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控2-新版GMP.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6503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PPT 页数:78 大小:7.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监控2-新版GMP.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环境监控2-新版GMP.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环境监控2-新版GMP.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监测 问题 1 环境监测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2 无菌制剂的B A的区域 浮游菌和沉降菌都要做么 3 沉降菌 浮游菌动态监测如何开展 取样点 取样时间 取样位置 4 动态测试时 沉降碟放在地面上 作为QA怎么认为 5 悬浮粒子监测中 等动力学取样的概念 如何确认 6 如何开展A级区单向流的确认 内容 洁净区环境监测 趋势分析和质量回顾 环境监测结果超标案例分析 一 洁净区环境监测 洁净区洁净级别及标准 洁净区的验证和监测 洁净区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仪器 设备 培养基 1 洁净级别及标准 悬浮粒子 注 1 摘自附录1无菌药品第九条 测试方法可参照ISO14644 1 洁净间以及相关环境控制第1部分 空气洁净度级别 2 A级洁净区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4 8 以 5 0 m的悬浮粒子为限度标准 B洁净区 静态 的空气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5 同时包括两种粒径的悬浮粒子 C级洁净区 静 动态 悬浮粒子的级别分别为ISO7和ISO8 D级洁净区 静态 悬浮粒子的级别为ISO8 1 洁净级别及标准 微生物 注 1 A区的微生物限度 对于B A时可以完全执行 但对于C A时 需要适当考虑 因为不是无菌区 所有物料 器具等是非无菌状态 所以接触蝶 5指手套等微生物难以连续符合要求 需要灵活处理 2 单个沉降碟的暴露时间可少于4小时 同一位置使用多个沉降碟连续监测并累积计数 需要关注的技术标准 ISO14644 1 洁净间以及相关环境控制第1部分 空气洁净度级别 ISO14698 1 洁净间以及相关环境控制第1部分 微生物控制 医药工业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457 2008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591 2010 医药工业洁净室 区 悬浮粒子 浮游菌 沉降菌的测试方法GB T16292 3 4 2010 注 GB T16292 3 4 2010是参考ISO14644 1 ISO14698 1 JGJ71 1990 洁净室施工及验收规范 而制定的 2 洁净区验证和监测 悬浮粒子 A级区确认时的采样量不少于1m3采用等动力学的取样头 A级 涵盖关键操作的全过程 包括设备组装 监测频率 取样量 及时发现人为干预 偶发事件及任何系统的破坏 B级 类似于A级区 采样频率 采样量可以调整 C级区 质量风险管理原则确定 D级区 一般不作要求 必要时 自净时间 15 20分钟 静态 指导值 悬浮粒子的要求 A级区级别确认 A B级动态监测 几点说明 何为等动力学采样 等动力学采样头又称等动力 学 采样 一种采集流动介质中样品的采样方法 采集气流中的悬浮颗粒物或流动水中的水样时 为使所采集的样品有代表性 必须使进入采样器的气流或水流速度与采样点附近的气流或水流的速度相同 这样才能使采集到的悬浮颗粒物浓度或水样中的组分与实际气流或水流中的完全一致 常用于采集烟道气中悬浮颗粒物 尘粒 和流动水体中的水样 在无菌检查附录中明确显示只有在单向流系统中才会采用等动力学采样头 