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II).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827986 上传时间:2020-0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I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I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I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版七年级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新人教版 (II)温馨提示: 本试卷分第和第卷两部分,第卷为选择题, 20分;第卷为非选择是,30分,共50分。 第卷(选择题 共20分)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愿意,每小题1分,共20分。)1.隋文帝统治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人口大幅增长,史书记载政府仓库的积蓄可供开销五六十年。与这种局面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改革制度 B. 发晨生产 C开喾运河 D. 加强中央集投2.图示法是一种直观形象的学习方法用图示法描绘隋朝大运河大致走向,贴切的是( )3唐太宗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还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这些现象表明( ) A唐太宗比较重视发展生产 B唐太宗比较注重整顿吏治 C唐太宗比较注重任用贤才和纳谏 D.唐太宗比较注意碱轻人民负担4旧唐书称;武刚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其主要依据是武则天( ) A. 改国号为周 B是中田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C在位期间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D开创科举制度5.唐太宗即位后,在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革新措施;唐玄宗即位后,大力整地吏治,对军事制度、财政制度等进行一系列改革。由此可见,“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之一是( ) A优秀人才的辅佐 B互相借鉴经验 C统治者的励精图治 D社会的统一安定6唐玄宗为密切与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 A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B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C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D与尺带珠丹和亲 7下图唐招提寺是哪两个国家友好关系的历史见证 A中国和朝鲜 B中国和印度 C中国和日本 D中国和伊朗8“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材料中的“我”应是( ) A. 赤德祖赞 B孝文帝 C. 松赞干布 D元吴9我国古代书法艺术灿烂夺目。下列书法家中,属隋唐时期的是 董其昌 颜真卿 赵盂烦 柳公权 苏轼 A B C. D. 10.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武则天开创科举制度 B. 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 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D. 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11.“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旨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这反映了唐朝时期出现的哪一局面( ) A. 藩镇割据 B宦官专权 C黄巢起义 D. 安史之乱12下列少数民族政权与其创立者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契丹一耶律德光 B金阿骨打 C西夏元昊 D吐蕃松赞干布13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 ) 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 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 14对1005年宋辽之间的“澶渊之盟”和1141年来金之间的和议归纳比较后,你认为它们产生的相同影响是下列哪一项( ) A促进了黄河流域的开发 B维持了相当一段时期的和平 C减轻了中原人民的负担 D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 15下列对宋代文臣武将的介绍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州三年一换 B转运使将地方的钱财收到中央 C禁军首领无发兵权 D. 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16某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列古图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17评价历史人物要看他所做的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是否有利于社会发展。岳飞赢得广大人民的尊敬,主要是因为( ) A岳飞是著名的民族英雄 B岳飞主张抗金,被投降派杀害 C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 D岳飞坚持抗金,符合当时广大人民的利益18.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民间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这两段材料所反映的现象主要说明了( )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 B苏州和湖州是我国的经济重心 C东南沿海地区农民赋税负担重 D江南地区已成为全国经济重心19“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历史上,成吉思汗的主要历史功绩在于( ) A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 B在会宁称帝,建立金 C建立元朝 D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20国家统一,有利于社会发展。以下名词正确反映元朝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A澶渊之盟、宣政院 B宣政院、澎湖巡检司 C西域都护、中书省 D大都、玄奘西行第卷(非选择题 共30分)一、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6分)材料一 如图示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的哪一政治制度?(1分)材料二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2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招揽人才的措施是什么?(1分)其中最重要的科目是什么? (1分) 材料三 如右图 3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三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是如何管理西藏的?(2分)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8分)材料一 唐朝对外交通主要路线图4指出材料一中唐朝的都城(1分),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到达的目的地。 (1分) 材料二 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来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 王介南中外文化交流史 5根据材料二,请回答宋代对外贸易的主要通道有何变化?(1分)指出宋朝两个著名的港口。(2分) 材料三 纪录片南海I号以高科技手段展现了我国一木质古沉船打捞的全过程据了解,“南海I号”是我国宋朝时期的木质古船,沉没于广东阳江市东平港以南约20海里处,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海上沉船中船体最大、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 6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宋朝造船业的情况。(1分)“南海I号”反映出来朝海外贸易的发达,宋朝统治者为发展海外贸易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三、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它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6分)7根据材料一,写出材料中生产工具的名称?(2分) 材料二 如右图 8耕获图中既有插秧又有收获,这反映了宋代江南地区水稻的种植出现了什么现象?(2分)从越南引进了什么新的作物品种?(1分) 9农业生产工具的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大大地提高丁,指出来朝时期使用的一种拔秧工具。(1分)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本题10分)材料一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10材料一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种,2分)材料二11说出材料二中两位人物的名字。(2分)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作用?(1分)材料三 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战争频繁,屡战不胜,和辽、西夏、金议和。这使得宋和其他少数民族政权之间保持了长时间的友好交往。12宋朝民族关系呈现出怎样的基本特点?(1分)材料四 明朝人方孝孺曾言:“在宋之时,见胡服、闻胡语者犹以为怪,至于元,百年之间,四海之内,起居、饮食、声音、器用,皆化而同之。”13材料四反映了元朝时期的什么历史现象?(1分)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民族,它的名称是什么?(1分)14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我国古代民族关系对现在处理民族关系有何启示?(1分)xx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第卷 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5 CDCCC 6-10 DCACA 11-15 AADBD 16-20 DDDDB第II卷 非选择题(共30分)一、(6分)1.三省六部制(1分)2.科举考试,(1分)进士科。(1分)3.行省制度;(1分)在西藏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1分)设立地方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屯驻军队,实行充分和有效的管理。(1分)二、(8分)4.长安(1分)、天竺(1分)5.以海路为主(1分);广州(1分)、泉州(1分)。6.宋朝的造船业水平在当时的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分)。鼓励海外贸易(1分),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1分)。三、(6分)7.(1(18.(1(1(19.秧马。(1分)四、(10分)10.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战争、管辖、和亲、册封等。(答出任意两种即可,2分)11.松赞干布(1分)、文成公主(1分)。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分)12.有战有和,和为主流。(1分)13.民族融合;(1分)回族。(1分)14.坚持民族平等,维护民族团结,关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言之有理即可,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