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5923159 上传时间:2020-02-1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7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政治学研究的前沿问题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政治学若干前言问题 1 本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当代政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第二部分当代政治理论的主要流派第三部分当代几种主要政治分析框架 2 第一部分政治学热点问题 壹 权力与权威治理与善治全球化与国家主权全球治理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政府创新与社会创新合法性与政治评价 3 一 权力与权威 1 权力权力本质上是一种强制力量 而且首先是国家的强制力量 行使这种强制力量的直接目的 是迫使对方服从掌权者的意志 迄今为止 权力的最高形态是国家权力 但除了国家权力之外 社会上还存在大量非国家形式的权力 从政治学的角度看 质而言之 权力是迫使对方服从的制度性强制力量 4 权威也与权力一样 均是使人顺从的力量 但权威导致的顺从还须经过对象的理性判断 它不像权力那样直接 如果说权力是一种直接的强制力 那么权威则是一种间接的影响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 权威是一种使对象因信服而顺从的影响力 2 权威 5 权威能使权力的作用和效果倍增 如果权力转变成权威 权力的正向作用会大大增强 权威可以明显地降低权力行使的成本 权威越大 权力行使的成本就越小 反之 权威越小 权力行使的成本就越高 权力受限于职位 权威则可以超越职位而发挥作用 权威的空间范围大于权力 一个既拥有权力也同时拥有权威的人 其行为的作用空间通常会超出其职权所及的范围 权威的作用力和影响力要比权力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更加持久 3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6 1 治理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背景下 公民社会组织正在承担越来越多和越来越重要的公共管理职能 政治学家把这种由民间组织独立从事的公共管理 以及民间组织与政府部门合作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 不再叫作政府统治 government 而称作治理 governance 治理与统治有五个基本的区别 即主体 性质 来源 范围和目标的不同 少一些统治 多一些治理 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 二 治理与善治 7 概括地说 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善治的本质特征 就在于它是政府与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 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一种新颖关系 是两者的最佳状态 即 官民共治 或 社会共治 善治的基本要素有以下10个 1 合法性 2 法治 3 透明性 4 责任性 5 回应 6 有效 7 参与 8 稳定 9 廉洁 10 公正 2 善治 8 1 全球化全球化是在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 世界范围内产生一种内在的 不可分离的和日益加强的相互联系 全球化首先表现为经济的一体化 但经济生活的全球化必然对包括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在内的全部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所以 全球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历史变迁过程 全球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内在地充满矛盾的过程 它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一体化与分裂化 单一化与多样化 集中化与分散化 地方化与全球化 国际性与民族性 三 全球化与国家主权 9 近代意义的国家主权概念是在17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产生而形成的 此后 民族国家便一直是人类政治生活的核心 民族国家建立在众所周知的三要素之上 领土 主权和人民 直到现在 这样的民族国家仍然是现实政治生活的中心 然而 不可阻挡的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对领土 主权和人民三要素构成了重大的挑战 正在从根本上动摇人们心目中的传统国家形象 2 国家主权 10 1 超国家组织对国内政治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2 跨国公司日益严重地左右民族国家的国内政治3 国家在权力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受到动摇4 国家的传统职能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和削弱5 国际因素已经成为制约国内政治发展的基本变量6 国家权力的边限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变得模糊7 民族国家的认同遭到了危机8 全球化正在重塑国家的自主性 3 国家主权遭遇8个方面的挑 11 传统主权的弱化和全球问题的增多导致全球治理的兴趣 全球化导致全球风险的增大 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日益具有全球性 许多各民族国家的共同合作 全球治理便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 大体上说 所谓全球治理 指的是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制解决全球性的冲突 生态 人权 移民 毒品 走私 传染病等问题 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全球治理有五个要素 全球治理的主体 价值 规制 对象和后果 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是全球善治 四 全球治理 12 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政治社会 