大家知道在悬浮粒子计数器在进行采集的过程中 是通过气泵抽气并进行检测 不同仪器有自身单位时间内的采样量 为保证在进行采样过程中不造成单向流系统的流型发生紊乱 所以采用等动力学采样头 如果计算一个采样头是不是等动力学采样头的计算方法如下 悬浮粒子计数器单位时间的抽气量 V ml min 单向流的风速 45cm s 0 45m s v 3 14 R 0 5 60 45计算等动力学采样头的半径 如果仪器的每分钟的采样量为28 3L等动力学采样头半径约为1 8cm 固定在线监测 等动力取样头示例 A级区级别确认 悬浮粒子示例 取样量 取样点位置 取样点数 ISO14644 1B 4 2节有明确的采样量的计算公式 采样量 升 20 级别中最大粒子限度 1000A级采样量 20 20 1000 1米3从上式中可见 级别要求越低 取样量就越小 均匀分布 详见GB T16292 2010附录A高度 80cm 150cm 取样点数 B 1 1公式NL A A为洁净区面积 例如10米 5米的区域 取样点应为7 取整 GB T16292 2010最少采样点数目表 取样量 取样点数 取样点位置 注意 取样量 取样点数仅指在洁净级别确认时采用 悬浮粒子采样点数目及布置 力求均匀 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集中 某局部区域过于稀疏 布置 同上 静态测试 动态测试 采样点数目不得少于最少采样点数目 应根据产品的生产及工艺关键操作区设置 数目 最少采样点数目表 注 1 大于100m2的洁净区功能间不再列出 很少见 2 对于100级的单向流洁净室 区 包括100级洁净工作台 面积指的是送风口表面积 对于10000级以上的非单向流洁净室 区 面积指的是房间面积 3 A B级参照上述100级 C级参照10000级 D级参照100000级 悬浮粒子采样点布置规则 1 平面采样点布置图 悬浮粒子采样点布置规则 2 单向流区域 洁净工作台或局部空气净化设施的采样点宜布置在正对气流方向的工作面上 气流形式可参考图2 1 2 2 图2 1水平单向流气流形式 图2 2垂直单向流气流形式 悬浮粒子采样点次数限定 GB T16292 20105 4 2描述 对任何小洁净室 区 或局部空气净化区域 采样点的数目不得少于2个 总采样次数不得少于5次 每个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多于1次 且不同采样点的采样次数可以不同 悬浮粒子数的检查SOP 常规做法 一个房间只有2个取样点 每个取样点取样3次 一个房间取样点超过2个的 每个取样点取样2次 2 洁净区验证和监测 微生物 沉降菌法 被动法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 主动法 表面取样法 如棉签擦拭法和接触碟法 表面取样法 接触碟法 微生物监测方法 浮游菌沉降菌 环境表面 人员 1 平面采样点布置图 2 洁净区验证和监测 微生物 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 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 空气沉降菌 浮游菌监测 沉降菌法 被动法单个沉降碟在空气中的暴露时间 4小时 只能给出定性和半定量的数据应结合空气浮游菌的数据 对沉降碟的结果进行评价定量空气浮游菌采样法 主动法撞击式 离心式和膜过滤 明胶 取样仪应取一定体积的空气 取样体积应有代表性 仪器应经过校验 2 洁净区验证和监测 微生物 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 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 环境表面监测 表面取样法 接触蝶法 适用于平整表面取样面积25cm2培养基略有凸起 高于碟子边缘 便于取样培养基中应含有中和剂 保护剂棉签擦拭法 适用于不规则表面取样面积 25cm2定性或定量表面样应在无菌操作结束时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无菌制造过程中关键表面污染的风险 2 洁净区验证和监测 微生物 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 