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81582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5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课改地区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2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课时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及分离定律的应用 预知概念 雌 雄生殖器官 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雌 雄配子 生物生殖过程中 雌 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1 2 1 3 1 2 假说 演绎法在 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 通过 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 根据假说进行 再通过 演绎推理的结论 3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1 方法 即让 杂交 2 预期结果 Dd 1Dd 1dd 3 实验 F1 矮茎 30高 34矮 4 结论 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 F1形成配子时 发生分离 产生比例相等的两种配子 观察和分析 推理和想象 演绎推理 实验检验 测交 F1与隐性纯合子 dd Dd D和d 4 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 控制 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不相融合 在形成配子时 发生分离 分离后的 分别进入 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同一性状 成对的遗传因子 遗传因子 不同的配子 过程评价 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小桶代表生殖器官 小球代表配子 2 每次抓取小球后 记录完结果后要放回原来的小桶 3 每个小桶中的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不必相等 4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 F2的性状分离比为3 1 在测交实验中 性状分离比为1 1 5 测交实验可鉴定F1遗传因子组成 但无法验证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 6 具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F1表现出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答案1 2 3 4 5 6 联想 质疑 亲本若为显性纯合体和隐性个体 则子代只表现为显性性状 相同性状的两亲本杂交 子代所出现的新性状为隐性性状 1 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中 小桶和里面的小球分别代表什么 为什么不能用不同形状的小球 提示 小桶代表生殖器官 小球代表配子 如果用不同形状的小球 则人在抓出小球前就能知道配子的种类 会人为干扰抓取小球的种类 2 一个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 与隐性个体测交后 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一定是1 1吗 提示 不一定 也可能只会出现显性性状个体 科学探究1分离定律的应用 分离定律是指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后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的过程 可以有多方面的应用 例如 1 指导农作物的育种实践分离定律广泛应用于杂交育种工作中 据分离定律可知 F1性状表现一致 F2开始出现性状分离 在育种实践中F1不能轻易丢弃 要种到F2并从中选出符合要求的品种 1 如果所选品种为 该性状一旦出现 即可作为良种留用 2 如果所选品种为 可通过 直到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3 教材P7 技能训练流程 提示 1 1 隐性性状 2 显性性状连续自交 3 白色花白色花 2 预测遗传病 1 有的遗传病是由显性致病因子控制的 显性遗传病 比如多指 若双亲的一方为多指 AA或Aa 他们的子女就全部或一半患多指 2 有的遗传病是由隐性致病因子控制的 隐性遗传病 若双亲的一方患病 他们的子女可能全部正常或一半正常 探究应用 下图为一个人类白化病遗传的家族系谱图 6号和7号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8号和9号遗传因子组成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请根据图回答 1 白化病是由 显性 隐性 遗传因子控制的 2 6号为纯合体的概率为 9号是杂合体的概率为 3 7号和8号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 4 如果6号和9号个体结婚 则他们生出有病孩子的概率为 若他们所生的第一个孩子有病 则再生一个孩子有病的概率为 答案 1 隐性 2 02 3 3 1 4 4 1 61 4 一题多变 1 1和 2一定是杂合子吗 为什么 提示 是 因为他们生育有一个患病的儿子 2 1和 2再生育一个和 6表现型一样的孩子的概率是多大 提示 3 8 生育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 4 但 6是一个正常的女孩 正常后代中男女各占1 2 故生育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3 8 根据遗传系谱图 判定某些遗传病的显隐性关系如图甲 两个有病的双亲生出无病的孩子 即 有中生无 则该病肯定是显性遗传病 如图乙 两个无病的双亲生出有病的孩子 即 无中生有 则该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科学探究2分离定律中的推断问题 根据遗传系谱图 推断子代或亲代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可以有以下的方法 1 正推型 由亲代推断子代的遗传因子组成与性状表现请完善下列表格 提示 全为AA全为显性AA Aa 1 1全为显性全为Aa全为显性AA Aa aa 1 2 1显性 隐性 3 1Aa aa 1 1显性 隐性 1 1全为aa全为隐性 2 逆推型 由子代推断亲代的遗传因子组成方法一 遗传因子填充法 先根据亲代性状表现写出能确定的遗传因子 如显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可用A 来表示 那么隐性性状的遗传因子组成只有一种aa 根据子代中一对遗传因子分别来自两个亲本 可推出亲代中未知的遗传因子 方法二 隐性纯合突破法 如果子代中有隐性个体存在 它往往是逆推过程中的突破口 因为隐性个体是纯合子 aa 因此亲代遗传因子组成中必然都至少有一个a基因 然后再根据亲代的表现类型进一步判断 方法三 分离比法 提示 Aa AaAa aaAA A 或aa aa aa 探究应用 番茄果实的颜色由一对遗传因子A a控制 下表是关于番茄果实颜色的3个杂交实验及其结果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番茄的果色中 黄色为显性性状B 实验1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 红果为AA 黄果为aaC 实验2的后代中红果番茄均为杂合子D 实验3的后代中黄果番茄的遗传因子组成可能是Aa或AA解析从实验2和3中可分析得出番茄的果色中 红色是显性性状 A错误 实验1中亲本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 黄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应为aa B错误 实验3的子代红色 黄色约等于3 1 其中黄果为隐性 所以遗传因子组成只能是aa D错误 答案C 一题多变 实验1的F1中红果都是杂合子吗 实验3的F1中红果呢 提示 实验1中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Aa和aa 所以F1中红果都是杂合子 实验3的亲本遗传因子组成是Aa和Aa 所以F1中的红果有1 3是纯合子 2 3是杂合子 科学探究3自交和自由交配 随机交配 的相关计算 在遗传规律的探究中 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的交配方式 不同的交配方式在子代中有不同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比例 1 两种自交类型 1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 杂合子 纯合子 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2 杂合子Aa连续自交 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 自交n代后 显性个体中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杂合子Aa连续自交n次的结果可用下列曲线表示 曲线 表示纯合子 AA和aa 所占比例 曲线 表示显性 隐性 纯合子所占比例 曲线 表示杂合子所占比例 2 两种随机交配类型 1 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次 杂合子 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2 杂合子Aa连续随机交配n代 且逐代淘汰隐性个体后 显性个体中 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探究应用 已知一批遗传因子组成为AA和Aa的豌豆和玉米种子 其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均为1 2 分别间行种植 则在自然状态下 豌豆和玉米子一代的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的比例分别为 A 5 1 5 1B 8 1 8 1C 6 1 9 1D 5 1 8 1 答案D 一题多变 如果有一批玉米 遗传因子组成为AA Aa aa 1 2 3 则这批玉米自交和自由交配 子代中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配子随机结合利用棋盘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