世界艺术领域内不容忽视的重要的民俗艺术样式,历久(m)新。(1)根据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zhcngxim独树一_桑_带历久_新(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并改正。 _改为_;_改为_3. (2分)传统楹联常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济南历下亭有一幅对联,上联就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将这幅对联补充完整,恰当的一项是( ) 春光大不同,看_,抱荷无与青山老风气何其古,闻诗声朗朗,_A . 雨雪霏霏 把盏尤吟名士多B . 杨柳依依 把盏尤吟名士多C . 杨柳依依 掩卷常思绿水绕D . 雨雪霏霏 掩卷常思绿水绕4. (6.0分)诗文填空。 (1)亭亭山上松,_。(2)_,狐兔翔我宇。 (3)晓雾将歇,_;_,沉鳞竞跃。 (4)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 5. (2分)根据你对全文 爸爸的花儿落了的理解从下列说法中选择有误的一项( )。A . 林海音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本文选自她的小说烛心。B . “无论什么困难的事,只要硬着头皮去做,就闯过去了。”这是爸爸在鼓励女儿,时时盼望着孩子长大的肺腑之言。C . 本文写法上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采用了插叙手法。D . 文章以“爸爸的花儿落了”为题,一方面指夹竹桃的败落,一方面象征天性爱花的爸爸离开了人世,语义双关。6. (4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湖中人鸟声具绝_余拏一小舟_是金陵人,客此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余强饮三大白而别。(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具绝”这句,从听觉的角度突出了冬雪的寒冷威严,反衬出作者冒寒看雪的雅趣。B .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此语虽出自两位客人,其实也表达了作者相同的心声。C . 文中“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一句似贬实褒,反衬出作者怀才不遇则寄情山水的情怀;同时天涯遇知己,心中的愉悦化解了故国之思带来的淡淡愁绪。D . 文中的“痴”似傻非傻,这里指作者凌晨欣赏雪景的雅趣不能被一般人所理解。二、 阅读(41分) (共6题;共41分)7.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游记中,斯威夫特用讽刺手法和虚构的情节,剖析了英国当时的社会现实。B . 唐僧师徒过火焰山时受阻,孙悟空最终请来观音菩萨,降伏了牛魔王,从罗刹女那里借出芭蕉扇,熄灭了大火。C . 汤姆索亚历险记的作者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主人公汤姆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D .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除恶蜈蚣岭等故事充分表现了武松有血性、恩怨分明的性格。8. (3分)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有关问题。 (A)他的手摸到了口袋里光滑的勃朗宁手枪,手指习惯地抓住了枪柄。他慢慢掏出手枪。“谁想到你会有今天?”枪口轻蔑地直视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到膝上,恶狠狠地骂了起来:“你算什么英雄,纯粹是冒牌货,老弟!任何一个笨蛋,随便什么时候,都会对自己开一枪。这样摆脱困境,是最怯懦、最省事的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对懦夫来说,也不需要更好的出路。你试过去战胜这种生活吗?你尽一切努力冲破这铁环了吗?你忘了在诺沃格勒沃伦斯基附近,是怎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枪藏起来吧,永远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这件事。就是到了生活已经无法忍受的时候,也要善于生活下去,要竭尽全力,使生命变得有益于人民。”(B)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与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的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雨小了些,祥子微微直了直脊背,吐出一口气:“先生,避避再走吧!”“快走!你把我扔在这儿算怎回事?”坐车的跺着脚喊。祥子真想硬把车放下,去找个地方避一避。可是,看看身上,已经全往下流水,他知道一站住就会哆嗦成一团。他咬上了牙,趟着水不管高低深浅的跑起来。刚跑出不远,天黑了一阵,紧跟着一亮,雨又迷住他的眼。拉到了,坐车的连一个铜板也没多给。祥子没说什么,他已顾不过命来。雨住一会儿,又下一阵儿,比以前小了许多。祥子一气跑回了家。