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 人员监测 表面取样法 接触碟法 取样时间一般为 工作结束 离开洁净区前取样处理异常情况后 取样后重新更衣或更换手套 生产过程中随时监测特别注意 不得在刚消毒过后取样 2 洁净区验证和监测 微生物 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 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 无菌区人员更衣确认和监测图例 每个手套 5只手指 胸口处 衣帽结合处 帽兜额头处 靴子与工作裤接口处 前臂 2 洁净区验证和监测 微生物 ThemeGalleryisaDesignDigitalContent ContentsmalldevelopedbyGuildDesignInc 无菌区人员监测合格标准 其它事项每个受训者必须经过3次更衣试验确认合格后才能进入无菌操作区 资格确认合格的操作员工每年需重复一次更衣试验 当有已确认合格的人员有违反更衣程序趋向时 须重复l 3次更衣试验 连续3次监测不合格人员 取消相关资质 需重新培训和进行更衣验证 在连续10次监测中 如有4次不合格的人员 取消相关资质 需重新培训和进行更衣验证 浮游菌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最少采样量 GB T16293 20105 4 2 最少采样量 A B C D级参照 供参考 浮游菌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2 培养基选择 GB T16293 20104 7 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TSA 或沙氏培养基 SDA 或其他用户认可并经验证了的培养基 3 培养 GB T16293 20104 10 1 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中培养 2 采用大豆酪蛋白琼脂培养基 TSA 配制的培养皿采样后 在30 35 培养箱中培养 时间不少于 d 采用沙氏培养基 SDA 配制的培养皿经采样后 在20 25 培养箱中培养 时间不少于5d GoodQuestion 与2010版药典微生物限度中的培养方法为何不一样 比如霉菌 酵母菌培养温度 细菌的培养时间 浮游菌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4 采样点布置 1 浮游菌的采样点位置可参照GB T16292 2010 2 采样点离地面0 8m 1 5m左右 略高于工作面 3 送风口采样点位置离开送风面30cm左右 4 采样点布置应力求均匀 避免采样点在某局部区域过于稀疏 应根据具体车间的平面图 房间面积 关键操作点 来确定采样点位置 5 采样点编号管理 同一房间内不同洁净级别 无菌灌装区B A区域 编号不得重复 比如采用FY 房间号 两位数进行编号 质量检测中心313 01 039房间需要取两个点 FY313 01 039 01 FY313 01 039 02 浮游菌测试SOP 沉降菌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最少培养皿数 GB T16294 20105 4 2在满足最少采样点数目的同时 还宜满足最少培养皿数 最少采样量 A B C D级参照 供参考 沉降菌测试需要注意的问题 2 测试时间 GB T16294 20104 4 3 要求 静态测试时 培养皿暴露时间为30min以上 动态测试时 培养皿暴露时间不大于4h 理解 动态测试时 生产时间小于4h培养皿暴露时间以实际生产时间计 当生产时间大于4h培养皿暴露时间4h 最低标准 动态测试时 则需记录生产开始时间及测试时间 沉降菌监测SOP 3 环境监测方案 关键项目 悬浮粒子 浮游菌 沉降菌 表面微生物 取样计划的影响因素 取样点的选择 产品类型 生产过程 设施 工艺设计 生产批次 人为干扰 环境监测历史数据等 主要取决于洁净室的设计和生产要求 洁净区应制定系统的环境监测方案 包括动态监测和静态监测 环境监控整体要求 美国药典微生物监测频率 参考 USP31 1116从表中可以看出 美国药典中没有明确B级 但有100级 1万级 