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1129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面的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酝酿(ning) 卖弄(lng) 贮蓄(zh) 絮叨(do)B . 粗犷(kung) 侍弄(s) 菡萏(hn) 窠巢(k)C . 着落(zhu) 攲斜(q) 皂荚树(ji) 混为一谈(hn)D . 争执(zh) 荫蔽(yn) 一霎时(s) 咄咄逼人(du)2.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躁热 微妙 粗糙 眼花缭乱B . 慰勉 落弟 不逊 屏息敛声C . 器宇 仲裁 周济 殚精竭虑D . 托辞 镌刻 颁发 催枯拉朽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在繁华的商业大街上,观光购物的人济济一堂,笑容满面。B . 体育考试时,李明考试成绩优秀。无独有偶,王新也获得了优秀。C . 领导干部要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切实负起责任,决不允许马虎从事,敷衍塞责,玩忽职守。D . 谈起互联网,这孩子竟然说得头头是道,左右逢源,就连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4. (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B . 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全社会的极大关注。C . 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晨检,进一步落实甲型H1N1流感防控。D . 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5. (2分)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与关云长的绘像;。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尺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忠义”两字。 紫红色的面孔浓正的长眉 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 丹凤的亮眼A . B . C . D . 6. (2分)下面依次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的表述,无误的一项是( ) A . 马谡自告奋勇去守街亭,却舍弃水源,选择登上南山据守而非占据山下的城镇,被典韦打败,蜀军被断了咽喉之路,街亭的丢失让诸葛亮非常生气,他想起刘备临死前嘱咐他的话“吾观马谡,言过其实也”,后悔不已,悲痛地斩了立下军令状的马谡。B . 石秀、杨雄、时迁前往梁山途中投宿祝家店时,时迁因为偷了店中的报晓鸡而被抓,为救时迁,宋江三打祝家庄,首战失利,第二次擒了扈三娘,第三次施“里应外合”之计,用钟离父子等内应,宋江外攻,这样才大破了祝家庄。C . 火焰山挡住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之路,孙悟空便去向铁扇公主借芭蕉扇灭火,铁扇公主因为红孩儿被观音收走而痛恨孙悟空,坚决不借。孙悟空凭借智慧变成红孩儿、变成牛魔王,还请来托塔李天王和天兵天将帮助,才借出芭蕉扇,熄灭了火焰山的火。D . 贾母带刘姥姥到了怡红院,妙玉得知贾母不喝“六安茶”,便为她泡制了珍贵的“老君眉”,妙玉还悄悄地将林黛玉和薛宝钗叫入到耳房中,专门替她们泡制了一壶茶,并告诉黛玉说,烹茶的雪水采自玄墓蟠香寺,已经存放五年有余,味道十分上乘。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7. (3分)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题目。【甲】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地方时,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么有力的“掌”重重地打击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乙】对着这灿烂的美景,康塞尔跟我一样惊奇地欣赏着。显然,这个守本分的人,要把眼前这些形形色色的植虫动物和软体动物分类,不停地分类我们继续前进,在我们头上是成群结队的管状水母,他们伸出它们的天蓝色触须,一连串的飘在水中。【丙】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活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甲段选自名著_,他为我们展现大自然的小生灵们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乙段中的“我”是_(写出人名),跟随他,我们得以领略美妙壮观的海底世界;丙段的作者是_(写出人名),他引我们结识大观园中一位位至情至性的女子。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 (11分)学校组织经典古诗诵读大赛,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请你为本次大赛拟写一则宣传语。 (2)同学小陈想诵读一首表现思乡之情的古诗。下面备选篇目中符合这一主题的是_。(填写序号)备选篇目:竹里馆 春夜洛城闻笛 逢入京使 登幽州台歌 游山西村 泊秦淮(3)网名为“青春花季”的某同学看了学校论坛上的大赛启事后,留言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请你登录论坛并反驳他的观点。(不少于50字)青春花季:我们的学习任务本来就够重了,班里还组织这种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比赛!我的语文成绩又不好,我是绝对不会报名参加的。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9.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_,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2)_,望峰息心; 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3)庭中有奇树,绿叫发华滋。_,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4)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_, _。 (5)请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_, _。_, _。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10. (9分)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这首诗的作者是_(填朝代)著名的山水诗人王维,他的送元二使安西在当时被谱成名曲_,被人们传唱。(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把地点、时间、季节、环境全点出来了B .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一静一动,一光一声,先视觉,后听觉,写出了山间自然景物的幽静。C . 颈联“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作者以动写静,用有声衬无声,先听觉后视觉,进一步突出了山间生活的幽静。