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教材)九下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下载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5769108 上传时间:2020-02-07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九下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下载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九下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下载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部编新人教版(教材)九下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课件ppt下载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十月革命胜利后 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 在经济上采用了什么政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结果如何 1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有效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 最终战胜了敌人 苏俄宣传画 捍卫十月革命成果 一 新经济政策 1921年内战结束 和平到来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仍在实行 余粮收集有增无减 对此 人民的反映如何 国家的形势怎样 资料 我们计划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 上述资料说明什么问题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经不能继续实行了 余粮收集制导致经济恶化及人民群众的强烈不满 政治形势出现动荡 1 实施的背景 2 时间 3 内容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 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 允许出租土地 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农民可以自由买卖 实行自由贸易 中小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 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 评价 新经济政策从苏俄的国情出发 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迅速缓解了危机 巩固了工农联盟 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1921年 一 新经济政策 战争使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旧政策已不能适应新形势 二 苏联的工业化 1 苏联的成立 1922年12月召开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 成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 1917年二月革命前 1917年十月革命后 1922年苏联成立前 1922年底苏联成立 1991年底 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 2 社会主义工业化 1924年1月列宁逝世 1925年 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 1926年起 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3 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 1928 1937年 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 第二个五年计划 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项目之一 第聂伯河上的大坝 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 两个五年计划完成之后 工业总产值超过德 英 法 跃居欧洲第一位 世界第二位 工业生产占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 由沙皇时代的2 6 上升到1937年的13 7 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 一方面 它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 集中全国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 另一方面 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被固定下来 致使苏联经济体制日益僵化 4 评价 三 农业集体化 1 背景 1927年底至1928年初 苏联发生了严重的粮食收购危机 斯大林决心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 解决粮食问题 从20世纪30年代初起 苏联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2 实施时间 3 措施 苏联开展了消灭富农运动 同时 政府从多方面支持集体农庄建设 加快组建拖拉机站 为集体农庄提供机械服务 监督集体农庄执行国家的生产计划 农民加入集体农庄 集体农庄庄员在田间用餐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产生了什么问题 消极性 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 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 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 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 给的代价又极低 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你要母鸡多生蛋 又不给它米吃 又要马儿跑得好 又要马儿不吃草 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四 苏联模式 1 形成标志 1936年 苏联公布了新宪法 宣告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新宪法也标志着斯大林创建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 这一体制被称为 苏联模式 又称 斯大林模式 2 主要特征 3 评价 1 积极 为日后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赢得了巨大的国际声誉 2 消极 但苏联模式的弊端也使苏联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 苏联搞了很多年 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 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 搞了个新经济政策 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 邓小平 探究 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 中国应该从苏联 斯大林模式 的弊端中吸取怎样的教训呢 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 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 既抓产值和产量 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 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益 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 提倡可持续发展 注重经济效益等 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 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苏联 苏俄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历了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列宁时期 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为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时期 实行工业化 农业集体化 课堂小结 列宁 斯大林 1922年 成立了苏联 1921年 新经济政策 1 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完成一五二五计划 3 苏联模式形成 2 农业集体化 1936年 公布了新宪法 特征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评价 积极 弊端 课堂小结 1 运用数据进行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导致下图变化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A 斯大林模式的推动B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D 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2 它使1921年春天的危机迅速消失 生产稳步恢复 它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 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 使苏维埃政权日益巩固 这表述的是新经济政策实施的 A 背景B 内容C 过程D 结果3 20世纪30年代 随着两个五年计划的完成 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是 A 日本B 英国C 美国D 苏联4 生铁 煤炭 钢 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 住房 医院 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 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附加的地步 该材料说明斯大林模式 A 促进生产力发展B 重视发展农业C 使人民安居乐业D 侧重工业化忽视民生幸福 小试牛刀 B D D D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