10万级甚至更低级别 划分比较灵活 按需要而定 环境监测案例 1 环境监测案例 2 环境监测案例 3 监控频率 在规定的监控频率内 应选取多个时间点取样 不应集中在某个时间点完成全部取样 比如一个季度内有3个空调系统需要取样 则这三个系统应分别在一月 二月和三月取样 洁净区监测的位置 取样位置选择时考虑因素 哪些部位的微生物污染最可能对产品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在生产过程中 什么地点最容易长菌 哪些地方是清洁 消毒或灭菌时最难覆盖 接触或最难奏效的部位 什么活动会导致污染的扩散 在某一部位的取样操作 足以导致测试数据的差错或污染产品 取样只应在生产结尾换班时进行吗 洁净区监测的位置 应符合 GB16292 2010 GB16294 2010 的要求基于风险的设计监测点设置在潜在风险最大的位置药品容器连接处人流和物流经过的地方监测点靠近 工作高度 洁净区监测的位置 示例1 洁净区监测的位置 示例2 无菌灌装线取样点应在产品或组件暴露的区域周围取样 如 在灌装针头处将产品装载入冻干腔室处胶塞供料桶无菌部件进行连接操作的部位操作人员频繁活动处 不影响生产过程 靠近产品 但不接触产品的位置 粒子在线监测布置图例 1 1 2 3 粒子在线监测布置图例 2 传感器低于机器 采样管伸入灌装操作区内 灌装后冻干前监测点位置 药瓶是半封闭状态 敞口 保证灌装后 冻干前的环境区域是受控的 正确的取样点位置 靠近传送带 浮游菌 沉降菌取样点示例 沉降菌 浮游菌 监控点位置 高度一般为离地80cm左右 或操作台面 浮游菌 沉降菌监控点的设置根据生产工艺及污染风险综合考虑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取样点 C级区取样点 一般为地面 墙面及操作人员十指手套 对C级下的局部A级区取样宜在生产结束后进行 避免造成污染 地面取样 墙面取样 灌装机 A级 产品转移 A级 洁净区表面微生物取样点 B级区接触碟取样位置应能及时发现潜在污染风险 在受污染可能性较高的位置布点 无菌分装设备门 进出B级区门把手 仪器 设备操作键 触摸屏等 传递窗门把手 4 环境监测常用仪器 设备 培养基 沉降菌 浮游菌监测直径 90mm 浮游菌监测AirIDEAL3P100升 分 悬浮粒子监测PMSLasair 28 3升 分 表面微生物监测直径 55mm 粒子在线监测仪 2500模块化控制器 ModbusTCP IP 真空泵 Airnet510 4 20MA信号 HUB 6180XIO欧陆显示器 预制培养基 特殊预制平板 适用于圆弧表面取样 外盖带锁扣 表面带有锁扣 可以避免因取样结束后平皿意外跌落等问题 具有一定的韧性 可以进行适当弯曲 适合不规则表面或圆弧取样 预制培养基 无菌擦拭棒 使用前 擦拭后 SCD培养基 颈部 保护套 拭子 使用方法 1 拔除下端保护套 取出拭子用无菌液体润湿2 擦拭取样表面 一般为25cm2 3 取样结束后将拭子放回保护套4 将擦拭棒颈部掰断 上端SCD培养基流入保护套中并浸没拭子5 将整个擦拭棒放入培养箱培养 SCD培养基 预制培养基 无菌试验预制培养基 一般TGC配制后会有氧化层 中国药典规定在无菌试验前其氧化层高度不得高于培养基高度的1 5 培养结束后其氧化层高度不得高于培养基高度的1 2 图中TGC培养基瓶中充入保护性气体 抗氧化 有利于试验结果的判断 预制培养平板包装 无菌区使用预制平板 一般采用三层包装形式 55mm接触平板 90mm预制平板 预制平板进入洁净区 预制平板进入无菌区 须避免对监控区域的污染 去除最外层包装 放入传递窗 预制平板脱包装 经传递窗进入洁净区的预制培养平板继续脱去外面两层包装就可以使用 脱出第二层包装 脱出第三层包装 脱包装后单个平板 预制平板使用示意图 1 接触碟表面取样示意图 1 取样点采样 2 取样位置消毒 3 用无尘布清洁 4 标明取样点编号 5 平板入无菌保管袋 6 保管袋密封待培养 预制平板使用示意图 2 使用前喷酒精进行消毒 开启至少5分钟 消毒完成 放入90mm平板 装上无菌采样托盘 设置采样量 启动采样 采样完成取出平板 有明显凹坑 盖上培养皿盖 装入无菌保管袋待培养 未经采样空白平板 二 趋势分析和质量回顾 警戒限和纠偏限的设定 趋势分析 质量回顾 1 警戒限和纠偏限的设定 法定标准 运行设定标准 运行通常值管理 设计目标 警戒限和纠偏限的设定 应设定在法定标准值以下 根据验证数据 