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讲解及同步练习 冀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28985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讲解及同步练习 冀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讲解及同步练习 冀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讲解及同步练习 冀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课文背景知识】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人,诗人,评论家。代表诗集有预言。1938年,诗人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根据地延安。在那里,一片新天地展现在诗人眼前:在这里,官兵平等、军民平等;为了抗日战争,许多进步青年来到这里。火热的斗争,火热的生活,使诗人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故而,诗人情不自禁地要为新生活歌唱,要为少男少女们祝福。【重点难点讲解】重点本诗的重点在于体会诗人的想象力的丰富,在第二节中,作者把“快乐或好的思想”想象成声音、微风、阳光。第三节中把思维、情感想象成琴弦,紧扣题目的“歌唱”来想象,很切题。难点本诗的难点是体会想象的好处和全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想象是诗歌的一大特点,本诗的想像很有一番韵致。把“快乐”、“好的思想”想像成“声音”,表达了诗人急切地传播他对新生活的赞美之情。又“像一阵微风,或者一片阳光”,“微风”给人一种心旷神怡之感,“阳光”给人一种春和日丽的欣慰。而这些又都紧扣全诗以歌唱为热烈的感情基调。本诗的思想感情就是诗人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赞美。【知识延伸检索】闻一多,本名家骅(hua),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xi)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在这以后致力于古典文学的研究。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不取得抗战的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兼云南省负责人,昆明民主周刊社社长。“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的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遗著由朱自清编成闻一多全集四卷。【课文阅读指导】1课文阅读引导阅读这首诗要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1938年诗人怀着对光明的渴望,奔赴革命根据地延安。在那里,到处是一种崭新的生活。官兵平等,军民一家,为集体、为大众、为社会解放而奋斗成为根据地党、政、军、民的共同心愿、共同的理想。群情激昂,战斗、学习、生活,处处漾溢着朝气蓬勃,一片新天地展现在诗人眼前,诗人情不自禁地要为新生活歌唱。有了这一背景了解,我们就不难体会作者在这首诗中所漾溢的情感歌颂和赞美。本诗的第一节第一句就点题,随后用一组排比,歌颂“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这看似离开了题目,其实这些意象具有共同的特点新生、充满了生气,这又正与少男少女相同,它们正是少男少女的特征的象征。反过来说少男少女正是新生活的代名词,可见它并没有离题。要认真品味。本诗的二、三两节诗人展开丰富的想象,阅读时要能理解其想象的对象和这样写的妙处(参看重点难点讲解)。 2重要语段剖析轻轻地从我琴弦上,失掉了成年的忧伤,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对于生活我又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这是本诗的最后一节,诗人把自己的思维,情感想象为“琴弦”,“失去了成年的忧伤”,表现了诗人思维、情感已焕然一新,并与后几句中“变得年轻”、“血流得很快”、“充满了梦想,充满了希望”一起,反衬了新生活的巨大的鼓舞力量,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抒发诗人对新生活的热爱和赞美。【课文结构分析】段落大意全诗可分为两部分。第一节为第一部分,用排比直抒胸臆,点明歌唱的内容;第二、三节为第二部分,运用想象,抒写自己的情怀。结构图示【课文主要内容】本诗通过抒写歌唱的内容及自己的思维,情感的巨大变化,热情洋溢地赞美了新生活。