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七 选考模块 第1讲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ppt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5732292 上传时间:2020-02-0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七 选考模块 第1讲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七 选考模块 第1讲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2019版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专题七 选考模块 第1讲 分子动理论、气体及热力学定律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讲分子动理论 气体及热力学定律 网络构建 规律方法 3 能量守恒法 物体内能的变化是通过做功与热传递来实现的 深刻理解功在能量转化过程中的作用 才能深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 应用能量守恒来分析有关热学的问题 4 注意 三看 三想 1 看到 绝热过程 想到Q 0 则W U 2 看到 等容过程 想到W 0 则Q U 3 看到 等温过程 想到 U 0 则W Q 0 典例 2018 全国卷 33 1 5分 对于实际的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A 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的重力势能B 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势能C 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整体运动的动能D 气体的体积变化时 其内能可能不变E 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热学基础知识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组合 2 10分 如图1 一竖直放置的汽缸上端开口 汽缸壁内有卡口a和b a b间距为h a距缸底的高度为H 活塞只能在a b间移动 其下方密封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已知活塞质量为m 面积为S 厚度可忽略 活塞和汽缸壁均绝热 不计它们之间的摩擦 开始时活塞处于静止状态 上 下方气体压强均为p0 温度均为T0 现用电热丝缓慢加热汽缸中的气体 直至活塞刚好到达b处 求此时汽缸内气体的温度以及在此过程中气体对外所做的功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图1 解析 1 实际气体的内能包括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和分子热运动的动能 当气体体积变化时影响的是气体的分子势能 内能可能不变 所以B D E正确 A C错误 1 1 5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A 外界对气体做功 气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B 气体在等温膨胀的过程中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 机械能不可能全部转化为内能 内能也不可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D 理想气体的温度变化时 其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间势能也随之改变E 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 一定可以求出该物质的分子质量 2 10分 如图2所示为竖直放置的粗细相同的导热性能良好的U形管 该U形管左端封闭 右端开口 管内用密度为 的液体密封了一定质量的气体A B 可视为理想气体 气体A上方液体高度为h1 气体B下端与气体A下端的高度差为h2 大气压强为p0 重力加速度为g 图2 求气体B的压强pB 若开始时气体A所占管的空间高度为h 现增加气体A上方的液体 使其高度变为2h1 求后来气体A所占管的空间高度h 2 对气体A有pA p0 gh1对气体B有pB gh2 pA解得pB p0 g h1 h2 当气体A上方液体的高度变为2h1后 气体A的压强变为pA p0 2 gh1由玻意耳定律可得pASh pA Sh 2 1 5分 如图3为分子间的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曲线 正值表示斥力 负值表示引力 则下列关于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图3 A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0时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 当r r0且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 对分子间的斥力影响更大C 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 分子间作用力会做负功 分子势能增大D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0时 分子势能最小E 若取分子间的距离无穷大时的分子势能为零 则分子间的距离r r0时分子势能也为零 2 10分 生活中给车胎打气的过程可以用如图4所示的简化装置进行模拟 图中装置A为打气筒 其下端有两个单向阀门K1 K2 容器B相当于车胎 两者之间有一根体积不计的细管连接 已知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 15cm2 质量不计 与装置A的摩擦不计 B的容积VB 5L 打气前装置A内和容器B内的气体压强都等于大气压强p0 1 0 105Pa 假设在保持装置内气体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进行打气 将活塞从图中C处用力向下推至筒底 把气体压入容器B 然后再把活塞提到C处 如此反复 若活塞在C处时距气筒底部L 40cm 把空气看成理想气体处理 图4 求活塞如此反复打气25次后 容器B内气体的压强 在打第26次时 活塞要向下移动多大距离才能将空气压入容器B内 此时推动活塞的推力F至少多大 解析 1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0时 分子间的引力大于斥力 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选项A正确 由题图可以看出当rr0 选项C错误 分子间作用力做正功 分子势能减少 分子间作用力做负功 分子势能增加 当分子间的距离r r0时 分子间作用力等于零 无论分子间距离增大还是减小 分子间作用力都做负功 所以r r0时分子势能最小但不为零 选项D正确 E错误 2 因打气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0 VB 25 SL pVB解得p 4 0 105Pa 设活塞向下移动的距离为L 时气筒内的压强等于容器B内的压强 