即国家系统 其基础是政府组织 主要角色是官员 第二部分是经济社会 即市场系统 其基础是企业 主要角色是企业家 第三部分是公民社会 即民间组织系统 其基础是民间组织或社会组织 主要角色是公民 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系统 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 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 公民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社会组织或公民组织 公民社会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 五 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 13 实质民主论认为民主是一种政治状态 在这种政治状态中个人的权利得到了最充分的保证 程序对于民主政治而言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个人权利的实现 实质民主重目的 与此不同 程序民主论主张民主是一种过程或一种程序 个人的自由平等权利只有在这种过程或程序中才能实现 后果对于民主政治而言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民主政治的程序 程序民主重手段 六 实质民主与程序民主 14 经典的民主理论一直把选举当作民主政治的基础 一些政治学家甚至认为 一人一票 是民主政治的最低标准 但近代以后的民主 主要是间接民主 选举只是授权的基本方式 但它构成了代议民主的基础 只要充分利用并进一步改进这些间接民主的制度和手段 就能有效实现民主的核心理念 即 民享 民有 民治 forpeople ofpeople bypeople 七 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 15 与此不同 协商民主 deliberativedemocracy 理论认为 代议民主的上述要素已经与现代公民的要求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 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相关的政策问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 是政治民主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也是任何其他方式所不可取代的 协商民主是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 是当代民主的核心所在 16 自由主义者认为正义的原则是绝对的和普遍的 因而个人权利也是绝对的和普遍的 一个公正的社会必须遵循下列这一基本原则 即 不能为了普遍利益而牺牲个人权利 自由主义者倡导 权利政治 他们的理论便被称为 权利的政治学 八 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 17 社群主义者则相反 断定普遍的善始终优先于个人的权利 公共利益必须优先于私人利益 如果必需 国家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可以牺牲个人的私人利益 他们强调公共利益压倒一切的重要性 其理论因而被称为 公益政治学 18 政府创新是世界范围内政治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 政府创新 就是公共权力机关为了提高行政效率和增进公共利益而进行的创造性改革 政府创新的过程 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对政府公共部门进行改革和完善的过程 政府创新的目标 是建立一个良好的政府 实现良好的统治 用我们古人的话来说就是实现 仁政 或 善政 善政的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下 善政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 九 政府创新与社会创新 19 广义的社会创新是指社会领域的所有创造性改进 包括政府部门和民间部门两者所从事的社会创新 从广义上说 社会管理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 都属于社会创新 狭义的社会创新仅指非政府部门 特别是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所从事的创新活动 社会创新是一种世界性趋势 社会企业和社会组织是社会创新的主体 社会创新的成功有赖于政府 企业和民间组织三方的合作 20 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 Legitimacy 不同于法学意义上的合法性 Legality 它指公共权力和政治秩序被公民自觉认可或接受的状态 政权合法性的来源有多种 包括神授 世袭 暴力 民主和善治等 十 合法性与政治评价 21 近代以后 民主成为最重要的合法性来源 几乎所有国家都称自己是民主 自由和共和的 不同的政治评价已经成为人类冲突的重要根源 在日益强调民主的今天 探索政治评价标准显得更加迫切 在政治学家的各种不同政治评价观背后 有两点共识似乎正在形成之中 其一 政治评价的主体不应当是政治行为者本身 而应当是相对独立的第三者 其二 政治评价应当遵循一定的标准 22 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精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社群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粹主义 第二部分当代政治理论的主要流派 23 新马克思主义既不同于经典马克思主义 也不同于其他西方的主流政治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资本主义持激烈的批判态度 它揭露当代西方国家政治不平等和不自由的种种事实 并试图用阶级分析 经济分析和性别分析等方法去解释造成这种现象的深刻根源 它倡导激进的政治改革 积极推动福利国家的进程 明确反对新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的政治主张 一 新马克思主义 24 政治精英理论的基本前提是 认为任何社会都存在着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统治阶级是少数 但他们垄断着政治权力 履行着所有重大的政治职能 被统治阶级是绝大多数群众 他们是统治阶级的工具 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或主权在民的观点 从来就是一个虚构的神话 不可变移的历史规律是 