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67147 上传时间:2020-0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5.1.3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学设计 模式介绍体验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情感预热,让学生达到适度的兴奋状态,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希望参与体验,在合作互动中润物无声,实现知行合一的导行内化效果。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章第3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主要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两部分,软体动物比前面学过的环节动物有了更复杂的结构特征,节肢动物作为无脊椎动物的最高等级,通过对它们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分组观察缢蛏的内部结构解剖图、昆虫标本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学生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3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学习观察、归纳、描述及生物分类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辨证认知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2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动物呼吸等结构特征。 教学过程【教师】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学过的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各有什么特征?【学生】指定四位学生每人讲一类动物特征,别的学生修正或补充。【设计意图】这部分目的是让复习已学知识,为新要学习的知识做好准确,体验在修正中学习的过程。【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类比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更为复杂的动物,让我们先来猜个谜:“没有手,没有脚,背着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缩到房里头”。【学生】参与猜谜。【教师】好聪明,谜底:蜗牛。那像蜗牛这样,贝壳内身体非常柔软,称之为软体动物。同学们想从哪些角度学习这一类动物呢?【学生】依据前面学习的四大类群动物,分析推理,并表述。【教师】修正给出:形态、结构特征及人类的关系。【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宏观上明白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展示“缢蛏的内部结构”图片,讲解缢蛏的内部结构解剖图。【学生】参与识图学习,识记。【教师】请同学们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缢蛏靠什么结构运动?缢蛏靠什么结构呼吸?缢蛏如何获取食物?【学生】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给出一个最佳回答。【教师】修正学生的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给出合理的描述:贝壳对柔软的身体起保护作用;缢蛏靠足缓慢运动;用鳃呼吸;合理推测缢蛏在吸水和排水过程中摄取食物。【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推理判断的习惯和能力。【教师】除了缢蛏,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属于软体动物?展示其它的软体动物,请同学们试着归纳软体动物的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教师】修正学生的回答,修正并板书线形动物的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大多用鳃进行呼吸。【教师】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线形动物、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复杂在那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修正: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结构更为复杂,出现了运动器官足;及用鳃进行呼吸。【设计意图】比较学习,体验动物进化过程中结构的向复杂演化。【教师】利用图片讲解软体动物的用途,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整理写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三个方面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表述,提高描述能力。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一类更高等的动物是动物界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种类有100多万种,占整个已知生物种数的75%,它们共同的名字叫什么呢?【学生】容易答出:节肢动物【教师】展示节肢动物标本,引导学生欣赏常见节肢动物标本,并注意观察各动物的特征【教师】引导观察节肢动物的外部形态,思考它们如何运动、呼吸?引导流程1身体的体型?2头部的结构和作用?3胸部的结构和作用?4节肢动物如何呼吸的呢?【学生】学生按流程逐一观察解决,将观察到的思考到的试着描述并记录在本子上。【教师】教师给予巡查帮助,并组织全班交流,适时引导、修正,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设计意图】学生体验运用观察法研究动物,并训练表达描述的能力。【教师】以蝗虫为例,为学生给出合理的描述及相关概念: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头部有感觉和摄食作用,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胸部运动,三对足跳跃,两对翅飞行;触、角和足等是昆虫的附肢,分节;体表有气门(位于腹部),用于呼吸;体表有外骨骼。【设计意图】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的学习品质。【教师】请同学们思考:附肢分节对于昆虫有什么意义?外骨骼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作答。【教师】评价并修正学生的回答,附肢分节,出现了关节,使昆虫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广泛,更有利于取食和逃避天敌。外骨骼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和长大,因此昆虫在发育过程中要经历几次蜕皮。给学生看蝉蜕的过程。【教师】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观察思考下别的节肢动物。每个小组给出对整个节肢动物的特征的描述?【学生】小组协作完成并展示。【教师】修正学生的回答,由于节肢动物的各类太多,学生给出的有些特征不中节肢动物共有的,板书节肢动物的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有分节【教师】为什么我们不能过细的列出节肢动物的特征,就是它们的各类太多,还可分为不同的纲,展示节肢动物的分类。蝗虫属于哪一纲?【学生】思考回答昆虫纲。【教师】同学们还见过哪些昆虫?能不能总结描述下昆虫的基本特征?【学生】思考回答: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头上两根感觉须,两对翅膀三对足;身体分为头胸腹,里头是肉外是骨。【设计意图】学习知识的同时体验知识的得出。【教师】利用图片讲解节肢动物的用途,总结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学生】整理写出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内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归纳表述,提高描述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事物,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的有益和有害性。【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复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并进行综合分析比环节动物在结构上更复杂的变化?【设计意图】小结本节课,分析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在结构上的变化,并体会它们在进化上的由低等到高等的演化,为今后学习生物的进化打基础。 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学习主要采用观察法和分析-归纳法,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让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分析、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分组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思考,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