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西师大版语文五上第2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5735970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西师大版语文五上第2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秋西师大版语文五上第2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秋西师大版语文五上第2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西师大版语文五上第2课古诗两首word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在语言环境中懂得每个生字的意思,学会写这些字。2、能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受到美好景致的感染。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4、知道同题可以写出不同内容的诗的常识。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诗的文字想象画面,读出诗歌展示的美景和自己的喜悦之情。教学准备反映古诗美景的教学挂图。(学习课外收集杜甫、王安石生平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抽23名学生背古诗句。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诗句所展示的画面。二、学习本课第一首诗江畔独步寻花1、出示课题江畔独步寻花。2、教师范读这首诗,不认识的字要借助字典注意读正确。3、重点解决“倚”的读音。注意“簇”字的读音。4、读诵这首诗。5、理解本诗意思。 (1)解题:这首诗是杜甫于公元760年在成都时所作。同学们收集了杜甫的相关生平,能在班上将你收集的资料交流交流吗?(2)学生交流杜甫生平资料。(3)教师归纳介绍: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来到了成都,建起草堂,有了自己的住所,感到十分欣慰。春暖花开,他独自沿江散步,看到江畔的美丽景色,写下了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题目中的“江”,指成都的锦江,“寻花”是赏花的意思。(4)理解诗的第一、二行。学生借助注释,理解“黄师塔”、“江水东”。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诗的一、二行所描写的景象。教师归纳小结这两行诗的大意:在黄师塔前,锦江水向东流去,和煦的春光加上暖烘烘的微风,让人感觉困倦。 (5)理解本诗的三、四行。理解“无主”的意思。师生共同交流第三、四行诗的大意:不知是谁家的一簇桃花开得十分艳丽,让人不知是欣赏深红色的好呢,还是欣赏浅红色的好。(6)引导学生美读全诗。展示体现本诗意境的教学挂图,教师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生看图听教师朗诵。学生自由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用自己的话简述全诗大意。抽学生单个朗读,教师对学生的停顿、节奏相机作指导。 让全班学生闭眼想象全诗所描写的画面,有感情地背诵这首诗。(7)体会诗的感情。同学们感觉全诗写出的画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写赏花,写得花儿艳丽,景致明快,可见其心情怎样?字里行间,看出杜甫对美好春天和江畔美景是一种什么态度?引导学生带着赞美、喜爱的感情,吟诵全诗。三、学习本课第二首诗书湖阴先生壁1、以学生收集的有关王安石的资料汇报,引入课文的教学。学生汇报有关王安石的生平资料,大致了解王安石生平。解题:王安石,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小学生比较熟悉的有诗元日泊船瓜洲等。书湖阴先生壁是作者访问朋友湖阴先生,被湖阴先生的人格及家周围清新环境所吸引而写下的诗,并将它题写在湖阴先生的墙壁上。“书壁”,即题写在墙壁上的诗。教师板书课题书湖阴先生壁,学生齐读课题,注意读出“书壁”这种句式。2、自读这首诗,借助注释自己理解大意,提出疑难问题。教师相机解惑。质疑预设:长扫:即常扫,指经常打扫。花木成畦:花木一畦一畦,整齐美观。一水护田:指一条小河环绕田野流过。两山排闼送青来:排,推的意思;闼,指门。这句采用拟人手法,说两座青山推开院门,把绿色送进庭院。3、引导学生说这首诗的大意。这首诗前两行写庭院景色,以静态描写方式,赞扬庭院环境清洁幽雅;后两行采用拟人手法,进行动态描写,把庭院内部与外部美景联系起来,静动互补。全诗把这座乡间小院的美景和主人的高雅品格展现在读者面前,给人安闲幽雅的感受。4、指导学生美读全诗。(1)通过第一、二行中的“静无苔”“花木成畦”,感受庭院的洁静幽雅,注意读得轻松愉悦。三、四行注意“绕”“送”等动词,读得高昂跳跃一点。(2)让学生想象画面,反复美读。(3)体会作者对湖阴先生庭院的赞美之情。读出赞美愉悦的语气。5、拓展延伸。(1)了解古诗常有“书壁”“题壁”等句式作题目的基本常识,让学生回忆交流自己收集的相关诗词,背一背,说一说大意。