则p0SL p L L S解得L 30cm设此时推动活塞的推力为F 对活塞受力分析 有p0S F pS解得F 450N答案 1 ABD 2 4 0 105Pa 450N 3 1 5分 关于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A 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B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是由液体的对流形成的C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 布朗运动越明显D 靠近梅花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属于扩散现象E 温度越高 布朗运动越显著 扩散得越快 2 10分 如图5所示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A状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 最终变为状态D 已知气体在A状态时的压强为p0 求气体在状态C时的压强和体积及在状态B时的温度 图5 解析 1 布朗运动是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 间接反映了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 故选项A错误 液体中的扩散现象不是由液体的对流形成的 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故选项B错误 悬浮在液体中的微粒越小 在某一瞬间跟它相撞的液体分子数越少 撞击作用的不平衡性就表现得越明显 因而布朗运动越明显 故选项C正确 靠近梅花能闻到梅花的香味 是因为梅花释放的香气分子在空气中不断扩散 故选项D正确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 液体分子对悬浮颗粒的撞击越不平衡 布朗运动越显著 温度越高 分子运动越剧烈 扩散进行得越快 故选项E正确 2 由题图可知 气体在状态A D时温度相同 设在状态D时气体压强为p 则由玻意耳定律得p0V0 p 3V0 典例1 2018 全国卷 33 1 5分 如图6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开始 经历过程 到达状态e 对此气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图6 热力学定律与气体实验定律的组合 A 过程 中气体的压强逐渐减小B 过程 中气体对外界做正功C 过程 中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状态c d的内能相等E 状态d的压强比状态b的压强小 图7 典例2 2018 全国卷 33 1 5分 如图8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 其过程如p V图中从a到b的直线所示 在此过程中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图8 A 气体温度一直降低B 气体内能一直增加C 气体一直对外做功D 气体一直从外界吸热E 气体吸收的热量一直全部用于对外做功 2 10分 在两端封闭 粗细均匀的U形细玻璃管内有一段水银柱 水银柱的两端各封闭有一段空气 当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 左 右两边空气柱的长度分别为l1 18 0cm和l2 12 0cm 左边气体的压强为12 0cmHg 现将U形管缓慢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没有气体从管的一边通过水银逸入另一边 求U形管平放时两边空气柱的长度 在整个过程中 气体温度不变 图9 2 设U形管两端竖直朝上时 左 右两边气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U形管水平放置时 两边气体压强相等 设为p 此时原左 右两边气柱长度分别变为l1 和l2 由力的平衡条件有p1 p2 g l1 l2 式中 为水银密度 g为重力加速度大小 由玻意耳定律有p1l1 pl1 p2l2 pl2 两边气柱长度的变化量大小相等l1 l1 l2 l2 由 式和题给条件得l1 22 5cm l2 7 5cm 答案 1 BCD 2 22 5cm7 5cm 气体实验定律与热力学定律的综合问题的处理方法 1 1 5分 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A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B 一切宏观热现象的过程一定是从无序状态慢慢向有序状态过渡C 无论科技多么先进 热力学温度的0K一定不可能达到D 一绝热汽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当气体体积膨胀时 其温度一定降低E 一导热汽缸中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当缸外温度缓慢升高时 气体可能对外界做功 2 10分 如图10所示 矩形汽缸平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汽缸和活塞导热 两者间没有摩擦 汽缸和活塞总质量为m 10kg 汽缸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 2 汽缸的横截面积为S 10cm2 轻弹簧两端分别固定在活塞和墙壁上 弹簧劲度系数为k 100N m 初始时活塞与汽缸底间距为l 20cm 图10 恰好静止 且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外界环境温度为T0 300K 大气压强为p0 1 105Pa 已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重力加速度g 10m s2 缓慢升高外界环境温度 当汽缸将要滑动时 求外界环境的温度T 若在此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了20J 则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Q为多少 解析 1 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但会引起其他变化 选项A正确 一切宏观热现象的过程一定是从有序状态慢慢向无序状态过渡 选项B错误 热力学温度的0K永远不能达到 选项C正确 绝热汽缸中理想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当气体自由膨胀时 不对外做功 其内能不变 则温度不变 选项D错误 导热汽缸 汽缸外温度缓慢升高时 气体内能增加 气体可能对外界做功 且气体对外界做的功小于气体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选项E正确 2 初始时汽缸恰好静止 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则汽缸受到向左的最大静摩擦力 设弹簧的伸长量为x1对汽缸和活塞整体有 mg kx1设初始时汽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1对活塞有p1S kx1 p0S升高温度 活塞向右移动 