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1)A段中保尔为什么产生自杀的念头;从B段内容看,祥子的痛苦来自哪里,请概括出两点。 (2)B文段最后将哆嗦的样子比喻成“风雨中的树叶”,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3)比较两文在刻画人物形象上所用的艺术手法有什么不同。 9. (1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打眼玩古玩,一辈子没打过眼的人很少,但李真的师父老何算一个。老郭和老何多年前本是朋友,但后来因为是同行,成了冤家。不久前,老郭突然就倒了。究其原因,都是因为一幅字画。年前,老郭举债以三百万的价格买了一幅明朝钱塘大画家戴文进的风雨归舟图。图到手,联系了买家之后,买家请来权威的专家一鉴定,确认是赝品,拱手而去。老郭,深受刺激,就倒了。墻倒众人推,老郭被骗的消息一传出来,要债的人都找到医院里了。这一切,老何当然都看在眼里。老何叫来李真,让他去一趟医院。李真奇怪,问为什么?老何沉吟:“老郭还是有些眼力的,你去和他商量一下,风雨归舟图还卖不卖?如果卖,拿来给我看一下。”李真来到病房,说明来意。老郭权衡之后,答应了。老何看过了画,大喜。说,权威专家也打眼了。说完,让李真去找老郭谈价。老郭说,我认栽,二百万。老何得到消息,一笑,以他现在的情况,还有资格讲价?最多八十万。这八十万,可算救了老郭。老何拿到画后,小心地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将画小心地保存了起来。李真看着不露声色的老何,心想,高明啊,师父这才是真的捡漏啊。过了没多久,李真在参加一次交流画展的时候,看见了那幅风雨归舟图,上面有师父的收藏印,一边却标着大大的“赝品”二字。李真问老何:“师父,您这次真的打眼了,因为你也起了贪念。”老何摇头否认:“我没有打眼。”李真再问,老何笑而不答。(1)阅读小说要注意把握情节和人物。通读全文,完成下面的对话。 小古:小小说讲究简洁,这是老何和老郭的事,没有李真这个形象,故事也合理。小玩:我不同意,李真这个人在小说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情节上看,_。从塑造老何这个形象看,_。(2)下面这句话中的两个“小心”有什么表达效果? 老何拿到画后,小心地盖上自己的收藏印章。将画小心地保存了起来。(3)读完全文,你觉得老何和老郭到底是朋友还是冤家,请结合相关情节简述。 (4)“打眼”和“捡漏”是在古玩行里的一组反义词。“打眼”是指买东西没看出毛病,上了当。“捡漏”就是用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古玩,而且卖家往往是不知情的。有人说本文的标题用“捡漏”更好,你觉得呢? 10. (11.0分)阅读下文,回答小题。 母亲的刺绣时光宫佳母亲是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一针一线,在她灵巧的手里,会变化出生动形象的图样。母亲不懂什么叫刺绣艺术,她只知道忙完了家务,捏起银针在变化无穷的图样里诠释着勤劳。刺绣又称女红 , 是闺阁中的女孩子需要掌握的一项技能。唐代罗隐有诗日:“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讲述的是古代女子用纤纤玉指做手工刺绣的场景。可惜到了我这一代,我并没有继承母亲的刺绣手艺。小时候,我常见母亲的银针一穿一拉地在毛衣上,鞋面上忙活,不久,美丽的图案就成型了。那些刺绣出来的小动物、小花朵,装点着我们枯燥的生活。我稍微大一点,母亲就说,女孩子要学习女红,一个不会针线的女孩子是要被人笑话的。可愚笨的我并没有遗传母亲的心灵手巧。我捏起银针笨拙地如同握着一个大棒槌,不是让银针刺破了手,就是针脚歪歪扭扭。我自我解嘲,宁可写几篇字,也不握这银针,我就不是握银针的料。母亲也不勉强我,银针在穿梭,流年在变幻。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我常常对母亲发牢骚,闲着没事出去遛遛弯,天天和这些针线较什么劲?享享清福多好?母亲说,你不懂。我就有点恼火,现在,谁还穿自己做的衣服?商场什么样的衣服没有?母亲头都没抬,继续她的刺绣时光。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默默地递给我一摞做工精美的鞋垫,母亲说,丫头,遇到闹心的事就做做女红,忙活着,烦心事就没影了。我接过那一摞鞋垫,一双双看下去,有一双鞋垫赫然绣着四个字“一路平安”,还有一双鞋垫绣着“万事如意”。忽然感觉鼻尖酸酸的,母亲把她对我的祝福绣在一针一线中,伴我走过万水千山。我忽然理解了母亲,刺绣是她的一个爱好,而那些做工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一针一线里,绣出的是一十一寸深沉的光阴。远离家乡的日子,磕磕碰碰,母亲的绣品却在我心中生了根。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即便是面对惊涛骇浪,也如母亲一样内心沉稳。虽然,我到如今也不会像母亲一样静坐一隅,在花花绿绿的针线里绣出种种鮮活,可我却以笔代银针,以墨代丝线,一笔一划里写出或柔美或磅礴的画卷。我又何尝不是在刺绣自己的时光呢?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们的内心柔软,眼界辽阔:风风雨雨中,有爱好相伴,生活就有了小欢喜,即便是身处困境,也能心如磐石,攫取到欢乐的浪花。(选自中山日报,有刪改)【注】女红(gng):旧时指女子所做的纺织、缝纫、刺绣等工作和这些工作的成品。也作女工。(1)围绕刺绣,“我”和母亲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请结合文章段的内容概括。 