(2)背诵其他写景古诗,强化诗对学生的情感影响。四、作业设计1、把每个生字写三遍。2、默写课文。3、选课文中一首诗,改写成一个写景的片断,写好以后,还可以根据描述的内容,画一幅风景画。附送:柘城县树人学校西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19秋西师大版语文五上第三单元一只贝word教案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随文理解“旋涡”、“脖颈”、“棱角”、“荣誉”、“稀罕”等词语。 2.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句。 3. 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文中的道理,学习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难点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课前指导这篇精读课文给我们讲述了一只贝的一生,它曾经美丽过,因为“一颗石子”,它变得“丑陋”了,它被人遗忘在了海滩上,当人们发现它有“闪光的珍珠”时,它已经不见踪影了。为人们奉献了最精美的礼物后悄然离去,课文赞扬了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对贝的一生进行了对比描写。借物喻人,不露痕迹地让人读后对这只贝产生心灵的共鸣。引导学生理解“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这句话的含义。 前预习:1. 1. 学生自读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积累优美的词句。 3. 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文中的道理,学习贝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 4.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体会句子所包含的意思,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法。 第一课时情景渲染,导入新课。(3分钟)蔚蓝的大海一望无际,轻柔的海浪涌上细软的沙滩,浪花抚摸着孩子们可爱的小脚丫。可爱的孩子们弯着腰,正在兴致勃勃地捡拾着退潮后留在沙滩的漂亮贝壳。这节课,我们一起去了解一只贝的故事。后预习:(小组合作完成)(15分钟) 1、 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想想哪些是自己感兴趣或不理解的问题。 2. 稀罕”这个生词可以换成哪些词语呢?那么,你能说说“稀罕”的反义词吗3、学生自由提问,教师带领学生梳理问题,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以学定教。 4、课文围绕“这只贝”写了一件什么事?5、同学们,这只贝从一生下来就是如此的丑陋吗?那么,它原来是什么样子呢?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精彩展示:(20分钟)1.学生在黑板上听写本课生字新词、(学生互相纠错老师知道易错字)啮掉、旋涡、棱角、荣誉、玩腻、瓦砾、稀罕 注意 “啮”的意思和牙齿有关,就是:(鼠、免等动物)用牙啃或咬。小组自荐朗读课文。2.稀罕可以换成稀奇、稀有、稀少、少有等。它的反义词有:平常、普通、常见等。(小组合作板面展示)3、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全班帮助解决。4.一只贝被搁浅在海滩,结束了生命,又因为在海里时一颗石子钻进它的壳内,它变得丑陋,而被人们遗忘在了海滩上。当人们发现它里面有一颗珍珠时,它却不见了踪影。(小组总结选出最恰当的。)5.不是的。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这壳上都曾经投映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浪花、旋涡和潮峰起伏的形状。现在它们生命结束了!这光洁的壳上还留着色彩和线条。女:多么漂亮的贝啊!男:是啊!我仿佛看到了贝壳身上五彩斑斓的线条。女:我也看到了,那光洁的贝壳上还有彩虹的影子呢。男:对,还有浪花、旋涡、潮峰描绘的图案。(小组讨论交流,轮流当中心发言人,同学间互相倾听、纠正、补充。)课堂小结:(7分钟)同学们我们现在认识的是一只漂亮、光彩照人的贝。可这只漂亮的充满光彩的贝的遭遇又很可怜,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内自由朗读课文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导入:(2分钟)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只漂亮的贝,那么这只贝的命运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下面的内容预习(小组合作)(15分钟)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贝?2、贝,多可怜的贝啊!