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7385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一次联考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读音和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锲(qi)而不舍 荟萃(cu)B . 骇(hi)人听闻 反刍(ch)C . 鸡毛蒜(sun)皮 酝酿(nin)D . 一劳永益(y) 灼(zh)热2. (2分)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位父亲对孩子说:“我能告诉你人生的真谛。_;我能告诉你真挚的友谊,_;我能告诉你怎样分辨是非,_;我能告诉你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_。”但不能替你物色朋友但不能给你永恒的生命但不能替你赢得声誉但不能替你做出选择A . B . C . D . 3. (2分)下列语句修辞方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在这个白光里,每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搀合着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瀑布。茶从嘴里进去,汗马上从身上出来,好像身子已经是空膛的,不会再储藏一点水分。风带着雨腥,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A . 排比 比喻 夸张 拟人B . 夸张 比喻 比喻 拟人C . 排比 夸张 夸张 比喻D . 夸张 比喻 夸张 拟人4.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感动温州”人物“兰小草”是谁,无人知晓,但“兰小草”的善举,家喻户晓。B . “地沟油事件”在众多社会热点中出类拔萃 , 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C . 温州是水乡,河网纵横交错 , 这给各地的端午节划龙舟活动带来了便利。D . 乔布斯锐意进取,百折不挠 , 创造了“苹果神话”,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偶像。5.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也是出自这部散文集。B . 台阶的作者是李森祥,文中反映了农民艰难的生存状况和他们改变现状的不懈努力精神。C . 老王的作者是当代女作家杨绛,她的丈夫钱钟书,是小说围城的作者。D . 卖油翁作者是王安石,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6. (2分)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B . 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C . 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D . 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7.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没错过,抓住了;错过,溜走了。B . 错过,即“有所失”,我们要习惯它。C . 人生的路啊,为什么?为什么总是充满这样多的错过?D . 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二、 书写 (共1题;共8分)8. (8分)下面每一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然后改正。看来,离开班哨位置已经是十里开外了,可是看不到连、营部队缩营地的影子。显然是夜里荒乱中迷失了方向。_改成_改成_卫生员抽咽了两声,突然抓起一把野菜,光火地:“都是敌人的围追堵劫,逼着我们走草地,逼得我们吃草!”_改成_改成_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唧唧复唧唧,_。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木兰诗) (2)山不在高,_。水不在深,_。(刘禹锡陋室铭) (3)_,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5)_,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已亥杂诗(其五) (6)自古以来,巍峨的高山总会给人以豪迈的畅想,或是杜甫在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是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的_,_。 (7)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暗示走出困境前途将一片光明的千古名句是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0. (12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日。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期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出自后汉书列女传) (1)解释划线字。