D . 全诗格调清新,富有生活气息,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尚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3)用几句话将“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展示的画面描绘出来。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1. (10分)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1)略无阙处_(2)沿溯阻绝_(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_(4)良多趣味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译文:_(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译文:_(3)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三峡“夏季的水”的特点。三峡的山的特点是:_三峡夏季的水的特点是:_(4)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重岩叠嶂(zhng)B .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x)C . 飞漱其间(sh)D . 属引凄异(sh)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3分)12. (13分)阅读文段,完成后面小题生命里最重要的那一天清晨的大学校园里,一位老伯正独自在长椅上看报,两个学生拿着采访机走过来,礼貌地问:我们是学生新闻社的记者,能采访您一下吗?老伯抬头看看,嗯了一声。两个学生于是坐下来,问:您这个年纪,一定经历过很多,能不能谈谈您生命里最重要的一天?这实在是个蹩脚的提问。如果你被这么问过就一定知道,除非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思考,否则很难给出切实的回答。老伯眯起眼睛想了会儿,认真地说,确实有那么一天,对我来说比任何一天都重要。那一天,我爱上了一个人。两位学生高兴地对视一眼,满怀期待地等着听。老伯开始慢慢地讲。我认识那人有些年了,但我一直很厌恶她,她一出生就瞎了只眼,左手还只有三根手指,像鸡爪子一样难看。我26岁时,我们在导师的带领下研究一种病菌,她的那一组得出了重大成果。独享这一切,没有人会提出质疑,但她没有,反而把导师的名字排在了前面,因为她认为导师的付出确实比她多。在公布成果那天,导师说没有想到她会这么做,自己一生渴望教出品学兼优的学生,感谢她,在自己即将退休的时候,实现了愿望,导师说完后,眼泛泪光,深深给她鞠了给一躬,所有人都为她鼓掌。就在那一刻,老伯说,我发现原来她还真是个不错的人,她正直,善良,聪明,勤奋,那些身体缺陷实在不能遮盖这光芒,于是我爱上了她。这份爱改变了我一生,时至今日,想起心意转折的那一刻,我仍会激动不已。两位小记者也有些激动,其中一位赶紧追问:那个人,是您现在的妻子吗?老伯摇了摇头,摘下眼镜慢慢擦拭。另一位小记者正想继续追问,却惊奇地发现,老人的左眼始终一动不动,显然是假的。他下意识地去看老伯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小记者诧异得不知说什么好,半天才问:您说的那位“她”老伯点点头,是的,就是我自己。原来,不是“她”,是他。老伯擦好眼镜,用只有三根手指的左手戴上,指了指刚好走过的一位漂亮女生,说,我知道在你们这个年纪,心里想得最多的是爱情,以为得到它,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其实我倒觉得,没有哪个姑娘能给你永远的极致的幸福,你只有真正地、毫无保留地爱上自己,才会获得人生最大的胜利。爱上自己,谁不爱自己呢?小记者问。当然不。老伯说,虽然每个人都会对自己好,会极力地让自己开心满足,就像臣去讨好他的国王,但那不过是人美最原始的本能,是自我满足的私欲,不是爱。你只有真心觉得自己很好、欣赏自己并以自己为荣、庆幸你是你而不是别人,才算是真的爱自己。只有这样的爱,才能使自己获得深刻而长久的幸福。老实说,少年时的我,因为这只眼和这只手而对自己厌恶至极,觉得自己活得像一摊垃圾,当然,幸福从未降临到我心里。直到那一天,导师让我看到并相信自己身上还有优良的部分,而这恰恰是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部分。于是就在那天,我原谅了我的手和眼,原谅了我的残缺瘦弱,原谅了我的笨嘴拙舌,我开始真诚地爱自己,并由此感到了巨大的快乐!老伯看了看天空,悠然地说,其实,爱上自己才是正经事,也许你们不会像我这样忽然开窍,但至少应该每一天都努力去做一个让自己喜欢的人,然后慢慢地开始爱自己,再退一步,你至少得发自内心地觉得自己不那么厌恶,如果人生中时时处处违背心意,越来越觉得自己面目可憎,那么到了我这个年纪,就算取得什么成就,你也会觉得是活在一个垃圾堆里。“所以,不管对谁来说,人生最重要的一天,都是爱上自己的那一天。老伯说完,微笑着向旁边打了个招呼,两位小记者这才发现,系主任不知何时站在了他们身后。老校长,原来您在这里。系主任恭敬又急切地说,美国的专家团到了,大家都在等您讲最新的研究成果,快走吧。老伯缓缓站起来,跟两位小记者道别,又自语道,其实跟我刚刚做的这场报告相比,下一场也不怎么重要。(1)第、段都是老伯回答记者问题的内容,但是侧重点不同。请分别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第段:_第段:_第段:_(2)文中两处“激动”原因各不相同。第 段中“我”“激动”是因为_。第段中“两位小记者”“激动”是因为_(3)第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4)对文章最后三段,下列理解最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点明老伯的身份其实是大学老校长。B . 表明老伯依旧坚持从事着研究工作。C . 突出老伯是一个有文化有礼貌的学者。D . 借老伯自语告诉读者人生的重要意义。(5)有人认为,第段可以删掉。你的看法呢?请简述理由。 13.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的孩子太辛苦访问中国的外宾常会被领到幼儿园、学校去参观,令外国人惊奇的是,中国孩子缺乏天真、童稚、活泼的气质,孩子们表现出来的军人般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让“自由散漫”惯了的老外们印象深刻。首先一踏进鸦雀无声的教室,孩子们立即训练有素地齐声高喊:“客人好!”明显是下了大功夫排练出来的。这情景与西方学校走廊里都能听见教室热烈的讨论声迥然不同。再看老师授课时,孩子们的背挺得笔直,待老师提问时,举手回答者如背诵圣经般地将唯一的标准答案流利道出。许多老外诧异之余,私下里气愤地指责中国教师对孩子太残酷。中国孩子实在太辛苦了,一个10岁孩子的一天典型日程表是这样的:清晨6点30分爬起来匆匆赶往学校上早自习,下午5点放学后再跑到英语补习班继续学习,晚上要一直忙到午夜睡觉前一刻,才精疲力竭地做完老师及家长布置的“双重”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家长的目标是为了使孩子长大了争当“哈佛女孩”“牛津男孩”。这些简直是在折磨孩子的童年。而光会整天啃书本的书呆子,在西方是没人搭理的,在西方人眼里书呆子与傻瓜没什么两样。让西方人感觉新鲜的是,一个七八岁的华人小姑娘见到一屋子父亲的朋友、同事,会被父母扯着胳膊提醒她:“还不快叫叔叔阿姨。”于是可怜的小姑娘无奈地、蚊子般嗡嗡地挤出来“叔叔、阿姨好!”然后她就被勒令到一旁自己乖乖地玩儿去。而在西方,没有让孩子称外人叔叔、阿姨的习俗,孩子会被允许与大人一起聊天讨论,西方孩子小小年纪就能如“小大人”般发表自己的见解,是时常被鼓励的。记得一位中国女士询问一位美国9岁小女孩在学校里最要好的同学是谁时,那女孩掏出自己与一男孩的合影说,这是她最亲密的男朋友。