绝大多数民众始终都受少数精英人物的统治 这就是著名的精英主义理论的 统治寡头铁律 二 政治精英主义 25 当代的新自由主义继承了传统自由主义的基本价值 但它把强调的重点放在保证个人实现自由权利的社会公正上 新自由主义尤其强调私有制和市场经济对实现个人权利的极端重要性 主张国家的中立性 反对国家对社会和个人事务过多的干预 积极倡导公民社会的作用 竭力维护社会的多元主义价值 三 新自由主义 26 当代的新保守主义在秉承保守主义经典价值的基础上 特别强调宪政秩序的重要性 倡导一种 宪政的民主 新保守主义一方面强调国家对于维护个人自由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主张加强国家的权威 另一方面 它又竭力反对国家通过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的方式推行福利国家政策 认为福利国家对个人自由具有灾难性的后果 新保守主义反对一切激进的政治理想 尤其是反对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四 新保守主义 27 社群主义认为个人及其自我最终是由他或它所在的社群决定的 因此 社群才是政治分析的基本变量 在价值观上 新自由主义强调个人权利优先的原则 而社群主义则强调集体权利优先的原则 比起个人权利来 社群主义特别倡导公共利益优先 用公益政治学替代权利政治学 是社群主义的根本主张 社群主义强调家庭 社区和国家的价值 倡导爱国主义 鼓励公民积极的政治参与 五 社群主义 28 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就是 将资本主义的优点与社会主义的优点结合起来 同时克服两者的缺点 寻找一条介于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 第三条道路 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 一直流行于西方国家的民主社会主义与传统的 第三条道路 发生了重大的区别 目前流行的 第三条道路 的最基本意义 就是它声称同时超越以新自由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新右派和以社会民主主义为特征的传统左派 六 民主社会主义 29 民粹主义既是一种政治思潮 又是一种社会运动 还是一种政治策略 它最初出现于19世纪下半叶 几乎在北美和东欧同时兴起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民粹主义的旋风差不多刮遍了世界五大洲 20世纪80年代 尤其是90年代以来 它再度在东西两半球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从而形成第三次高潮 七 民粹主义 30 作为一种社会思潮 民粹主义的基本含义是它的极端平民化倾向 即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 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 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 它反对精英主义 忽视或者彻底否定政治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31 政治学家比较喜欢使用的政治分析途径主要有 经济分析阶级分析制度分析文化分析国家 社会分析治理 善治分析 第三部分当代西方的主要政治分析框架 32 经济分析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是马克思主义者最经常使用的方法 它从社会的经济关系和经济发展水平入手 去分析社会的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 它通过两条途径去分析政治现实 一是挖掘政治现象背后的经济动因和经济基础 二是反过来 从经济发展的逻辑去推演政治发展的结果 一 经济分析方法 33 阶级分析也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喜欢使用的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它以阶级利益和阶级关系作为政治分析的决定性变量 以此来观察和评估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制度 二 阶级分析方法 34 文化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影响社会政治发展的非经济因素 文化分析试图通过分析人们的传统 习俗 礼仪 心理 态度和情感 去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 政治学家在通过文化途径去分析政治现象时 主要采用政治文化分析方法 三 政治文化分析方法 35 政治制度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直接的决定因素 作为政治生活的规范 政治制度约束着人们的政治行为 作为政治生活的凝聚 政治制度又是政治现实和政治发展的表征 所以 制度分析一直是政治分析的主要方法 传统上 政治分析基本上就是对国家政治制度的分析 在当代十分流行的新制度主义 虽然在对制度的界定和分析上不同于传统的制度主义 但在基本点上两者是相同的 试图通过对政治制度和程序的分析来理解社会的政治生活 四 政治制度分析方法 36 国家 社会 分析途径 也是一种十分有用的政治分析方法 从政治分析的角度看 我们可以把社会分成两个部分 政治社会 政治国家 和公民社会 市民社会 前者是公共政治领域 后者是私人社会领域 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是两个十分不同的领域 各有自己的规范和行为方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现代的政治发展过程 就是国家与社会的互动过程 通过研究国家 社会的生长和互动过程 进而来理解政治发展 有助于人们把握政治规律 五 国家 社会分析方法 37 治理和善治 既是现实的政治实践 也是一种反映这种政治现实的宏观理论 同时还是一种分析政治现实的途径 作为一种政治理论框架 治理和善治分析主要关注治理的环境 结构 过程 方式 内容 意义 以及治理者和被治理者 六 治理 善治分析方法 38 定量分析是建立在数据信息基础之上 对政治现象的数量特征 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 在数字化时间 定量分析日益重要 定性分析就是建立在客观事实基础上对政治现象进行本质的分析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各有优势 互为补充 不能相互否定 两者均为提示人类政治发展规律所不可或缺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3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