可怜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来。3、这只贝却失去了它的荣誉!是什么让它变得如此丑陋?4、为什么说“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呢?5.孩子们为什么会去重新寻找这只丑陋的贝?6、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作者写贝赞颂的仅仅是一只贝吗?你想对贝说点儿什么?又想对自己说什么呢?7、这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精彩展示:(20分钟)1、这是一只不漂亮的、丑陋的贝。(学生自由回答意思对即可)2、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那是颗十分硬的石子,无论如何不能挤碎它,又带着棱角;它只好受着内在的折磨。它的壳上越来越没有了颜色,没有了图案,它失去了做贝的荣誉;但它默默地,它说不出来。(学生自由回答)3. 是一粒石子让这只贝失去了做贝的荣誉,可是它却默默的,它说不出来4.。可怜:“因为有一颗石子钻进了它的壳内它说不出来。”一颗坚硬又带有棱角的石子,让它变得如此丑陋。也因为它外表的丑陋而得不到人们的重视。它“只好受着”、“默默的”、“说不出来”的态度,可以体会出它默默忍受苦难煎熬的品质(让学生从读中自己体会出来)。可敬:“这是石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贝在磨制珍珠的时候,付出了很高的代价,忍受了巨大的折磨与煎熬。“谁发现了这一只贝的两片瓦砾似的壳发现了一颗闪光的东西,他们拿着去见大人。”外表丑陋的贝,创造的却是最珍贵的东西。 (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看法,与同学讨论交流)5. (1)因为他们认识到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他们被这只贝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打动了。(2)孩子们三次到沙滩,第一次是在沙滩上玩耍,捡好看的贝,第二次来到沙滩,是因为他们已经厌倦了原来那些漂亮的贝,来寻找一些更漂亮的贝。因为外表美丽的东西虽然可以得到人们一时的青睐,但最终也将被人厌倦。而曾经被人遗忘、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贝的闪光点却终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因此,孩子们第三次的重新寻找,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认识的逐渐转变,他们从喜欢外表美的东西,再到对外表丑陋、默默奉献的贝的敬意。(小组合作表达意思即可)6、作者赞扬的是像这只贝一样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我想对贝说:虽然你是一只丑陋的贝,但却用自己的生命磨制出光亮的珍珠,真了不起!你是我们心中最美丽的贝!我想对自己说:外表的美丽令眼睛着迷,内在的美丽却能令心灵入迷。我要做一个外表、心灵都美丽的人! 男:我想对贝说:你用血和肉创造了奇迹,可是却功成身退,甘愿做一个幕后英雄。你是个了不起的英雄!我想对自己说:我要向贝学习,做一个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人!(小组合作选出代表发言)。像这样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称为借物喻人。可以使文章立意更深远,表情达意更含蓄,可以大大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我们在写作时也可以用上这样的写作方法。(教师补充内容)7、“孩子们又来到沙滩上玩耍又来寻找更漂亮的呢。”那些漂亮的贝虽然能够得到人们的欣赏,但那只是暂时的,它们也许有一天会被人们所厌倦。外表丑陋的贝被人们忽视也只是暂时的,它的闪光点总有一天会被人们发现。人们需要的还是“一只贝”这种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的精神。课堂小结:(2分钟)让我们像这只可敬的贝一样,勇敢地面对各种磨难,默默地付出、不求回报、勇于奉献,永远争做生活的强者! 总结延伸 (6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 1. 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类似的故事。 2.文章借物喻人。学习写作方法练习(学以致用、提高能力)(课后练习)1. 看拼音,写词语。 xun w b jng lng jio x n ( ) ( ) ( ) ( )2. 找形近字组词语。 咸 ( ) 誉 ( ) 罕 ( ) ( ) ( ) ( )3. 写出下列词语在文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近义词:荣耀( ) 折腾( )反义词:漂亮( ) 平常( )4. 读了这篇课文我最想问的问题是。 5. 读了这篇文章,我想对那只漂亮的贝壳说 我想对那只丑陋的贝壳说 。课后感想:(把自己学过本课的想法或者收获写在下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