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638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 稍逊(xn) 分外(fn) 风骚(so) 泉香酒洌(li)B . 喑哑(n) 娉婷 (png) 枉然(wng) 宠辱偕忘(ji)C . 呢喃(n nn) 颤抖(chn) 凝望(nng) 水声潺潺(chn)D . 嘶哑(s y) 冠冕(min)忧戚(q) 淫雨霏霏(fi)2. (2分)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阿里山纪行采用移步换景法来描写阿里山美丽的风光。以作者行踪为线索,展现景物的各种变化和不同面貌,使读者从中感受到一种动态美、整体美。B . 湖心亭看雪选自陶庵梦忆。作者张岱,清末明初文学家,号陶庵。还著有西湖梦寻等。C . 苏州园林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形式,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 的共同特征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 林的赞赏和眷恋。D . 明天不封阳台以是否封阳台为线索贯穿全文,夹叙夹议,不断推进,揭示了人与自然的正确关系。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词填空。_ , 夜泊秦淮近酒家。泊秦淮_ , 燕然未勒归无计。渔家傲*秋思诗人以景衬情,并写朋友被贬之地偏远的句子是_ , 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中体现了与朋友离别的凄凉情绪的句子是_ , 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人们学用李商隐无题诗中的_ , _。来形容对事业的执着奉献,表达赞美之情。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 , 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4. (1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材料一:各种媒体上经常可见“绯闻”一词,许多人甚至一些著名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都把“绯”读为“fi”,其实“绯”的正确读音是“fi”材料二:有人对某中学高二一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全班共45人,其中39人认为“绯闻”的“绯”读“fi”6人认为读“fi”;前者还认为“绯”是多音字,在“绯闻”中读“fi”,在“绯红”中则应读“fi”。材料三:调查结果还显示,学生对“绯闻”的认知来自平时收看电视、网络及广播的娱乐节目 , 而“绯红”一词则是通过正式的课堂学习获得的。材料四:在一些新闻报道中,“绯闻”一词常被误写成“诽闻”。如“编造同事诽闻被判3000元。”(注:“诽”读“fi”,意思是说别人的坏话。)(1)从第二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绯”字读错的原因有几条?(3)在上述材料的画横线句中还有两处语病,请指出错处序号并改正。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 (3分)(2013咸宁)名著导读。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上面这段话选自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父亲说“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父亲要求我背的书是_“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表达了“我”_的心情。由此可见,儿时的“我”认为父亲是一个_的人。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6. (2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本文选自_,它是由南朝_(人名)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2)解释下面句中划线词。 陈太丘与友期行_太丘舍去_下车引之_元方入门不顾_(3)元方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4)“友人惭,下车引之”说明了什么? (5)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1分)7. (2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朵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1)第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树的_景象和人的_心情,其中“流着”与词语“_”相照应。(2)第段中划横线词“挨”“接”“推”“挤”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3)体会下列句子的含意。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4)第段中“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的原因是什么?结尾写“不觉加快了脚步”,这样写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5)本文还特别写到十年动乱中藤萝的情形,这有何用意?8. (18分)阅读课内现代文,完成后面小题。走一步,再走一步(节选)莫顿亨特我从悬崖边向下望,感到头晕目眩;我绝对没法爬下去,我会滑倒摔死的。但是,往崖顶的路更难爬,因为它更陡,更险。我听见有人啜泣 , 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你能办得到的。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看见了。”我说。“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这似乎能办得到。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我顿时有了信心。“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我又照着做了。我的信心大增。“我能办得到的。”我想。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 不了的经历。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1)根据选文内容,说说文题“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什么意思。 (2)联系上下文,说说文中两处“啜泣”分别表现出“我”的哪些情感。我听见有人啜泣 , 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3)文中先后两次描写“暮色”(画横线的句子),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4)请结合下面关于“突出文章中心”的相关要求,完成问题。突出中心,首先要有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就围绕这条线索来写。突出中心,还要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根据选文内容完成下面叙事线索的概括。爬悬崖陷入困境(冒险)_此次经历学到经验(悟险)选文部分为了突出中心详写了什么内容_?为什么要这样写_?9. (2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植物为何有睡眠?许多植物都有睡眠现象。例如,合欢树的叶子是由许多羽片组合而成的,在白天舒展而又平坦,但一到夜幕降临,那无数小羽片就成双成对地折合关闭,好像被手碰过的含羞草一样。 。例如,生长在水面的睡莲花,每当旭日东升之时,美丽的花瓣就慢慢地舒展开来,似乎刚从梦境中苏醒,而当夕阳西下时,它又闭拢花瓣,重新进入睡眠状态。植物为什么需要睡眠呢?植物的睡眠在植物生理学上又称植物睡眠运动。最早发现植物睡眠运动的人是达尔文。100多年前,他在研究植物生长行为的过程中,曾对69种植物的夜间活动进行了长期观察,认为植物叶片的睡眠运动对植物的生长极有好处,也许主要是为了保护叶片抵御夜晚的寒冷。20世纪60年代,随着植物生理学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对植物的睡眠运动,并提出了不少解释理论。最初,解释植物睡眠运动的最广泛的理论是“月光理论”。提出这个理论的科学家认为,叶子的睡眠运动能使植物尽量少地遭受月光的侵害。因为过多的月光照射,可能干扰植物正常的光周期感官机制,损害植物对昼夜变化的适应。然而,使人们感到迷惑不解的是,为什么许多没有光周期现象的热带植物,同样也会出现睡眠运动。后来科学家又发现,有些植物的睡眠运动并不受温度和光强度的控制,而是由于叶柄基部中一些细胞的膨压变化引起的。如合欢树、酢浆草、红三叶草等,通过叶子在夜间的闭合,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和水分的蒸发,尤其是合欢树,叶子不仅仅在夜晚关闭睡眠,当遭遇大风大雨时,也会逐渐合拢,以防柔嫩的叶片受到暴风雨的摧残。这种保护性的反应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美国科学家恩瑞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用一根灵敏的温度探测针在夜间测量多种植物叶片的温度,结果发现,呈水平方向(不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总比垂直方向(进行睡眠运动)的叶子温度要低1左右。恩瑞特认为,正是这仅仅1的微小温度差异,已成为阻止或减缓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同的环境中,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生长速度较快,与其他不能进行睡眠运动的植物相比,它们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力。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家还发现植物与人一样也有午睡的习惯。植物的午睡大约是在上午11时至下午2时,叶子的气孔关闭,光合作用明显降低。这是由于大气环境的干燥和火热引起的,午睡是植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抗衡干旱的本能,为的是减少水分散失,以便在不良环境下生存。(选自百科知识)(1)本文以“植物为何有睡眠”为题,有何妙处?(2)阅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分项概括造成植物睡眠的原因。(3)请在第段段首加一句承上启下的话。(4)结合链接材料,再结合本文,说说你读了本文之后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链接材料】枯叶蝶,它们停息在树枝上,像一片片树叶,行人常把它当作枯叶,当人们用手碰它时,它却一抖身体,向空中飞去了,并不像枯叶那样飘落到地上。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4-1、4-2、4-3、四、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5-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6-1、6-2、6-3、6-4、6-5、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1分)7-1、7-2、7-3、7-4、7-5、8-1、8-2、8-3、8-4、9-1、9-2、9-3、9-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