惊得中国女士目瞪口呆,侧眼观察一旁的美国妈妈仍然一脸坦然地微笑着。小姑娘还又赶着夸赞其男友“英俊”。中国女士兴趣盎然地与小姑娘讨论起什么样的男人称得上英俊,小姑娘居然滔滔不绝地阐述自己的见解,并时不时地对中国女士的论点大声回敬:“NO!”临别时小姑娘不忘提醒中国女士:“你穿的裙子已是去年过时的款式了。”中国教育理念与西方教育理念的差异在于,西方学校不会让孩子去死背标准答案,而是更注重个性化和社会实践的教育方式,上课时大家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讨论答案。西方孩子的创造力、表达力和独立的思维永远是被鼓励的,而一个孩子是否出色,则重在其个性鲜明和锋芒毕露的智慧表现上。无论孩子对一个问题的回答多么离奇古怪,都会得到一句“Good try(尝试得好)”的赞许。一位华人女大学生,感叹其以往的“乖”孩子成长经历,使她与同班的美国同学在表达力、思维力方面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比如教师要求课下读参考书然后进行课堂讨论,美国同学个个自信、口若悬河地道出独到而有见地的评论,而她在谈自己的思想、见解时却说不出多少东西来,明显弱于那些刚会走路就与大人说话“没大没小”惯了的西方青年。到底怎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这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问题。(1)读了本文,你认为“苦”在文中指的是什么? (2)造成孩子“苦”的原因是什么? (3)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中西方学生各自的长处。 (4)文中画线句子中的“没大没小”与前文哪一处相照应? (5)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和感悟。孩子第一次学习洗脸极有可能洗不干净,甚至可能玩儿起水来。德国家长对此往往在耐心、具体指点的同时,对孩子的表现大加赞赏。中国有些家长特别是一些年轻母亲,总认定“全面”照顾孩子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因而事事处处总想“包办代替”。也有的家长对孩子尝试各种事情的“标准”要求过高,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最后往往索性完全由自己代劳,还认为这样反而省事、省时、省心。14.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等待那只手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我。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加剧着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茬儿、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3年没见着他了,只偶尔听到他的声音。我轻轻打了个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滑这个词。而我的判断似乎还没错过。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和父亲照过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我的预感没错,熄灯后车厢里的人大都睡了,他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那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洗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维持的,只有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夜深了,四周一片漆黑,仿佛隐藏着无数索要的魔爪,敲得车窗玻璃嘣嘣作响,空气透着阵阵寒意,好像空调不断 地向着车内吹着空气。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立起来的汗毛往外支撑毛衣,痒痒的。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我太紧张。他的眼神大多数时间一直都在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分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分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动手了。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游移着探了过来,漫过我头顶的时候带着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出即将发生的人赃俱获。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让我努力睁大了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从我上方垂下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我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文/巩高峰 有删改)(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2)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3)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老头”这一人物形象。(4)说说本文标题“等待那只手”的含义。(5)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同本文作者相的经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 (5分)作文。题目:_的目光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例如:父亲的目光,严厉的目光,期待的目光等等。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字迹工整,段落分明。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1、2-1、3-1、4-1、5-1、6-1、二、 中国名著 (共1题;共3分)7-1、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1、8-2、8-3、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9-1、9-2、9-3、9-4、9-5、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9分)10-1、10-2、10-3、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0分)11-1、11-2、11-3、11-4、七、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63分)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3-4、13-5、14-1、答案:略14-2、答案:略14-3、答案:略14-4、答案:略14-5、答案:略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