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海滨仲夏夜》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37024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海滨仲夏夜》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海滨仲夏夜》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海滨仲夏夜》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5海滨仲夏夜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峻青的海滨仲夏夜是运用从讲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训练的极好练习。也是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进行拓展阅读的重要桥梁。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及大纲 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1、知识与能力(1)课文生字词、比喻的运用及其作用、领会文章的所写景物的特征及寓情于景的写法。(2)培养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3)把握文章细致的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的方法;2.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一背,学会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词句。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海滨仲夏夜的美丽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三)教学重难点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作者抓住“海滨”“仲夏”“夜”等景物特征,依次写了“夕阳落山不久”、“夜色加浓”、“月亮上来了”、“月亮升得很高了”、“月己经很深了”时的海滨幽美夜景。突出了特征,用词准确优美,比喻贴切生动。因此全文的教学重点应放在让学生体味文章绘物的美上。“一切景物描写都是人在描写,为描写人。”在文学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为表现人物、烘托思想感情服务的。故本文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文章自然美之中所蕴含的人的美、生活的美。(四)教材处理本课安排一教时。强调课前预习,课上以学生阅读、讨论、感悟为主,教师 查、引导,帮助学生完成重难点的突破。二、教学法1、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里指出:“教学过程应穿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据此本课拟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方法教学。根据本课目标和内容,从学生装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2、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还指出:“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而且本文文质兼美,适于朗读,故又拟以诵读法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育读中体悟文章描景绘物的美。3、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求自得,拥有一份相对独立的读书权。三、教学手段1、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出示小黑板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一方面增强直观感,一方面可以提高课效率,增加课堂知识容量,另外还可以培养学生利用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2、把播放课文录音作为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通过课文录音把学生引进课文所描述的画面,接受美的熏陶。四、教学程序导入语:今天我们将继续第三单元的学习,前几节课我们跟着朱自清先生一起去欣赏江南春天的美景,伴着老舍先生一同去感受了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这节课我们将和当代作家峻青一道去领略海滨仲夏夜的迷人景色。 建立联系激发兴趣 检查预习并简单评价-8分钟 1、 完成小黑板上的练习:(1) 改正下列字词注音或书写有误之处。(2) 用下面词造句。2、背诵课文前三段。 1、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2、 强化背诵3、强调积累,培养语感。 复习回顾写景文章的阅读方法-2分钟 问:写景的文章该怎么读呢?学生回顾,教师出示小黑板:1、 文章写什么景?2、 文章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征?3、 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 方法引路指导自读 研读课文27分钟 (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想想文章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请一小组学生(三人)到黑板前讨论并完成小黑板上的表格段次 时间 景物 特征 1-3 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加浓 4-7 8-12 从月亮上来到夜深 理清文章思路,抓住关键词句,领会作者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问:作者是怎样捕捉到这些特征并将其具体而动人地展示的?教师挂小黑板提示:1、 要把景物写好,首要的是认真细致地观察,五官一齐开动,使大脑同时通过五条渠道去认识生活,经过加工构成一幅美妙的立体画面。2、 作文章有如绘画,要先安排好,使它有实有虚,实而不板,虚而不空。 老舍谈叙述与描写3、 一切景语皆情语。 王国维 (学生根据提示阅读、讨论,教师适时点拔。) 利用相关资料启发学生自求自得,领会文章观察细致、描写具体生动之妙,训练其阅读能力,突破重难点 结束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课文朗读录音,在脑海中展示文章提供给我们的图景,再来领略一番这海滨仲夏夜的迷人风光。 1,培养想象力2, 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中获得美的体验。布置作业以郊尾冬天的早晨为题,抓住景物特征,写一篇观察日记。 1, 拓展阅读实现自读课从“课内”向“课外”过渡的桥梁作用。2,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观察生活。 板书设计:五观齐动,全面感知 景 热爱、赞颂抓住变化,细致观察 - - 人美联想修辞,虚实结合 美 (生活美) 附送:2019年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8古代诗歌五首习题 鲁教版五四制1.做出最佳的抉择: 次北固山下:次( ) A.次序 B.到 C.停泊 D.驻扎 风正一帆悬 :正( ) A.正前方 B.顺 C.大 D.正在 明月别枝惊鹊:别枝( ) A.树枝 B.另一个树枝 C.告别枝头 D.别上枝头 路转溪头忽见:见( ) A.看见 B.发现 C.见面 D.出现 2.填补空白: (1)格律诗也称近体诗。它的句数是固定的:八句的称为 。四句的称为 。又按每句七个字和五个字划分为 和 。 (2)律诗一般讲究平仄、押韵和对仗,通常情况下要求 句押韵, 联和 联对仗。 (3)词,又名 ,产生于 代,盛行于 代。宋词按风格划分,可分为 派和 派。 (4)次北固山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诗句是 。 (5)西江月抒发词人丰收在望喜悦心情的一句是 。 3.读观沧海,完成(1)(5)题: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 ,是 时期着名的 家, 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 (2)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3)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4)是非分明,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 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 “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气势。( ) 这首诗通过写景抒情,借勾画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 (5)对这首诗理解做个最佳抉择( ) 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面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C.诗人先实写,再虚写,最后抒情。 D.先全景式地展现大海景象,再描绘岛上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上,借拟写大海吞吐日月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壮阔的情怀。 参考答案 古代诗歌五首 1.C B B D 2.(1)律诗 绝句 七律、七绝 五律、五绝 (2)偶 颔 颈 (3)长短句 唐 宋 婉约 豪放 (4)海日升残夜,江春入旧年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3.(1)曹操 东汉 政治 军事 慷慨悲壮 (2)登上 来 多么 耸立 银河 好像 庆幸、很 诗 (3)C (4) (5)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