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950137 上传时间:2020-0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鄂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自然科学领域中有许多令人不可思议的神秘现象,正等待着科学家们去破解。B . 面对凤凰古城美轮美奂的富人宅第、旧时城楼和风雨桥,游客们无不肃然起敬。C . 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 , 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D . 诸暨五泄风景区内,五个依山而下的瀑布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其中尤以第五瀑最为壮观,给人鹤立鸡群的感觉。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市政府积极实施南正街旧城改造项目,致力于将南正街打造成一条历史文化街,让古城墙、禹门、孔庙等历史文化遗产重新焕发青春。B . 一想起93阅兵式上的盛大场景,使我热血沸腾,为自己身为中国人而自豪。C . 中秋之夜,月影团团,秋风所到之处,皎洁的月色,婆娑的树影一齐摇曳生姿,发出沙沙的声响。D . 萍乡盐果子是土特产,其原料包括菜蔬水果,甚至树叶、野菜等可吃的植物制作而成,加以糖、醋、甘草粉、辣椒粉,非常开胃。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3. (15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参差荇菜,左右流之。_,_。(诗经关雎) (2)蒹葭凄凄,白露未晞。_,_。(诗经蒹葭) (3)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_,_。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纷纷暮雪下辕门,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诗经关雎中,统摄全诗的中心句是:_,_。 (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中,以春花喻冬雪(或以春景写冬景)的千古名句是:_,_。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表现杜甫舍己为人的精神,博大的胸襟,至死不悔的决心的诗句是:_,_。 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4. (5分)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这是ru_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yn_涵有哲理的忧伤。对于强者,他是cho_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f_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mn_安抚百姓。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5. (5分)请仿照例句,从“平凡”“挫折”“苦难”“伤害”“困难”这5个词语中任选两个各写一句话,使它们与例句构成排比句。例句:失败是荒原,孕育着崛起,只要你肯开拓;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理解文中加线的词语。负箧曳屣( ) 主人日再食( )腰白玉之环( )皆被绮绣(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盖余之勤且艰若此。(3)下列句子“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A . 足肤皲裂而不知B . 执策而临之C . 学而不思则罔D . 出淤泥而不染(4)读了宋廉求学的故事,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都受到哪些有益的启发?7. (16分)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小题。炳烛夜读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注释】炳烛:点烛。盲臣: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昧行:在黑暗中行走。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议论,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1)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恐已暮矣 _盲臣安敢戏君 _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_及鲁肃过寻阳 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_,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_。(每处所填不超过5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的,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8. (12分)阅读纪念白求恩(节选)完成下列小题。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1)本文段阐述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本文段作者主要运用_论证方法,试举一例说明。_(3)这段话对白求恩有三种称呼,即“白求恩”“白求恩同志”“白求恩医生”,想一想,为什么会有称呼上的变化。9. (25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枫叶礼赞叶孟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深浓,红得艳丽。多少年来,一想到秋,我首先就会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就会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会引发许多联想和感慨。在萧瑟的秋天,枫叶红得那么动人,不能不使我心驰神往。在北京,重阳节过后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文人骚客,在这样的时候,往往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陶醉于枫叶那鲜艳的色彩,流连忘返。有时,他们还会即景遣兴,吟诗作赋。我虽没有这样闲散的雅兴,但我也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说,就是因为她红!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夜晚的街头,常常传来“萝卜赛梨”的清脆叫卖声,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萝卜有“红到心”的别称,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才见分晓。这哪里赶得上枫叶。枫叶是那么直接、那么毫不遮掩地展现自己的色彩。枫叶敢于红,红得有气魄。枫叶之可爱,还在于当别的叶儿经秋枯落时,她偏偏红得艳丽。她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赞美。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吟离别,把枫叶比做血,这是随人的心情而生发的。但在我看来,说肃杀也好,比做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是在于枫叶;把枫叶之红比做血,这是因为她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挺拔的竹,清香的梅,或跟她同时,或相继绽放,都与枫叶相伴,在耐寒抗冷中各显风采。一想到秋,我就想到枫叶,想到枫叶,往往使我又联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勇于克服困难、敢于展示自我的劳动者。他们抗严寒,战酷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奉献,弘扬了时代的精神。他们尽管很普通,却是我们时代的英雄。我觉得,用枫叶来比喻这样的英雄人物是再恰当不过了。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选自名家咏物100篇,有改动)(1)从文章看,枫叶有哪些特征?(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并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5)本文是围绕枫叶展开的,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行文思路。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走进七彩生活,人们常常发出“真好”的赞叹和感激,比如“有家真好,那里充满浓浓的亲情;有朋友真好,他们帮我们驱赶孤独,带来快乐”请以有 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合你写作的词语,使文题完整;叙述出具体的事情,说真话、抒真情;题目自拟,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用规范汉字书写。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11. (5分)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时方法灵活多样,虽然人物众多,但优缺点鲜明,栩栩如生。请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分析他的优点和缺点。林冲 鲁达 武松 李逵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5分)3-1、3-2、3-3、3-4、3-5、3-6、3-7、3-8、三、 语言表达 (共2题;共10分)4-1、5-1、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6-1、6-2、6-3、6-4、7-1、7-2、7-3、7-4、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8-1、8-2、8-3、9-1、9-2、9-3、9-4、9-5、六、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1、七、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