以污其行 _何异断期织乎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3)阅读全文,填写下表事件起因乐羊子妻子讲述的道理对乐羊子的影响乐羊子得遗金还以与妻不能贪财污行_还终业,遂七年不返(4)下列和乐羊子妻形象不符的一项是( )A . 有德行B . 有才识C . 有勇气D . 有智慧11. (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未尝稍降辞色 _援疑质理 _媵人持汤沃灌 _皆被绮绣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略无慕艳意”“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表现作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一心向学的精神。B . 描写富家子弟的豪华,是为了突出对自己穷酸生活的遗憾。C . 作者以“勤且艰”的求学经历,勉励马生勤奋学习。D . 文段内容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4)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用意是什么?有关古人刻苦读书的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请写出两个。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2. (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母亲的金手表那只圆圆的金手表,以今天的眼光看起来是非常笨拙的,可是那个时候,它是我们全村最漂亮的手表。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到我家来,听说父亲给母亲带回一只金手表,都要看一下开开眼界。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然后,她眯起眼来看半天,笑嘻嘻地说:“也不晓得现在是几点钟了。”我就说:“你不上发条,早都停了。”母亲说:“停了就停了,我哪有时间看手表。看看太阳晒到哪里,听听鸡叫,就晓得时辰了。”我真想说:“妈妈不戴就给我戴吧。”但我不敢说,我知道母亲绝对舍不得的。我只有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的时候,才偷偷地去取出来戴一下,在镜子前左照右照一阵又取下来,小心放好。我也并不管它的长短针指在哪一时哪一刻。跟母亲一样,金手表对我来说,不是报时,而是全家紧紧扣在一起的一份保证、一种象征。我虽幼小,却完全懂得母亲珍爱金手表的心意。后来我长大了,要去上海读书。临行前夕,母亲泪眼婆娑地要把这只金手表给我戴上,说读书赶上课要有一只好的手表。我坚持不肯戴,说:“上海有的是既漂亮又便宜的手表,我可以省吃俭用买一只。这只手表是父亲留给您的最宝贵的纪念品啊。”那时父亲已经去世一年了。我也是流着眼泪婉谢母亲这份好意的。到上海后不久,我就在同学介绍的熟悉的表店,买了一只价lin物美的不锈钢手表。每回深夜伏在小桌上写信给母亲时,我都会看看手表写下时刻。我写道:“妈妈,现在是深夜一时,您睡得好吗?枕头底下的金手表,您要时常上发条,不然的话,停止摆动太久,它会生锈的哟。”母亲的来信总是叔叔代写的,从不提手表的事。我知道她只是把它默默地藏在心中,不愿意对任何人说。大学四年中,我也知道母亲的身体不太好,可她竟然得了不治之症,这我一点都不知道。她生怕我读书分心,叫叔叔瞒着我。我大学毕业留校工作,第一个月的薪水一领到就买了一只手表,要把它送给母亲。它也是金色的,不过比父亲送的那只老表要新式多了。那时正值抗日,海上封锁,水路不通。我于天寒地冻的严冬,千辛万苦从旱路赶了半个多月才回到家中,只为拜见母亲,把礼物献上,却没想到她老人家早已在两个月前就去世了。这份锥心的忏悔,实在是百身莫赎。我是不该在兵荒马乱中离开衰病的母亲远去上海念书的。她挂念我,却不愿我知道她的病情。我含泪整理母亲的遗物,发现那只她最珍爱的金手表无恙地躺在丝绒盒中,放在床边的抽屉里。没有了母亲以后的那一段日子,我恍恍惚惚的,任凭宝贵光阴悠悠逝去。有一天,我忽然省悟:徒悲无益,这绝不是母亲隐瞒自己的病情、让我专心完成学业的深意,我必须振作起来,稳步向前走。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贴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1)根据拼音写汉字,解释划线字lin价_物美无恙_(2)本文以金手表为线索,写了“我”与金手表发生的故事。仔细阅读-段,填写下表。事件“我”对手表或母亲的情感“我”偷戴金手表喜欢_牵挂“我”献上金手表,母亲却已去世_(3)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句,联系具体语境,抓住关键字词,分析句子的表达作用。每逢此时,母亲会把一双油腻的手,用稻草灰泡出来的碱水洗得干干净净,才上楼去从枕头下郑重其事地捧出那只长长的丝绒盒子,轻轻地放在桌面上,打开来给大家看。于是我抹去眼泪,取出金手表,上紧发条,拨准指针,把它贴在耳边,仔细听它柔和而有韵律的滴答之音,仿佛慈母在对我频频叮咛,我的心也渐渐平静下来。(4)读了此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阅读感受,字数不少于50字。 13. (19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扁担的一生范宇在村庄的记忆里,几乎任何时间、任何角落都能见到扁担的身影。