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框 夯筑法治基石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5769900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框 夯筑法治基石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框 夯筑法治基石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第1框 夯筑法治基石课时训练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夯筑法治基石一、单项选择题xx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十九大作报告。在这份报告里,“法治”一词出现了33次,“依法治国”出现了19次。回答下题。1关于“法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B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C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D 法治能够维护社会稳定、杜绝社会矛盾、实现社会正义2在十九大报告里,“法治”一词出现了33次,“依法治国”出现了19次,说明了法治的重要性。建设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实行良法之治,坚持法治与人治相结合A B C D 3贵港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审理认为:对被告人许红兵等16人涉黑一案作出的一审判决,定罪准确,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审判程序合法。xx年5月29日,该院对此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此判决体现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有与法同行有法可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A B C D 4“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坚决惩治各类腐败行为。”落实xx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一要求,国家应坚持依法反腐的坚定决心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培育法治精神A B C D 5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决维护宪法和其他法律的权威依法维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安全稳定A B C D 6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是在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专家学者反复讨论和论证的基础上制定的。这体现了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新方针中的()A 科学立法 B 严格执法C 公正司法 D 全民守法7对下图反映内容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法治能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B 法治是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C 法治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D 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8(题文)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保障。以下做法符合依法治国要求的是(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法总则开展创文创卫活动,构建和谐包头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依法惩治制假售假行为A B C D 9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把罚款限额提升至2000万元;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中对食品安全犯罪增加了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定;广告法修订草案明确界定构成虚假广告的四种具体情形.这有助于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建立起一个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A B C D 10(题文)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 )科学立法,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严格执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公正司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全民守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A B C D 11(题文)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社会实行的是A 人治 B 法治 C 德治 D 自治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要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A B C D 13“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法治要求( )实行良法之治 实行人治 实行善治 实行民治A B C D 14“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关于如何实现法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法治要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必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实现法治,要求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A B C D 15xx年“两会”上对我国现行宪法进行了修改,通过了宪法修正案。这表明( )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我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我国已建成社会主义法治国家A B C D 二、辨析题16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要求各中小学校深入开展宪法学习教育活动,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将宪法知识纳入中招考试的测试范围。对此,同学们议论纷纷:甲:接受教育对我有益,学习宪法没有意义,乙:宪法彰显治国方略,学习宪法从我做起。三、简答题17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宪性审查工作,维护宪法权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请说明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因。(2)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为厉行法治作出贡献?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1)上述材料表明我国坚持什么样的治国基本方略?(2)材料中的画线部分体现了一项什么方针?(3)法治必须实行良法之治,请列举几项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19材料一xx年1月16日晚,一则坏人变老了!在上海某公交车上50岁老头暴打8岁儿童!妈妈派出所奋起反击!的帖文在网上热传。上海市公安局经连夜彻查,查明该帖文内容纯属谣言,编造该谣言的犯罪嫌疑人江某后被依法刑事拘留。(1)网民造谣被刑拘对我们有何警示?材料二院长通过媒体作普法宣讲,源于上海市法院系统推行的“一把手负责”普法责任制,这项机制规定法院普法宣传工作由院长负总责,以高起点、高要求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相关工作。据统计,xx年1月至11月,院长在线共播出20期,都被听众广为点赞。(2)上海法院以“传媒矩阵”彰显普法张力。普法宣传对我们厉行法治有什么积极意义?材料三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德法融促是法治实现的“中国道路”。(3)为什么说“德法融促是法治实现的中国道路”?20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中国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略。为进一步加深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知,xx年3月22日,央视推出动画视频全面依法治国新“十六字“方针,被称为”史上最接地气“的普法教育。(1)仔细阅读表格文字,根据你的理解,在空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依法治国举措依法治国方针执法者要“站稳脚趾,挺直脊梁,只服从事实,只服从法律,铁面无私,秉公执法。“xx年我国诞生了10部新法,修订了24部法律;xx年3月1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民法总则草案,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民法典时代。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法治面前谁都不能例外。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健全审判责任追究标准,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推进审判公开,提高司法公信力。(2)科学立法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请运用所学知识,解读习近平同志这句话蕴含的道理?参考答案1D2C3D4A5A6A7D8B9B10B11A12C13B14A15A16(1)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接受教育是我们享有的基本权利。(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与我们的生活、学习有着密切相关。(3)我国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其他法律的制定和修改都不能同宪法相抵触。 (4)我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要认真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意识,养成遵守宪法的习惯,维护宪法尊严。17(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等。(2)我们要学会把法治作为基本的生活方式,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自觉宣传法律,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学会依法维权;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等。18(1)依法治国。(2)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3)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19(1)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学会在法治状态下生活,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培育法治精神,培养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契约精神、规则意识。(2)有利于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的有序、公平、正义。(3)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20(1)严格执法、科学立法、全民守法、公正司法(2)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法律维护人民的合法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