【课文写作特色】1运用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格。第一节中连用四个“我歌唱”的反复,构成一组排比,有一唱三叹和激情如泻的表达功效,能震撼人心。第二节中,把“快乐或好思想”比喻为“微风”“阳光”,形象生动,与本诗的情感基调一致。2运用想象、构成诗的瑰丽色彩。(参看重点难点讲解)【词句品味鉴赏】“笑”出来的佳句 清朝乾隆年间才子纪晓岚有次给一幅题为百鹅图的画题诗。头一句“鹅、鹅、鹅、鹅、鹅、鹅、鹅”,连用7个“鹅”字,毫无半点诗味,第二句“一鹅一鹅又一鹅”也平平淡淡,惹得众人一阵冷笑。纪晓岚略加思索又写出第三、四句“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大家才不由自主啧啧称道起来。 “仿”出来的佳句 白居易的诗句“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就是模仿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来的。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也是模仿庾信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创造出来的;而毛泽东的“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则是由贾岛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点化而成的。【同步达纲练习】1理解填空在第二节诗中,诗人把“快乐或好思想”比作“ ”和“ ”,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是 。第三节“轻轻地从我的琴弦上”一句中的“琴弦”比喻,“成年的忧伤”是指。“我重新变得年轻了,我的血流得很快,”是 写(注:你认为是实写还是虚写?)这样写的好处是 。2问答题第一节中的第二人称“你”指的是什么?全诗用的是第几人称?这里为什么改用第二人称?答: 第一节中开头说:“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可接下的诗句是歌唱“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这是否离题,谈谈你的理解?答: 3默写第一节。【创新能力训练】读(1)辽阔的草原是一本厚厚的书放学的牧童又来阅读(2)读水旋转的音符读山排列的字母读鹰的歌词读峰的乐谱比课堂还专注绿草编织的故事鲜花评述的故事和山羊的咩咩骆驼的开心极了牧鞭翻过一页页书(3)他躺在山坡也爱读自己读他的幻想读他的未来也许到了明天草原变了变得他再也认不出他嘿嘿地笑了牧鞭又翻过一页页书1第一节诗中加横线词“厚厚”的内在含义是指草原生活的 “阅读”的词义可以解释为 。2第二节诗中从“旋转的音符”可联想到水声的 ,从“排列的字母”可联想到山形的 。诗中的“音符”、“字母”、“歌词”、“乐谱”都与第一节中的“ ”相照应。诗中的“比课堂还专注”又与第一节中的“ ”照应。3二节诗中加点的词,“编织”有何双关含义,试分析一下。 4第二节诗通过有声有色的,动静结合的景物描写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请举例说明。“有声”如“ ”“有色”如“ ”动态如“ ”静态如“ ”【渗透训练】有一位老人来到某博物馆里,“我在渔船上工作。”他对博物馆馆长说,“不久以前,我们捉到一条大梭鱼。这条梭鱼的鼻子上穿着一个铜环,铜环上写着:这条梭鱼于拿破仑入侵前3年被放入河中。现在,我把这个铜环带给你看。”老人家一面说着,一面伸手到口袋里去。这时博物馆馆长对渔夫说:“不要拿你的铜环了,它对博物馆并没有什么意义。有人把银环穿在梭鱼鼻子上,并在铜环上刻了字,这显然是开玩笑的,刻的字是不符合实际的。”“你认为梭鱼不能活得那么久吗?”博物馆馆长回答说:“我知道,有的梭鱼能活100多年。但是无论如何,你带来的那个刻着字的铜环,是一个伪造品。”“你还没有看到铜环,怎么会知道呢?”你想,博物馆馆长是怎样回答的呢?参考答案:【同步达纲练习】1微风;阳光;给人以温暖和生命的活力;生活;对生活的悲观的感受和看法;虚写,渲染崭新的生活、全新的事物给人的鼓舞力量。2第二人称;“你”指的是“歌”,全诗用的是第一人称,改为第二人称是把“歌”比拟化,便于诗人抒发内心的情感。没有离题,“早晨”、“希望”、“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都是少男少女们所最喜欢的事物,也是同他们一体的,诗人仍为少男少女们拥有这些而为他们高兴。歌唱这些事物,也就是为少男少女们歌唱。3(略)【创新能力训练】1丰富;体验,认识2哗哗;起伏;“书”3“编织”既指用绿草编织物品的事,又暗指产生一个又一个的生活故事4水旋转教学的牧童的音符;鹰的歌词,山羊的哗哗,骆驼的;绿草;鲜花;旋转;排列,绿草,鲜花。【渗透训练】博物馆馆长的回答是:铜环上的字有问题。请你想想看,在拿破仑入侵的前三年,谁都不会知道有拿破仑入侵这件事的,刻字的人又怎么会知道呢?很显然这件是伪造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