挑粪、挑种子、挑谷子、挑土豆、挑橘子农人在土地上的所有倾注与收获,都与扁担密不可分。扁担就是农人的精神脊梁,让他们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同时,也挑起了一个村庄沉重的历史与殷殷期盼。_。母亲嫁给父亲时,半背篼谷子便是全部的家当。泥墙茅顶的房子破败不堪,常常在狂风骤雨中摇摇欲坠,只有立于墙角略弯的扁担显得精神抖擞,给人信心与希望。或许,母亲嫁给父亲的勇气,有几分便来自于扁担的抖擞精神。总之,在昼夜有序更替的村庄里,父母用扁担慢慢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就像蚂蚁搬家一样,虽然缓慢,却渐渐挑出了一个家庭的崭新面貌。_。20年前,父亲从山里找到一截不错的木材,正想着用来做点什么呢。身为木匠的舅舅几乎脱口而出扁担。对,扁担!父亲也认为,只有改成一根扁担,才不辜负这上好的木材。说干就干,粗糙的木材到了舅舅手里,不用半天,就变成了一根笔直的扁担。扁担不能太直,太直则易伤肩头和腰。因此,还得将扁担以火烤之后,用外力将之略微压弯成弓形。可这根扁担实在太有骨气了,即便火烤、重压,仍然笔直,没有半点屈服。这根扁担挑起来更吃力,父亲却爱不释手。之后的许多年里,父亲无论挑什么,都用她。有次在挑玉米时,父亲不小心闪了腰,疼了好长一段时间。但父亲并没有放弃她,用汗水和心血一点点浸润着她,渐渐地,她坚硬的心被融化了,挺直的腰板,也弯了下来。父亲挑起扁担来越来越有默契,像与母亲的婚烟一样,虽偶有磕磕绊绊,感情却越来越深厚。她也没有辜负父亲的良苦用心,苦心经营,以顶天立地般的气慨,让一个家庭从贫穷落后走向富足安逸。可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少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离开村庄,离开赖以生存的土地,扁担也渐渐地走向了落寞。不少人再也没有回来,在城里买了房子,过上了舒坦的日子。这也让父亲坚信一根扁担能够挑出一个未来的信念,逐渐土崩瓦解。或许,这背后更多是村庄现实的无奈。无论如何,父亲最终选择了离开。曾经朝夕相处的扁担被搁置在了一个冰冷的墙角,孤零零的。说来也奇怪,没有了重压,扁担却一天比一天更弯,弯得像一个苟延残喘的暮年老者。或许,再过几年,抑或十余年,她便将走完一生,彻底告别深爱了一生也奋斗了一生的村庄。这也是农人的一生。九月,村庄又迎来冷冷清清的收获季节。我返城时,碰见正挑着谷子从田边迎面走来的大伯。大伯今年已60余岁了,还在田间劳作着,他也曾短离开过村庄,却始终没能走出像扁担一样的命运,他仍然坚信着,只要村庄还在,扇担还在,就一定能够杠起生活的重担,甚至,在人烟越来越少的村庄里,不少死守的农人还是坚信一一根扁担仍能挑起一个村庄。这是一种可贵精神,或许它与现实追求早已背道而驰,却让人肃然起敬。(1)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两段横线处,第段应填_,第段应填_。A这让我有了探常一根扁担一生的浓厚兴趣。B我的家也是扁担挑起来的。(2)阅读文章一段,概括补充扁担经历的主要变化过程。(每空不超过5个字)上好的木材_渐弯的扁担_。 (3)作者提到“扁担”,多次使用第三人称“她”,有何表达效果? (4)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段画线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5)“扁担”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六、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2分)14. (2分)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名。 (1)“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_(2)“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_15. (10分)名著阅读。(1) 国作家所写的格列佛游记一书,描述了主人公先后游历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等国的情形,曲折地表达了对18 世纪英社会现实的讽刺。(2)结合原著的某个故事情节,简要说说你的阅读感受。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 (5分)花朵把春天的门推开,绿茵把夏天的门推开,硕果把秋天门推开,飞雪冬天的门推开,真诚把友谊的门推开,辛劳把成功的门推开请以“ 把 的门推开”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除诗歌外文体不限。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书写 (共1题;共8分)8-1、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9-1、9-2、9-3、9-4、9-5、9-6、9-7、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0-1、10-2、10-3、10-4、11-1、11-2、11-3、11-4、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2-1、12-2、12-3、12-4、13-1、13-2、13-3、13-4、13-5、六、 名著导读 (共2题;共12分)14-1、14-2、15-1、15-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