人生阶段小时候稍微大一点结了婚后来去谋生主要事件“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_(2)结合语境,品析第段画线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3)联系全文,分析“刺绣时光”的含义。 (4)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 . 第段中,引用唐代罗隐的诗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B . 第段中,“我”看着母亲送的一摞鞋垫,感受到母亲对去外地谋生的“我”的祝福。C . 第段中,母亲的绣品在“我”心中生了恨,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 绣出画卷。D .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 领悟到刺绣是母家的爱好,那些精美的绣品是母亲用心在歌唱。E . 本文作者拾取变幻流年中的点点痛病,于叙述中流露真情,在抒情议论中揭示生活的哲理。11. (4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小题。 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1)下列对颔联和颈联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颔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景图,意境开阔。B . 两联均用语清新,不事雕球,且对仗工整。C . 颈联是牧人与猎马的特写,“驱”“带”两字写活了画面。D . 两联景中含情,突出表现诗人融入田园生活的喜悦之情。(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该诗是现存较早的五言律诗,格律严整开唐代律诗风气之先。B . 首联的“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诗句绕树三匝,何枝可依。C . 颈联中的“返”与“归”,重在暗示诗人找到了内心的归宿。D . 尾联诗人放声高歌,怀念伯夷和叔齐,希望与他们为伍。12. (10.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游 沙 湖(宋)苏轼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选自东坡志林) 【注释 】黄州:元丰三年至六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相:察看。庞安常:人名。民间名医。绝:超过。蕲水:旧县名,属今湖北浠水县。王逸少:即王義之,字逸少,东晋著名书法家。(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_是日剧饮而归_(2)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念无与为乐者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 . 予买田其间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C . 而颖悟绝人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D . 与之同游清泉寺 春冬之时(3)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余 以 手 为 口 君 以 眼 为 耳 皆 一 时 异 人 也(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5)无论是与同为“闲人”的张怀民赏月,还是与同是“异人”的庞安常赏水,都流露出作者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请分析记承天寺夜游和本文分别寄寓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三、 写作(40分) (共2题;共40分)13. (10分)根据要求,分别写一段话,每段话都要包括下面三个词语,词语顺序可以不分先后,且字数在20到30字之间。要求思想健康,语意连贯。想象 雾 倾听表现“欢快”: 表现“忧愁”: 14. (30分)根据下面材料的提示,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遇到沟坎,畏惧不前;明知犯错,不敢正视;心中有疑,害怕问询;面对丑恶,选择沉默其实,只要鼓起勇气,向前再迈一步,就可以突破自我,成为生活的强者。请以“别怕,向前再迈一步”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19分) (共6题;共19分)1-1、2-1、2-2、3-1、4-1、4-2、4-3、4-4、5-1、6-1、6-2、6-3、二、 阅读(41分) (共6题;共41分)7-1、8-1、8-2、8-3、9-1、9-2、9-3、9-4、10-1、10-2、10-3、10-4、11-1、11-2、12-1、12-2、12-3、12-4、12-5、三、 写作(40分) (共2题;共40分)13-1、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