当汽缸将要滑动时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汽缸受到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对汽缸和活塞整体有 mg kx2对活塞有p2S kx2 p0S 代入数据解得T 1350K 由于x1 x2 弹簧对活塞做功为零 设封闭气体对外做功为W则有W p0S x1 x2 解得W 40J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U W Q解得Q 60J答案 1 ACE 2 1350K 60J 2 1 5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A 密闭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及其饱和汽 若温度升高 同时增大容器的容积 饱和汽压可能会减小B 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C 单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多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D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 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E 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压强不变时 分子每秒对单位面积的器壁平均碰撞的次数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 2 10分 如图11所示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 C后再回到状态A A状态的体积是2L 温度是300K B状态的体积为4L C状态的体积是3L 压强为2个标准大气压 atm 1标准大气压等于1 105Pa 图11 在该循环过程中B状态的温度TB和A状态的压强pA是多少 A B过程如果内能变化了200J 该理想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 热量Q是多少焦耳 解析 1 饱和汽压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升高 饱和汽压增大 选项A错误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与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的比值 所以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 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温度下水的饱和汽压 选项B正确 单晶体和多晶体都具有固定的熔点 选项C错误 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 分子距离减小 克服斥力做功 故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 选项D正确 一定质量的气体 在压强不变时 分子在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冲击力不变 随着温度降低 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分子每秒对单位面积的器壁平均碰撞的次数随温度降低而增加 故选项E正确 A B过程理想气体温度升高 内能增加 U 200J体积膨胀 气体对外界做功W pA V 1 5 1 105 4 2 10 3J 300J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U W Q解得Q 500J 即该理想气体吸热 吸收热量Q为500J答案 1 BDE 2 600K1 5atm 吸热500J 3 1 5分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 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 选对1个得2分 选对2个得4分 选对3个得5分 每选错1个扣3分 最低得分为0分 A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 使之完全变为功是提高热机机械效率的常用手段B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和开尔文表述 其实是等价的 可以从一种表述推导出另一种表述C 第一类永动机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因此不可能制成D 第二类永动机违反热力学第二定律 因此不可能制成E 物体的内能越大 含有的热量就越多 2 10分 如图12所示 绝热汽缸A与导热汽缸B均固定于地面 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间均无摩擦 两活塞之间为真空 汽缸B活塞的面积为汽缸A活塞面积的2倍 两汽缸内装有理想气体 两活塞处于平衡状态 汽缸A中气体的体积为V0 压强为p0 温度为T0 汽缸B中气体的体积为2V0 缓慢加热A中气体 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 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2倍 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 汽缸A中活塞不会脱离汽缸A 求 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汽缸B中气体的体积VB 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汽缸A中气体的温度TA 图12 解析 1 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 使之完全变为功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不可能实现 故选项A错误 克劳修斯表述是按热传递的方向性表述的 而开尔文表述是按机械能与内能转化过程的方向性来表述的 这两种表述看似毫无联系 其实是等价的 可以从一种表述推导出另一种表述 它们都表明了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增大的方向进行 即在任何自然过程中 一个孤立系统的总熵不会减小 故选项B正确 第一类永动机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 因此不可能制成 故选项C正确 第二类永动机不违反能量守恒定律 但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 故选项D正确 内能是状态量 热量是过程量 只能说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 不能说含有热量 故选项E错误 末状态选两活塞为研究对象 根据平衡条件有2p0SA pB SB 解得pB p0汽缸B中气体初末温度不变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B2V0 pB VB 解得汽缸B中气体体积VB V0 解得TA 3T0答案 1 BCD 2 V0 3T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