根据历史监测数据并进行趋势分析后制定 参考法规要求 根据历史监测数据并进行趋势分析后制定 原则 纠偏限 警戒限 设定的基准值不只是用来判定合格与否 而且用于过程控制的设定值 若监测结果显示超过基准值 根据各个基准值的定义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关键项目应年度趋势分析 根据趋势分析的结果制定警戒限和纠偏限 警戒限和纠偏限的设定示例 示例1 警戒限和纠偏限的设定示例 示例2 2 趋势分析 确定分析目标用警戒 纠偏值来确定监测数据确认现行的警戒 纠偏限度及标准是否恰当采取的 纠偏措施 定期报告来更新管理 年度报告中包括数据的总结和对纠偏限度的回顾 数据处理 趋势分析 3 质量回顾 GMP要求 第十章第八节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第二百六十六条应当按照操作规程 每年对所有生产的药品按品种进行产品质量回顾分析 以确认工艺稳定可靠 以及原辅料 成品现行质量标准的适用性 及时发现不良趋势 确定产品及工艺改进的方向 应当考虑以往回顾分析的历史数据 还应当对产品质量回顾分析的有效性进行自检 企业至少应当对下列情形进行回顾分析 十一 相关设备和设施 如空调净化系统 水系统 压缩空气等的确认状态 空调净化系统质量回顾示例 冻干车间百级 万级区悬浮粒子 沉降菌 浮游菌回顾示例针对全年车间各区域百级层流 万级洁净区沉降菌 浮游菌 尘埃粒子 0 5 m 5 m 进行分析 数据均在警戒限以内 表明车间空调系统处理受控状态 能充分满足产品生产的需要 以百级区为例 空调净化系统质量回顾示例 空调净化系统质量回顾示例 空调净化系统质量回顾示例 空调净化系统质量回顾示例 四 环境监测结果超标调查 A级区 无菌灌装 悬浮粒子在线监测超标1 偶发情况 调查 评估2 连续有规律的情况 调查 评估 放行 报废3 连续的无规律的情况 调查 报废 四 环境监测结果超标调查 附录1 无菌药品第十条第2点 灌装或分装时 由于产品本身产生粒子或液滴 允许灌装点 5 0um的悬浮粒子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第6条 在A洁净区和B级洁净区 连续或有规律地出现少量 5 0um的悬浮粒子时 应当进行调查 四 环境监测结果超标调查 过程 1 怀疑在线微粒子检测器故障2 进入洁净区调查 HEPA检测 风速测定 建筑密封检查3 气流方向4 其他因素 环境监测中微生物超标调查 若微生物检测结果超出纠偏限或连续三次超过警戒线 则需立即进行革兰氏染色并进一步进行微生物鉴定 代表性的分离菌 例如 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应被鉴定至种 如果无法鉴定至种 应鉴定至属 如果无法鉴定至属 则应对该分离菌进行特征描述以帮助调查 霉菌至少应进行特征描述 环境监测中微生物超标调查 调查内容鉴别出的微生物微生物的来源 人员 空气 水 液体 决定关注的微生物重新取样的结果 在特定房间 区域中以前和本次监测环节中的其他样品的结果监测中出现在房间 区域中的活动其它 比如清洁 消毒程序 辅助公用系统的数据 换气次数 压差 温湿度 在调查中根据风险评估 对异常趋势事件前 中 后的批记录 日常监测或微生物测试结果进行适当回顾 菌种鉴别 以一个新车间为例 只要环境监测时长菌了 就开展鉴别 积累数据 找到代表菌种 再深入一点 可以进行菌种耐受性的研究 是否存在亲源性 可以用代表菌种来进行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验证 当然还可以采取针对性的纠正措施 降低微生物的污染风险 菌种鉴别 环境监测微生物超标后 可以通过菌种鉴定 来判定对产品的污染风险的大小 如在最终灭菌产品生产过程中 发现环境监测微生物超标时 可以通过菌种鉴定 进一步获取D值等信息 结合具体的风险评估 决定本批产品是否可以放行 菌种鉴别案例 固体制剂沉降菌的案例 调查结果为就是人导致的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大一点 加强人员净化方面的管理 包括工作服的形式 更衣的规范性 是否及时进行消毒等 菌种鉴别报告 菌种鉴别报告 Thank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